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剂,进行了XQ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XQ生防菌还是农用链霉素对烤烟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与清水对照相比,XQ生防菌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为66.4%,农用链霉素的防效为48.7%。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索可用于烟草青枯病防治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对4种药剂的抑菌活性和防治效果进行筛选和测定。【方法】利用平板抑菌和盆栽防控效果测定分析,以及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研究不同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氨基寡糖素和纳米NA NO ZnO显示了一定的平板抑菌效果,其中5 000μg/mL的氨基寡糖素平板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35.2 mm,其MIC和MBC分别为1 000、2 000μg/mL;不同浓度智能聪和阿泰灵均没有显示平板抑菌效果;而盆栽防治效果显示,智能聪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接种后10 d进入发病高峰期,此时其防效可达57%,显著高于同一时期链霉素处理37%的防治效果,且可延缓病害发生;而平板抑菌效果显著的氨基寡糖素盆栽防效仅为13%,纳米NANO ZnO和阿泰灵防效分别为3%、15%,防治效果较差。【结论】植物免疫诱抗剂智能聪具有较大的生防潜力,可用于烟草青枯病的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以丰富烟草青枯病生防菌菌种资源。【方法】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筛选拮抗菌株,测定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等,并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拮抗活性及其对烟株的促生作用。【结果】在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对烟草青枯病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TBWR1,序列基因登录号为EF562603,菌株TBWR1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KC849252和Bacillus subtilis MN062963在同一分支上且同源性达85%,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生防效果达71.1%,并能显著促进烟草株高、叶长、茎围生长和根系生物量增加。【结论】枯草芽孢杆菌TBWR1可作为烟草病害生物防治的候选菌株,在烟草青枯病防治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苗期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漂浮育苗条件下,探讨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及其结合生防制剂对烟株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青枯病抗病效果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于播种期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聚丛球囊霉和生防制剂进行烟苗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及抗病性等比较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良烟株农艺性状,优化总糖与烟碱、总氮与烟碱的比例,改善烟叶品质;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mL对于改良烟株农艺性状和改善烟叶品质具有更好的效果,而接种聚丛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mL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mL次之。【结论】漂浮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生防制剂(20mL)处理可更好的改善烟株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漂浮育苗条件下,探讨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及其结合生防制剂对烟株不同生育时期农艺性状、青枯病抗病效果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于播种期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聚丛球囊霉和生防制剂进行烟苗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及抗病性等比较试验。【结果】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良烟株农艺性状,优化总糖与烟碱、总氮与烟碱的比例,改善烟叶品质;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 mL对于改良烟株农艺性状和改善烟叶品质具有更好的效果,而接种聚丛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 mL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菌根苗+生防制剂20 mL次之。【结论】漂浮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生防制剂(20 mL)处理可更好的改善烟株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XQ生防菌不同施药浓度对烤烟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出防治成本最低、防效最佳的使用浓度,通过对生防菌施药浓度设置4个梯度来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生防菌原液300 m L/667 m2,600倍液稀释后防治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87.18%,烟株的农艺性状最佳,经济效益最好,稀释倍数无论增加或降低防效均下降,同时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也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7.
