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中性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间及亚种间组合的单株产量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都还有很大的改良潜力。选育强优势的品种间组合仍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选育品种间及亚种间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性状选择关键,并对亲本选配进行了讨论。杂交水稻超高产组合的选育,利用亚种间优势目前以主攻籼爪交为宜。待籼粳杂种的籽粒充实较差这一难题解决之后,再主攻籼粳交选育优势更强的超高产组合。本文还提出通过株型育种、生理育种提高籼粳杂种植株体内“源”和“流”的水平,是解决亚种间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3.
在玉米育种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选择高配合理的自交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育种。育种者的不同往往在自交系的测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在现在的玉米育种中有早代、晚代之分,其各有优缺点,但是综合来说早代测配往往具有更强的优越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早代以及晚代测配的相关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不同时代配合力的变化情况以及一些先进的测配方法,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玉米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粳稻区试中数十个粳稻品种的产量与9个经济性状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顺序:有效穗>穗粒数>基本苗(负向)>株高>千粒重,提出粳稻高产育种要以强分蘖力为前提,着力选择偏大穗或大穗,并兼顾选择较高的植株类型,不可追求大粒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从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获悉,由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培育的豫丰11和郑品麦24两个小麦品种于近期分别通过了国家审定和河南省审定。与普通小麦不同的是,这两个品种的父本来源均是通过航天诱变技术培育而来的。同位素研究所所长范家霖说:2006年,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河南省两个小麦主力品种  相似文献   

6.
对安徽省2013年夏大豆联合鉴定52个品种(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有效分枝、底荚高、单株荚数和株高变异系数较大.单株产量与有效分枝、单株荚数正相关,与百粒质量负相关,与生育期、底荚高、单株荚数、荚粒数和百粒质量多元直线相关.选择高产新品系,应突出单株荚数的选择,早期选择荚粒数多、百粒质量高、生育期适中的株系,后期选择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多,底荚高适中的品系.  相似文献   

7.
8.
水稻空间诱变性状变异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干种子 ,回收返地种植 ,考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及遗传变异 ,结果表明 :SP1代的大多数性状与地面对照种差异不明显 ;SP2 和SP3代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强烈的分离变异 ;SP4代的大部分性状已基本稳定 ;SP5 和SP6 代的绝大部分性状已经稳定。通过空间诱变 ,选育出了“赣早籼 47号”、“V5 1 2 1”、“卫紫香糯”和VR系列恢复系。讨论了空间诱变育种的机理、特点、周期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育种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毕节地区农科所近年育成的粳稻新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育种的7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黔西北山区水稻生产条件下,7个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粒数(ri=0.7494)>株高(ri=0.7133)>成穗率(ri=0.6631)>结实率(ri=0.6508)>有效穗(ri=0.6287)>千粒重(ri=0.6196)>全生育期(ri=0.5707)。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育种主要性状选择指标为:全生育期165-180d,株高100cm左右,有效穗350-400万穗/hm^2,无效分蘖少、成穗率75%以上,穗粒数120粒以上,穗期抗寒性强,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28g。  相似文献   

10.
水稻辐射育种早期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放射线辐照水稻种子,进行诱变育种,探索辐射育种的M_1代选择方法。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M_1代单株综合性状好、结实率高为选择标准。几年的试验,均在受试材料的M_1代中获得符合际准的单株,并从中选育出新品种——“辐415”已用于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1.
宁夏水稻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宁夏1999年水稻品种区域试验5点10个参试品种11项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品质性状的品种(基因型)效应、地点效应及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的相对变异.结果表明精米率、粒长、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以品种效应为主;整精米率的品种效应相对变异较小,以环境(地点)效应较大;糊化温度存在较大的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糙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的品种、地点及品种×地点均不显著;通过试点环境对水稻品质性状的影响分析(SSR检验),定性分析了宁夏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对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垩白率等品质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北方40个水稻品种13个性状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水稻单株生产力与综合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典型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48、0.87103,它们所包含的信息分别占总信息量的79.0%和92.7%。穗部性状与粒型的典型相关系数为0.82739,达极显著水平,所包含的信息占总信息量的62.3%。在这些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指标是经济产量(X2)、穗数(X3)、穗粒数(X4)、穗长(X7)、穗颈长(X8)、1次枝梗的比例(X9)及谷粒长度(X10)。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叶片卷曲,可有效解决叶长和叶挺两者之间的矛盾。叶片适度卷曲有利于降低群体消光系数,提高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产量。水稻卷叶基因的发掘和应用研究成为叶片性状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概述了在水稻卷叶基因挖掘、卷叶性状的遗传和育种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水稻矮秆性状研究及矮源育种利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矮秆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20世纪水稻育种工作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本文综述了水稻矮秆性状的遗传、水稻植株矮化机理以及矮源的育种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水稻矮源利用和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综合育种技术的设计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物遗传育种基因重组,突变与纯合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即将常交育种,诱变育种和花药培养等技术结合,使创造变异与快速稳定变异得到较好的结合,而形成一种综合育种技术体系,本文还论述了综合育种技术的理论依据及其特点,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育咱程序,在杂交水稻恢复系选育中已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水稻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新途径,重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和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策略.并着重介绍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质量性状改良、数量性状改良、基因聚合、基因渗入和回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同时初步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轮回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长期以来水稻品种的改良主要依赖杂交育种方法,然而,由于选择范围过窄,导致遗传基础日渐狭窄。新育成的品种大同小异,随着当今水稻育种目标的提高,传统的育种方法已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打破常规,寻求新的途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根据吉林省2003年中早、中熟4个品种区域试验点38个参试品种12项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各品质性状的品种(基因型)、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相对变异。结果表明,垩白性状、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粒长的国家一级达标率极低;各品质性状在品种间、环境(地点)间都有极显著差异,而且各品质性状均存在品种×地点交互作用;参试品种均以品种效应为主,品种效应最大的是直链淀粉含量,环境效应最大的是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19.
鲁西黄牛肉用品系育种目标性状和选择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鲁西黄牛肉用品系,结合鲁西黄牛肉用品系育种实际,经过系统分析,确定了鲁西黄牛肉用品系近期的育种目标性状和相应的选择性状,并采用差额法计算了各选择性状的边际效益。结果表明,鲁西黄牛肉用品系近期的育种目标性状有3类,分别为生长发育性状、胴体性状和繁殖性状,包括有周岁质量、育肥期日增质量、生长能力、胴体等级、屠宰率、初产年龄、产犊间隔和射精量8个选择性状。在预期的市场和生产条件下,对于上述各选择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5.71元/kg,0.90元/g,2.84元/kg,402.00元/级,60.30元/%,-3.52元/d,-6.16元/d,55.23元/mL;通过遗传标准差校正,3类性状中生长发育、胴体性状和繁殖性状的经济权重之比为0.55∶0.21∶0.24,近似于2∶1∶1。说明鲁西黄牛向肉用方向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生长发育性状的选择力度,同时要兼顾胴体性状和繁殖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综合育种技术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花药培养是当今生物技术育种中较为成熟、实用、有效的育种新技术。用于杂交水稻恢复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效率高,成本低。然而由于籼稻的花药培养力极低,很难形成育种规模,到目前为止,采用花药培养育成的籼稻品种极少;核技术能诱导基因突变,杂交育种后代变异丰富,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