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粮中不同牛磺酸水平对蛋鸡体内脂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昱  袁缨 《中国饲料》2006,(15):25-28
将504只59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在各组鸡饲粮中分别添加0%、0.005%、0.01%、0.02%、0.04%、0.08%、0.16%的牛磺酸,研究牛磺酸对蛋鸡血清、肝脏及蛋黄脂类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牛磺酸能够显著降低68周龄蛋鸡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P<0.05);显著提高64周龄及68周龄蛋鸡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2)添加牛磺酸可显著降低68周龄蛋鸡肝脏胆固醇含量(P<0.05)。3)日粮中添加牛磺酸可降低68周龄蛋鸡蛋黄胆固醇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68周龄末产蛋鸡蛋黄中棕榈酸及硬脂酸含量(P<0.05);显著增加蛋黄油酸含量(P<0.05);极显著增加蛋黄亚油酸含量(P<0.01)。说明蛋鸡日粮中添加牛磺酸可以改善蛋黄脂肪组成。4)综合本试验各项结果,以添加0.005%水平牛磺酸调节蛋鸡脂类代谢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选用72只20周龄母鸡作为试验动物,按单因子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4只鸡,分别添加0、0.5%和1%共轭亚油酸(CLA)的日粮,以研究CLA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胆固醇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和1%CLA并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蛋中胆固醇含量随CLA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线性降低,试验后添加0.5%和1%CLA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分别比无添加组降低17.75%和21.24%(P≤0.05);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CLA添加能明显提高蛋黄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却使蛋黄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蛋中CLA含量与饱和脂肪酸变化表现出相同规律,即随着日粮中CLA添加水平的提高明显增加,比无添加组分别提高251.56%和265.63%。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菊苣提取物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肠道菌群、血清胆同醇和卵黄胆同醇的影响.300只尼克红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1.5%的菊苣提取物和1.0%的菊粉,试验进行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水平的菊苣提取物或菊粉对蛋鸡产蛋率、蛋重、采食量、料蛋比、破蛋率、蛋黄重、蛋壳厚度和哈氏单位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浓度(mg/g蛋黄)和含量(mg/蛋黄)(P<0.05),1.5%菊苣提取物添加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降低(P<0.05);日粮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显著降低蛋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和pH(P<0.05),1.5%菊苣提取物添加组和菊粉添加组显著增加盲肠双歧杆菌数量(P<0.05);鸡蛋胆固醇含量和盲肠大肠杆菌数量随菊苣提取物添加水平的增加线性降低(r=-0.957和r=-0.977)(P<0.05).结论:本试验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能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和盲肠有害菌(大肠杆菌)的数量,且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故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菊苣提取物或菊粉可为生产低胆同醇鸡蛋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猪油作为日粮的主要能量来源并添加盐酸二甲双胍,研究其对产蛋鸡脂质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72只褐壳罗曼蛋鸡(30周龄),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试验分组如下:对照组(玉米-豆粕型H粮)、猪油组(大豆分离蛋白-猪油型日粮)和猪油+盐酸二甲双胍组(大豆分离蛋白-猪油型日粮+盐酸二甲双胍).所有产蛋鸡每日消耗的营养元素量都相同,每只鸡每天盐酸二甲双胍添加量为0.55 g,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猪油组和猪油+盐酸二甲双胍组的产蛋率分别下降了51.5%(P<0.01)和59.9%(P<0.01);猪油组的肝脂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添加盐酸二甲双胍对肝脂水平没有显著影响(P>0.05);猪油+盐酸二甲双胍组蛋黄粗脂肪(P<0.01)和总胆固醇(P<0.05)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猪油+盐酸二甲双胍组血浆中载脂蛋白B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以及卵黄生成素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猪油组的蛋黄中油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而亚油酸的含量则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得出:1)添加猪油加重了产蛋鸡脂肪肝的形成,进而降低了生产性能;2)添加猪油会改变蛋黄中脂类组成并可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3)盐酸二甲双胍对脂质过度沉积的负面影响并没有缓解作用,但可以降低蛋黄总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5.