玉米青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界分离到细菌菌株1 193株,通过对峙培养筛选出5株对玉米青枯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禾生腐霉、肿囊腐霉)具有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抑菌圈直径达到6~16 mm。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当接种病原菌为禾谷镰刀菌时,生防菌G28-6、K11-9、K18-5的防治效果都达到66%以上;当病原菌为禾生腐霉菌时,生防菌K3-3的防治效果达到54.29%;当病原菌为肿囊腐霉时,生防菌K18-5的防治效果为35.71%。生防菌还对玉米根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生防菌G28-6和K18-5在玉米根部有较强的定殖能力,具有研制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多重耐药大肠杆菌F2为宿主菌,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出1株肌尾裂解性噬菌体vB_EcoM_F2。该噬菌体可侵染多株大肠杆菌,一般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最佳感染复数为1,潜伏期30 min,爆发期90 min,爆发量为101 PFU/cell;对氯仿不敏感,可在40~50℃、pH 4.0~10.0的条件下保持较高活性;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其基因组长为168 241 bp,(G+C)%含量为37.32%,含263个开放阅读框,其中113个为已知功能编码序列,含有2个tRNA;不含溶源基因、毒力因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全基因组及终末端酶大亚基系统发育树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M_F2与志贺菌噬菌phi25-307亲缘关系较近,但它不能侵染志贺菌属的标准菌株。目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资源(NCBI)已将其归类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Tevenvirinae亚科,Mosigvirus属,未分类的Mosigvirus物种(unclassified Mosigvirus),这就将为大肠杆菌病的噬菌体应用及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青枯无致病力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作用和是否诱导烟草抗病及其控病机理。采用TTC培养基,从茄青枯病株上分离获到青枯无致病力菌株Au004-1,用喷雾法及含菌培养基法测定其对青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烟草青枯病温室盆栽控病试验;用该菌伤根灌接烟草,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电泳分析病程相关蛋白(PRP)变化。结果发现,该菌株对青枯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分别1.03和0.83 cm;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它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接种致病菌30 d后相对防效可达77.5%;该菌处理的烟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强,病程相关蛋白(PRP)含量增加。试验结果表明这株青枯无致病力菌株除可直接抑制青枯致病菌外,很可能诱导烟草产生青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10.
XQ生防菌防治烟草青枯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XQ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喷施XQ生防菌对烤烟农艺性状、烟草青枯病防效、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XQ生防菌后烤烟的长势旺盛,烤烟青枯病发病率降低、病情指数降低,移栽120 d后相对防效为81.87%;烤后烟叶物理特性较好,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有所提升;同时,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高258.71 kg/hm~2和13 094.69元/hm~2,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这说明XQ生防菌制剂对烤烟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青枯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烟草-丹参轮作、土壤熏蒸处理、拮抗菌剂处理、链霉素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和烟叶产值的影响。[结果]拮抗菌剂处理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且其产量、产值方面均表现较好。丹参茬处理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较高。土壤熏蒸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为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建议采用丹参轮作及使用拮抗菌剂对烟草青枯病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剂,采用平板抑菌圈法测定硫酸链霉素、乙蒜素、辛菌胺醋酸盐、克菌康、青枯灵5种杀菌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毒力作用,并通过先接种病原后灌药处理的温室盆栽试验检测其药效。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杀菌剂浓度与抑菌效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72%农用硫酸链霉素、80%乙蒜素、1.8%辛菌胺醋酸盐、3%克菌康、50%青枯灵EC50分别为43.50、154.69、116.75、123.43、37.86 mg/L。50%青枯灵和72%农用,青枯病菌的防效最好,达88.6%;农用硫酸链霉素次之,防效为79.6%;而1.8%辛菌胺醋酸盐、80%乙蒜素和3%克菌康的防效较差,分别为75.6%、56.7%和52.3%。  相似文献   

13.
