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高中数学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关键性的知识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了阻碍。圆锥曲线方面的知识点是高中数学中相对较难的问题,在对其进行学习的时候要将构造法使用在其中,进而在多个角度上对圆锥曲线问题进行解答。本文就实际例题为基础,以此详细地阐述构造法在圆锥曲线解答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分析几何非线性问题时,把摄动法引入变分方程,推导了梁、板、扁壳的各级摄动变分方程,用这些方程可以方便地进行有限元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大型泵站肘形进水流道过水断面面积与内外壁边界几何参数之间的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数值解法。与以往所采用的图解法相比,免除了繁琐的作图和校核修改过程,对应于一定的流速分布给出唯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求函数值域、最值问题,它涉及代数、几何、三角等知识,所使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配方法(2)利用函数单调性(3)判别式法(4)反函数法(5)换元法(6)数形结合法(7)均值不等式法(8)求导法等。  一、配方法分析  例1求二次函数y=-2x2+5x+1的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方程与最值③作出图像④单调区间。解①a=-2<0开口向下②对称轴方程X=54,ymax=338③略④x∈(54,+∝)递减。求函数y=-2sin2x+5sinx+1的最值。解:y=-2(sinx-54)2+338令t=…  相似文献   

5.
利用相对误差最小二乘法估计材积方程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利用相对误差最小二乘法估计材积方程参数的方法,讨论了该方法与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材积方程参数的某些一致性。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材积方程模型的异方差性,使建立的材积方程较大地降低了平均相对预测误差,提高了精度  相似文献   

6.
从数理上考察了双倒数法求算Michaelis-Menten方程参数的误差后,提出了一种“约束条件下n维极值复形调优法”的优化求算方法。运用一个具体算例证明了双倒数法对实验误差相当敏感,它要求实验误差控制在0.1%之内,才能保证求算出的Michaelis-Menten方程参数不出现错误结果,因而是一种不可靠的求算法。而优化法即使在实验数据具有10%的误差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求算结果的误差不超过10%。认为优化法是一种很好的求算Michaelis-Menten方程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燃气管道不稳定流进行了研究,推导了了计算管内燃气流动的特征线法和公式。特征线法从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出发,将难以求解的偏微分方程组转移为便于工程数值计算的等价差分方程组,从而解决了燃气管道中快瞬交流的计算问题。特征线法物理概念明确,数学分析严谨,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为第三章有限单元法六个基本步骤中的后三个步骤:“单元特性矩阵和单元特性列阵之集合和整体方程之推导”、“有限元方程的解”和“单元场变量计算”。概括地介绍了有限单元法在各个不同步骤中所采用的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烟包形式的复烤烟叶为试材,对比研究了电容法与电阻法测量烟叶含水率的差异,并将电容值与电阻值分别与烟叶含水率进行方程拟合。结果表明:电容法测试时,电容与烟叶含水率均呈显著相关,在1、10、100 k Hz频率下,随着频率的增大,电容值对频率的敏感度降低,烟叶含水率与电容值相关方程拟合度也降低,数学模型可用对数模型表示;电阻法测试时,测试电压对电阻测量结果无显著影响,采用双杆电极测量的电阻值与烟叶含水率呈显著相关,建立两者间的数学模型为二次多项式;采用电容法测量烟叶含水率比电阻法更优,以单杆电极、测试频率1 k Hz情况下检测的电容值与烟叶含水率的模拟方程拟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本利用推广的Pell方程法给出了一类丢番图方程的全部在整数解。  相似文献   