西兰花茎时粉对仙居三黄蛋鸡生产性能柏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西兰花茎叶粉对仙居三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384只三黄蛋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4%、6%和8%西兰花茎叶粉的日粮.结果表明:①添加西兰花茎叶粉对仙居三黄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蛋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升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和Ⅲ组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西兰花茎叶粉可以改善仙居三黄蛋鸡蛋品质,降低蛋黄胆固醇水平;在仙居三黄蛋鸡日粮中添加6%西兰花茎叶粉可较好的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绿茶末对蛋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以及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绿茶末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共选取640只39周龄健康罗曼蛋鸡,按产蛋率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含0、0.5%、1%、2%绿茶末的日粮,试验期为49 d。结果显示:添加0.5%绿茶末对试验鸡生产性能无影响;与未添加组相比,1%和2%添加组产蛋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2%添加组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蛋重显著降低(P0.05)。1%和2%添加组死亡率提高;绿茶末的添加对于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0.5%和1%绿茶末可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粮添加0.5%绿茶末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能显著降低鸡蛋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1152只39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96只鸡,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别饲喂添加0、75、150、225 mg/kg蜂胶的玉米-豆粕型日粮8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蜂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黄胆固醇、血清生化特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蜂胶对破软壳率、料蛋比虽差异不显著但有改善作用的趋势(P>0.05);添加75、225 mg/kg蜂胶能够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各个添加水平的蜂胶在蛋保存的第7、14、21、28天都能不同程度降低蛋黄MDA含量(P<0.05);从整个试验期来看,日粮中添加225 mg/kg蜂胶能够显著提高血清HDL水平.并显著降低血清TC水平(P<0.05);此外,日粮中添加150、225 mg/kg蜂胶能够显著提高血清T淋巴细胞转化率;添加150 mg/kg蜂胶能够显著提高血液B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陈化玉米和添加大豆油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和脂肪酸分布及血清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2种玉米(正常和陈化)和2种大豆油水平(0和2%),一共4种日粮。试验动物为50周龄左右的商品蛋鸡共9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试验为期8周。结果 :日粮处理对鸡蛋产量、鸡蛋重量、料蛋比和鸡蛋质量无显著影响(P 0.05)。日粮添加陈化玉米显著提高了血清胆酸盐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水平(P 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蛋鸡血清胆固醇水平、蛋黄颜色、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P 0.05)。日粮添加大豆油显著增加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蛋黄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水平(P 0.05),但蛋鸡平均日采食量、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综上所述,蛋鸡使用陈化玉米对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使蛋黄颜色变浅,蛋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磷脂(SL)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磷脂含量的影响.选用360只22周龄健康产蛋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5种试验饲粮中分别添加0、0.5%、1.0%、2.0%和4.0%的SL.试验期4周.试验结果表明:1)0.5%SL组平均蛋重最大(P>0.05),1.0%SL组平均日采食量最低(P>0.05),1.0%和2.0%SL组的料蛋比较低(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蛋率以0.5%组最高(P>0.05),即饲粮中添加0.5%~2.0%的SL可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2)饲粮添加SL可以降低鸡蛋蛋黄水分含量(约1.7个百分点)(P>0.05)、1.0%、2.0%和4.0%SL组的蛋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2.0%和4.0%SL组全蛋中总磷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和2.0%SL组蛋黄中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蛋黄胆固醇含量略有增加(P>0.05);1.0%、2.0%和4.0%SL组蛋黄和全蛋中磷脂酰胆碱(P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SL组磷脂酰乙醇胺(PE)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PC/PE随饲粮SL添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0.5%、1.0%和2.0%S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SL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SL可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蛋中总磷脂和PC含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开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硬度和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产蛋率、体重相近的18周龄海兰褐蛋鸡63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1%、2%、3%、4%、5%和6%CLA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CLA添加水平≤2%时,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4%CLA可增加蛋壳厚度(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3%时,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蛋黄硬度显著增加(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平均日采食量和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饲粮CLA添加水平≥5%时,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2)1%、2%CLA添加组蛋黄中C16∶0、C18∶0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CLA添加水平≥4%时,蛋黄中C16∶0、C18∶0和SFA含量显著增加(P0.05),C16∶1、C1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CLA含量随饲粮CLA添加水平的增加呈显著二次升高(P0.01),c9,t11-CLA的富集量是t10,c12-CLA的1.47倍。综上,饲粮添加2%CLA,可以改善蛋壳质量,降低蛋黄中SFA含量,蛋黄中可富集一定量的CLA,且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11.
