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类活动加剧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破坏。通过检索和分析近40年关于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的文献,发现大熊猫栖息地主要干扰因素为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竹子开花、竹子病虫害、放牧、旅游开发、道路建设、采伐、采矿等。通过文献梳理,指出现有研究区域集中,未来应拓宽研究范围,加强从人地关系视角研究大熊猫栖息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指出现有研究中,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以定性研究为主,未来应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探索大熊猫栖息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建立影响因子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干扰因子。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栖息地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的生境是指生物生活繁衍的场所,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近几个世纪以来,物种绝灭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生物生境被人为破坏.对保护生物的生境评价,是分析这些物种种群减少和濒危原因的重要手段,同时其能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提供依据.根据大熊猫生境分布特点,将影响大熊猫生境质量的因素分为非生物环境因子、生物环境因子和干扰因子,探讨大熊猫生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大熊猫栖息地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适宜栖息地恢复指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该文从地形因子、森林群落因子和主食竹因子3方面,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退化与恢复的指标体系.地形因子指标主要包括海拔、坡度、坡向等;森林群落指标主要包括:林木高度、灌木高度、灌木株数、林木株数、灌木种类、云冷杉林木组成比例、灌木盖度和森林郁闭度.竹子密度、竹子基径、幼竹比例和竹子高度则是衡量主食竹质和量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的标准是:生长在海拔2 600~3 000 m之间、坡度为25°~45°的西坡、西南坡和西北坡的中坡部位的森林.这种森林的林木高度<15 m,灌木高度<2 m,灌木株数> 5 000株/hm2,林木株数<300株/hm2,灌木种类>5种以上,云冷杉林木组成>50%以上,灌木盖度80%~100%,森林郁闭度<50%,竹子密度为 35~102株/m2,竹干基径>4.4 mm,幼竹比例>25%,竹子高度为1.8~2.8 m的森林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恢复和修复3种恢复大熊猫栖息地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8年9~10月对四川平武县大熊猫栖息地的调查资料,采用经验公式:F=ΣWi×RI,将平武县大熊猫栖息地分为5个干扰级,6个干扰类型区,12个亚区,分别讨论了各类型区的干扰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还分析了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合全国第3次大熊猫综合调查,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的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野外调查采用样线调查法,对数据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中国植被>对植被类型划分、分类的标准,将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16个植被亚型,42个群系组.并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植被类型的结构、组成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森林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平武县暗针叶林不同采伐迹地植被类型的调查和研究表明:①同强度采伐后,大熊猫次生栖息地植被类型的组成和结构差异明显,林下箭竹综合质量分化显著,其中森林郁闭度、苔藓层厚度与盖度以及凋落物厚度与盖度对林下箭竹质量的影响较大。②不同强度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群落组成、结构和林下箭竹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间伐比皆伐更有利于栖息地箭竹质量的提高。③森林采伐后随着顺行演替的进行,乔木层郁闭度、平均树高和胸径逐渐增长,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逐渐降低。④随着顺行演替的进行,林下箭竹的更新与生长发育状况逐步好转,至演替顶极暗针叶林阶段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的植被调查,分析人工林、次生林、原始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食竹特征,研究 人工林是否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结果表明:人工林中均未发现大熊猫活动痕迹。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 物种优势度、栖息地盖度、植株数(H 5 m)等均高于原始林。群落高度、最大胸径、平均胸径、栖息地成熟度等均低 于原始林。从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来看,人工林对上层林木结构恢复快,但密度大,胸径变异小,栖息地盖度偏高,限 制了林下植物物种的生长。人工林林下自然更新竹类密度小、生物量低,更新能力差。而人工种植竹类高度、盖度 均达不到大熊猫取食要求,且干扰严重。说明人工林未能恢复成为大熊猫适宜栖息地。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保护秦岭大熊猫这一独特种群,对秦岭太白、老县城、观音山3个大熊猫保护区栖息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文等生态因子特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水文水质特征在3个保护区的表现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垂直方向上,3个保护区的生态特征随着海拔变化的差异性均比较显著;秦岭气候温和,土壤条件复杂,水质良好,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从而进一步为大熊猫种群繁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佛坪大熊猫冬季栖息地的功能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佛坪大熊猫冬季栖息地的功能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采用无线电遥测和野外调查的方法, 研究了保护区内大熊猫季节性移动、在冬季和夏季栖息地的活动情况、产仔育幼巢穴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大熊猫种群活动范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栖息地是大熊猫一年中主要的活动场所和食物来源地, 也是其产仔和育幼的主要场所.