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农业科学》2006,(7):104-104
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GD-5S,于2006年6月30日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
隐性紫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明紫03S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述了隐性紫叶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明紫03S的选育过程和该组合的特征特性,表明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明紫03S具有隐性紫叶标记性状、不育起点温度低、光温互作明显等特点,并提出该不育系初步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褔7112S是以1892S为母本与优质自育材料R0564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不育系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株型紧凑、抗性较好、米质较优,201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本文介绍了褔7112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配组应用和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湖北农业科学》2012,(19):4320
品种来源:华中农业大学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作母本,8077S作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育和低温选择育成的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2012。  相似文献   

5.
浅谈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考虑其实用性,提出了实用性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策略。  相似文献   

6.
连5041S系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广占63-4S为母本、天丰B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选育而成的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米质优,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201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7.
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窜粉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具有配合力高、可繁性好、异交率好、制种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具有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优点。该研究介绍了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系列品种示范推广情况,为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及系列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绿102S(102S)的选育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及推广优质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水稻。[方法]以安湘S为母本,与广亲和籼三系恢复材料L09选(轮回422/78039)杂交,然后在其分离后代中进行选择。[结果]经5年9季,于2003年冬季选出基本稳定的优质抗倒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在海南可繁性好,早熟,品质优良,抗倒性好。[结论]绿102S(102S)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云南气候条件下选育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云南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和利用虽已经历了较长的时期,但在不育系的选育和制种上一直未取得较大的突破。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为促进云南“两系”杂交稻的育种工作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云南气候的光温特点及云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选育和利用的经验,对今后云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利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云南纬度低,海拔差异大,日可照时数变化较小,在云南进行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具有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其主要的技术路线是利用海拔差异筛选温敏不育系和在不同海拔进行繁殖制种;在选育中运用花药培养技术,缩短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周期。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 Research》在线报道了华南农业大学庄楚雄研究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hotoperiod-and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 are caused by apoint mutation in a novel noncoding RNA that produces a smallRNA",研究者成功克隆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培矮64S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罗孝和研究员以粳稻光敏不育系农垦58S为供体、以培矮64为受体、以回交选育成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由于其广亲和性及良好的农艺性状,培矮64S已成为了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稻不育系亲本。培矮64和多个籼型不育系虽然由农垦58S转育而来,但它们主要表现出温敏不育特性而非光敏不育特性。这种温敏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是利用杂交育种与系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3年6个世代选育而成。N196S的育性随着温度升高、光照延长,由可育→部分不育→全不育,适宜南繁北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水稻黄绿叶光温敏核不育系gy157S的开花习性,为特色水稻不育系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实用性水稻光温敏两系不育系C815S为对照,对比研究水稻黄绿叶光敏温不育系gy157S的花粉败育程度、开花习性、柱头外露率等开花习性。【结果】gy157S单株和单穗的开花持续期分别为15.9 d和10.2 d,在11:00—13:00有明显的开花高峰期,午前花率达60.86%,开颖角度为34.0°,自然条件下柱头外露率为65.0%,与C815S相似。gy157S的花粉不育度为99.97%~100.00%,优于C815S的99.73%~99.98%。【结论】gy157S开花习性良好,在11:00—13:00期间进行赶粉制种效率较高,在水稻两系杂交种生产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两系法杂交水稻在育种中地位、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发展阶段,籼型光敏核不育系选育目标以及选育方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以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基因源及其衍生的光敏核不育系7001S、温敏核不育系W6154S、培矮64S;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基因源及其衍生的温敏核不育系810S、安湘S、香125S和株1S基因源为材料进行相互杂交,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观察F1的育性表现,并以此来确定核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结果表明:7001S、W6154S、培矮64S的核不育基因与其供体农垦58S都等位。但温敏核不育系W6154S与培矮64S之间则不具等位的温敏核不育基因,说明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至少存在两对可独立遗传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其不育性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能得到充分表达。安农S—1与其衍生系之间以及其衍生系相互之间都具有等位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农垦58S及其衍生的核不育系与安农S—1及其衍生的核不育系之间没有等位的核不育基因。株1S与安农S—1及其衍生后代,株1S与农垦58S及其衍生后代W6154S之间具有等位的核不育基因。  相似文献   

15.
刘兵  孙庆春  张建  娄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13-10614,10660
[目的]为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LY172S在水稻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介绍LY172S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育性表现、抗病性、米质、可繁性与繁殖技术要点、配组情况.[结果]LY172S是以1892S为母本,以协青早B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起点温度低、异交结实率高、米质好、配合力强.2012年安排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的人工光温育性鉴定,2012年8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结论]LY172S在今后的水稻育种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出具强配合力的水稻实用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推动水稻两系育种的发展,采取江苏南京-海南陵水不同生态鉴定筛选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现双亲优良基因重组,从亲本组合广占S×9311的F2群体中选育出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6311S,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6311S育性转换温度较低,穗型大,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问题正转变为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瓶颈"。对15S多年的试验数据综合分析表明,15S的不育性稳定可靠,可以避免两系杂交种子生产中的不育系育性波动问题;其不育性在海拔1200m处可以稳定表达,15S可以作为两系不育系较好的不育基因资源。对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基础与育性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Y58S是新选育而成的一个具有广适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为了充分了解其特征特性,采取分期播种试验和相关指标测试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培矮64S相比,Y58S在有关农艺性状、抗逆性、开花习性、光合作用特性及再生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适合于配制广适性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与早熟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来源的典型籼稻光温敏不育系和不同生态类型的常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光温敏核不育性遗传规律及其与生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类型的常规籼稻品种均能恢复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2)不同来源的光温敏不育基因在可恢程度上有明显差异;(3)不同来源的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均能在不同生态类型的有常规籼稻品种遗传背景中表达;(4)育性遗传与生育期遗传是完全独立的,以迟熟、强感光的晚稻常规品种为不育基因受体亲本,也能选育到早熟的完全不育株;(5)在与早、中稻常规籼稻品种杂交时,早熟性遗传表现为超显性、完全显性或部分显性,但在与感光性强的晚稻品种杂交时,母本不育系的生育期对杂种生育期有较大的影响。对光温敏不育系可恢性较差的遗传机制以及早熟、优质实用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F133S是以1892S为母本、R3061为父本杂交,经过6年12代定向低温加压系谱选择而成,该不育系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株型好、穗多、抗性较好、抗倒、米质较优、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该研究介绍了F133S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期进一步推广运用该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