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改施有机肥提高脐橙产量和品质,为湖南新宁县脐橙园土壤环境改良和脐橙生态种植提供技术依据。以‘7904’脐橙为试材,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不同施肥处理,即有机肥(T1)、有机肥+微生物菌剂(T2)和化肥(常规施肥,T3),分别测定连续2年不同施肥处理的脐橙产量和果实品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2019年,与T3比,T1增加脐橙单株产量、平均果重和还原糖分别为6.88%、20.41%和12.54%,T2分别增加6.18%、26.60%和12.85%,糖酸比都无显著增加。在2020年,与T3比,T1增加脐橙单株产量、平均果重、还原糖和糖酸比分别为6.03%、6.19%、72.16%和59.50%,T2分别增加5.12%、10.76%、69.68%和55.34%。2019年和2020年,T2相对于T3果实可食率分别增加6.72%和5.73%,T2相对T1分别增加7.63%和6.78%。综合考量脐橙产量和果实品质,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相对较优。本研究认为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不仅能增加脐橙产量和果实品质,还能替代化肥,避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掌握织金县红托竹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水平,通过适当调控土壤,利于红托竹荪生长,也可为红托竹荪的营养性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基地土壤-红托竹荪矿质元素钾(K)、钙(Ca)、铁(Fe)、锌(Zn)、硒(Se)的测定,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矿质元素平均含量大小为Fe>K>Ca>Zn>Se,红托竹荪中矿质元素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K>Ca>Fe>Zn>Se;富集能力最强的为钾元素;基地土壤-红托竹荪间的矿质元素相关性统计显示矿质元素Fe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Ca)-红托竹荪(Ca、Zn)、土壤(Se)-红托竹荪(Se)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K)-红托竹荪(Fe、Zn)、土壤(Fe)-红托竹荪(Fe)为显著正相关(P<0.05)。基地土壤间矿质元素的相关关系为:K-Fe、K-Se、Ca-Zn呈极显著正相关;K-Ca、Ca-Se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Ca-Fe、K-Fe呈极显著负相关。红托竹荪中矿质元素K-Zn、Ca-Fe呈显著正相关;K-Ca、K-Fe、Ca-Zn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矿质元素则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土壤中添加一定浓度的钾、钙元素可能促进红托竹荪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吸收,一定程度上可能提高竹荪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双季稻区稻田不同土壤类型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土壤微生物在地球化学循环、土壤有机质周转以及土壤肥力与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选取双季稻区6种主要的水稻土类型,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方法,研究土壤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不同的土壤类型中共检测出了21种不同的磷脂脂肪酸类型,其中紫色土磷脂脂肪酸总量最高,达到107.05 ng g-1干土,河沙泥磷脂脂肪酸含量最低,为59.75 ng g-1干土。从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及相互间的比值变化看,6种土壤类型间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以解释总变异的76.7%,除C16:0外,大部分的非饱和脂肪酸和环式脂肪酸的变异可以在第一主成分中反映出来,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含羟基的脂肪酸变异。  相似文献   

4.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影响面条品质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以24个山东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对17个影响面条品质的主要小麦籽粒品质性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1个影响较大的品质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研究其对面条品质影响力的大小及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期为小麦品质育种、面条小麦品种品质指标的制定及加工原料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是构成生命体的基础元素,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也需要氮元素的参与,氮元素对土壤营养和土壤酶活、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都有影响。施入氮肥对土壤营养的影响会因为土壤环境,植被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人参地条件下,磷酸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都受到氮素的影响;长期施入氮肥使土壤中真菌含量增加,即使人参的连作障碍与土壤中微生物结构有很大关系,但是一些放线菌可以抑制人参病原菌的生长,还有助于人参的生长和成分的积累;人参地适量施入氮肥有助于皂苷的合成和人参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从氮素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以及氮素对人参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野生金线莲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优化金线莲仿生态栽培土壤条件,本研究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样本福建金线莲根际土壤微生物16S区域文库进行双末端测序,分析金线莲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共得到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6 695个,分属46个菌门,421个菌属,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亚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在各样本中的含量占比不同,但都属于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梭菌属(Clostridium),亚优势菌属为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和玫瑰螺菌属(Roseiarcus)。金线莲土壤6个样本共有OTUs数938个,占各样本OTUs数大于80.00%。