实验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饲用酸化剂中甲酸、乙酸、丙酸、乳酸、柠檬酸含量的方法。采用Grom-Sil org acid柱(250 mm×2.1 mm,5μm)进行分析。流动相为pH值2.5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在此色谱条件下,5种有机酸分离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大于85%,RSD小于10.0%。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的耐酸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国  田雷 《饲料工业》2007,28(4):62-64
<正>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乳酸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栖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以及其它器官内。很久以前人们就利用乳酸菌来发酵动物制品(乳、肉、鱼等)和植物制品(蔬菜、葡萄酒、橄榄等)。随着食品发酵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开发利用乳酸菌的经济效益也不断在增长。虽然乳酸菌在发酵食品中的含量非常少,但是对食品的感官品质和质量却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发酵剂菌株的质量功能特性和生长特性对于产品的成功发酵是非常必要的。乳酸菌不但包括在食品发酵中使用的一  相似文献   

13.
核酸免疫与核酸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勇 《中国饲料》2003,(12):30-31
核酸疫苗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免疫防治剂。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作为疫苗 ,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 ,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 ,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从而使被接种动物获得相应的免疫保护。免疫应答包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毒淋巴细胞 (CTL)产生以及特异性抗体形成等。因此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裸DNA疫苗。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遗传免疫或DNA介导免疫等。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许多潜在的优势 ,从而被誉为第三次疫苗革…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的吸收与脂肪酸结合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消化、吸收和转运。脂肪酸吸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脂肪酸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的前2/3部分,而小肠上皮细胞内含有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脂肪酸的吸收以及脂肪酸在细胞内的转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综述了脂肪酸的吸收及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相关功能,着重概括了小肠内表达的I-FABP、L-FABP两种蛋白。  相似文献   

15.
叶酸     
叶酸也称为蝶酰谷氨酸,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一个蝶啶内核,一个对氨基苯甲酸残基,以及一个谷氨酸分子;其生物学活性形式即为叶酸。天然叶酸是一种结合体,存在于每一个活细胞中,并存在于豆类中以及小麦的胚芽中。通常用于商品禽饲料的饲料原料不能提供足够量的叶酸来满足全部的营养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青贮饲料桑中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及样品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应用HPLC法同时测定青贮饲料桑中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乳酸、乙酸和丙酸在一定浓度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8.35% ~ 104.24%,标准品中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0.58%,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好。3种物质检出限为4.928 ~ 9.489 mg/L,适用于青贮饲料桑中有机酸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青贮饲料桑|乳酸|乙酸|丙酸  相似文献   

17.
三氯异氰脲酸作为一种有机氯胺消毒剂,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等行业。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在鱼体内的消除规律与残留状况,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其理化性质、毒性、特点、应用现状和含量检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评价鲜牦牛肉的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氨基酸并进行氨基酸评分(AAS),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了脂肪酸。结果表明:从新鲜牦牛肉中检测出十七种氨基酸和十种脂肪酸。新鲜牦牛肉的氨基酸总量为19.19g/100g,EAA/TAA为38.83%,EAA/NEAA为63.31%;脂肪含量3.99g/100g,脂肪酸含量为51.63%。鲜牦牛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也是具有均衡脂肪酸的高营养价值的鲜肉。  相似文献   

19.
20.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acetic acid and 3-hydroxybutyric acid (3-HB)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of cattle, CSF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a population of 60 cattle including healthy and sick animals with central nervous disorders. Mean acetic acid and 3-HB levels in blood plasma were 0.30 (SD 0.24) and 0.30 (SD 0.28) mM, and those in CSF were 0.14 (SD 0.06) and 0.08 (SD 0.07) mM,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plasma and CSF samples for both acetic acid and 3-HB levels. Acetic acid levels in CSF showed less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in blood plasma, whereas plasma 3-HB levels accompanied proportional changes with its CSF levels, which were about 30% of plasma 3-HB. It was revealed that both acetic acid and 3-HB levels in plasma and CSF have less relationship to glucose levels in plasma and CSF; therefore, the decrease of glucose levels in plasma or CSF is not necessarily accompanied by hyperketonem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