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材质网衣的污损生物附着效果,于2022年3—5月(春季)和6—8月(夏季)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海域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和铜合金网衣的现场挂网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网衣污损生物的附着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两种网衣污损生物的密实度、种类数量、优势种种类数、湿质量和密度均表现为春季低于夏季。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春、夏季的密实度平均值分别为47.19%、86.98%,污损生物的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44.83±15.69)、(1 054.59±34.81) g·网-1,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 699±49)、(4 630±53)个·网-1,种类数分别为12、35种,优势种种类数分别为4、6种;铜合金网衣春、夏季的密实度平均值分别为41.04%、74.95%,污损生物的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18.32±20.13)、(876.25±23.16) g·网-1,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 678±42)、(3 870±64)个·网-1,种类数分别为12、19种,优势种种类数分别为3、4种。春、夏季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污损生物的密实度、种类数(春季相同...  相似文献   

2.
为指导恩诺沙星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科学合理应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在海水(盐度33)水温为(28.0±1.0)℃下,斑节对虾口灌恩诺沙星(剂量30 mg·kg-1)后,体内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给药后斑节对虾血淋巴恩诺沙星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恩诺沙星在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 h、2 h和2 h,药物峰浓度(Cmax)分别为17.82 mg·L-1、5.02 mg·kg-1和96.75 mg·kg-1。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中恩诺沙星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17.12 h、72.31 h和37.78 h,总体清除率(CLz)分别为0.11 L·(h·kg)-1、0.21 kg·(h·kg)-1和0.02 kg·(h·kg)-1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海水养殖条件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后备亲本的生理状况,对海水养殖5年的13尾中华鲟后备亲本的28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华鲟血液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含量分别为(1.48±0.93) U·L-1、(45.70±19.07) U·L-1和(0.83±0.39)μmol·L-1,尿酸(uric acid, UA)和肌苷(creatinine, CR)浓度分别为(11.58±8.80)μmol·L-1和(15.98±5.12)μmol·L-1;28项血液生化指标中,葡萄糖(glucose, 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从芬兰引进欧白鲑(Coregonus albula)发眼卵40万粒,孵出仔鱼培育出平均体质量2.0 g/尾的鱼种放入青海省拉西瓦水库网箱养殖。2018年,网箱养殖欧白鲑平均体质量3 kg以上。实验在2019年2月捕捞41尾雌鱼,11尾雄鱼,研究欧白鲑亲鱼在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形态特征、个体繁殖力特征及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欧白鲑个体绝对繁殖力平均为77 600粒,个体体长相对繁殖力平均值1 564 eggs·cm-1,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平均25.2 eggs·g-1。雌亲鱼性腺成熟系数在14.8%~52.6%之间,平均为32.4%;肥满度为0.019 g·cm-3~0.032 g·cm-3之间,平均为0.025 g·cm-3。欧白鲑雌性亲鱼卵巢重与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欧白鲑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卵巢重量、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呈极显著的相关性。性腺成熟指数、肥满度与体高呈极显著的相关性。欧白鲑亲鱼体高与其个体繁殖力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15~20℃下,将体质量(7.2±1.5)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早熟蟹和体质量(5.2±1.3)g幼蟹置于50 L的塑料水箱中,高锰酸钾浓度分别为32 mg·L-1、64 mg·L-1、128 mg·L-1、256 mg·L-1、512 mg·L-1、1 024 mg·L-1、2 048 mg·L-1和16 mg·L-1、32 mg·L-1、64 mg·L-1、128 mg·L-1中,采用静水生物毒性实验法,研究高锰酸钾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毒性实验观察96 h后,将中华绒螯蟹投入清水中继续饲养30 d,研究高锰酸钾对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锰酸钾对早熟蟹和幼蟹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6.64 mg·L-1和53.81 mg·L-1,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6.
以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培海马齿对不同污染程度的海水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考察在这一过程中海马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含氮量、铁含量等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马齿对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的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别为93.30%、73.47%和100.00%。高磷或高氮对NH+4、COD、NO-2均有少量的抑制作用,对NO-3无显著影响。高磷环境对TP去除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仅为35.91%。海马齿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均先升高后降低,两者最终含量为0.20 mg/g;根系活力逐渐增高至85.85 mg·g-1·h-1、Fe2+含量由初始的3.69μg/g降低至2.92μg/g。其中高磷或高氮环境使根系活力及Fe2+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瓯江口刀鲚(Coilia nasus)资源的变动情况,根据2017年2月—2019年11月对瓯江口海域进行的12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以生物量、丰度作为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运用FiSATⅡ对刀鲚的生物学参数进行估算,采用Beverton-Holt模型对刀鲚的资源变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个航次拖网调查共采集刀鲚1 008尾,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丰度分别为16.06 kg·km-2、4.22 kg·km-2、14.62 kg·km-2和0.82×103尾·km-2、0.13×103尾·km-2、0.85×103尾·km-2;体长范围为12~357 mm,优势体长组为105~270 mm,占84.36%,体长(L)和体质量(W)的关系式为W=3×10-6L3.017 8;体质量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20龄。采...  相似文献   

8.
在水温20℃~25℃、pH 6.75~7.36条件下,采用静水式实验法,在长50 cm、宽40 cm、高40 cm的玻璃鱼缸(盛水20 L)中研究双酰胺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对体质量(21.32±2.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和体质量(87.32±9.20)g的成蟹的急性毒性,分析其对幼蟹和成蟹的毒性效应和安全浓度,为稻蟹综合种养中农药施用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 526 mg·L-1、1 900 mg·L-1、834.2 mg·L-1和552.7 mg·L-1;对成蟹的24 h、48 h、72 h和96 h LC50分别为2 371 mg·L-1、1 222 mg·L-1、727.8 mg·L-1和286.4 mg·L-1;安全浓度(SC)分别为55.3 mg·L-1<...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水产养殖中常用药物——硫酸铜、敌百虫、聚维酮碘的合理给药量及其安全性,以及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毒害作用,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这3种药物对吉富罗非鱼鱼苗的急性毒性及组织病理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铜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3.715、10.351和5.896 mg·L-1,安全浓度(SC)为1.769 mg·L-1;敌百虫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43.036、25.887和16.689 mg·L-1,SC为2.810 mg·L-1;聚维酮碘对吉富罗非鱼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10.509、9.301和8.674 mg·L-1,SC为2.190 mg·L-1。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硫酸铜暴露可造成鳃丝轮廓模糊不清、鳃组织空泡化,肝组织空隙变大、空泡化、细胞核萎缩,脑组织神经纤维出现破损、细胞凋亡,肾小管结构破坏、核膜破损;敌百虫暴露...  相似文献   

10.
浮游植物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动态变化关系到渔业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分别于2021年枯水期(3月)、丰水期(7月)和平水期(11月)对珠江3个典型河段开展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评价水质现状,为珠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种类、密度、生物量和优势种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P<0.05)。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87种,3、7和11月分别鉴定出117、98和77种,平均密度分别为8.6×105、7.2×106和4.0×105个·L-1,生物量分别为1.235 4、4.674 5和0.569 8 mg·L-1,其中丰水期北江流溪河石角段蓝藻密度高达1.18×107个·L-1 (达到轻微蓝藻水华水平)。上游北江流溪河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由枯水期的绿藻型演变为丰水期的绿藻-蓝藻型,全年以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