佛坪大熊猫冬季栖息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保护区区划不尽合理和人类活动干扰.建议整合秦岭地区现有大熊猫保护区, 严禁区内非法活动, 严格管理旅游和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秦岭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随机机械取样法和生态学分析与统计方法,分析了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物种总数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一致,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各群落在植物物种均匀度上基本一致,多样性指数以针叶阔叶混交林最高,其次是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在不同的海拔范围内,植物群落的特征不同,随着海拔的升高,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有下降的趋势,均匀度基本平稳。坡度大于41°时,Simpson多样性指数降到最低,同坡向丰富度的变化趋势为北>西>南>东,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西>北>南>东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生长类型中,乔木层或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在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物群落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为了将人工繁育的部分大熊猫个体重引入其历史分布区或复壮野生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进行圈养大熊猫的野外放归工作,通过野化培训以提高圈养大熊猫适应和选择野外环境的能力。对野化培训大熊猫"淘淘"的生境选择研究表明:该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经常活动于新笋密度较大的区域[生境与对照:(2.68±1.14)对(1.58±0.66)],却避开成竹密度过大[(9.91±2.51)对(12.18±4.68)]、竹子较高[(4.57±1.09) m对(4.98±0.66) m]以及枯死竹过多[(2.52±0.86)对(3.39±1.33)]的区域;喜欢活动于离水源[(1.59±0.67)对(2.19±0.87)]和隐蔽场所较近[(5.37±2.14) m对(8.35±7.76)m],以及距离乔木较远[(3.09±0.69) m对(2.70±0.42) m]和郁闭度较低[(1.85±0.57)对(2.10±0.47)]的区域(P < 0.05),新笋密度大小是该栖息地在整个野化培训期间是否被利用的最重要因素。该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保持着与带仔母兽相近的生境选择特征,对竹子环境的选择也与卧龙野生大熊猫相似,野化培训对该大熊猫幼仔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形成的家域和核域面积分别为9.21 hm2 和1.93 hm2,占野化培训圈面积的51.95%和10.89%,其中家域面积仅有卧龙野生大熊猫的1.4%-2.4%,所以在以后的野化培训过程中需要采取增加野化培训圈中环境丰富度等方式,促进野化培训大熊猫形成较大的家域面积。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大熊猫源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等条件下培养石膏样小孢子菌,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每天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石膏样小孢子菌在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改良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高盐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但在皮肤癣菌鉴定培养基和子囊孢子培养基上生长缓慢;5种碳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大,其中葡萄糖使该菌生长较好;在5种氮源培养基中,除了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该菌株不能生长外,在以蛋白胨、硝酸钠、草酸铵、硫酸铵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该菌均能生长,且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该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在15~35℃均可生长,在35℃时生长最差;在pH值为10时生长最好,在pH值为5、6、8、9时均能够良好生长,比在pH值为7时的生长更好,在pH值为4、11时的生长较差。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一例因原发性肝癌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的大熊猫全身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大熊猫肝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大熊猫“盼盼”年龄31岁,雄性,于2016年12月28日死亡。对其进行系统解剖,取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心脏、肺脏、肾脏、膀胱、脾脏、甲状腺、颌下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肢肌、后肢肌,以及全身肿块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尸检发现,其腹腔积液,肝脏表面结节性增生,直肠后端可见大量出血点,脾脏下半段肿大,肛周皮肤散在小结节,右阴囊皮肤内侧散在结节,并且其右侧腋下、肝脏左叶、膈肌、腹膜及肠系膜上均可见明显肿块。HE结果显示,肝脏组织可见多灶性脓肿,细胞坏死,肝细胞呈多角形,呈腺样、鹅卵石样结构排列,细胞异型增生,核质比增大,致细胞密度增加。肾组织中可见异型性细胞团块。心脏、肺脏、胰腺、十二指肠、直肠、脾脏、膀胱、甲状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后肢肌均出现了病理损伤。