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磷酸铵的合成工艺与阻燃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聚磷酸铵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但聚合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与阻燃基材的相容性.以磷酸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控制适宜的聚合条件.合成了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该产品水溶性小,与树脂相容性好,以聚磷酸铵为基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应用于聚乙烯阻燃.取得了良好的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钙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研究以磷酸和尿素为原料合成聚磷酸铵的基础上,探讨以聚磷酸铵为原料合成高钙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为新型水溶肥料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将物质量之比为1∶1.8的磷酸与尿素置于预升温至190℃的恒温烘箱,剧烈发泡结束后发泡细小、平稳时计时20 min,所得聚磷酸铵的聚合度为4.87,氮磷总量为63.48%,溶解度为52.11 g/100 m L水,p H 7.63,水不溶物为0.10%。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添加2%和4%Ca2+处理的水不溶物分别达到6.51%和9.94%,水不溶物高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107-2010)的限定值。以聚磷酸铵为磷源、添加2%和4%Ca2+处理的水不溶物分别为0.14%和1.14%,水不溶物低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 1107-2010)的限定值。  相似文献   

3.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聚磷酸铵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鉴别Ⅰ-型和Ⅱ-型聚磷酸铵产品结构的有效方法,测定了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为Ⅰ-型和Ⅱ-型的聚磷酸铵的红外光谱,结果发现Ⅰ-型和Ⅱ-型聚磷酸铵晶体在红外光谱中存在明显的区别:Ⅰ-型聚磷酸铵在760、680、600cm^-1附近出现吸收峰,而Ⅱ-型聚磷酸铵在这三处不出现吸收峰。从而确定了使用红外光谱法测定Ⅰ-型和Ⅱ-型聚磷酸铵晶体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去竹青竹黄、规格为25 mm×100 mm×6 mm、3年生的毛竹作为基材,按照试验设计方案,以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配制壳聚糖(CS)成膜液,按照w(壳聚糖)∶w(聚磷酸铵)=1∶1、w(壳聚糖)∶w(聚磷酸铵)=1∶3、w(壳聚糖)∶w(聚磷酸铵)=1∶5、w(壳聚糖)∶w(聚磷酸铵)=1∶7的质量分数比配制聚磷酸铵(APP)成膜液,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在竹材表面涂覆了壳聚糖-聚磷酸铵(CS-APP)复合膜层。确定优化质量分数比后,制备壳聚糖-聚磷酸铵自组装处理层数为5、10、15、20层的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红外光谱仪对壳聚糖-聚磷酸铵自组装阻燃竹材样品的表层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分析了不同自组装膜层数的竹材样品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壳聚糖-聚磷酸铵的优化质量分数比例为1∶7;壳聚糖-聚磷酸铵阻燃膜层竹材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经壳聚糖-聚磷酸铵复合阻燃剂处理的竹材阻燃性能随着自组装膜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强。与未处理样品相比,自组装膜层数为5、10、15、20层的样品点燃时间分别提升了20.0%、50.0%、80.0%、90.0%,热释放速率峰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的聚磷酸铵作为种肥在石灰性土壤上对大豆、小麦苗期生长及养分累积的 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以不施肥作对照,磷酸一铵(MAP)、不同形态聚磷酸铵(液体型简称 APPL, 固体型简称 APPS)作为种肥,探讨不同磷源对大豆、小麦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液体聚磷酸铵(APPL) 处理明显促进大豆生长,其地上部干重较固体聚磷酸铵(APPS)处理显著增加 48.2%,固体聚磷酸铵(APPS) 处理则对小麦生长效果最好,其地上部干重较 APPL 处理增加 34.9%;APPL 处理大豆地上部磷累积量最大,显 著高出 APPS 处理 38.8%;不同形态磷肥条件下,APPS 处理对小麦的生物量以及对磷、钙、镁养分的吸收量最高, APPL 处理次之,MAP 处理效果最差,APPS 处理地上部磷累积量较 APPL 处理高 18.7%,是 MAP 处理的 2.5 倍。【结 论】在本试验条件下,以 MAP 处理作对照,APPL 处理大豆肥效最佳,地上部干重是对照的 2 倍多;APPS 处理 小麦肥效最好,其地上部干重较对照显著增加 79.3%。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探讨了聚磷酸铵作为新型高效水溶肥对设施辣椒生长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为聚磷酸铵作为氮磷源肥料的应用推广提供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对照相比,聚磷酸铵水溶肥可以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并且在短期内对降低土壤pH有一定作用。综合分析,聚磷酸铵水溶肥可以作为新型的氮磷源肥料应用到大量元素水溶肥生产和应用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聚磷酸铵型叶面肥对葡萄的施用效果,进行了该产品在葡萄上的叶面喷施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条件下,葡萄喷施聚磷酸铵型叶面肥,田间生长表现均好于对照,提高了葡萄果实商品率,增加了平均果穗重和单粒重,降低了果实裂果率,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喷施聚磷酸铵型叶面肥产量比对照每亩增产127.2 kg,增产率为8.2%,每亩净增收入549.1元;与常规施肥比较,每亩增产52.3 kg,增产率为9.2%,每亩净增收入536.8元。  相似文献   

8.
