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快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筛选出适合重庆市渝北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2017年3—6月,以京科糯2000为对照品种,进行了渝糯851、西大糯2号等8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渝糯851、西大糯2号的综合性状与京科糯2000基本相当,品质综合评价得分高于京科糯2000,认为可以作为优质鲜食糯玉米品种在渝北区适当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2.
随着鲜食玉米产业的不断发展,甘肃鲜食玉米品种选育相对滞后,为此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交系Pg-B为母本、自交系15N2为父本组配选育出了鲜食糯玉米一代杂交种酒糯4103。该品种在2017 — 2018年进行的甘肃省鲜食玉米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中,2017年鲜穗平均折合产量为18 166.5 kg/hm2,比对照品种京科糯569增产15.15%;2018年鲜穗平均折合产量19 720.5 kg/hm2,比对照品种白玉糯909增产15.90%。苗期生长势强,成株茎秆粗壮,株型紧凑。株高265 cm,果穗锥型,籽粒白紫色、糯质型。籽粒含粗淀粉(干基)608.3 g/kg、粗蛋白121.4 g/kg,支链淀粉含量为100%,直链淀粉含量为0。鲜穗采收期为101 d,鲜穗采收最佳时期一般在吐丝后26~28 d。品质综合评价评分为85.5分,达到农业农村部颁布的糯玉米二级标准。高抗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适宜在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兰州、白银、天水、庆阳、平凉、陇西等地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选育适合不同区域和用途的优质甜糯玉米品种,是甘肃省特用玉米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金糯005是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张掖市华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育系N51为母本、N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单交种,2020 — 2021年参加甘肃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18 669.8 kg/hm2,比对照品种白玉糯909增产7.4%,比对照品种京科糯569增产7.1%。该品种在甘肃甜糯玉米产区覆膜栽培平均采收期104 d左右,感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干籽粒含粗蛋白8.7 g/kg、粗脂肪43.3 g/kg、粗淀粉718.4 g/kg,粗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100%。适宜在甘肃省≥10 ℃活动积温2 240 ℃以上的鲜食玉米区或相同气候生态类型的北方鲜食玉米区覆膜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4.
在广西南宁以引进的9个陆地棉品种和1个本地棉品种为材料,于2005年5月4日和6月23日播种,对其生育进程与产量品质形成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播的采收期较长,出现两次生长发育过程和两次采收高峰,产量较高;迟播的采收期较短,只有一次采收高峰;高产的“中928F1”品种的采收高峰出现较早,峰值较高;采收期长达120多天,持续到12月底,并能保持较优良的棉纤维品质;广西等华南地区发展棉花生产具有明显优势,可采用早玉米套种棉花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8日,重庆市科委组织相关专家对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承担的“西南丘陵山地旱地新三熟技术体系研制与应用推广”项目中的“麦、玉、豆”模式小麦田间生产进行了测产验收。专家组现场查看了设在永川区板桥镇的6.9hm^2项目示范片的整体生产情况,询问了种植户的生产情况,选取了上、中、下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地进行田间测产验收。在“麦、玉、豆”模式小麦种植面积约占50%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2015年3—7月,以糯玉米干籽粒产量为目标,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对16个糯玉米品种(组合)、3个当前生产主栽糯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渝糯851’‘YN557’‘渝糯930’3个品种干籽粒增产优势强,穗腐病田间抗性较强,综合加工生产性状优良,其干籽粒产量已接近普通玉米生产水平,可以作为支链淀粉加工专用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8年,重庆市鲜食玉米面积3.133万公顷,其中,糯玉米2.840万公顷,甜玉米0.293万公顷。糯玉米品种以京科糯2000、爱糯1号、渝糯系列为主;专用甜玉米品种较少且杂乱,以泰甜88号、金甜678、荣玉甜1号、金中玉为主。耕制以轮作、套作栽培为主,如"玉—菜""玉/苕""玉/豆/苕""玉—玉—菜"等。