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我省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发展 我省自从1979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新技术到现在,已有12年的时间。在这12年中主要有如下的新发展: (一)覆膜面积扩大,经济效益显著。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是1979年开始引进试验,由于这项新技术一次性投资较多,因此我们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和坚持在增产增收的地方推广的原则。经过4年多点试验示范,1982年覆膜面积1.62万亩,平均亩产431.2公斤,比不覆膜的亩增90.6公斤,增产29.2%,扣除地膜除草剂成本后,亩净增收50.6元。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用于地面覆盖栽培的塑料薄膜,其种类越来越多。花生是应用塑料薄膜栽培最多的作物之一,1986年全国花生播种面积4880万亩,其中覆膜面积373万亩,覆盖率为7.64%。为合理选膜用膜,提高覆膜经济效益,现将11种塑料薄膜的主要性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近几年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农牧渔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1984年,全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总面积为137万多亩,比1983年扩大了1.38倍,主要分布于北方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北京五省市,约占全国花生覆膜栽培总面积的95%。陕西、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广东、广西、云南、吉林等省也在试验示范推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高产稳产覆膜栽培新技术,提高花生覆膜栽培的水平,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81年在莱西县水集镇谭彪庄村基点试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种植花生三分地,试验结果覆膜亩产806斤,比不覆膜露地栽培亩产660斤,增产206斤,增产31.2%。1982年地膜覆盖花生扩大到17.7亩,其中15.7亩平均亩产达到1262.9斤,创山东省15亩以上产量最高记录。这一年覆膜比不覆膜增产154.4斤,增产13.9%。1983年全村205亩花生,全部覆膜种植,经省、市、县、社以及广东、广西参观同志验收,平均亩产1277.7斤,比不覆膜亩产1144斤,增产133.7斤,增产11.7%,又创全省面积最大、亩产量最高的新纪录。三年平均覆膜亩产1155.5斤,比不覆膜亩产970.8斤,增产144.7斤,增产14.9%。  相似文献   

5.
唐秦地区是河北省的主要花生产区,也是重要的花生商品基地。从1980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新技术以来,经过多点试验、大面积示范,证明是提高花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花生覆膜面积迅速得到扩大。但是由于受土质、技术、生产等条件的限制,适宜覆膜的花生面积会受到一定限制。为保持和扩大膜栽花生面积达到稳定高产,我们于1983年开始了花生连续覆膜栽培试验,探讨连续覆膜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花生不同连续覆  相似文献   

6.
简讯     
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报道:1985年全国花生覆膜面积达370万亩,比上年扩大230万亩。其中京、辽、冀、鲁、豫五省市的覆盖面积占全国87%。 1985年花生地膜覆盖的特点是:新型地膜的使用面积增加。新型地膜——低压膜和线性膜,增温、保墒效应与高压膜基本相同,而用膜量每亩减少4公斤左右,成本降低30—50%。其次是,很多地区已形成了规范化的配套技术。如山东省推广  相似文献   

7.
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是一项新的农业栽培技术。全国已经试验覆膜的作物达七十多种,其中有应用价值的三十多种。但是,有关甜菜覆膜的应用研究资料尚少。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甜菜重点产区之一。为了探索高产高糖的栽培措施,1982年我们在全盟六个旗(县)组织部署,进行了地膜覆盖多点试验。经过一年初步实践,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1983年甜菜覆膜面积达到2980亩,长势良好,效果显著,各旗(县)纷纷要求扩大推广面积,予计1984年覆膜面积将达4—5万亩。  相似文献   

8.
地膜覆盖引入我国短短六年,覆盖作物已达8O多种。有些在国外被认为不宜覆膜的作物,我国已获得了成功,甜菜就是其中之一。自1980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甜菜制糖工业研究所在27平方米土地上首开试验,到1984年全国地膜覆盖甜菜面积已达2.6万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我省自从1979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新技术到现在,已有十二年的时间。在这十二年中主要有如下的新发展: (一)覆膜面积扩大,经济效益显著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是1979年开始引进试验。由于这项新技术一次性投资较多,因此我们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和坚持在增产增收的地方推广的原则。经过四年多点试  相似文献   

10.
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自1979年由日本引入我国至今已有7年的历史。先后已在29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种作物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累计面积达5,300多万亩,其中花生覆盖面积550多万亩,均收到了早熟、高产和稳产的效果。同时在花生增产因素和生长机理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试验研究进展。但对地膜覆盖栽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及较少,为了促进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国稳步发展,现提出几个问题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1.
花生地膜覆盖是一项高产栽培方法,一般可增产30—50%。金县花生地膜覆盖发展很快,1976年为5.45亩,1984年发展到91400亩,占花生播种面积的76.5%,平均亩产456斤,比不覆膜时增产50%以上。从1980年到1984年连续五年出现亩产千斤的田块,面积由1.85亩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湛江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一年春夏秋三造都可种植,面积、总产居广东省首位。1980年全区花生播种124.3万亩,总产19320万斤。 近年来,我区花生生产通过作物布局调整有所发展,主要是部份低产稻田改种花生,培肥了地力,改良了土壤,使春花生由1979年108.9万亩扩大到1981年115.9万亩,其中水旱田花生播种面积由30万亩扩大到38万亩。低产稻田改为花生、水稻或花生、水稻(杂  相似文献   

