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评教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学生评教中普遍存在分数虚高、学生倦怠、教师缺位等问题。基于南京林业大学学生评教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学生评教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学生评教数据与课程类别、教师职称和性别、学生专业和年级相关性显著,而与参评人数和学生所在学院不相关。为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需要明确评教目的、精心设计评教制度、科学制订评价标准和规范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学生问卷”,以华中农业大学所有修习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生为总样本,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实施问卷调查。简单统计分析表明:学生对教师比较认可,认为教师教学认真负责,对学生评价科学合理;但是,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不是很认可,认为教学资源有待丰富、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差异性分析表明:在教师教学、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学习心得4个维度上,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和省份的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学生学习心得体会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备课、教学经验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本科专业的相关性。基于调查提出了建议,包括学校应加强大学物理课程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教师应认真备课与教学,重视积累教学经验。调查研究结果对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质量评价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测十分必要。基于北京林业大学自主研发"课堂表决器"互动电子答题投票系统,在校级精品课程物理学A中开展了互动反馈式教学试验研究。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和教师能以便捷的方式实现课堂互动并得到实时的反馈信息。课后,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评价主体包括学生、院系领导和校督导组,缺乏教师的充分参与;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和科学;评价内容失之偏颇,因此需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新机制。首先要动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都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要把教师、教研室同行、教学管理者和学生等都确定为评价主体;最后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学生的"学"为评价中心,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的方针,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在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具体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对"校内的交通体系"和"文娱场所适用性"等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而对其它因子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总体环境品质"、"宿舍适用性评价"和"到教室时间满意度"等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差异,而对其它因子的评价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多数因子的评价结果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子分析结果为:对23个因子进行旋转因子分析从而得到主成分、并依次命名为交通可达性因子、总体环境意象因子、建筑适用性因子、校园生活环境因子及物理环境因子.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校的环境质量主观评定等级为"一般"至"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学生案例阅读中的浅阅读现象,在"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通过雨课堂平台将深度学习伴生的高认知负担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将传统的个人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点评4个教学环节扩展为6个教学环节,即:案例分析示范、在线阅读及自测、书面反思报告、课堂案例群分享、教师课堂点评、网上讨论区讨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案例深度学习的学习目标、学习评价、情感氛围,形成了"阅读-分享-评价-反思"相结合、自主阅读与线上自测相补充、线下与线上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在"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科研合作的增多,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作为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在"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为例,基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及研究生课程小班授课的特点,分析了将研讨式教学引入"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同时,从4个方面探究了研讨式教学在"风景园林学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途径:一是选取研讨式教学材料,将实际工程案例、具有语言原真性的阅读材料、专业领域的学术热点问题作为课程教学的参考材料;二是确立研讨式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基本组织环节包括教师选择教学案例、提出问题、学生搜集与整理材料、开展小组讨论、交换学习心得等;三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扩展研讨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显示,研讨式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极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有85%的研究生通过中国-波兰联合培养后,出国留学或进入科研院所深造。  相似文献   

8.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抽象、概念容易混淆等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对"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课前、课堂、课后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套适合"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多层次参与教学过程为突破口,通过资料共享,让学生参与课程讲授、实验实习方案的设计、成绩评价、试题制定,同时分享学生的优秀实验实习成果和课件;教师课前、课后指导、研究热点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性别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开设效果及其作用和地位,选取方刚教授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作为典型案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教育知识背景缺乏严重阻碍了性别教育的开展,而"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开设既弥补了大学生性教育知识的缺失,又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有较大的帮助,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作用显著,受到多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应将其列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目前,高校性别教育课程在发展中还面临着"性别教育课程是否应该设置统一的内容和模式""如何培养性别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等问题,所以高校应重视性别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2016级硕士研究生开展了"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调查",调查结果如下:①从调查对象在学术研究的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成果整理总结等3个阶段对学术规范要求的认识情况看,研究生在不同研究阶段的学术规范性存在显著差异。②调查对象的性别以及所在年级和专业等是研究生学术规范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③根据调查对象的学术规范践行情况,采用潜在类别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将研究生的学术规范认知类型分为学术实践丰富型、学术研究入门型和学术实践缺乏型3类。这说明现行的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过于侧重技术和道德层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内容层面的教学;另一方面是相关教育以普适性为主,而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提出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与研究范式、文献阅读、综述写作等有关的学术规范教育,通过寓教于练促进学术规范的内化;其次,强调兼容并包,充分发挥导师率先垂范作用,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开展各有侧重的学术规范教育;最后,根据研究生的性别、年级、专业以及潜在的学术规范认知类型,开展因材施教的学术规范教育。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背景,针对传统"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资源缺乏、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等问题,探讨了"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的优化途径。一是优化综合实习教学内容,以实际案例为抓手,从课程教学准备阶段、实习案例认知阶段、实习成果展示阶段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二是优化综合实习的教学资源,增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建立虚拟园林工程实验室,改造计算机机房、模型室,为学生开展综合实习提供场地和设备。