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四川省各县域单元的乡村性进行客观评价,科学判定四川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强度,明晰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四川省乡村性的时空间特征。基于2000—2016年数据,对四川省181个县域乡村类型进行划分,构建乡村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县域乡村宏观格局相对稳定,呈现出以均衡发展型、农业主导型为主,商贸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为辅的产业总体格局特征,部分类型时空差异显著。(2)四川省县域乡村性以中等和较强为主,乡村性指数均值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县域乡村性呈现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表现出以成都平原区为中心,向外围由低值向高值逐步增大的"圈层"空间格局。研究结果对建设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推进四川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乡村景观建设已呈现出“新圈地运动”等一系列问题,这源于相关规划法规的不完善、错误的政绩观及保守的规划方法。为此提出六点对策:第一,树立正确的乡村景观评价标准;第二,严格遵循最新法规政策;第三,以规划为手段合理组织乡村景观结构,建议开发利用乡村地下空间;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第五,坚持绿色GDP指标;第六,加大乡村景观建设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就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并贯穿始终,发展绿色农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梳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对绿色农业发展内涵与特征、制约因素以及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相关路径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绿色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探讨了乡土植物资源与乡村景观构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广西百色市拥有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包括经济林树种、果木林、药用植物、食用菌类植物等。这些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生态功能突出等特点,对乡村景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乡土植物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案例,发现它们可以营造出独特的乡村风貌和文化氛围。此外,乡土植物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美学价值,对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提升景观美感都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乡土植物资源与乡村景观构建也面临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如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因此,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充分发挥乡土植物资源的潜力,构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发展,结合实践,从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入手,提出河南省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思考,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超 《分子植物育种》2024,(4):1325-1330
本研究通过应用植物形态学评价方法,对旅游景区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深入探究。植物形态学,作为评估植物外观特征的学科,为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研究显示,基于植物形态学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客观、细致地分析旅游景区的园林植物景观,从而指导景区的植物配置和设计,使之更符合景区特色。同时,本研究也指出了该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并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生态、环境和文化等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不仅为旅游景区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证支持,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环节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此类工程所应用的绿化种植技术与养护方法能否保证其应用效果,决定了最终的景观园林所呈现的功能与效果。文章简述了景观园林绿化种植、养护分析的应用要求与基本原则,分析了绿化种植的施工步骤与养护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刘卓  张羚  刘亚龙 《种子世界》2022,(5):0168-0170
自古以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及发展,首先需要依靠于国家政策,其次则是需要借助资源投入,三则是需要依赖现代化科学技术。其中以科学技术为代表,占据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地位,也是源头。结合我国近些年在科研创新上的研究成果,需要将技术转化为农业领域的现代生产力,让农户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并付诸实践生产行动,才可以展现出科技创新的最大价值。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并已经获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推广成果。但是结合实际,农业技术推广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不光影响了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水平,更是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的落实。例如,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在运用较为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同时在老套农耕理念的影响下,种植业发展十分滞后,因此需要强化基层技术推广。基于此,文章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展开研究,并提出推广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珺 《种子科技》2019,(1):28-28,3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乡村建设是最主要的一个任务,是新时期建设农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设乡村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对黑龙江省乡村土地利用空间的布局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以黑龙江省明水县永兴镇为研究区,结合明水县永兴镇的实际情况和收集资料的情况,构建明水县永兴镇三生空间的分类体系,运用GIS空间地理分析法和景观指数法对明水县永兴镇三生空间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明水县永兴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其它地区乡村土地利用空间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朋  翟登攀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6):150-154