为对比聚磷酸铵复合肥与传统肥料对番茄的肥料效果,对聚磷酸铵复合肥和相同养分的普通复合肥在设施番茄上的施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备改造生产的聚磷酸铵聚合度为3~15,全水溶,适于农用,且生产过程安全、产品质量稳定。聚磷酸铵肥料处理的番茄株高和茎粗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11.2%,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提高14.7%,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9.5%,显著增产8.4%。研究表明,聚磷酸铵适于农业应用,施用以聚磷酸铵为原料生产的复合肥能显著改善番茄果实品质,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9.
聚磷酸铵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鉴别聚磷酸铵产品结构类型的有效方法,对收集的5个聚磷酸铵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和分析,确定了结构类型、晶胞参数和结晶度。其结果对生产工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聚磷酸铵(APP)和磷酸一铵(晶体一铵)水溶肥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以白菜和莴笋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滴灌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以清水为对照,研究2种磷肥对蔬菜生长与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均能提高白菜和莴笋的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重、叶柄重和单株鲜重,以磷酸一铵促进生长的效果更好;在营养品质方面,施用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均能明显促进莴笋中维生素C的积累、生长后期白菜和莴笋中叶绿素的积累,略微增加白菜和莴笋中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无明显增加。可见,适当施用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能够有效促进白菜和莴笋的生长,有效促进部分营养元素的积累,以磷酸一铵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以砖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壤,探索不同聚磷酸铵(APP)对土壤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为评价磷的有效性提供数据参考.在等磷等氮条件下,分别以APP1(以中聚为主)、APP2(以低聚为主)、APP3(聚合度分布均匀且高聚含量高)、MAP(磷酸一铵)、A-M(APP3和MAP以P2 O5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CK(空白对...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含铵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氨挥发、有效磷及对玉米生理特性、氮磷吸收的影响,以期探索聚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在石灰性土壤中氮磷的有效性。采用土壤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结合的方式,均以工业级、农用磷酸一铵(简称MAP工、MAP农)、工业级、农用磷酸二铵(简称DAP工、DAP农)、聚磷酸铵(简称APP)为供试材料,在石灰性土壤上设计6个处理,培养19 d期间取样5次;盆栽试验40 d后,在苗期对玉米的生理指标及植株氮磷吸收量、土壤有效氮磷含量进行测定。石灰性土壤培养19 d后,MAP工仅挥发1.65%,而工业级DAP挥发量达38.63%。对盆栽试验而言,各含铵磷源处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均呈递减趋势,但聚磷酸铵处理递减幅度较低;各含铵磷源施入石灰性土壤中MAP工、MAP农与APP处理的玉米苗期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显著高于DAP工、DAP农处理,与DAP工、DAP农处理相比,APP处理的玉米苗期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72.96%、59.31%,而MAP工处理比DAP工、DAP农处理分别增加了45.44%、33.50%,同时对土壤有效氮磷含量影响显著。工业级和农用磷酸一铵、聚磷酸铵在石灰性土壤中氨挥发量小,土壤有效磷含量高,利用率高,且有利于玉米的生长,而工业级和农用DAP不适合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  相似文献   

13.
为给Cd安全利用类耕地辣椒安全生产与叶面磷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选取Cd安全利用类土壤与青红元帅朝天椒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0、0.1、0.2、0.5 g/L聚磷酸铵(以CK、T1、T2、T3表示)对辣椒产量、品质与吸收转运C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叶面喷施聚磷酸铵浓度的增加,辣椒果实产量呈增加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鲜果与干果产量增幅分别为11.11%与11.53%;T3处理辣椒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Vc)与辣椒碱含量均显著高于CK;辣椒不同部位Cd含量(干质量)表现为主茎上叶>根>果实>叉茎上叶>叉茎>主茎;辣椒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BCF)达193.77%~351.82%,BCF随叶面喷施聚磷酸铵浓度的增加而降低,T3处理比CK降低了158.05个百分点;辣椒果实Cd含量随叶面喷施聚磷酸铵浓度的增加而降低,T3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显著低于CK,鲜果与干果降幅分别为16.67%、11.8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质量稀释”与叶面喷施聚磷酸铵增大辣椒叉茎上叶与主茎上叶对Cd的富集固持能力可能是果实Cd含量降低的2个...