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以及政企分开体制改革促使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发生转型。在此背景下,文中运用微观经济学供需理论,对我国重点国有林区隐性失业的成因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森工集团以及职工家庭隐性失业的形成机制。研究认为,由于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就业结构发展不协调致使森工集团产生过剩劳动力,形成森工集团内部的隐性失业;在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过程中,林区职工家庭的工作时间未能充分利用被迫产生闲暇,即形成了职工家庭的隐性失业;重点国有林区产生的隐性失业问题会增加森工集团企业成本,降低森工集团经营效率,减少林区职工家庭福利。  相似文献   

2.
森工林区森林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实际情况,提出森工林区发展要走生态经济之路,要从以木材生产为核心转移到以生态利用为核心上来,建设森林生态经济体系,讨论了森林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发展国有林业和国有林区改革是中国林业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经之路,也是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及生态建设转型背景下寻求林区社会福利即民生福祉最大化的必然选择。文中通过构建国有林业改革与国有林区社会福利变迁的时间框架,以国有林业体制机制重大调整作为林区福利变迁的研究视角,提出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有林区处于剩余型福利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处于采伐限额下的工业成就型福利阶段,1998-2014年处于生态建设转型中的制度型福利阶段,2014年至今处于全面深化改革下从制度型福利向发展型福利转变阶段;阐述了各个阶段林区不同福利类型的基本布局和给付特征。伴随国有林区改革深化,建议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林区社会支出与经济增长包容性并存的发展型福利给付机制。  相似文献   

4.
发展绿色食品 促进生态经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黑龙江森工林区实际情况,提出森工林区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走生态经济之路。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为契机,建设森林生态经济体系。讨论了开发生产绿色食品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经济体系是森工林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杨 《林业科技》2005,30(2):54-55
根据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提出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基础,建设森林生态经济体系构想,并介绍了森林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近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论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发展中的战略课题。在分析森工国有林区所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森林资源管理、林业分类经营、林工一体化3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实施分类经营,生态、经济体系同步建设;发挥林产工业龙头作用,走林工一体化之路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之一,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木材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森林旅游是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基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对5个森工(林业)集团,以及10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自身投入能力弱、可游季短、林地审批困难、专业人才匮乏、资源同质性严重等多个方面;此外,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仍然突出,优势与短板长期共存,顶层设计和政策缺位。研究提出了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优化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空间布局、扩大森林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拓展森林旅游客源市场、提升森林旅游人才培养能力、做好森林旅游发展政策支撑,以期为新时代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潘杨  王春霞  姜颖 《林业科技》2005,30(1):57-59
依据森工林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林业的要求及笔者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和观察。就落实森工总局党委提出的“三个地位”的发展战略,结合“两大体系”建设的国家林业发展方针进行了讨论。提出要培育森工林区的生态产业,促进森林生态体系的建设,确立森工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要加速林产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森工林区的主导产业,促进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确立森工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要推进相关制度的创新,把生态和产业优势迅速地转变为经济优势,推进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确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9.
