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推动《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实施,在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时节,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在西充县召开。21个市、州农业局分管局长、土肥站站长和25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县农业局局长、土肥站站长参加会议。会议安排部署了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出了201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提出了坚持“推进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建设”要求。高标准农田正从“十二五”以来数量规模式建设阶段,向更加强调质量的内涵式阶段发展转变,监管机制迫切需要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探索建立有效监测评价机制,实时准确掌握保有高标准农田数质量情况,对建好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动态监测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动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技术路线,总结分析了目标县域的实际评价验证情况,提出了推进实际运用的主要困难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湖南省多措并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1年,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综合评价位列全国第一,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2023年,在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湖南省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交流发言。为此,在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与农垦处的指导下,本刊记者走进长沙县、益阳市赫山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在稻香蛙鸣中听取“高标”建设故事,展现湖南省“高标”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将西北分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纳入总的农业规划中,建设一批具有西北特色的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推动西北分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而绿色农田建设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造提升,着力打造设施齐全、土壤肥沃、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高质量高标准农田样板区。本文总结归纳了海盐县绿色农田建设管理的典型做法、成功模式及主要建设成效,以期为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绿色农田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2018年机构改革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由财政、发改、水利、国土、农业5个部门分别实施,机构改革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农业农村部门统一组织实施,通过四年建设,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和建设质量不仅迈上了新台阶,在建设管理上也不断规范和完善。笔者通过对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各种审计、验收检查、蹲点调研了解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剖析了当前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制度办法、规范性文件均较完善,各地在建设管理中执行严格;每年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会战”督导检查,有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09-2015年连续7个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2年至2013年间,国务院依次批准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三个规划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仓廪实、天下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举措。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监测监管对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实效和建后管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总结概述了大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及总体情况,梳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工作方法,剖析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短板,探讨建立新型多元主体全过程监测监管的新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模式及新模式下监测监管方法和手段,以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长效发挥建后作用提供保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因旱地缺乏建成水浇地的自然条件,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非得要把旱地改造成水浇地,而是以提高旱地的抗旱能力为目标,以地块蓄水保墒建设工程、集水补水设施建设工程、扩大田块规模工程、排水除涝工程等为建设内容,其最主要的工程是修建梯田、平整土地和增厚土层,尽可能将降水全部蓄纳进土壤中,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在干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根据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建设蓄水池、水窖等集水设施,采取春旱点播,让种子在雨季来临之前发芽出苗,保障作物有足够的生育期成熟。《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给出了全国七大建设区域、13个建设类型区的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性建设内容和标准,但这个七个区域内的地形、土壤、地质、水文条件等条件很复杂,差异性很大。要做好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必要利用更大比例尺的气候、地形、土壤、地质数据,进行更详细的分区和区域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再针对地块,基于耕地的地学条件分析,进行田间工程设计,做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准确、建设内容合理、工程措施切实可行。本文在分析我国旱地分布现状、成因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本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分类施策的科学原则,概括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以北京市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重点探讨了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方式及其优劣势。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而节水灌溉工程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式,但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限制。因此,需要在后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加强技术创新和经济合理性的探索,以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实现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高标准农田作为当前的热点话题和新生事物,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存在着模糊、界定不清的问题。对高标准农田相关概念、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剖析,可供相关设计与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证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举措。从近年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来看,在秦巴山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2022年,商洛市共累计建成74.02万亩高标准农田。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基于分析商洛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限制因素,提出了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集中力量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长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举措. 2009-2014年,连续6年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资》2019,(9):1-1
日前,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2019年中央1号文件实施要求,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引领全国农田建设工作,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9-2022年)》编制工作,并正式印发《关于做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统筹部署各地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赤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赤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现状、建设的重要意义;从管护机制缺失、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农民不到位和水利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赤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保证项目资金到位、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和加强农田建设管理等4个方面提出建议,供高标准农田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6.
崔志娟 《河南农业》2023,(19):63-64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通过改善粮食种植条件、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在2020 年12 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 收、高产稳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 年)》于2021 年9 月20 日印发实施,为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明了方向。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也是连续12 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汤阴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突出“六个创新”(建设、运营、服务、管护、融合、技术), 为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大量有关文献和规范的基础上,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与地区适宜性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效益、土地整治绩效评价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展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项目实施的效益和影响的探讨,对项目实施行为和实施过程中的效率研究较少;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标准农田选址、具体工程的规划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模式和时序安排,这些研究都属于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什么"和"怎么建"的问题,缺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河池市宜州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规范,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要求推进,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既抓进度、更抓质量,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护航工程质量管理。2023年宜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立项8.5万亩,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田间道路222条共127.26km,新建渠道465条共197.994km,项目涉及10个乡镇、25个村(社区),预计惠及1.6万户农户共计6.2万人。截至目前,已完成24个项目区的入场开工,确保了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2021年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下达2022年农田建设任务(见附件).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24,(3):3-4
<正>为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设施管护,构建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管护机制,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4号)、《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3]12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