甜、糯玉米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季节性差异较大,收购价一般在1.5~3.0元/kg,错季(5月底、10月初)销售4~6元/kg。简介了主推的春-秋两季甜糯玉米栽培技术、甜糯玉米分期播种技术,以"农业+旅游"为主的、以"基地+农户+企业"为主的鲜食玉米高效经营模式及以"鲜食玉米—草食牲畜—沼渣液"为主的循环农业高效经营模式。提出了鲜食玉米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近46年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利用东北3省70个基本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计算分析各年代80%保证率下≥10℃初日、初霜日、生育期天数、≥10℃有效积温及玉米不同品种的布局变化。结果表明: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玉米气候资源在2001—2006年增加较显著。≥10℃初日除大兴安岭漠河外其它地区普遍提前了2~10d;初霜日除大兴安岭地区提前5~20d,小兴安岭和辽宁省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推迟5~10d;生育期天数除大兴安岭北部减少10d左右,吉林省北部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增加了10d左右;≥10℃有效积温除大兴安岭变化不明显,其它地区普遍增加200~400℃·d。在玉米适宜生长区域内适宜播种期较60年代普遍提前了2~10d;不同品种熟型玉米分布界线在2001—2006年北移东扩很显著,小兴安岭可以种植极早熟品种,三江平原成为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区域,松嫩平原南部亦可种植晚熟品种,长白山地带以前不能满足玉米生育热量条件的区域,也可以种植早熟品种了。  相似文献   

9.
2013年,湖北省枣阳市承担农业部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涉及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共建立“万亩示范片”25个,示范面积2.22万hm^2,较2012年增加2133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0.1%。创建过程中,该市以提高单产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合广西南宁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方法】对10个糯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从生育期、抗病性、田间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及产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密甜糯2号和京科糯768产量分别为1039.5 kg/667 m~2和1029.0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产40.8%和39.3%。同时这2个参试品种在生育期、抗病性、植株性状和果穗性状等方面大部分指标优于对照品种。【结论】密甜糯2号和京科糯768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南宁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采收成熟度对晚熟W.默科特柑橘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W.默科特(Citrus reticulataBlanco)是中国重要的晚熟柑橘品种,为探究成熟度对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以7个不同采收期(分别为11月25日,12月10日,12月24日,翌年1月7日,1月21日,2月7日以及2月19日采样)的W.默科特果实为试验材料,对采收点及冷库贮藏期间(0~150 d)的色泽、糖酸组分、抗坏血酸含量、含水率、硬度、失重率及腐烂率等进行测定。在采收点,2月7日采收的柑橘果实完全转黄,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均最高。冷库贮藏期间,11月25日采收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转色较慢;12月下旬和1月上旬采收的果实在贮藏期间未发生腐败变质,失重率均在5%左右,其中12月下旬采收的果实硬度降幅最低且抗坏血酸含量比其他采收期高。研究表明,鲜销及冷藏的W.默科特果实的较佳采收期分别为翌年2月上旬及12月中下旬。研究结果为柑橘果实适时采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快玉米生产的主要任务是“一增四改”,“一增”就是增加种植密度。根据各地推广的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将现有品种的密度普遍增加500~1000株/667m^2。“四改”一是改种耐密品种,力争到2010年耐密品种的推广面积由目前的666.7万hm^2达到1333.4万hm^2。  相似文献   

13.
1项目区基本情况 创建示范片在太平、杨当、七方、南城、吴店等5个镇(办),示范面积4.36万hm^2,涉及农户6396户。其中核心示范区设在杨当镇杜庄村、太平镇荣光村、七方镇宋王村和吴店镇肖湾村,万亩创建区的单产目标为500kg,/667m^2。项目区应用了主导品种、精量播种、药剂拌种、测土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4.