三是优化综合实习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对综合实习内容的预习教学、综合实习案例的认知教学及综合实习成果展示教学,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四是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优化后的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综合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课程预习报告》和《案例认知报告》以及实习案例的实物模型、动画演示等。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采取的是教师团队评分、学生实习小组互评和小组自我评分3种方式,优化后的课程评价方式既体现了对学生在实习过程的评价,又兼顾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优化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风景园林设计"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本科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三维园林空间的认知与设计。目前"风景园林设计"课堂教学存在着课程教学的空间维度有限、授课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课程教学成果有待丰富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尝试将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虚拟现实(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3种特性,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增强学生的空间模拟感受。围绕虚拟现实(VR)技术的关键点,探讨了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在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一个风景园林案例的三维全景课件库,学生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进入到虚拟场景中体验世界各地优秀的园林景观,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选择优秀园林空间案例,进行VR信息的采集;其次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投影设备或学生借助简易VR眼镜,观看已经制作好的全景案例,以360度旋转视角对学习案例进行观看与研究;最后,在园林空间设计方案推敲环节,学生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风景园林的细部设计、空间构造效果、环境的模拟和施工等进行仔细推敲,从而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虚拟现实(VR)技术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从教师群体的幸福感、教师群体的社会支持评定、教师群体的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等3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基于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设计了高校教师总体幸福感调查问卷和高校教师社会支持评定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当前高校教师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从而为提升高校教师幸福感水平提供策略依据。调研对北京联合大学的30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42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基于所获得的调研数据,对不同性别教师在总体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方面与全国常模的差异、不同年龄段教师总体幸福感的差异和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教师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等进行了分析,还进行了教师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回归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即社会支持对教师幸福感有正向影响,且工作环境、管理制度、上下级关系、绩效考核等4个维度对教师幸福感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以下提升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建议:一从引导学生敬重师长、增进同事间的友爱互助、搭建教师与学校管理者间双向高效沟通的平台、优化学校的组织环境等出发,丰富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二引入员工帮助计划,建立主动支持和被动支持系统;三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建有效、公正的绩效考核系统的同时,提升高校人事管理者的职业情操和沟通技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食品系学生在学习免疫学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免疫学基础理论抽象、不易理解和难以记忆。这就要求免疫学专业教师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结合食品系免疫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学新方法,包括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调动学习积极性;采用多媒体动画、及时互动等教学手段;提高理论的可接受性等,从而更好地传授学生免疫学学习方法,做到"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15.
教学园地     
教学园地●南京林业大学建立院士基金学术进步奖,为促进学校学术水平提高,我校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明庥教授、张齐生教授关心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学术进步,促进我校中青年教师中的人才早日脱颖而出,捐资设立院士基金学术进步奖。该奖项全年接受申请,每学年度评选一次。(南...  相似文献   

16.
论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动式教学法使课堂教学由教师的单向传授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形式。互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要做好互动主题的选择与设计、互动问题的设计与组合、互动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互动过程的控制与激励等工作。同时,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互动式教学法面临的上课学生人数过多、师资不足、教学资源有限和学生认识的局限等困境,提出应对的策略,包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修养;学生要转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真正重视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学校要科学配备教师和教学资源,并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教学目标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不匹配、教学内容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差、考核结果不能实时反馈以及教师专业背景与课程知识不匹配等问题,基于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一是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完善教学内容;二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方式;三是将覆盖课程知识的课堂测验纳入考核体系;四是加强任课教师对相关学科和行业背景的学习和了解。同时,以2014—2017级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为基础,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改革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块化"教学能够有效弥补教学内容缺少系统性的缺陷,而线上课堂测验的考核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程教学改革不仅促进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变化与地表过程"课程是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设置的面向全校的地理类专业选修课程。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多、系统性和前沿性强、课时少、教学对象专业背景多样等问题,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运用和教学考核评价3个方面,探讨了"全球变化与地表过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1)从限定课程内容范围、保证内容组织系统性和逻辑性、强化内容前沿性等方面优化教学内容;(2)采用传统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借助雨课堂、动画、视频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教学方法;(3)从平时测验、小组研讨、课程论文3个方面,对学生实施综合教学考评。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专业视野,锻炼了系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评价结果显示,学生整体满意度、教学效果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高职林业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目前林业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尤其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核心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课程内容考核体系的评价、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践环境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教学实践证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由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本质所决定的.学生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学校要把教育培养学生作为学校的发展之本.学校在规划改革谋求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需求,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与学校办学要宏扬"以教师为主体"的关系,真正把学生当作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