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为了解苜草净(咪唑乙烟酸5%)施用时期对雨养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山东省半岛地区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苜草净施用时期对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以及多种营养价值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苜草净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紫花苜蓿株高的降低,但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其抑制作用较弱;在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生物量(P<0.05);苜草净对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没有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与施用苜草净时期的时间顺序呈负相关的趋势,而出苗期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播前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P<0.05);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营养价值指数均高于对照处理(P<0.05)。在雨养苜蓿区,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有利于紫花苜蓿生物量、粗蛋白产量以及饲用价值的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化学除草剂对越冬之星苜蓿杂草防除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研究除草剂对越冬之星苜蓿苗期的杂草防除效果,以期筛选出适宜的除草剂品种,笔者进行了化学除草剂对越冬之星苜蓿的杂草防除试验,并对苜蓿株高、产量及杂草量作了综合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精稳杀得、拿捕净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为100%,5%苜草净在杂草株龄较大的情况下综合表现较好。苜蓿无药害的除草剂品种推荐5%苜草净在杂草株龄较大的情况下喷雾。  相似文献   

3.
对当年播种的紫花苜蓿、沙打旺、白花草木樨豆科草地进行了喷施拿捕净、精禾草克、精稳杀得除灭田间一年生禾本科杂类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对以狗尾草、稗草为主的禾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以精禾草克效果最为理想,拿捕净次之,精稳杀得再次之.另外,在喷施上述除草剂的同时混以适量的克阔乐可兼灭苍耳、苋菜等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除草剂对苜蓿苗期安全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5种除草剂设低、中、高3个浓度对苗期苜蓿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中,乙氧氟草醚药害严重,不适合苗期使用。苯达松、高效盖草能、拿捕净和苜草净均显著降低了苜蓿的SPAD、Pn、Gs、Tr和Ls值,并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而进一步降低。Ci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除草剂胁迫下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苯达松在苜蓿苗期安全施用的剂量为1 500mL/hm2;高效盖草能对苜蓿幼苗安全的剂量为300~450mL/hm2;拿捕净的安全剂量为1 200~1 400mL/hm2;苜草净的安全施用量为1 300~2 300mL/hm2。  相似文献   

5.
应用除草剂杀灭豆科人工草地一年生杂类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丰  白福林 《中国草地》2000,(4):51-52,F003
对当年播种的紫花苜蓿、沙打旺、白花草木樨豆科草地进行了喷施拿捕净、精禾草克、精稳杀得除灭田间一年生禾本科杂类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对以狗尾草、稗草为主的禾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以精禾草克效果最为理想,拿捕净次之,精稳杀得再次之。另外,在喷施上述除草剂的几时混以适量的克阔乐可兼灭苍耳、苋菜等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紫花苜蓿种植的最适养分施用量及最佳施肥方案,提高牧草的生产性能及其营养品质,为紫花苜蓿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于2015和2016年在河北沧州应用"3414"试验设计,以华北地区推广的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肥配比对紫花苜蓿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该区域的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少施肥或者过量施肥都可以影响产量;与未施肥的对照相比,施以不同数量的氮、磷、钾对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影响中苜3号紫花苜蓿干草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磷肥氮肥钾肥。其中,处理12(N_1P_1K_2)组合两年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9848.0kg/hm~2和14545.4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28.89%和20.37%。本研究得出最佳施肥组合为:施N 5.0kg/hm~2、P 30.0kg/hm~2、K 180.0kg/hm~2,为黄淮海地区类似气候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草田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际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7.
苜蓿是产量高、营养丰富的豆科牧草,素称“牧草之王”。但由于苜蓿苗期生长缓慢,对杂草竞争能力弱,严重时因草害而导致毁种。在灭草上除采用播前除草和后期刈割等方法外,很少使用化学除草剂灭草,为寻求经济有效地灭草提高苜蓿产草量,为此,我们进行了苜蓿除草剂的筛选试验。目的在于选出一些对菖蓿安全、经济有效的除草剂,给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萌前型除草剂(禾草净、农思它、施田补、乙草胺)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和杂草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对草坪草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乙草胺对草坪草影响最大,产生了伤害作用,不宜在草坪中使用;各种除草剂对杂草都有不同程度的防除效果,其中农思它和禾草净效果较好,乙草胺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王淼  仝如强  张金伟  穆春生 《草地学报》2019,27(5):1454-1458
为明确广泛应用于玉米田中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烟嘧磺隆·莠去津除草剂对紫花苜蓿是否具有药害,将除草剂剂量设为正常、中等、低等和对照四种剂量,在播后出苗前进行喷施,探讨了不同剂量的玉米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的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除草剂造成出苗时间推迟8 d,低等剂量、中等剂量与正常剂量除草剂处理相对出苗率分别只有对照的13.12%,4.86%和2.93%;生长至77 d,虽然单株鲜重比对照显著增加,但由于单位面积株数为对照的13.73%,5.11%和3.30%,因此,单位面积地上干重只有对照的36.16%,11.81%和7.58%。上述结果表明,该除草剂对紫花苜蓿出苗和生长等具有显著药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对紫花苜蓿接种苜2、苜9、苜167三个菌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三人菌种中,紫花苜蓿接种苜2不论在根瘤数量、重量和牧划产量方面尤为突出,苜2接处区比对照区结瘤率提高94%,产草量提高31%,是我国北方地区理想的根瘤菌种。  相似文献   

