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树褐斑穿孔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斑穿孔病是桃(李)三大穿孔病之一,属真菌性病害,既侵染桃,更危害李。李树褐斑穿孔病过去在泉州市洛江区零星发生,危害不大。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管理不当和果农一直来对该病的发生和防治了解  相似文献   

2.
李细菌性穿孔病在枝干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细菌性穿孔病在枝干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王润珍费显伟富新华(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115214)李细菌性穿孔病是李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自80年代以来,此病在我省李产区普遍发生,为害较重,已成为当前影响李树生产的主要问题。关于该病的病原菌、病症和发生规...  相似文献   

3.
褐斑穿孔病是桃(李)三大穿孔病之一,属真菌性病害,既侵染桃,更危害李。李树褐斑穿孔病过去在洛江区零星发生,危害不大。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管理不当和果农一直来对该病的发生和防治了解甚少,导  相似文献   

4.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桃树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区马甲、罗溪等乡镇,随着低需冷性水蜜桃品种,如甜脆桃、美国红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也逐年凸显出来。在多雾重露年份和排水不良及荫蔽桃园,由于桃细菌性穿孔的为害,常造成叶片穿孔,引起大量早期落叶和枝梢枯死,影响果实正常生长或花芽分化发育不良,导致次年落花落果和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黄河滩区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农业防治包括施肥、浇水,冬夏季修剪等技术,化学防治的关键期及施用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桃穿孔病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设施桃真菌性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了60%百泰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70%品润干悬浮剂700倍液与25%凯润乳油3 000倍等防止真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与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并确定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7.
8.
李褐斑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对李产区的李褐斑穿孔病发病规律、病原和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发病株率轻者40%左右,重者达90%以上,感病指数达47.2;致病菌为核果穿孔叶点菌(PhyllostictacircumscissaCke)。栽植密度过大及连续阴雨是引起该病大面积发生危害的重要因素。秋冬彻底清除果园病落叶,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5月上旬喷布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天1次连喷3~4次,防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果农之友》2008,(12):51-51
桃树穿孔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病重时能引起大量落叶,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并影响次年结果。  相似文献   

10.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星病,,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为害枝梢和叶片.  相似文献   

11.
三种桃树穿孔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孔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在桃产区发生普遍。穿孔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真菌性霉斑穿孔病和真菌性褐斑穿孔病,如不及时防治,都会引起叶片穿孔脱落、新梢枯死、果实发病,从而严重削弱树势,降低果品产量及质量。生产中,一些果农不能正确识别穿孔病的类型,经常出现盲目用药现  相似文献   

12.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桃树主要的叶部病害,在我市排水不良的果园以及多雨年份.常严重发生.如果防治不及时,易造成大量落叶,减少营养的积累,影响花芽形成。不仅削弱树势,造成当年减产.而且会影响第2年的结果,造成大量减产。此病除危害桃树外.还能侵害李、杏和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13.
<正>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初期呈绿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呈暗紫或黑色,病斑略凹陷,病菌扩展只在表层,随着果实膨大果实龟裂,严重影响果实质量。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3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春季随气温逐步上升,病菌通过风雨传播。病菌侵入后潜育期长达40~70d。在果实上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7~8月发病率最高。排水不良、枝条郁密、修剪粗糙,会加重该病的危害。4防治方法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在发病之前  相似文献   

14.
桃、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桃、李树叶片、枝梢.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约2 mm左右,病斑周围有水渍状并有黄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脱落后形成穿孔;枝条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新梢顶端发黑,枝梢枯死;幼果感病后,初期发生水渍状褐斑,稍凹陷,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常出现黄色黏液,枝干染病后表皮转色,变粗糙并纵向开裂,有的则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穿孔病可导致李树叶片大量脱落,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研究发现,病害的初侵染源来自枝干病斑,生长季节枝、叶、果互相交叉传染.种植感病品种、树势强旺、雨日多、雨量大为该病的流行因素.选用抗病品种、消除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期用药控制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穿孔病是我国落叶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也是全球性的一种病害。近年来。细菌性穿孔病在油榇树上时有发生,受其为害,果面着生不规则的蓝色斑点,果实外观不佳,又抑制了果实的增大和糖分的增高,并引起落叶,严重削弱树势,明显地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应加强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枇杷腐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腐烂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侵害枇杷的主干、主枝、侧枝、花轴和花梗等 ,据调查一般果园发病率为 5%~ 1 0 % ,严重的达 60 %以上 ,给枇杷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 症状主杆和主枝受害时 ,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椭园形瘤突出 ,直径 0 .2 5~ 0 .5cm,中央呈扁圆形开裂。病部和健部的交界处产生裂纹 ,病皮易脱落而留下凹陷 ,未脱落的病皮则连接成片 ,呈鳞片状翘起 ,病皮粗糙红褐色 ,临近地面处的主干韧皮部变褐色。随后皮层坏死腐烂 ,严重时可达木质部并引起树干枯死。花轴花梗受害时形成黄褐色的圆形斑或不规则形病斑 ,严重时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18.
枣树桃小食心虫主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是我区为害枣树的主要害虫,虫果率一般30~50%,严重的高达70%,为此,1985~1990年系统地开展了枣树桃小的主要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现将部分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一、幼由生活规律 1.越冬幼虫在土壤中分布:调查了水平和垂直分布,水平分布以树干为中心向外分段挖土筛茧,垂直分布从地表面向下分,不同深度挖土筛茧。结果(图1)水平分布以33cm以内冬茧数占一半以上,其中20~30cm处的虫量最多,占52%,1cm以外逐渐减少,垂直分布以3cm深处虫量最大占41.2%,愈向下愈少。调查看出土壤质地不同,越冬虫量不同,粘土质硬,越冬虫茧只占29.6%,轻壤…  相似文献   

19.
草莓蚜虫对草莓生产为害极大。为害草莓的蚜虫种类很多,有桃蚜、棉蚜和马铃薯长管蚜等。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草莓以桃蚜发生为害为主。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属同翅目,蚜虫科,又称烟蚜,俗名腻虫。桃蚜为害严重,成为草莓生产的一大障碍。为此,笔者自2002年开始,对桃蚜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莓蚜虫的综合防治措施。2005年在草莓蚜虫防治上取得了较好效果。1为害特点桃蚜在草莓上多群聚于花序、嫩叶、嫩心和幼嫩花蕾上繁殖、取食。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草莓汁液,吸食处叶色退绿,叶片卷曲、…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地区,4月底至5月是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侵染时期。经调查,桃树幼嫩组织易受害,组织老熟后受害减轻;北京1号、京艳、八月脆、大久保、中华寿桃等品种发病较重。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整枝修剪,不过量施用速效氮肥,及时清园;春季桃树发芽前喷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谢花后每隔7~10天喷1次33.5%喹啉铜(必绿2号)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一直喷到果实套袋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