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型粳稻雄性不育系花粉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一型粳稻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花药绒毡层的发育是正常的。在花粉发育的单核期,小孢子的超微结构,二丙酸酯荧光素分解酶活性变化,酯酶同工酶以及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能力与保持系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花粉发育到雄配子体时期,发育速度显著减慢,生殖细胞分裂迟缓,因此,花粉没有受精能力,花粉发育速度在品种间存在着差异。但超微结构和酶的活性研究表明,大多数花粉并未发生不可逆转的败育,较高的温度有加速发育的效应,可以使部分花粉具有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旭昊  周晓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32-8433,8457
[目的]研究1个新油菜核不育品系的败育机理。[方法]油菜现蕾后,取核不育系和可育系油菜花朵进行花器观察与比较,并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其花药发育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与比较。[结果]花器观察表明,油菜核不育系不育株的株型、株高等特征以及花器结构与正常株无显著差别,花药前期发育正常,后期逐渐萎缩败育,雌蕊发育正常。显微观察表明,核不育系的败育时期在花粉母细胞阶段,表现为花粉母细胞空泡化、细胞分裂的同步化丧失、细胞解体。超微结构显示,花粉母细胞的败育始于花粉母细胞分化期,细胞内出现许多自噬体和多泡体,并最终导致细胞解体。[结论]该核不育系的胞间通讯能力显著低于正常油菜,可能是导致其细胞分裂同步化丧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京白梨花粉萌发率低的原因。用石蜡切片等技术对京白梨和鸭梨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花粉败育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京白梨花药大小、花药重以及每朵花中的花药数略低于鸭梨;花粉染色率两者之间差异不大,而京白梨花粉萌发率为23.19%,鸭梨为58.77%,京白梨明显低于鸭梨。京白梨和鸭梨在雄配子体发育特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京白梨雄蕊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观察到了不同类型的发育异常,即不能形成正常的小孢子母细胞、花药发育异常、绒毡层细胞不退化或退化不及时、形成少花粉的花粉囊或空花粉囊等,同时在大量切片中很容易观察到绒毡层发育异常类型。据此推断京白梨雄蕊败育类型属于花药退化型和绒毡层发育异常型,并认为造成京白梨花粉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绒毡层细胞发育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对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宜3A 花药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 宜3A 雄性败育发生于花粉母细胞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 不能形成二分体或四分体; 花粉母细胞原生质体浓缩并逐步收缩, 最后解体; 在相当于正常油菜的单核小孢子阶段, 花粉母细胞壁上形成“类花粉壁”; 同时, 其绒毡层细胞质浓缩, 并逐步解体。  相似文献   

5.
棉花花粉不同发育时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观察技术,研究陆地棉品种鄂荆1号花粉不同发育时期的超微结构。观察到成熟花粉母细胞胼胝质壁的一段断裂成2~3节,断面光滑整齐。花粉壁的形成是从四分孢子期中的小孢子开始产生原外壁。单核花粉早期(核在中央)细胞壁加厚,内、外壁已形成,其上有少量细小的刺状突起。单核靠边期花粉壁的形成过程全部完成,壁上已有密集的发育完好的刺状突起和萌发孔,棉花花粉壁形成所需时间较有些被子植物短。在单核早期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两性花花粉败育原因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电泳和薄板薄膜层析技术对文冠果两性花和单性花(雄花)花药的绒毡层和花粉壁的发育及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的花粉在绒毡层和细胞壁的发育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两性花的花粉内壁较厚,细胞器和淀粉的贮存明显不足,且缺乏蔗糖等化合物,氨基酸的种类也较可育花粉少.两类花粉中蛋白质多肽的组成及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谱带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文冠果两性花花粉败育的原因可能与花粉中某些细胞器的减少,及生理生化代谢上的障碍造成花粉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对某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宜3A花药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有花率比有宜3A雄性败育发生于花粉母细胞阶段,其主要是花粉母细胞不减数分裂,不能形成二分体或四分体;花粉母细胞原生质体浓缩并逐步收缩,最后解体;厢当于正常油菜的单核小孢子阶段,花粉母细胞壁上形成“类花粉壁”;同时,其绒毡层细胞质浓缩,并逐步解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糜子的花粉和胚囊发育的步调进行了比较,并对花粉败育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小孢子母细胞在花药长度为0.5mm时进入减数分裂,早于大孢母细胞,进程较大孢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慢,四分孢子时期持续时间短,单核花粉时期持续时间长(约72h),从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到花粉粒成熟约需8d。大孢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迟于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速度较快,从单核胚囊开始,稍微加快了发育速度,以此与花粉的成熟取得一致。败育花粉的母细胞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但在单核花粉时,由于绒毡层不解体,使其得不到养料,从而停止发育。  相似文献   

9.