连玉糯1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自交系LN12为母本、LN22为父本育成的鲜食糯玉米杂交种。2014年上海市糯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2 991.5 kg·hm~(-2),比对照申糯2号增产12.2%;2018年江苏省引种备案试验平均产量14 942.33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0.9%。该品种为中熟紧凑型鲜食白糯玉米,抗病抗倒强,丰产性好,商品外观性好,鲜食糯性品质好,适宜在上海市、江苏省及周边相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糯玉米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起步、发展、上台阶三个阶段。使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对地方资源进行改良,在育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渝糯7号的基础上,育成加甜型糯玉米填补了西南空白;育成超级糯玉米渝科糯1、2号;育成食用品质更优的、产量更高的鲜食糯玉米渝糯408,糯玉米育种不断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从中国引入自育为主的10个杂交玉米品种,在援建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与3个当地常规玉米品种进行小规模品比与栽培技术试验。初步结果:旱季试验实测平均667m2产量,杂交食用糯玉米(鲜粒)为568~847kg,杂交饲料玉米(干粒)为381~517kg,而当地常规食用白玉米(干粒)仅296~357kg,说明中国杂交玉米品种在坦桑尼亚有显著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九稻62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品种间有性杂交,早代开始进行米质与抗性同步跟踪鉴定,系谱法处理育成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0.8%,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单产1万kg/hm^2左右,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以上。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吉审稻2007011。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叶城县6个核桃品种(温185、新新2、新丰、扎343、新光和温179)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和青果开裂率的变化规律,确定6种核桃在叶城县的适宜采收期,本试验测定了6种核桃样品的外观品质(三径、坚果单重、壳厚、出仁率、径仁率、含水率)和内在品质(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E和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推迟,6个核桃品种的坚果三径、单果重、出仁率、径仁率呈上升趋势,壳厚、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内在品质整体呈上升趋势。温185在9月4日、新新2在9月24日、新丰和扎343在9月14日、新光和温179在9月19日采收的核桃坚果质量、脂肪、蛋白质含量等已基本定型,过早或过晚采收对核桃品质均有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青果开裂率越大,则果实越大、内在营养物质含量越高,果实青果开裂率可作为判断叶城县6个核桃进入适宜采收期的重要依据。综合上述评价结果表明,温185、新新2、新丰、新光和温179的青果开裂率达75%,扎343的青果开裂率达55%为适宜的采收期。本研究结果为叶城县6种核桃采收后深加工、贮藏以及进一步划分果实等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糯玉米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及为因种施肥和氮素高效利用提供依据,开展了同一氮素供应水平下31个糯玉米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产鲜穗、鲜子粒和成熟子粒糯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品种间变异范围分别为57.82~ 98.65、39.43~ 61.31和31.70~ 53.70 kg/kg。聚类分析指出,无论其收获产品是鲜穗、鲜子粒还是成熟子粒,均属于高产、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品种有6个,其百公斤鲜穗、鲜子粒及成熟子粒需氮 量平均值分别为1.244、1.884和2.091 kg。通径分析表明,提高品种鲜穗和鲜子粒产量,改良吸氮总量起主导作用;提高成熟期子粒产量,改良吸氮总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并重。  相似文献   

20.
播期对夏播糯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夏播糯玉米的适宜播期,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分析了播期对夏播糯玉米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度2个糯玉米品种的淀粉平均粒径在早播和迟播处理下均显著降低,2013年度苏玉糯5号在早播处理下较高,渝糯7号受播期影响较小。播期对糯玉米淀粉的晶体衍射类型无影响,但使尖峰强度发生了变化。淀粉碘结合力随播期推迟逐渐降低,糊化范围在早播和迟播处理下均显著降低。淀粉最大吸收波长、糊化温度、胶凝温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值温度)受播期影响较小。淀粉膨胀势、黏度特征值、热焓值和回生值在不同播期处理下均发生了变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较高的积温增加了支链淀粉中长链比例,使谷值黏度升高;降雨量过多易导致淀粉膨胀势下降,热焓值降低;较长的日照时数增加了支链淀粉中长链比例,使淀粉膨胀势、谷值黏度和热焓值升高。因此,在夏播糯玉米生产中,应根据气候条件和生产目标确定适宜播期,提高黏度应提早播种,降低回生应推迟播种。本研究结果为夏播糯玉米淀粉品质调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