11.
包雪梅  周海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25-3926
[目的]为了寻找描述水稻叶片着生状态特性的最佳数学模型,更好地揭示水稻生长过程中株形特性。[方法]以杂交稻品种B优827为试验对象,用Logistic、渐进回归、二次曲线、S曲线、逻辑斯蒂和Gauss 6个方程分别对水稻叶片着生角度进行拟合,并比较了不同方程的拟合效果。[结果]6个方程对B优827的叶片着生角度都能拟合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相比之下,Gauss模型拟合决定系数最大。[结论]Gaus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能更好地反映品种的叶片着生状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高光谱植被指数对棉花叶绿素含量的估算精度,以陕西省关中地区棉花花铃期叶片高光谱反射率为数据源,分析了13种植被指数与棉花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相关关系;同时采用降精细采样法,详细分析400~2 000nm波段范围内原始光谱反射率的任意两两波段组合而成的优化光谱指数RSI与SPAD值的定量关系,构建线性及非线性回归监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所提取的13种植被指数中NIR/NIR与SPAD值的相关系数最大(r=0.914),并且基于NIR/NIR(R780/R740)构建的回归方程模型优于其他植被指数,其构建的二次曲线方程回归模型建模与验模R2分别为0.900和0.785,RMSE为4.762,RE为7.86%,为基于提取的12种植被指数构建SPAD值估算模型中最佳模型;2)优化后的比值光谱指数RSI(Ration spectral index)的敏感波段为500和563nm,RSI(500,563)与SPAD值的相关系数r=0.999,与棉花叶片SPAD含量在0.01水平下呈显著相关,其构建的二次曲线方程模型效果最优,建模和验模R2分别为0.912和1.000,RMSE为2.848,RE为4.38%。与提取的13种植被指数相比,基于RSI指数二次曲线回归模型为估算叶绿素含量的最佳模型,并且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符合度较高R2=0.843,表明基于波段优化算法的优化光谱指数RSI能更好的预测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3个湛江地区甘蔗生产种植品种粤糖79/177、新台糖10号和粤糖71/210为材料,通过分期下种的大田试验,研究湛江地区不同植期甘蔗的糖分积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探讨湛江市甘蔗上下节锤度比与糖分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各植期到达各上下节锤度比值0.95的日期,均早于到达最高糖分日期,粤糖79/177为37~80d,新台糖10号为33~86d,粤糖71/210为37~64d。糖分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各品种分别少0.55~1.92,0.55~2.07,0.58~1.25。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用配极对主尖原理求作二次曲线及其主轴和中心,和求作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交点和切点,还应用此原理提出了绘制二次曲线的机构。  相似文献   

15.
以西南烟区4个市的C3F烟叶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烤烟色度与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关系。结果表明:色度与多数中性香气成分呈二次曲线关系,其中色度与6-甲基-5-庚烯-2-酮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当色度分值为6.12时,6-甲基-5-庚烯-2-酮含量达到最大,为0.76μg/g。色度与苯乙醛、苯乙醇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当色度分值为3.75和6.15时,苯乙醛和苯乙醇达到各自的最大值0.60μg/g和2.24μg/g。  相似文献   

16.
对从土壤中筛选出的1株抗根癌菌的拮抗放线菌(G-19)进行了鉴定和培养条件研究。经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经摇瓶发酵筛选,放线菌G-19最佳培养基为高氏一号;最佳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180 r/min、装液量40 mL/250mL、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28℃。  相似文献   

17.
郫县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方法,在影响郫县小麦产量的施肥技术诸因素中,选择氮、磷、钾施用量和追氮时期作为生产上的决策变量,以小麦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二次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主效应、交互效应的分析表明:施磷量和追氮时期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小麦(川育12号)在油沙田上每公顷产量高于6000kg的综合施肥技术措施,同时,剖析了郫县小麦经验施肥措施,得出高肥早追、低肥迟追的小麦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目前对高压钢叉管多节锥管过渡段的构形设计方法从整体上看不具有控制性的几何曲面构形,为此本文提出以单叶双曲回转面为多节锥管过渡段的近似曲面来进行构形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栽培因素对寒地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栽培因素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与密度及钾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关系.施氮量除与千粒重有明显的负相关作用外,其余农艺性状均呈二次曲线关系.钾肥对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密度会增加总穗数,但在高密度情况下穗数增长将趋缓.通过...  相似文献   

20.
为给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不同的氮肥处理,研究了氮肥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的影响,以及齐穗后干物质重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产量和水稻不同时期的叶片、茎鞘及总干物质重都有明显的增加作用,但过度增加氮肥,不仅干物质重增加不明显,而且也达不到高产水平。水稻齐穗期的干物质重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最佳值为9 228±300kg.hm-2;水稻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y=1.1099x+1 960.6(R2=0.98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