植物花粉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制备植物花粉,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发现样品制备方法对植物花粉的微细结构影响很大.其中采用普通样品制备技术制样的花粉出现3种情况:壁薄、含水量大的杨树、苦竹的花粉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严重;壁稍厚、含水量较小的萱草花粉的外观形态基本保持良好,但超微结构收缩变形;壁较厚、含水量少的鹅掌楸花粉的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均保持良好状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花粉的生物性能差别较大,样品制备方案应根据花粉的自身特性制定;对于壁薄、含水量大的花粉样品,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固定并消除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才能保持好花粉的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苹果安全生产提供借鉴。[方法]以10年生红富士为试验材料,采集健壮花枝,去雄,采用人工点授的方法,在人工气候箱进行10、15和20℃处理,探讨不同温度对苹果柱头发育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速率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在10℃时花粉管的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的数量变少,授粉的成功率也降低,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所需要的时间延长。而15和20℃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花期温度在10℃左右进行授粉时,应采取必要的提高授粉受精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铁盐、蔗糖等培养基成份对烟草花粉胚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盐和蔗糖与烟草花粉胚形成有密切关系。培养基中没有铁盐,胚发育停止球形期;没有蔗糖、胚发育受阻在多细胞原胚期,不能进一步发育。培养基中仅有蔗糖,胚发育停止在鱼雷胚早期,将其转到只含铁盐的培养基中,鱼雷胚可继续发育直至成株。培养基中不附加铁盐或蔗糖,胚的发育均受阻。只有铁盐和蔗糖而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有机成份,即能形成胚状体并再生植株,但胚胎发生频率低,表明其它附加成份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另外,培养基中附加一定浓度的腺素对花粉胚形成是有利的,但高浓度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TsCMS7311育性恢复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系TsCMS7311为试材,对发生育性恢复和未发生育性恢复的花药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在孢原细胞期之前,二者没有明显差异。常温下,未发生育性恢复的花药在孢原细胞期就停止发育;少数花药1~2个角隅处可分化形成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但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解体。在低温处理条件下,育性恢复,花药发育正常,经过孢原细胞期、造孢细胞期、花粉母细胞期后,可以顺利形成四分体,可育花药的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并发育为成熟的花粉粒,同时绒毡层细胞开始解体,最后消失。  相似文献   

13.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C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NCa不育系是从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的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NCa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NCa雄性败育发生于单核花粉晚期。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释放出的单核小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并在早期形成花粉壁,但是晚期单核花粉细胞质和细胞核相继降解,仅剩下含大液泡或内空的花粉壁;在四分体时期以前绒毡层与正常花药组织的无异,但随后细胞质开始逐渐小液泡化并最终解体。与已经研究过的其它油菜细胞质不育系相比,该不育系的败育时期相对较晚;其花药败育特点明显不同于已研究过的所有油菜胞质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TE5A花药败育的时期及细胞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雄性不育的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不同温度(16℃和22℃)处理试验材料不育系TE5A,分别观察植株的育性及花器形态;并采用常规半薄切片技术,通过甲苯胺蓝、苯胺蓝和苏丹黑B等染料进行染色,观察并比较该不育系TE5A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花药发育的显微结构、胼胝质以及脂质体等脂类物质的异同;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对其花药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当把可育株油菜从16℃光照培养箱移到22℃光照培养箱后7 d,观察到花朵的育性转变为雄性不育。把22℃光照培养箱的不育株油菜移到16℃光照培养箱后,观察到先开放的花朵表现为雄性不育,而随后开放的花朵表现为雄性可育。在不育环境下的不育株TE5A花朵的花瓣大小和形态与可育株花朵没有明显差异,但不育株花朵的花丝显著短于可育株的花丝,并且花药萎缩、干瘪,没有花粉粒附着在上面。