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属于中国西部丘原山地,平均海拔1100m,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土壤贫瘠且宜耕作性较差,耕作粗放,作物的产量一直不高。农民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大量施用无机肥料,肥料利用效率逐步降低,而且肥料的大量施用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合理运筹肥料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FAO 2000年发表的《2015年和2030年世界肥料需要》的白皮书摘译而成在过去的30年中,肥料在支持农产品需求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作物生产和肥料使用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发达国家农作物的最大增长率同样和大量使用肥料有关(图1、图2)。肥料能补充土壤中养分的消耗,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为了增加作物产量,施肥是必要的。然而,通过改进施肥时间、分别应用,按地点专门管理、作物轮作、土壤测试等措施,能更有效地使用肥料。也就是用同样的肥料,或者用更少的肥料,能获得更高的产量。发达国家,特…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6,(4):63-69
微生物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能促进植物生长,改良土壤且不污染环境。本文综述微生物肥料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提高植物的抗性、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重点阐明微生物通过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分泌植物激素、提高植物抗性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今后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有机肥是一类重要的农业生产绿色肥料,不仅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特点.更具有减少农业生产污染、提高耕地地力的重要意义。2008年江苏苏农测土配方肥料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沃土工程”这一惠民、支农政策的要求,积极组织科研攻关力量,生产出富含多种有益作物生长营养元素的新一代有机肥——“苏农”牌精制有机肥,是一种高效、无重金属和病杂菌的绿色肥料。  相似文献   

5.
作物肥害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合理施肥既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但在目前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常有肥害发生,影响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建立稳定高产的农田,更有效地促进利用农业土地和肥料资源,在广西喀斯特地区的一个村庄里,通过采用“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得该村土壤与肥料信息系统,并结合当地条件,对该村土壤养分平衡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农田土壤养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在2000年,两种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效钾含量和作物产量都比1981年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3S”技术获得了水稻和甘蔗土壤钾养分的施肥推荐方法,有利于喀斯特地区农民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7.
1一种肥料用于一种作物一种肥料与作物产量表现为简单函数关系,根据这种函数关系可求其导数,并令其等于肥料与产品价格之比,即由d_y/d_N=P_N/_y何为作物产量,N为肥料用量,P。为肥料价格,Py为作物产品的价格)求出最佳施肥量。对于生产函数y—l+blN+bZN’有:b;+Zb。N一P。/P,①_.__P。则:N一(关一匕)/Zb。”P一1”,。一。若该作物处于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则有不同的函数关系,此时若肥料充足,可根据上述公式分别求出不同条件下的经济最佳施肥量,其总施肥量亦是经济最佳的。肥料不足时,直使dyl。dvZ(y和yZ…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制约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生长和产量的肥料关键因子是N肥,增施N肥既可以提高作物的生物产量,又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其粗蛋白含量,结果使粗蛋白产量显著提高,N2(800kg/hm^-2)和N2(600kg.hm^-2)的粗蛋白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分别比N1(400kg.hm^-2)的粗蛋白产量极显著地增国34.85%和25.99%,肥料类型也影响显著,NH4-N对作物较为有利;磷肥和钾肥的影响不显著,试验确定的最佳肥料组配为F1N2P1K1(NH4-N,N:P2O5:K2O=600:150:0kg.hm^-2)。  相似文献   