旨在明确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并对现有的定量评价方法进行论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模糊性、动态性及广泛性等特征。综合评价区域农村饮水安全现状需将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及保证率4项指标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地方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是农村饮水安全定量评价的重难点。权重确定方法可划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及主客观组合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均存在农村饮水安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实现主客观赋权方法的优化组合,是确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值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概况,阐述中国不同学科领域对乡村景观概念的界定,并简要总结近年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乡村景观研究的现状,指出应制定乡村景观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多学科的交融,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乡村景观研究领域,最后强调了乡村景观演变研究的重要性,以此作为今后乡村景观研究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量文献梳理,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与现状、建设适宜性评价、效益评价、影响因素解析4部分内容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当前研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方向以及研究方法在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性等方面的差异性,最后进行整体总结与展望。结果表明,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在项目建设前的适宜性评价研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更侧重于区域耕地的自然禀赋条件;在项目建设后的效益评价研究中,从早期注重经济效益评价逐渐发展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并重;在影响因素解析研究中,当前研究仍较为薄弱,对不同建设区域效益提升水平存在差异的解释仍较少。针对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应综合考量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本研究能为科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章兵  殷巧  汪天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278-282
为了建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评价系统,了解各景观元素在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营造中的作用,笔者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构建一套完整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和萨蒂(Satty)制定的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系统运算结果表明,项目层中自然景观的权重远大于人文景观和生产景观,因素层中农业景观权重最大,其重要性高于同项目层下园林植物景观,在指标层中,农业景观总体意象权重最大,其次是物种的多样性,农事体验、农事活动、民风民俗展示、园林建筑总体风格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该研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设计与营造、等级评定及分级管理和分级指导提供理论依。  相似文献   

15.
乡村园林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不可或缺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中坚力量.设计具有独特人文气息与魅力的生态文化景观是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景观规划相关理念出发,阐释了乡村园林景观的运行模式和类型,以及景观生态学等原理,提出了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周村生态体验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实例,提出...  相似文献   

16.
郭耀辉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158-164
本研究根据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5 个准则层,结合贫困山区实际筛选出20 个反映乡村发展水平的指标,以四川省贫困县马边县为案例,综合德尔菲法(Delphi)及主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分析马边县乡村发展指数及障碍度。根据乡村发展指数将马边县20 个乡镇分为3 个梯队,比较分析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性。同时根据障碍度分析,得出影响马边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依次为生态适宜性(45%)>产业发展水平(34.3%)>生活水平(10.7%)>乡村治理(5.1%)>乡风文明(4.9%)。建议:(1)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宜居乡村;(2)选好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3)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升乡风文明水平;(4)激活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探讨高速公路的景观评价方法。以哈大高速公路为例,从公路自身景观、公路沿线人文景观和公路两侧本底自然景观3方面进行评价、选取15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的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参考有关的标准和研究资料制定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取景观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哈大高速公路总体景观质量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哈大高速公路总体景观多数路段分数在6~7分之间,并且靠近哈尔滨和大庆2个城市路段分值高于中间路段,这可能与公路中间路段两侧的绿化和护理不到位有关。根据模糊评价法最大隶属度原则,哈大高速公路总体景观质量为“一般”等级,2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鉴于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采用基于AHP的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适合高速公路景观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食物安全的内涵、指标与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全球食物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前景并不乐观。作为世界上人口和食物消费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食物安全面临更大挑战,但对其认识学术界还存在争论。为了准确把握食物安全的内涵,科学评价中国食物安全的状况,首先分析了食物安全概念的演变,然后总结了评价食物安全状况的供需平衡指标、消费指标、营养指标、综合指标,以及评价粮食安全状况的常用指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食物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今后食物安全的研究应由单纯的粮食安全转向包括所有食物种类的食物安全,内容应更注重食物综合保障能力及营养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影响乡村滨水景观带美景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景观优化提升策略,以问卷调查为手段,利用SBE法和SD法对衢州庙源溪滨水景观带进行美景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协调感为庙源溪滨水景观美景度的直接相关影响因子,景观色彩丰富度、空间围合状态为间接影响因子,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后构建数学模型为YSBE(美景度评价)=0.722X1(景观协调感)、YSBE=0.476X4(景观色彩丰富度)+0.287X5(空间围合状态)。乡村滨水景观带的景观色彩丰富度越高,空间越开阔,景观协调感越强,其美景度评价值越高。因此,可通过增加色彩丰富度、提升空间开阔感和增加景观协调感的途径来提高乡村滨水景观美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