一株裂解性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并纯化出一株裂解性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噬菌体,并测定其各项生物学特性,为开发新的抗烟草青枯病制剂提供依据。【方法】取烟草青枯病重病田中健康烟株的根际土壤制成土壤悬浮液,并通过在青枯雷尔氏菌菌液中加入过滤后的土壤悬浮液富集噬菌体,用双层平板法验证噬菌体的存在后挑取单个最大噬菌斑进行反复纯化,直到得到单一清晰的噬菌斑。纯化后的单个噬菌斑加入对数早期的青枯雷尔氏菌菌液中进行增殖培养,将增殖液按常规方法进行噬菌体颗粒浓缩后,取20 μL浓缩液用磷钨酸染色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特征;同时将浓缩液进行SDS-PAGE电泳,观察蛋白条带大小和数量;用λ噬菌体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噬菌体增殖液中的噬菌体核酸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其基因组片段大小;最后用常规方法测定噬菌体的滴度、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并通过比较加入噬菌体液前后青枯雷尔氏菌菌液的OD600值变化测定其对温度、pH、紫外线、氯仿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并纯化出了一株裂解性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命名为∈RS-1, 噬菌斑为圆形,清晰透明,边缘光滑,直径1-2 mm,经电镜观察其形态为蝌蚪状,头部为二十面体的立体对称,直径约为94 nm,并有一带伸缩尾鞘的长尾大约为27 nm×100 nm,按照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分类标准,其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的裂解性噬菌体,核酸性质为dsDNA;噬菌体浓缩液经SDS-PAGE分析至少可以观察到25条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10-100 kD,说明其蛋白外壳至少含有25个结构蛋白;将提取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其条带大于48 kb,符合肌尾噬菌体科基因组大小范围(31-317 kb);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显示该噬菌体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其吸附和感染青枯雷尔氏菌时的潜伏期约为30 min,爆发期约为80 min,裂解量约为156;该噬菌体的裂解活性在28℃时最高,在28-50℃均较强,但在温度超过60℃后活性基本丧失;其对酸碱的耐受力较强,在pH 3-8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裂解活性,当pH值超过9后活性开始降低;其对紫外线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经紫外线照射0-9 min后裂解活性依然较强,12 min后活性开始下降,21 min后活性基本丧失;其对氯仿不敏感,5%浓度的氯仿对其活性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分离到了裂解性的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经过测定其各项生物学特性可知其潜伏期较短,裂解能力较强,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其裂解活性持续时间长,并能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性的环境内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开发为抗青枯雷尔氏菌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细菌性病害,是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生物防治是解决烟草细菌性青枯病的一条理想途径。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生物手段防治烟草青枯病在室内表现为良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生防因子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大田上的防治还不够稳定,防效不太理想。笔者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利用诱导剂、生防菌、转基因植物及其他生物资料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建立以烤烟水旱轮作为主的轮作制度和采用无公害的植物抗逆诱导剂来提高植物对青枯病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30.2%芽敌水剂对烟草青枯病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有效的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剂,为降低青枯病的损失奠定基础。[方法]选择烟草青枯病发生较重的田块作为试验田,采取灌根的方法进行药效试验,比较4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抑制效果。[结果]经过连续2年的小区药效试验表明:施用芽敌水剂后,随着时间推移,青枯病的发病速度和危害程度明显降低。在烟草青枯病易发田块,当烟株打顶后喷施30.2%的芽敌水剂2次,对烟株抑芽效果达到82.27%~91.43%,对青枯病防治效果达53.13%。硼肥加石硫合剂处理对青枯病抑制有一定作用。[结论]30.2%芽敌水剂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既抑芽又防病,是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产质量及烤烟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精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配施80%化肥,可促进烤烟生长,显著提高烤烟产质量,减轻青枯病的危害。与当地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在化肥减量20%的基础上,配施生物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4.5 %,产值提高了9.8%,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8.4%,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47.3%;配施精制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5.3%,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15.8%。与配施精制有机肥处理相比,配施生物有机肥烤烟产值提高了9.5%,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6.2%,烤烟青枯病病情指数降低了37.5%。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青枯菌拮抗菌生物有机肥,并结合深耕、石灰消毒措施,研究该生物有机肥对烟株生育期及青枯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施石灰再施生物有机肥不仅有利于烟株的生长,还对青枯病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尤其对烟株生长后期青枯病的防控作用最明显;病情指数比只施烟草专业肥低48.2%;深耕再施生物有机肥对青枯病的防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8.
进行001号、009号、011号、2-轻-9及湘1-2 5种内生菌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种内生菌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防效,平均防效如下:011号为63.09%,2-轻-9为58.43%,湘1-2为51.54%,与农用链霉素作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001号、009号没有显著差异。内生菌2-轻-9大面积示范防治烟草青枯病效果一般,为38.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