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香月季大田扦插繁育技术1圃地凡适合月季生长,肥力中等以上的圃地或农田均可。耕翻、整平土地后做成宽1~1.2m,长15~30m的低畦,耙细整平畦土,不必施肥,亦不必进行土壤消毒。2扦插时间在鲁北地区,以9月下旬到10月下旬最好。9月下旬扦插,插穗当年...  相似文献   

2.
白榆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榆又称家榆。生长快,适应性强,分布广,以华北、西北及淮北广大平原地区栽培最为普遍,是我国常见的速生阔叶用材树种。白榆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最好播种前1年秋季整地,深翻20cm以上,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kg,同时撒入敌百虫粉剂1.5~2.0kg毒杀地下害虫。圃地一般作成苗床或长10m、宽5m的大畦。在东北也采用大垄育苗,垄面宽60~70cm,垄间距20cm,垄长不一。无论是哪种方式育苗,播前都需先灌水,待水渗完,土壤稍干才进行开沟条播。条距20cm,条幅3cm,…  相似文献   

3.
林木容器育苗具有节省种子、苗期短、节约圃地、抗逆性强、造林季节长、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术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优点。为了借鉴外省经验,推广容器育苗技术,最近我们先后到广东、广西进行了林术容器育苗遗林技术考察,兹将见闻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苗木培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3年试验表明.樟子松1—1苗木的地径、苗高生长均达到了辽宁省林木育苗技术规程标准,造林平均成活率在84%,应以株行距5~8×10~15cm移植,比培育3年生苗木提高圃地利用率,是培育造林苗木的主要方法。从5种密度切根不移植培育2年生苗木的试验看出,造林平均成活率达88.8%,最高为95%,以125~150株/m2密度培育.转培育1一1苗省移植工序.是培育造林苗较理想方法。比1年生苗剪根保留15cm和20cm根长,培育1—1苗木为佳。  相似文献   

5.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正在应用和大力推广的林木育苗先进技术,容器育苗不仅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季节,而对加速荒山造林绿化,提高造林质量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把容器育苗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容器的选择:我省应用较多的为塑料薄膜容器。常用的规格有5×10、6×12、8×13厘米。薄膜袋可直接到薄膜袋厂购买,也可自己购0.02~0.03毫米厚的薄膜。按所需规格大小,剪成长方形,再粘合成圆袋,袋底粘封,下部打3~5对直径0.5厘米的圆孔。(粘合成无底容器也可) 一、圃地选择与整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在造林地附近或中心的地块,需要遮荫育苗的(如油松)最好选在树荫下。整地:要求畦宽1米,长度不限,步道40~50厘米,床底平整,畦埂高出床面20~25厘米,畦面平坦。  相似文献   

6.
从一九七七年开始,我场采用营养土培育油松苗,并将油松营养土苗上山造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九七八年,进而在晋东南地区屯留、陵川、黎城等七个县推广,在大旱的一九七八年,共造林2461亩,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82.7%。二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此法操作简单易行,显著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延长了造林时间,节省了育苗投资,是迅速绿化干旱瘠薄山区的好办法。现将油松营养土育苗造林的主要技术要点归纳如下:1.选择圃地与作畦:圃地应选在造林地附近、水源方便、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的平缓荒地。忌选农耕地、沟岸河边、树荫林带,以防虫害及立枯病的发生。畦宽一般为1米,长度不限,  相似文献   

7.
任豆是石山造林的好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自治区钟山县实现了消灭宜林荒山和绿化达标后,造林任务转移到石山造林。在贺州地区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任豆在石山进行造林试验,几年来均取得成功:1年生苗平均高2.1米,地径2厘米,最高株可达3.4米,地径4厘米;在岩石裸露干瘠山上直播造林,生长良好,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另外,根系扩展范围广,根茎比大,具有强大的固土保水作用,是石山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任豆是广西壮语的叫法,书名翅荚木,当地群众喜欢称它为砍头树,是苏木科砍头树属植物。任豆是落叶乔木、无刺。广西各地均有分布,生于海拔200-1000…  相似文献   

8.
栎类的种类很多,用途极为广泛。青冈栎又称夏橡,在新疆的伊犁地区有栽种,但至今没有视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育苗尚少。现71团60年代培育的30年生树120株,最高达20米左右,最大胸径达34厘米。为改变我区造林树种单一的现象,我认为在适宜地区应提倡营造夏橡。71团林业站已开始大量培育夏橡树苗用于造林绿化。现将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一、圃地 栎类在微酸、微碱或石灰质土地上均能生长,但以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上育苗最为适宜,在贫瘠干旱的沙土或过于粘重的土地上生长不良。播种地深耕30厘米,切碎,耙平,打埂,作畦。畦的长宽以地势而定。71团育苗采用苗床宽5米,长20米。  相似文献   