13.
覆膜农田地膜残留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绪友  王允成 《花生学报》1993,(2):11-12,10
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近几年,随着“科技兴农”战略措施的实施和支农工业的崛起,号称“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经过十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年覆盖面积达150万亩,其中花生覆膜面积1992年达130万亩,占花生播种面积的70%左右,成为近几年花生增产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地膜是高分子化合物,在土壤中很难分解,拣拾不净易造成新的污染,破坏土壤物理性状,造成后茬作物减产。为摸清当前我区农田土壤中残膜数量,于1991~1992年对几个重点县进行土壤中残膜数量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栽培是由国外引进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在棉花、花生及蔬菜等作物上已广泛应用。近几年对原料甜菜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及应用较为深入,但对采种甜菜研究尚少。为探索甜菜露地越冬采种早熟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笔者于1983~1985年进行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和生产示范,取得了显著增产效果,已开始在江苏省农垦系统各采种农场推广。1985年黄海农场甜菜采种覆膜面积已达2,430亩,占采种面积的30%。  相似文献   

15.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生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好的新技术。唐山市是河北省花生主要产区,从1980年开始试种几亩,到1983年已发展至7万余亩,1984年覆膜面积30万亩,约占花生面积25%。为更好地指导千家万户种植,进一步提高覆膜技术水平。根据个人在基层所作的工作,对花生覆膜栽培增产机理,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市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从1981年的百多亩,至1985年发展到11万亩,约占花生种植面积的24%。但是,由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我市推广年限较短,有的技术内容还没能全面合理运用,障碍着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下面提出来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本情况 我区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0年试验以来,发展较快。赤峰试验结果,覆膜比未覆膜的亩增产1400斤,增长32.3%,含糖率亦有所提高。1982年巴盟在六个旗县对甜菜进行膜栽试验,面积17.93亩,平均单产9085.8斤,比对照亩增产4071.8斤。1982年赤峰五三公社18亩甜菜试验田,覆膜的亩产5517.4斤,比对照增产33.5%。在各点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983年发展到七盟二市扩大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除少数未按栽培技术要求操作者外,都显示了增产、增收效益,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巴盟地区1983年甜菜地膜覆盖面积达2903亩,平均亩产达8500斤,含糖率比对照高0.5—0.9%,其中有323.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444.7斤,比对照5625斤增产3464斤;临河县乌兰乡立新六社典型户乔玉玺覆膜甜菜9.1亩,平均亩产10249.6斤。赤峰五三公社覆膜甜菜520亩,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5071斤,比对照亩增产41.5%;呼市白庙子公社39亩示范田覆膜甜菜,平均亩产8721.6斤,比对照增产36.7%,含糖增0.4%。  相似文献   

18.
为了摸索地膜覆盖花生增产的新路子,我们搞了地膜覆盖双季花生试验。经验收,笫一季亩产498.6斤,比对照(不盖膜,下同)增产44.5%;第二季亩产379.6斤,比对照增产51.5%。两季覆膜花生总产878.2斤,比对照亩增产282.6斤。现将试验情况初步简结如下: 一、试验基本情况 本试验地为沙壤土,地力中下等,面积一亩,另设对照区。供试品种两季均为鲁花一号。第一季覆膜花生4月1日播种。7月23日收获,全生育期113天。第二季7月23日播种,10月24日收获,全生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机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机械。我省自1982年开始引进、试验后,经全省农机科研人员的努力,到1985年全省已发展到18种,保有量3070台,累计作业面积达59.8万亩,其中,机铺花生22.8万亩,占总机铺面积的38.1%,几年来试验证明:地膜覆盖机的发展与应用,不但节省了大量的劳力,改善了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花生地膜覆盖增产机制着手,结合全国各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对各地2—3年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经济效益分析,以经济效益之高低衡量各地是否适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从而得出:东北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及秦巴山地的中海拔地带为花生覆膜适宜区;黄河流域花生区春花生为临界适宜到适宜、夏花生适宜覆膜区;长江流域花生区为春花生适宜,夏花生不适宜区,东南沿海花生区是春花生临界适宜、夏秋花生不适宜区;海南岛及其他热带区冬花生适宜,其他花生不适宜覆膜;其他地区花生不适宜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