11.
十四种化学除草剂对沧州地区苜蓿地杂草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4种除草剂对沧州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地苗期的杂草进行了防除试验。对苜蓿株高,产量及杂草量的综合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效盖草能、精禾草克、精稳杀得、拿捕净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为100%,苜蓿保系列各剂型在杂草株龄较大的情况下综合表现较好,其中苜蓿保2%EC将杂草率从80.6%(CK)降到了36.5%,苜蓿增产40.6%。沧州地区春播苜蓿幼苗期单独使用禾本科除草剂或阔叶草除草剂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四个不同叶期施用除草剂,来探索不同除草剂对苜蓿产量和杂草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可以分别和咪唑乙烟酸、苯达松、辛酰溴苯腈安全混用,且不会显著降低对燕麦(Avena sativa L.)的防效;咪唑乙烟酸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的鲜重防效较好,为30%~90%。不同除草剂适宜施用时期不同,咪唑乙烟酸适宜在3叶期施用,苜蓿的产量高达1 666 kg·hm-2;辛酰溴苯腈与高效氟吡甲禾灵在5叶期混用,苜蓿的产量高达1 656 kg·hm-2。科尔沁沙地苜蓿苗期适宜化学除草方法为:针对禾本科与阔叶杂草并存地块,应在苜蓿3叶期,施用咪唑乙烟酸1 050 mL·hm-2+高效氟吡甲禾灵600 mL·hm-2;针对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应在苜蓿3~5叶期,单独施用高效氟吡甲禾灵600 mL·hm-2。  相似文献   

13.
苜蓿生产中除草剂的选择与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近年研制并在垦区大面积使用的22种除草剂进行筛选,选出了17种安全用于苜蓉的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越年生,多年生杂草或清除隙地杂草。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甲咪唑烟酸与烯草酮混配应用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可行性,2019年在田间测定甲咪唑烟酸与烯草酮不同混配的除草效果及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14 d,混配处理对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地上部鲜重均有抑制,但抑制率低于甲咪唑烟酸处理;药后28 d,混配处理对株高的抑制率降低,而分枝...  相似文献   

15.
吉林中部地区紫花苜蓿地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笛  李达  徐安凯  徐博  高阳 《草业科学》2016,33(5):956-96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苗期生长缓慢,导致杂草生长迅速,严重影响苜蓿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本研究选择市场上6种安全、低毒且适于豆科植物使用的除草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土壤中施用剂量为2.0L·hm~(-2)的90%乙草胺除草效果最好,相对株防效达到93.81%,虽然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缓慢,但不影响其产量形成。茎叶喷施时建议根据紫花苜蓿地杂草种类,选择不同的除草剂,对水稗(Echinochloa phyllopogon)进行杂草防除时,施用3.0L·hm~(-2)的40%灭草松,相对株防效达到97.09%,没有药害。施用1.0L·hm~(-2)的15%精吡氟禾草灵可有效防除小蓟(Cirsium setosum)和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相对株防效分别达到93.63%和100%。而针对藜(Chenopodium album)、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建议不严重时不要施用除草剂,而采取人工除草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除草剂胁迫对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室内生测法,采用不同推荐剂量的草铵膦和草甘膦分别处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测定3种牧草浸提液对受体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结合化感效应值对牧草的化感活性进行分析,旨在为牧草田的杂草防治及科学使用除草剂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3种牧草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高、最大根长及活力指数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最大根长的影响最大;受2种除草剂胁迫后,供试牧草的化感作用均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其中草甘膦胁迫后的表现更为明显,其对供试牧草化感作用的强弱顺序为:红豆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综上,除草剂胁迫下可明显增强紫花苜蓿、红豆草和黑麦草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黄酮对动物未达性成熟期及成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雌性大鼠为模式动物,分为5个试验组:3个苜蓿黄酮剂量组(120,400,1200 mg·kg-1)和2个对照组(己烯雌酚0.5 mg·kg-1、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未达性成熟期雌鼠中、高剂量组和己烯雌酚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苜蓿黄酮组促黄体生成素(LH)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剂量组(P<0.05);其卵巢中苜蓿黄酮高剂量组促卵泡生成素受体(FSHR)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芳香化酶(CYP19A-1)在苜蓿黄酮低剂量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11倍(P<0.01),在己烯雌酚组显著升高8倍(P<0.05)。成年大鼠苜蓿黄酮3个剂量组和己烯雌酚组的GnRH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苜蓿黄酮的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表达量极显著升高6倍(P<0.01),CYP19A-1表达量比空白对照提高8倍(P<0.05)。苜蓿黄酮对不同生理阶段雌鼠影响各不相同,但都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产生负反馈调节,并通过负反馈调节显著抑制了GnRH的表达,从而影响雌鼠性腺轴上其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高能混合粒子场作为诱变源应用在紫花苜蓿品种改良上的效果和价值,试验将5 000粒龙牧803紫花苜蓿干种子平均分为两份,一份用5个剂量(109,145,195,284,560 Gy)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处理,另一份用与高能粒子场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作为对照,通过发芽试验和RAPD分子标记对2种诱变源在紫花苜蓿上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紫花苜蓿对苜蓿种子的损伤较小,与传统60Coγ射线造成的损伤效果有明显区别,说明高能混合粒子场有作为新的诱变源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苗期除草剂筛选及防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0.8%盖草能Ec、7.5%禾阔灵Ec、5%精禾草克Ec 3种除草剂不同浓度在苜蓿田中进行药剂筛选及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宜选用盖草能,在施药量上,10.8%高效盖草能285~495mL/hm2时效果最好。7.5%禾阔灵、5%精禾草克对单子叶杂草防除效果好,对双子叶杂草禾阔灵防效明显,盖草能、精禾草克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