9.
木麻黄 (Casuarinaequisetifolia)生长快 ,耐盐碱耐干旱 ,抗风性能强 ,是我国南方沿海防护林造林的主要树种。传统的木麻黄育苗方法是当年播种移苗 ,次年 4~ 5月份出圃造林 ,其主要缺点是苗木生长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低。 2 0 0 0年笔者首次采用容器育苗方法培养木麻黄苗木 ,3月播种 ,9月出圃造林 ,现将这次生产实践过程整理如下。1 苗圃地选择与播种床整理木麻黄容器育苗要着重考虑灌溉条件 ,其次是交通土地等条件。笔者选择了离造林地距离 40 0m、刚改良的滩涂作为圃地 ,其土壤性质同造林地接近 ;病虫害少 ,旁边…  相似文献   

10.
粤北石灰岩山地的造林树种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调查和种植试验,选出了10种适合粤北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树种,并将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任豆、菜豆树、光皮树、柏木、阴香5个树种分别介绍其生长特性和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枣树归圃育苗技术河南省新郑市良种枣苗科研所一、枣树归圃育苗方法育苗步骤:作床:深耕20厘米,施足有机底肥,豫南多雨,多做成高床;豫北和郑州地区,以低床为宜。床的宽窄因育苗行数而定,一般每畦育苗2行,畦宽90厘米,畦长10米,畦向南北,以利受光,畦的一...  相似文献   

12.
松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琴 《中国林业》2012,(3):53-53
近年来,随着封山育林、工程造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不断推进,苗木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传统的育苗技术在造林时间上有严格的限制及造林成活率低,因此各地采取了容器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是在特定的容器中培育苗木,在起苗、包装、运输时不易伤根,贮藏时不易丧失生命力,造林后没有缓苗期,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初期生长快;受季节限制少;育苗时易控制环境,节约用种,提高圃地利用率。现将松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介绍如下。一、容器育苗技术1.苗圃地的选择及整理。苗圃地选择在造林地附近或其中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柏种源试验苗期选择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柏为我国重要珍贵用材树种。通过苗期种源试验观测研究,初步筛选出福建龙岩、仙游、泉州、尤溪、贵州黎平、湖南道县6个在我省表现比较好的种源。并且发现福建柏苗木高生长在5~6月、9~10月间呈现两次生长高峰,径生长在9~10月间呈现1次生长高峰,苗木的高生长与纬度呈负相关性,与经度的相关性不大。芽苗切根移栽的苗木地径为圃地育苗的1.37倍,高为其90.6%,有利于培育壮苗造林。  相似文献   

14.
正林木容器育苗造林由于与裸根苗相比有许多被公认的优越性,它具有节省种子、节约圃地,育苗时间短、苗木整齐健壮、抗逆性强,不伤根、运输搬运方便、成本低,能有效延长造林时间、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平衡根系容器育苗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苗木生产技术,它包括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容器育苗管理技术等林木现代育苗理论与技术。本研究立足于国际农业先进技术引进,进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是安徽省主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因其前期生长迅速而在皖南的项目造林和皖东的工业原料林中广泛栽培。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关键在于良种壮苗,而苗木质量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因此,在选好良种的同时,培育出壮苗是造林成功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来,笔者在湿地松育苗中,将国内推广的各项先进技术进行配套组装后综合应用,在项目造林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1 苗圃地准备与种子处理11 圃地选择湿地松是强阳性树种,圃地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壤酸性、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为…  相似文献   

16.
优良观果树种铁冬青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铁冬青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主要参数测定及育苗方法进行试验和对苗木观测调查,初步研究了铁冬青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铁冬青大田育苗播种量以3~4g/m^2为宜,1年生苗高平均可迭56cm,地径平均0.52cm,根系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生长高峰在8月至9月上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7.
<正>河北杨适应性广,生长快,抗病虫能力强,是北方造林绿化优良树种,但该树种属白杨派难生根树种,育苗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导致育苗成本高、成活率低,影响了群众育苗的积极性。为此,巴彦淖尔市沙漠综合治理中心从2017年开始,对河北杨圃地硬枝扦插育苗、带根移植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总结出一套适宜当地的河北杨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圃地、不同无性系、不同育苗方式的杂交柳育苗试验研究,圃地和育苗方式对杂交柳苗木生长影响显著。圃地最好选择土层深厚、水源有保证的农田,育苗方式以1年生扦插、3~4年生蔸萌为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9.
泡桐大棚容器根插快速育苗及当年造林,缩短了育苗期及培养主干的时间,便于苗期管理,降低了育苗、造林成本,由于造林时苗木根系损伤小,将会降低泡桐丛枝病的发病率。1育苗1.1种根选择种根最好选择1年生苗木出圃后余留在圃地,或从苗木上修剪下来的根。2年生苗木...  相似文献   

20.
白榆的育苗和造林大多采用播种方法,近年来,我圃采取扦插方法育苗、造林,成活率可达80—90%,且苗木生长较快。据1980年11月对当年生扦插苗和播种苗的生长调查,扦插苗平均高1.05米,平均地径0.85厘米;播种苗平均高0.87米,平均地径0.64厘米。扦插后能保持河南自榆(母树)干形直、抗性强等优良性状。一、种条的选择、采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