根据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森工林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措施和对策。提出要从保护和利用天然林资源、提高市场经济意识、改革经济体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强化企业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为森工林区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加强森林培育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于鹤  林进 《林业科学》2006,42(4):106-111
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既是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战略基地.然而,50多年的开发建设,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林区森林资源利用过度,林区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的不利局面.对东北国有林区进行实地调查,得出结论:该地区中、幼龄林资源雄厚,潜力很大.东北老森工基地的振兴,包含生态功能增强和林业产业振兴,将对东北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产生积极影响,也是长久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森林培育,强化科学经营,是振兴的基础;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体制创新,是振兴的前提;构建新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振兴的关键;强化政策扶持,是振兴的保障.建议:抓紧推进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将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落实各项措施;编制振兴东北老森工基地的总体规划,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振兴老森工基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森林资源监管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立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文中从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3方面构建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林业经济转型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促进林业经济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转型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转型平均水平从2000年的0.51升至2019年的0.90,林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趋向合理化转变;2)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的主要为林业投资、技术水平、森林资源和林业系统工资水平的积极驱动作用,以及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冲击和城镇水平提高所产生的一定阻碍作用;3)不同水平下林业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存在差异,转型水平较低阶段主要受技术水平、森林资源、人才资源、经济水平、城镇水平和工资水平影响,转型水平较高阶段主要受制度创新、林业投资、森林资源和工资水平影响。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对各方面均会产生影响,森林资源较少地区林业经济转型受制度创新和技术水平影响显著,森林资源较多地区则受技术水平、森林资源、城镇水平和工资水平影响显著。结合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应进一步完善林业改革制度配套措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拓宽资金渠道、提高林业劳动力供给质量等有利于推动林区林业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全面停伐背景下, 实现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迫在眉睫。文中测算、对比和评价2003—2014年全国及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和方向, 以期掌握重点国有林区近年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特征, 得到以下结论:1)重点国有林区各森工林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普遍较慢, 同一林区不同产业的增速差异化不显著; 2)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方向总体合理, 三次产业比重变动趋势有助于实现林区产业效率均衡与结构稳定; 3)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整体低于全国水平。根据研究结论, 从巩固非林替代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注重制度配套以及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支撑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笔者通过全面对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国有林场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管护、造林绿化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为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国有林场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产业发展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离退休人员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发展艰难。进而从改革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森林资源流转步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合理分流富余人员,稳定和完善对国有林场扶持政策等5个方面提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深化改革之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是林区复合系统中最微观的主体,国有林区的转型发展影响着林区职工家庭,职工家庭的生计态势也影响着国有林区的顺利转型和发展。因此,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关注林区职工家庭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中将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界定为林区职工在面对突发或是长期的外在压力、冲击或风险时的抵御能力,或是面临外在环境变化时适应能力不足、不安全或是易受灾的程度;并依据生计理论,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具体表现维度;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形成演化机理。结果表明,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形成是职工家庭内外部环境因子的压力与职工家庭自身对因子响应能力共同决定的结果;长期来看,林区职工家庭的脆弱性有向威胁森林资源安全、抑制林区经济发展、破坏林区社会稳定3个方向演化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以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为主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定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及TOPSIS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631 4,其经济发展处于攻坚阶段。最后,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距目标差距较大的现实,提出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接续产业建设等措施来加快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时代任务与优先行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后脱贫时代"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重要举措。文中首先在解释生态保护红线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东北国有林区生态保护红线政策的演进脉络,并以黑龙江省为例结合实际情况理清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对林业产业发展的约束范围及程度;其次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阐述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在生态保护红线政策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以森林资源为纽带,紧密联系森林碳汇建设与碳中和战略目标;建立物质类生态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增强市场化支撑能力;打造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综合体,促进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可为东北国有林区未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参考,以促进林木资源保护和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关于国有森工企业生态保护的指导性文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如何依托自身环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是国有森工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中以黑龙江国有林区为例,从生态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天然林保护背景下利用森林空间和环境发展生态产业的举措。研究表明: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但未能很好地兼顾到产业的发展,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的生态资源优势;目前,企业债务包袱沉重、经营效益低下、人才短缺,致使企业缺乏活力,亟需通过产业发展扶持和保障政策破解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鉴于此,文中进一步提出国有森工企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持续发掘天然林资源禀赋优势的多重价值、加快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互利共生路径、建立健全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公益事业向前发展、持续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国有森工企业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1)强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赢的思想认识;2)持续完善森工企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3)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激发企业经营发展活力;4)不断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新业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探讨了通过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生态产业,以保护好现有森林和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来提高生态效益,为林业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宾川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宾川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对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滞后,投入机制单一,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不合理,轻森林资源保护等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加大林业产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鼓励社会参与林业产业投资,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依靠科技促进林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林业产业的监管体系,积极发展和扶持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