金线莲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高,物种组成较为相似。该研究为金线莲仿野生栽培的土壤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华榛的生长状态,明确其果实、土壤和叶片间的养分关系,为野生华榛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典型喀斯特地区盘州市野生华榛的土壤、叶片和果实为材料,测定其矿质元素含量,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矿质元素对果实指标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盘州市的野生华榛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处于中等偏上级别,微量元素除有效锌含量较高外,皆处于中等偏低的级别。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为18.52%,粗脂肪含量为39.8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62%。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果实、叶片及土壤中的Mn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说明Mn元素是影响华榛果实品质的重要元素。而果实中的N、土壤中的Mg、叶片中的P和Mg元素对于果实品质均有较大影响。野生华榛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叶片和土壤矿质元素诊断分析,对植株Mn元素含量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控,进而提高华榛果实品质。而适当调整土壤中的N、Mg、P元素含量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有机肥在作物提质增效中逐渐引起重视,了解微生物有机肥对芋头的抗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可对微生物有机肥应用在芋头生产上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炭步槟榔香芋为材料,通过施加微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设计4种不同施肥模式,测定了芋头的产量、营养品质指标以及抗氧化活性指标,并深入探究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分布及代谢调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发酵腐熟花生麸作基肥的施肥方式(CK),微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配合追施75 kg/hm2硫酸钾肥(T1)能提高芋头的Vc、总酚、总黄酮、直链淀粉和粗纤维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增加了芋头的磷含量。微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配合追施150 kg/hm2硫酸钾肥(T3)具有最高的产量、Vc、总酚、直链淀粉、粗纤维和全钾含量。微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配合追施112.5 kg/hm2硫酸钾肥(T2)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最高,同时SOD、CAT活性和MDA的含量也最高。此外,微生物有机肥处理可有效增加土壤中魏氏杆菌、芽孢杆菌和念珠菌嗜酸杆菌的丰度,促进核苷酸代谢、DNA重组、复制和修复效率,提高蛋白翻译效率,进而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常年连作会导致水稻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质逐年失调。为明确微生物菌肥对水稻农艺性状、田间病害发生率和质量的影响,探究适合水稻土壤的微生物菌肥施用种类和方法,以探究功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土壤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同田对比的方式,以水稻宁88为试验材料,在余姚市青港村稻区开展试验。试验以水稻种植土壤养分变化、稻株长势长相以及水稻品质等作为评判指标,分别对比出功能微生物菌剂A、B、C的优劣性,最终通过研究发现,功能微生物菌剂B对水稻土壤效果最好,旨在通过试验改善水稻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水稻抗病性和产量,并且为余姚市青港村稻区保育提供技术支撑,给种植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林木土壤微生物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研究前沿态势,基于Citespace对WOS核心数据库分析1990—2022年林木土壤微生物相关研究的发展、研究热点和相关内容。结果显示:林木微生物研究从1990年起一直由美国领跑,2018年后逐渐被中国赶超,其中以中国科学院作为世界发文数最多的机构,篇均被引频次为22.45。关键词分析发现,林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与氮素相关,热度从1990年一直持续至2007年,同时在1992年后关于针叶林的研究突发,并随时间的推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的进步,在2013年后研究逐渐开始与软件分析和计算机预测挂钩,深层次解剖微生物群落的形态特征、多样性和功能,研究结果更精确和有说服力。在共被引分析中排前五分别为外生菌根真菌、土壤呼吸、细菌群落、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中国黄土高原,说明这些方向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尤为重要,其中黄土高原作为中国的典型地区,其相关研究可能是未来中国热点关注的对象,本文仅对林木土壤微生物方向作粗略的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了解山东省苹果的生长状况与土壤的相关关系,指导科学施肥,本文以山东省48个果园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地上部矿质元素和果实品质与土壤元素的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叶片中和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土壤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都较显著;果形指数与13种指标的相关性都较显著;单果重除与土壤有效硼和全盐含量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外,与其他11种土壤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且均为正相关;果实光洁度与土壤有效硼的相关性显著,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果实硬度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大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效钙和有效铁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土壤全盐的相关性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达到0.643。因此,山东省果园应当注重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  相似文献   

12.