在不育环境下,不育系TE5A花药败育发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发生异常,没有二分体及四分体的形成,形成“拟小孢子”。胼胝质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可以正常合成,但后续的降解滞后,在四分体时期没有降解,直至花粉粒成熟期才开始降解。绒毡层没有观察到明显异常,并能分泌脂质体等脂类物质。“拟小孢子”的花粉粒外壁发育异常,无法形成具有特殊柱状体和顶盖结构的花粉粒外壁,因此,不能结合孢粉素和脂质体等物质。随着花药的继续发育,最后“拟小孢子”逐渐降解,只剩下花粉空壳。【结论】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TE5A花朵的花瓣大小和形态与可育株花朵没有明显差异,但花丝显著缩短,花药萎缩、干瘪,没有花粉粒附着在上面。不育系TE5A花药败育发生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减数分裂异常导致无法形成二分体及四分体,并且胼胝质的异常降解及花粉粒外壁的异常对花药败育也有重要影响。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TE5A可以作为一新型甘蓝型油菜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枸杞单倍体不育特性,对可育的宁杞1号和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的花药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宁杞1号和单倍体的花药发育没有明显差异,减数分裂后两者都顺利形成四分体。宁杞1号的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同时绒毡层细胞能够为其提供营养并发育为成熟的花粉粒。而单倍体的花药在四分体时期虽然也能释放出小孢子,但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使释放出来的小孢子不能发育为成熟的花粉粒,导致单倍体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16.
百合属(Lilium)几种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百合属(Lilium)植物13个种花粉的形态、表面纹饰、萌发沟等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百合属植物花粉皆为椭球形,具单萌发沟,网状纹饰,而花粉大小、网脊宽度、网眼直径等性状存在差异。在供试的13个种中,麝香百合系品种罗瑞拉(Longiflorum hybrids cv.Lorina)的花粉最大,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buschianum Baker)的花粉最小。花粉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对百合属植物的分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长沙地区(N28°12′)自然光温条件下,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是“安农S-1”感受温度和日长变化,引起育性转变的敏感期。育性受日长和温度共同影响,温度尤为主导因素。育性变化敏感期,可育株与不育株叶片、花药在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多种生化成分含量及酶活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认为:“安农S-1”花粉败育的基本原因,是不适光温条件使植株中正常的基因表达被阻遏,从而导致多种酶活性改变,代谢平衡失调,植株同化能力降低,某些物质分解加速,花粉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得不到充分供应,从而使花粉不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芍药科牡丹的引种栽培、遗传育种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提供全面的资料。[方法]光镜下观察分属于芍药科3个种的7个牡丹品种的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异型花粉与各品种结实率的关系。[结果]7个品种普遍存在二型性花粉的现象,在花粉群体中有一小部分花粉普遍表现为体积小,细胞质稀薄,发育迟缓,且大部分将停滞发育,但仍有极少数在体内沿着孢子体途径发育到3核水平。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方式除正常的正四面体形,所有品种中均存在少数排列为左右对称的四分体和减数分裂及小孢子发育不同步的现象。异常花粉的发生率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及品种间分化,而各品种能育花粉的数量与种子结实率并不完全成正比。[结论]减数分裂不同步及异常是导致异常花粉形成的主要原因,异型花粉是导致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技术,对3种茄果类蔬菜作物花粉萌发研究的结果表明,茄果类蔬菜花粉属于“好气、喜温萌发”类型,适量的蔗糖、硼酸、维生素B1、辅酶I以及赤霉素可以明显提高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度;开放前1d的大蕾花粉已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以当天开放花和开放后1d的萎凋花的花粉萌发力最强,4℃低温下贮藏的花粉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萌发力。此外,3种供试作物花粉萌发力的差异与相应花粉大小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微技术对云南和河南烤烟叶片的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叶发育过程中,两地烟叶的超微结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主要差异表现在淀粉粒与嗜锇颗粒上:在叶片发育早期,云南烟叶细胞中叶绿体及淀粉粒明显少于河南烟叶;在叶片发育中期,云南烟叶淀粉粒较多,嗜锇颗粒较少;在叶片发育后期,河南烟叶叶绿体降解迅速,嗜锇颗粒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