结果提示,该大熊猫疑似由于原发性肝癌大面积迅速邻近转移,导致多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各地动物园圈养大熊猫的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其人畜共患风险,采用基于ITS基因的巢氏PCR方法,对江苏、福建、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动物园圈养大熊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进行调查和检测。在31份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共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14份,总感染率45.2%,检测出SC02(13/14)和Peru6(1/14)两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种系发育分析表明,SC02和Peru6都属于具有人畜共患潜能的group 1b。本实验首次发现SC02基因型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大熊猫,表明大熊猫可能作为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储存宿主引起人微孢子虫病,拓宽了基因型SC02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宿主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瘦素长型受体(OB-Rb)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大熊猫生殖调控中的作用,运用HE法、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了5例大熊猫卵巢组织学结构及OB-Rb、NPY在卵巢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大熊猫卵巢各级卵泡数量较少,尤以中晚期生长卵泡更甚,原始卵泡和闭锁卵泡相对多见。OB-Rb和NPY在卵巢上均有表达,其中OB-Rb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黄体的粒黄体细胞;NPY阳性纤维和产物不均匀分布于卵巢各个部位,呈串珠状或点状。NPY阳性神经纤维主要位于血管周围、卵泡、黄体以及颗粒细胞中。大熊猫卵巢卵泡数量少的特征可能与其生殖能力低下有关;OB-Rb和NPY参与了卵巢卵泡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数字平台建成,该平台主要包含了“两个中台(算法中台和数据中台)、三大业务体系(卧龙之窗、卧龙脉膊和卧龙与您)”,在原有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基础进行了完善与补充,为保护区保护与科研、管理与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智能化的平台,分析总结了该平台的应用和成果,简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为锲机,提出了对卧龙信息化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圈养秦岭大熊猫两种主食竹中元素含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人工圈养秦岭大熊猫的2种主食竹种——淡竹(Phyllostachysglauca)和箬竹(Indocalamuslongiauritris)中Fe,Cu,Zn,Mn,Ca,K,Mg等7种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淡竹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别,2年生淡竹的元素含量较1年生有所增加;无论是淡竹还是箬竹,叶和笋中除Cu元素外,其余元素含量均高于枝和秆中,箬竹中Mn含量较淡竹明显增高,为淡竹的31.2倍,其余6种元素含量在两竹种中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9/EBSS、DM EM、DM E/H am’sF 12(1∶1)和H am’sF 12 4种基础培养液组成的培养体系,测定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贴壁率、生长速度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率,并对不同基础培养体系中不同代次的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进行观察,以探讨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商业化培养液中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上述4种培养体系中,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前8代的贴壁率分别为81.07%、83.72%、86.00%和83.06%;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经核型分析,二倍体的比例分别为78.60%、79.57%、87.27%和77.67%;生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199/EBSS、DM E/H am’F 12、DM EM和H am’F 12。综合试验结果,DM E/H am’sF 12组成的培养体系比较适合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细胞贴壁率变化趋势表明,在DM E/H am’sF 12组成的培养体系中,成纤维细胞培养6~8代后应进行细胞的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气温分布是准确模拟物种适宜分布区的基础。大熊猫分布区是全球3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之一,属于典型山地地形。方法为了有效消除海拔效应在气温空间插值中的误差,本研究基于线性递减率调整法(linear lapse rate adjustment, LLRA)对大熊猫分布区42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日最高气温(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dTmax)、日最低气温(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dTmin)和日平均气温(daily mean temperature,dTmean)进行了空间插值,评估了LLRA插值法的准确度,并分析了近半个世纪大熊猫分布区气候变暖的格局。结果结果表明,使用LLRA法校正误差的局域递减率插值,准确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递减率和初步局域递减率;大熊猫分布区将近90%的区域dTmax、dTmin和dTmean同时显著上升,上升最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秦岭和岷山西北部;dTmax、dTmin和dTmean显著上升的中位速度分别为每100年上升1.68、2.32和1.77 ℃,超过3/4的区域dTmin上升速度大于dTmax;在气象站点代表的低于3 500 m的海拔范围内,dTmin和dTmean的变化速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且dTmin的上升趋势大于dTmean结论本研究证明了LLRA法能有效消除海拔效应在气温空间插值时造成的误差,提高山地气温空间插值的准确度。研究发现,大熊猫分布区近半个世纪经历了显著变暖,由LLRA插值获得的逐日气温分布图可为进一步评估变暖对大熊猫分布区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