9.
9种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料配方在5种作物上的盆栽及大田对比试验表明,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是一种可以与目前推广使用的优质复合肥相媲美的新型优质肥料。应用于木本作物如柑桔、桑树等效果显著,可使锦橙与果树复合肥比产量增力9.9%,单株重量增力16.1%、总糖增加15.6%、Vc增力15.0%;桑树作追肥与等有效养分总量相比,叶产量增加高达17一50%、粗蛋白增加3一9%;应用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麦,以及蔬菜四季豆,也具有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作用。研究认为禾本科作物上应选用12#,木本科作物选用16#的氨基酸复合(混)固体肥料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轮作周期中不同肥料高效施用技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缓控释肥(T3)、稳定性肥料(T4)、BB肥(T5)和在T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T6)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Oryza sativa L.)-油(Brassica campestris L.)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和在常规化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均可提高水稻和油菜及周年产量,大部分轮作年份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肥料处理均能提高稻-油轮作水稻季、油菜季及周年作物氮、磷、钾的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其中以T6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吸收量和农学利用效率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3处理效果次之,除油菜季磷吸收量外,其他均与施用常规化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湖北省稻-油轮作制中施用缓控释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施用BB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了施用污泥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农田土壤中氮、磷、钾、矿物油、苯并(a)芘、重金属含量变化和4种作物的产量、品质变化及有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活性污泥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未对土壤和作物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12.
基于Meta分析中国水稻产量对施肥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定量分析近30年施肥对中国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和影响机制,为水稻种植区域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点为平台,将相应的监测数据按照种植区域、试验时间、种植制度、作物类型、施肥类型、土壤质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缓效钾含量进行分组,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利用Meta-analysis方法探究施肥对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近10年(2008—2017)以来,无论施肥与否,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1988—1997和1998—2007年对应的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提高幅度平均为80.8%。在西南地区施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最高(98.5%),显著高于华北地区(70.3%)。不同试验时间下,施肥比不施肥处理在1988—1997年对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99.1%)高于1998—2007年(84.2%)和 2008-2017年(78.1%)。不同种植制度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一年三熟水稻产量(92.0%),且提高幅度均高于一年一熟(76.2%)和一年两熟(81.9%)。与不施肥相比,双季稻施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85.9%)高于单季稻区(75.9%)和水稻-其他作物(79.5%)。与不施肥相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提高幅度(88.3%)高于化肥单施处理(76.6%)。施肥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黏质土壤水稻产量(92.0%),提高幅度显著高于砂质土壤(58.0%)和壤质土壤(77.5%)。随着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施肥较不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呈降低趋势。在较高的土壤pH(>7.5)、较低土壤全氮(<1.5 g·kg -1)和缓效钾(<150 mg·kg -1)情况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较高。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水稻产量提高幅度主要受水稻种植区域、土壤全氮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此外,肥料的农学效率与施肥对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虽然当前施肥对水稻产量增加的趋势在降低,但是适量的肥料投入(尤其是西南地区)是提高和维持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在种植制度的基础上,各水稻种植区域应结合土壤质地、土壤氮素和钾素等方面作为肥料投入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1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作物需肥规律及农业生产要求,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肥料施用量、施用比例和施用方法。其主要意义包括:全面均衡提供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保证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提高农业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个“纳米肥料”——国家863高科技成果术新型缓/控释作物专用肥料,在益阳投入产业化生产。施用了这种“纳米肥料”的农民普遍反映,“纳米肥料”不但能使每亩单季增产稻谷100公斤,而且不需追肥,还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土肥 《农家致富》2007,(18):33-33
合理施肥要掌握哪些原则? 答:施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施肥是否合理,应该从农作物生态环境,从大农业的观点综合考虑。合理施肥应该掌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提高作物(包括果树、蔬菜等)的产量和品质。(2)提高土壤肥力,用地养地结合。(3)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不污染土壤、水质和作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民丰有机肥是由福建省三明市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监制,是茶叶、瓜果、蔬菜等绿色食品的首选肥料,它以鸡粪为主要原料,有机质≥40%,氮、磷、钾(N+P2O5+K2O)≥8%,主要特点是营养全面,能满足“黄旦”(又称“黄金桂”)茶树对养分的需求,且肥效长久稳定,并能增强茶树抗逆性,提高根系吸收功能,促进茶树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7.
红壤旱地玉米施磷的示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壤地区生物气候资源丰富,土壤风化强烈,盐基多被淋洗,土壤磷素容量小,供磷强度弱。本研究采用 ̄(32)P核示踪技术,对玉米吸磷动态、磷素去向及磷肥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吸收肥料磷以产量形成期为主,约占全生育期吸 ̄(32)P总量的58.09%~73.27%,营养生长前期仅占21.48%~32.53%;籽实体是肥料磷素运积的主要蓄积库,约占全株吸 ̄(32)P总量54.74%。浓度及积累容量均以籽实>茎秆>叶片>叶鞘>根。玉米部态布局的“上浓下稀”及阶段容量的“前少后多”的磷素时空流向,暴露了红壤旱地作物需磷与土壤供磷的不协调性,是当前磷肥利用率低的关键所在。优化施磷结构,能显著提高土壤─肥料─作物三者间的磷素循环水平,干物质积累及磷肥利用率趋以N ̄(32)PK+PM>N ̄(32)PK>N ̄(32)P> ̄(32)P,有机无机配施比化肥区磷肥利用率净增23.62%~32.99%,且有机肥供磷亦达7.23%。  相似文献   

18.
蚯蚓粪肥是很好的腐熟有机肥料,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对作物施用肥料的效果表明,蚯蚓粪肥的应用效果尤为突出,对作物的生产有更好的应用。并且蚯蚓粪肥制备简单、原料宽广,能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修复被污染的土壤。薄荷一般都含有食品价值,能够清凉解渴;并且它还有药用价值,药后清凉的功效,能够治疗麻疹。因为薄荷的经济价值,我国在薄荷肥料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本篇文章也以蚯蚓粪肥性状和对薄荷生长展开探讨,为研究薄荷高产、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生物有机叶面肥韭菜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试验目的 “龙跃”牌生物有机叶面肥是一种肥效快速、经济实用的生物液体肥料,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是为了证明该肥料对提高韭菜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好的效果,为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优质肥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施肥前后冬枣(Ziziphus jujuba Mill. cv. dongzao)种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枣树的根系参数、养分吸收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指标,评价了海藻套餐肥料的肥效。结果发现,与未施肥对照相比,海藻套餐肥料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P<0.05)。与施用常规市售肥料处理相比,施用海藻套餐肥料后提高了枣树0~20 cm土层的根长密度、根系活力和枣果产量,并显著提高了枣果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0.05)。这表明海藻套餐肥料能通过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枣树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枣果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