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进行飞机播种造林试验初报涂敦恒,邹文辉(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我国飞机播种造林30多年来,播种作业一直沿用人工摆设地面信号标志(烟火、旗帜、反光镜等)导航,地勤工作在飞播造林中花费人力最多,费用占播种投资的12%左右,仅...  相似文献   

2.
飞播造林播种质量,主要是指飞播时种子撒落地面的均匀程度。是继适地适树、适时播种后,一个关系飞播造林成效的重要问题。为提高飞播造林播种质量,我们近年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影响飞播造林播种质量的因素很多,在不同地形和采用不同机型时,作业飞机的飞  相似文献   

3.
GPS通常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由于飞播区大多处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山、沙区,地勤成了飞播造林中花费人力最多、最艰苦的工作.受播区交通、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高速度的航空设施和落后的地勤配合十分困难,稍有不当,不仅会失去播种时机,甚至还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和播种质量.已有飞播导航成了困扰陕西省飞播造林的一大难题.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我国从1987年开始引进GPS接收机的研制与生产,为改进飞播作业导航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陕西省飞播造林中已广泛使用了GPS导航这一飞播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4.
飞机播种造林作为一种机械化造林方式,以其成本低,速度快,效益明显而得到普遍推广,然而在飞播作业中,一些技术环节如航标线测量及定位打桩,领航,地面人工信号设置等,其工作量大,而且非常艰巨,尤其在山区,更是得到了工作困难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1996年开始在库布其沙漠的飞播中采用了GEOID POSITION SYSTEM(地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图示导航飞播作业,试验效果很好,认为GPS图示  相似文献   

5.
飞播造林GPS导航与人工地面导航的比较董仕先,聂连祥(河北省隆化县林业局,隆化068150)隆化县利用飞机播种造林已有20多年历史,为使飞机寻找目标准确,落种均匀,一直采用人工地面设置导航信号的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方法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为此,...  相似文献   

6.
飞机播种造林(简杯飞播)施工作业,要依靠地面导航才能进行。所以,飞播前必须用罗盘仪测量,把播区设计图上各条航标线的航标桩(导航点)落实到播区的地面。标桩位置测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飞播质量,关系着飞播的成败。这就要求把罗盘仪测量的系统误差降低到允许误差的最低限度。测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关:  相似文献   

7.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是90年代世界上一项高新技术,将其应用于飞机播种技术,可减少地面工作人员和减轻劳动强度,节约飞播经费,提高飞播质量,对于推动飞播造林技术进步和加快造林绿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把飞播造林继续推向前进本刊评论员我国开展飞机播种造林至今已整整40年了,云南断断续续开展飞播造林也已有28个年头。采用现代化的飞机播种造林技术以绿化中华大地,40年不间断并取得令全世界惊叹的成绩,这确实是一个应该载入史册、值得纪念的大事。众所周知,云...  相似文献   

9.
<正> 我区从1974年开展飞机播种造林试验以来,通过八年的实践证明,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与气象因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降雨量直接影响着飞播造林的效果。现着重谈谈适宜播期的气象条件和飞行作业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0.
汉中市自1971年开始利用飞机播种造林至今已34年。飞播造林总面积达36万hm^2,成林和可望成林面积达13万多hm^2。仅此一项提高汉中森林覆盖率4.6%。为生态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飞播造林事业的深入快速发展。适宜飞机施工作业的播区很难选设。加之全球温室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1.
GPS卫星导航在我国应用于飞播造林,始于四川省。1993年,四川省林业厅针对本省播区面积大,地形复杂,海拔又高,测量航标线和地面烟雾剂导航难度大的实际,引进了这项先进的导航技术。试用3a后,1995年推广到全国。河北省GPS卫星导航应用于飞播造林尚属首次。因此,赤城县在1996年飞播造林中,采取了铺设地标导航和卫星导航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观察和飞播现场检质记录验证,CPS卫星导航在飞播造林工作中,是一项既能保证作业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飞播作业开支的先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模拟飞播就是采用飞机播种造林的作业流程,但不用飞机播撒种子,而用人工进行种子撒播的造林方式。具体的操作要点有以下几方面。1模拟飞播区的选定根据造林规划,对要进行作业的荒山荒地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作业地点的小气候环境条件及土壤植被情况。然后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确定播区的造林树种。为保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飞播造林GPS导航和人工地面导航在具体生产实践中效果的分析比较,进一步验证了GPS导航在飞播造林中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人工地面导航相比较,飞播造林采用GPS导航具有提高播种质量、改善飞行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飞行安全系数、降低造林成本等优点,GPS导航落种质量略高于人工地面导航,飞播造林采用GPS导航可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同时,GPS导航也能节省一部分地勤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14.
浅谈山地飞播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播区是飞机播种造林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我区的飞播造林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巨大成绩。1984年赤峰市喀喇沁旗在半干旱石质山地乔灌草混播油松飞播成功,开创了自治区山地飞播的新局面。近年来,山地飞播造林技术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青山沿线、乌盟山地飞机播种造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仅就山地飞播的播区选择问题作一些粗浅探讨。对我区山地播区选择而言,自然条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降水量,这也是制约自治区山地飞播成败最主要的因素。目前我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7~9月季节性降水量100mm以…  相似文献   

15.
刘道平 《中国林业》1997,(12):21-21
飞播造林的五大趋势文/刘道平1956年以来,全国有26个省(区、市)的931个县(旗、市、区)进行飞机播种造林,作业面积达2533万公顷,成效面积867万公顷,占建国以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四分之一,使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0.9个百分点。40年来,飞播造...  相似文献   

16.
飞机播种造林,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是一种绿化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成本低的现代造林技术,是恢复与扩大森林资源的有力措施之一。我区于1981年在太行山中段的和顺、左权、寿阳三个县进行了油松飞机播种造林试验,总面积达10万余亩。为了研究飞播造林的可行性,总结经验,掌握规律,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效果,促进飞播造林的广泛开展,我们于1983年4月18日至7月底对上述地区的飞播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一、飞播区的概况和顺县的万山、赵村播区位于和顺县西北部的横岭公社。主要山脉多为东北—  相似文献   

17.
从无人机选择、播区调查、树种选择和处理、播种量确定、播种方式、播期、飞播作业实施以及播后管理、造林成效评估等方面介绍了无人机飞播造林,为推广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飞播造林种草是一种机械化的作业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等优点,是快速恢复植被,绿化荒山的有效途径。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从1958年开始,首先在四川省西昌获得成功。二十年来,先后有22个省(区)开展了此项工作,飞播造林总面积达一亿六千多万亩,保存面积约六千三百五十万亩。飞播造林最早的四川、广西等省(区)已经成林,并开始受益。飞播造林种草又是一种粗放的造林种草方法,播种前不整地,播种后不复土,与其它造林种草方法相比,它具有更严格的季节要求。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19.
飞机播种造林(简称飞播造林)是模拟天然更新的一种机械化造林方法,是现阶段加速我国绿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飞播造林工艺过程中,运用合适的设备,是提高飞播造林质量、降低飞播造林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一、飞行器目前,我国用于飞播造林的飞行器就是飞机。我国现有各种专业用飞机200多架,其中用于农林业的为150多架。主要有安2型、运5型、伊尔14型等等,还有一些直升飞  相似文献   

20.
<正>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它具有速度快、工效高、成本低,能深入偏远山区作业的特点,是发展林业,加速绿化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我省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在恩施地区进行了飞播造林,到一九八○年止,已有四个地区十四个县进行了飞播造林,共有播区七十四个,播区总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