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聚磷酸铵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聚磷酸铵在热压过程中提高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原理,利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了经阻燃处理的木纤维在热压温度范围内(170~190℃)的表观活化能,利用红外光谱对阻燃和未处理木纤维热压后特征官能团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并制备无胶纤维板和木塑胶合板进行性能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1)阻燃木纤维的表观活化能比未处理木纤维的低;2)热压后,阻燃木纤维中羰基、甲基、醚键等基团都有量的变化;3)阻燃无胶纤维板有较高的抗弯强度;4)阻燃木塑胶合板有较高的干状胶合强度。可见,聚磷酸铵的加入提高了热压过程中木纤维的表面活性,改善了木塑界面的相容性,宏观表现为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两种聚磷酸铵(APP1,低聚合度;APP2,高聚合度)为研究对象,基于吸附-解吸试验,运用等温方程模型,并结合不同聚合度的磷素形态分析,探讨水溶性聚磷酸铵(APP)在典型酸性和石灰性紫色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与磷酸一铵(MAP)的差异,为其在紫色土壤中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磷添加量(1~300 mg·L-1)的增加,酸性紫色土壤对APP的吸附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石灰性紫色土壤对APP的吸附则始终呈上升趋势。当磷添加量为1~100 mg·L-1,酸性紫色土壤对APP1和APP2的吸附分别更符合Langmuir方程(R2=0.961)和Freundlich方程(R2=0.947),石灰性紫色土壤对两种APP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R2分别为0.995和0.950)。两种紫色土壤对APP的吸附均以聚磷酸盐为主,且APP1和APP2中焦磷酸盐对磷吸附的贡献率分别超过76%和36%。在较高磷添加量下,APP中正磷酸盐在酸性紫色土壤中出现负吸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聚合度的聚磷酸铵(APP)和磷酸二氢铵(MAP)对玉米苗期地上部长势以及各养分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明显提高了玉米长势和养分吸收,在生物量、氮、磷、锌、铁养分累积量上,MAP肥效最为显著,明显促进了玉米苗期的生长,其地上部干重达12.21 g/株,磷累积量较APP增加了40%以上,锌累积量是APP的3倍多,而不同APP之间则差异不显著;在钾、钙镁、锰养分累积量上,APP1肥(低聚磷酸盐)和MAP肥(正磷酸盐)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砖红壤上,MAP的作用效果最好,不同形态APP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水溶性聚磷酸铵核心指标及相应测定方法,建立相关测定标准。【方法】采用端基滴定法与纸层析法对标准样品和肥料样品的聚合度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钼蓝比色法、钼黄比色法以及纸层析法三种方法对标准样品和肥料样品聚合率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端基滴定法与纸层析法标准曲线拟合性良好,分别为:y=0.944 3 x+0.317,(R2=0.999 8);y=-0.237 6 x+0.192 5(R2=0.999 6);端基滴定法测定聚合度时第一突跃点明显,而第二突跃点不明显或无突越显示,且测定值偏小;纸层析法可同时测得不同聚合态磷,所得聚合度较端基滴定法更为准确。对混合标样聚合率测定发现,不同测定方法聚合率相对误差表现为:纸层析钼黄比色法钼蓝比色法(8.73%5.55%1.20%)。【结论】农用肥料级水溶性聚磷酸铵,纸层析法与钼蓝比色法应可被作为测定聚磷酸肥料聚合度及聚合率合理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聚磷酸铵对玉米幼苗吸收磷、锌养分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新型磷肥聚磷酸铵对玉米幼苗吸收磷、锌养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等磷量条件下,添加聚磷酸铵后能明显提高播种60 d的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同时提高了玉米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以及根冠比,其中聚磷酸铵∶磷酸二铵为2∶1(有效磷比)时,效果最好。添加聚磷酸铵对玉米幼苗地上部磷含量影响不大,但提高了磷累积量。另外,施用聚磷酸铵后,无论苗期玉米地上部还是根系的锌浓度、锌累积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说明聚磷酸铵具有较好的生物有效性,同时还促进了作物对微量元素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新型磷肥聚磷酸铵对玉米幼苗吸收磷、锌养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施磷量条件下,添加聚磷酸铵后能明显提高播种60 d的玉米幼苗株高、茎粗,同时提高了玉米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以及根冠比,其中以聚磷酸铵:磷酸二铵为2∶1(有效磷比)时,效果最好。添加聚磷酸铵对玉米幼苗地上部磷含量影响不大,但提高了磷累积量。另外,施用聚磷酸铵后,无论苗期玉米地上部还是根系的锌浓度、锌累积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说明聚磷酸铵具有较好的生物有效性,同时还促进了作物对微量元素锌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进行分子筛(4A型与13X型)对木材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处理试件的载药量、吸湿性、氧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PP浓度的升高,处理材的载药量、吸湿率与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分子筛在增大木材载药量的同时可降低其吸湿率;20%的APP与2%的4A分子筛复配溶液处理杨木单板的载药量最高,为51.11 kg/m3;2种分子筛使木材的吸湿率降低了14%~18%;浓度为15%的APP处理木材的氧指数为48.7%,加入2%的4A或13X分子筛后,杨木单板的氧指数分别为41.5%与46.7%,均达到难燃B1级材料的氧指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