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凡纳滨对虾虾肉和虾头中风味物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和开发虾头资源从而提高对虾经济附加值,同时探讨熟制对虾类风味产生的影响,以凡纳滨对虾生、熟虾肉和生、熟虾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别对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挥发性物质和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虾头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虾肉,熟制会使粗蛋白的含量下降,但变化差异不显著;虾头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TFAA)显著高于虾肉,二者主要游离氨基酸种类相同(甘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苏氨酸),对虾头呈味有贡献的游离氨基酸种类更丰富;虾头和虾肉中肌苷酸(IMP)含量最高,腺苷酸(AMP)次之,二者的味道强度值(TAV)均大于1,对鲜味贡献较大。GC/MS共检测出88种挥发性物质,虾肉和虾头中分别特有29种和18种,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形成虾肉和虾头的特殊气味,熟制产生大量的醛类、酮类和芳香类物质。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虾肉和虾头中营养物质、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对风味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亲虾的能量代谢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本试验测定了中国对虾亲虾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耗氧率、二氧化碳排出率和氨氮排泄率,研究了它们的呼吸商、氧氮比、能源的化学本质及其消耗量之比。结果表明,体重为85.1±14.8克的亲虾,在水温19~22℃时的耗氧率为0.25±0.08毫克/克·小时,二氧化碳排出率为0.28±0.09毫克/克·小时,氨氮排泄率为8.86±3.53微克/克·小时;亲虾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混台物为能源,其中以蛋白质为主,脂肪次之,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最少;亲虾的耗氧率(Y)与体重(W)呈负相关,Y=1.89W~(-1.3),而与性腺发育的影响则相反,性腺发育好的亲虾代谢率高,性腺发育差的亲虾代谢率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虾类食品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的对虾养殖业迅速崛起。目前养殖面积和总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但虾饲料基本上仍依赖天然活饲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虾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现状,上海大江有限公司于1989年从泰国正大集团引进了成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的肌肉、肝胰脏、性腺及卵的脂肪酸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野生及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都含有大量的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这与其它海洋甲壳类的脂肪酸组成相类似;与野生的中国对虾相比较,人工养殖对虾的各组织及卵含有较高比例的亚油酸及较低比例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野与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在脂肪酸组成上的这一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生态环境及所摄食物的不同所造成的。从我们先前的实验 相似文献
6.
研究加热过程中对中国对虾肌肉的水溶性提取物中成分的影响,水溶性提取物在65、75、85和95℃加热1h后,某些成分如Gly、Arg、Ala、Glu、IMP、甜菜碱等的含量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成分可能对蒸煮后产生的特征特虾风味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亚洲和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性海洋产业。我国的对虾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曾在19881992年居于世界首位,年产量达20多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1993年养殖对虾病害的暴发性流行,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严重滑坡,不仅对虾养殖业本身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相关的对虾加工和出口等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由对虾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虾病害防治和养殖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积极引进凡纳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和细角对虾(俗称蓝对虾)等新的虾种进行养殖,特别是我国华南地区采用高位池和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凡纳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迅速回升,对虾养殖业又开始出现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2000年华南地区养殖对虾产量增长迅速,达到12万多吨,其中约5万吨是凡纳对虾;仅广东省就达到7.5万多吨.超过全国产量的1/3。采用新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凡纳对虾单造产量普遍达到510吨,公顷,高的年产量已达到20吨,公顷,在江苏、山东等地进行小规模养殖也取得了成功,其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优于我国原有的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华南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养殖对虾的主产区。2000年我国华南地区引进细角对虾进行试养取得成功,个别地区单造产量达到610吨,公顷,成为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中又一个新的种类。但是,国内对于细角对虾的研究刚刚开始,缺乏专门介绍该虾的资料,广大虾农对此虾也了解不多。作者在此对细角对虾的养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并与凡纳对虾等其他滨对虾属种类进行比较,提供给有关科研人员和养虾业者参考,希望对我国细角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地下卤水养殖中国对虾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卤水经盐度及主要离子含量的调节后,用于养地虾,能防止病毒性虾病的发生。用地睛卤水养殖中国对虾2年试验结果表明:0.6cm的虾苗经25天暂养,体长达3.0cm,成活率为63-66.7%,再经4个月养殖,体长增至11.2-13.2cm,每亩产量达到39.7-92.5kg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黑白斑病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中国对虾所患的“黑白斑病”,从症状看,类似孤菌病。有人亦叫孤菌病。但是经研究发现.孤菌致病情况复杂。不同国家对孤菌病症状的描述,也不尽相同,据有关专家的意见.本文所叙述的这种虾病叫“黑白斑病”。 相似文献
11.
