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鸡脱肛主要是因为育成期运动不足、鸡体过肥、母鸡过早或过晚开产、日粮中蛋白质供给过剩、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光照不当或维生素D供给不足,以及一些病理方面的因素,如泄殖腔炎症、鸡白痢、球虫病及腹腔肿瘤等。 相似文献
2.
3.
1脱肛 1.1表现脱肛的鸡,输卵管、泄殖腔翻出肛门之外不能恢复至原来的正常状态,进而引起发炎、水肿、溃疡,甚至被其他正常鸡啄食,引发群体啄癖。 1.2原因 1.2.1光照不合理育成期光照时间过长,导致过早性成熟,在体成熟尚未完成时即开产;开产后如果继续进行光照刺激,使蛋重过大;产蛋期光照时间过长或光照强度过大,输卵管内油脂分泌少,使鸡蛋从泄殖腔经过的时间短、过快努责等。 相似文献
4.
5.
6.
<正>1脱肛1.1表现脱肛的鸡,输卵管、泄殖腔翻出肛门之外而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进而引起发炎、水肿、溃疡,甚至被其他正常鸡啄食,引发群体啄癖。1.2原因1.2.1光照不合理育成期光照时间过长,导致过早性成熟,在体成熟尚未完成时即开产;开产后如果继续进行光照刺激,使蛋重过大;产蛋期光照时间过长或光照强度过大,输卵管内油脂分泌少,鸡蛋从泄殖腔经过的时间短,过快努责等。1.2.2饲料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20日云县茂兰镇柏林村一蛋鸡养殖户养殖的海兰褐蛋鸡4 500羽,156日龄,开产2周出现瘫痪,并陆续死亡,截至当日已死亡400多羽。1症状病鸡先是产软壳蛋,随后常表现为精神萎顿,嗜睡,站立困难,疲乏无力,严重时不能站立,侧卧于笼底,发生瘫痪。 相似文献
8.
(一)产蛋鸡常见问题分析1.育成期体重均匀度不好。主要是由于断喙技术不高、育成期密度偏大、料槽和水槽数偏少、每天加料次数太少、育成期高温等原因引起。育成期体重均匀度不好可导致鸡群产蛋高峰期短、蛋重大小不一、啄肛、 相似文献
9.
1适当增加饲料营养浓度生产实践证明,在夏季高温期间饲料中添加1.5%的熟豆油,其产蛋率可显著提高。此时谷物类饲料如玉米的用量一般为50%~55%。2酌情增加蛋白饲料供应夏季天热,鸡采食量减少,只有适量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并保证氨基酸平衡,才能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的需要。产蛋鸡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应比其他季节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18%以上。增加配合饲料中豆粕、棉仁饼等 相似文献
10.
(一)产蛋高峰上升缓慢 1.钙的添加不科学.对策:(1)在鸡开产前2周(18周龄)及时进行补钙.实践证明,产蛋鸡的日粮中钙的含量以3%~3.5%为佳.(2)要在每日的12-18时补喂高钙饲料. 相似文献
11.
(一)原因分析1.鸡群整齐度差。蛋鸡在育成期由于饲养密度大,饲料采食不均,致使鸡只发育不良,大小不均。出现大鸡采食过多,导致过肥,其肛门周边组织脂肪过多,弹性降低,产蛋时肛门外翻且难以复位而脱肛。小鸡因营养不良,鸡体瘦小, 相似文献
12.
张兴远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3,(11):41-41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一般分为育雏期(0~4周龄)、育成期(5~20周龄)和产蛋期(21~80周龄)。现对开产前的几项关键管理措施加以说明,以引起广大蛋鸡养殖场户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14.
15.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2,(6)
①调整日粮营养水平。提高日粮能量、蛋白质或氨基酸水平.增加维生素、矿物质供给。②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应加大通风量.必要时在每日清粪后向粪池内撒些石灰.减少高湿影响.以确保舍内空气新鲜、凉爽。 相似文献
16.
初产蛋鸡在产蛋的过程中,有部分鸡常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产蛋无规律,蛋与蛋之间间隔时间长,产软皮蛋,产异状蛋及产很小的蛋。在蛋鸡的饲养过程中,有人把这种情况看作异常现象,盲目地把这些鸡作为劣质鸡处理,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不对的。因为初产蛋鸡短时间的产异常蛋属于正常现象。鸡从开始产第一个蛋到正常产蛋开始称为始产期,上述异常情况都出现在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商品蛋鸡育成期是指43日龄到149日龄的青年鸡。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整齐度为产蛋期打基础,要求每月测一次体重,如大群鸡体重不达标,要适当改变饲料配方,增加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如少数鸡体重差的多,可分出来喂雏鸡料,以保证按期开产、早达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蛋鸡泄殖腔脱出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疾病,此病多发于初产蛋鸡,高发于高产蛋鸡特别是当年鸡。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啄癖的发生,甚至导致大批蛋鸡被淘汰,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大多数养殖户都非常关注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一直把蛋白质这个指标作为评价饲料好坏的标准,但是家禽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构成蛋白质的多种氨基酸的数量和相互比例的需要。当前,在鸡的日粮配合中,氨基酸含量已成为计算日粮配方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不同日龄育成期公貂(Mstula vision)生长性能与消化代谢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水貂在断奶分窝后至育成前期结束期间,对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及不同营养水平对水貂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状况、日龄相近的幼龄雄性水貂60只,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6组,6组饲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V组)、38%(Ⅵ组).在水貂育成期内,进行饲养与消化代谢试验,分析不同日龄水貂的蛋白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氮沉积、氮生物学价值等指标,结合饲料转化率及日增体质量,研究水貂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组水貂在体质量、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质利用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饲料转化率、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食入氮和尿氮指标上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水貂尿氮排出量随着饲喂日粮的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增加;育成期水貂的日粮蛋白质含量低于32%时,饲料转化率和日增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育成期水貂日粮蛋白质水平低于32%,水貂的生长速度显著减慢;日粮蛋白质含量达到34%以上能够提高脂肪和干物质的消化率;育成期水貂在50~80日龄之间,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36%,80~110日龄间,水貂适宜的蛋白质水平是3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