脐橙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果实安全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纽荷尔脐橙果园和脐橙52果园为样本,对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果实品质及卫生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个山地果园的土壤环境质量均达到绿色食品-水果产地要求;天坤农场的脐橙果实达到绿色食品-脐橙的品质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了解重庆合川地区油橄榄树体的营养状况和果实膨大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油橄榄的平衡有效施肥提供依据,实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以不同生长时期内3株树势相同,无病虫害的7年生‘豆果’油橄榄树为研究材料,基于硝酸—盐酸—高氯酸消煮—ICP法测定叶片和果实中大量和微量元素P、K、Ca、Mg、Fe、Mn、Cu、Zn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元素N含量,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径。结果表明:“豆果”生长期内,大量元素在叶片和果实中随果实膨大存在不同变化趋势。总体上,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趋势为K>Ca>N>P>Mg;果实中大量元素含量趋势为K>N>Ca>P>Mg。对微量元素Fe的需求量明显高于元素Mn、Zn、Cu,且叶片中元素Fe远高于果实中的。叶片内部-果实内部-叶片-果实间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果实膨大-叶片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普遍的显著相关性。从矿质元素在“豆果”叶片、果实中的含量动态变化趋势来看,营养元素N、K、Ca在发育期中一直保持相对较高水平,肥料施用上应充分满足;考虑到元素间的拮抗和协同关系,建议生产上施用N肥时还应搭配P肥、K肥、微量元素肥(含Cu和Zn)施用,以达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麻阳冰糖橙果园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冰糖橙园土壤养分对其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湖南省麻阳县冰糖橙产区为研究对象,2011—2015年对该县9个代表性果园持续进行了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分析、果实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麻阳冰糖橙产区土壤pH接近适宜值,土壤中有机质、多数大量和微量矿质养分含量适宜或过量,而有效锌含量缺乏。麻阳冰糖橙产区树体氮、锰、铜、硼、钼含量适宜,磷、铁含量过量,而钾、锌、钙、镁含量缺乏,不同果园间树体养分差异较大;果实中氮和钾含量较高,且与土壤中、叶片中氮钾含量相对一致。麻阳冰糖橙果实大小差异明显,果实直径与果皮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土壤与叶片中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中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指标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的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使土壤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寻找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而传统的理化指标已难满足评价土壤质量的需要,寻找能够全面反映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判别土壤质量变化的灵敏指标已成为土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近几年来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等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以其为土壤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西脐橙高温低湿灾害气候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脐橙生理落果期的高温低湿气象灾害,利用1961—2013年江西省87个气象台站脐橙生理落果期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等资料,分析高温低湿灾害的气候特征;对1981—2013年高温低湿日数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环流指数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53年江西省高温低湿日数呈明显增加趋势,21世纪前高温低湿日数总体变化不大,但21世纪后显著增多。江西高温低湿灾害易发区主要在赣南和赣东北。高温低湿灾害日数在20世纪末出现了由少变多的显著突变,突变后高温低湿灾害日数比突变前增多2.4天。近53年脐橙生理落果期气温明显升高,空气湿度显著减小,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减小是导致脐橙高温低湿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高温低湿日数与西太平洋副高指数密切相关,3月脊线位置北抬,5月西伸脊点偏东,高温低湿日数都将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区域天然林保护和三峡库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对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微生态变化及其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比较分析了灌草丛、马尾松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4种演替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灌草丛(131.52×104/g干土)>常绿阔叶林(116.65×104/g干土)>马尾松阔叶混交林(95.74×104/g干土)>马尾松林(67.68×104/g干土);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变化与微生物数量变化类似;不同演替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均呈显著相关性。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4种不同植被土壤中的微生态特征态存在较大差异,其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柑橘中的使用规范,于2010、2011年在长沙、杭州两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55%~9.84%;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035 mg/kg。螺螨酯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18~8.49天,5.19~7.85天。螺螨酯最终残留在橘肉、橘皮和土壤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未检出(<0.0035 mg/kg),未检出(<0.0035 mg/kg)~0.1978 mg/kg,未检出(<0.0035 mg/kg)~0.2401 mg/kg,均低于欧盟规定的在柑橘上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参考欧盟制定的柑橘中螺螨酯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按推荐施药剂量和次数施用螺螨酯,防治柑橘红蜘蛛,施药后20天以后收获柑橘,食用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种养结合梨园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及果实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水’梨为试材,研究分析了梨园“草-鹅-果”种养结合模式和传统栽培模式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土壤脱氢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种养结合模式能提高梨果实单果重,增加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脱氢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各个采样时期的土壤酶活性各有不同。种养结合梨园果实单果重比清耕梨园增加9.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分别增加4.1%和14.7%,果实可溶性酸和硬度分别下降7.1%和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