1991~1992年间,从唐山沿海四县7个对虾养殖场采集弧菌综合症病虾81尾,并将虾体主要患病部位进行弧菌分高培养,虾体弧菌检出率为95.1%(71/81),主要患病部位弧菌阳性分离率为86.8%(146/168),对其中64株弧菌进行生化反应鉴定,结果为麦氏弧菌8株(12.5%),哈佛弧菌6株(9.4%),弯曲弧菌7株(10.9%),溶藻弧菌21株(32.8%),河弧菌10株(15.6%),副溶血弧菌1株(1.6%),霍利斯弧菌11株(17.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病变的中国对虾溞状幼体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病虾的肠粘膜、肌肉、神经索、心脏等组织器官普遍坏死。明显的特征是,角质层皮下组织的细胞核内有巨大嗜伊红染料的包涵体。故推论此病是由细小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病原菌(鳗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1987年7~10月福建省平谭县对虾养殖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流行病。病虾活动力减弱,食欲下降,个体消瘦,头胸甲心区附近呈白色或浅桔红色,血淋巴液稀薄、混浊、不能凝固。因病虾步足、游泳肢及尾扇呈鲜红色,被称为“红腿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从五只垂死病虾的心脏血淋巴液中分离到细菌作纯焙养,经肌肉注射和浸泡的人工感染方法,得到了与虾池中患病虾相同的症状。菌原菌是革兰氏阴性短杆鼠。以极生单鞭毛运动。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能还原硝酸盐成亚硝酸盐。精氨酸脱羧;鸟氨酸、赖氨酸不脱羧。V.P.阳性.在42℃中不能生长。不能在无盐和含有8%NaCl 的胨水中生长,但在含有3%和6%NaCl的胨水中生长良好。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经鉴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Bergman)。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对虾对蛋白质、脂肪和淀粉消化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中国对虾对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的研究,虽然已有了一些,然而这些研究尚未涉及消化率在不同环境下及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变化。至于中国对虾对脂肪与淀粉消化率的测定,尚未见到正式报道,由于中国对虾是我国特有的水产养殖品种,所以对中国对虾消化生理的进一步研究,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养殖生产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渤海对虾洄游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渤海对虾标志放流与重捕资料、渤海大面水文调查资料、渔场统计资料以及幼虾相对数量试捕资料,对渤海对虾的洄游、分布和中心渔场的位置进行了研究。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表明:每年6、7月份,幼对虾在渤海各海湾及河口水深10米以内的咸淡水交汇处生活;8月上旬至9月下旬由“低盐高温”区(盐度为22-28%,水温为26-28℃)游向渤海中部东侧或辽东湾中部的“高盐低温”区(盐度为30-31%,水温为20-23℃)索饵;9月下旬之后,因季风影响浅水区水温下降,原冷水团所在的深水区反而成为相对的高温区,对虾集中于“相对高温区”中。中心渔场位置及其稳定程度取决于底层水温、盐度分布及它们的稳定状况。渤海对虾具有趋向于底层水温20℃和盐度30.5%的习性。 相似文献
19.
由患不同程度褐斑病对虾的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各时期的褐斑病都包括甲壳及壳下内部组织两部分的病变;都有增生性和非增生性两种组织应答。故推论是由多种病原菌混合污染所致。在早期褐斑病虾之甲壳表面发现有粘液状分泌物,说明此时在对虾甲壳表面已有了局部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