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变迁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区域型扶贫、攻坚型扶贫和综合型扶贫等四个阶段,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政策的成功实践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党和国家服务人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党和国家在脱贫问题以及农村扶贫开发和低保政策的落实上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背景下,农村的扶贫开发政策与低保政策作为两项主要的脱贫机制,应有效衔接。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衔接的价值进行简要说明,其次分析将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能有效提升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政策衔接科学性和精准性的对策。这不仅兼顾了社会效益,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为广大贫困人口带来福祉的同时,有助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作为农村反贫困的两项基本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农村低保制度是对扶贫开发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扶贫开发巩固了低保制度的成果。同时它们又有概念、对象、目标和性质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这两项基本的反贫困制度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着衔接成本过高,扶贫开发部门难以持续承担农村困难群体的能力发展和部分贫困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因此,应该采取复合型的衔接方式,调整扶贫开发政策以及负所得税来解决衔接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运行方式主要包括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自愿性移民搬迁、金融扶贫。当前农村扶贫开发在运行机制、扶贫成本、返贫和脱贫难度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来加以解决,以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和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江彬  左停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55-2757,2759
对我国农村扶贫政策与低保政策及其衔接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将两项政策真正有效衔接必须要认识到贫困不仅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收入问题,它涉及了社会资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健康、教育、社会公正等许多因素,要用社会发展的眼光,以实证研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贫困人群的作用,明确他们的所需与所想,如此才能更好的解决两项政策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政策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信凯 《农业展望》2009,5(1):27-31
技术层面政策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为启动市场所需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创新提供背景与平台;政策层面政策措施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渐进式改革,创立新的制度规则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政策进行多侧面深入理论分析.详细地展望了关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31-8732,8736
在总结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和贫困问题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学者关于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方面,基于我国城市化加快与贫困程度加深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扶贫政策和低保制度有必要作出重大调整、转变;另一方面,指出低保制度和扶贫政策的真正衔接没有一套万能的经验可循,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从管理、资金和政策上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机结合。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自实施以来,在缩减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鉴于当前农村贫困标准上调、相对贫困特征凸显、脱贫成本与难度增加、防止返贫任务艰巨、扶贫机制有待完善等新形势,迫切需要通过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完善扶贫目标瞄准机制、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参与式扶贫开发、完善扶贫政策体系等举措,调整扶贫开发政策,重构扶贫开发机制,以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梳理过去20年间我国出台的有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政策文本,可以发现政策文件具备3个特征:(1)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数量呈上升态势;(3)跨部门联合治理逐步深化。展望未来政策,必须从完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加强跨部门的协同治理、健全农村社区的自治组织、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引导多元力量参与共治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0.
段金萍 《农业考古》2017,(6):239-245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中国农村扶贫开发不仅为世界减贫事业、人类健康水平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仍面临着贫困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扶贫项目缺乏针对性、扶贫机构不健全、第三方考核滞后等困境。又由于农村致贫原因的多样性,精准扶贫的措施也应"对症下药",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主体等原因采取相应的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张宜红  万欣 《农业考古》2020,(1):250-258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是当前和未来我国"三农"工作总抓手。本文在厘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内在逻辑、传导机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两者相衔接仍然存在脱贫可持续性不强、衔接机制不畅、内生动力不足、要素保障能力不强等瓶颈制约,需从机制、政策、产业、观念和要素五个方面做好衔接。  相似文献   

13.
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也有利于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起始阶段,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在战略、责任、政策、工作四个层面有效衔接,要重视战略部署和规划,坚持将“精准”思维同时贯穿两个战略,充分吸纳脱贫攻坚中具有实效的体制机制,政策上要做好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扶贫减贫”与“惠农支农”的衔接;在工作上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官,标志着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总结脱贫经验有助于理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思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起步于理念的改变,我国在基本国情基础上,借鉴国际乡村建设理念制定的乡村发展战略具有科学性,但国情差异使得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不能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指导。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障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仍将面临思想困境、机制困境、现实困境、产业困境、动力困境等多重困境,因此实现二者有效衔接需要推动发展观念转变、减贫战略转型、工作体系转型、发展动力转换以及政府政策转向。未来研究中,需要利用全新的视野、思路、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理论整合、方法创新和全面的实证考察,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进行全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方面必将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对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的基本概况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深入探讨了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的构建方法和主要类型,并提出了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的运作和发展方式,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变迁,列举了多项精准扶贫战略的地方实践,分析了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绩效及实践困境。在宏观把握精准扶贫战略内在逻辑的前提下,从树立正确精准扶贫理念、兼顾多方精准扶贫主体、构建科学精准扶贫机制、运用多维精准扶贫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字乡村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步伐",规划中明确"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2019年5月,我国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部署10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采用DEA模型对安徽省大别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综合测度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安徽省大别山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主要受规模效率驱动;旅游扶贫规模效率和旅游扶贫综合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较为类似,均呈现出区域中间高南北低的分布,旅游扶贫纯技术效率高值区呈现出由区域北部和南部片状集中分布逐渐向四周不断分散分布的演化态势;投入规模、人力支持水平、可达性水平、信息化水平对大别山区旅游扶贫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弱呈现为信息化水平 > 人力支持 > 可达性水平 > 投入规模。  相似文献   

19.
向长明 《北京农业》2011,(18):199-201
探讨了木里县扶贫开发的现状以及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了扶贫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扶贫研究总体过于宏观,对扶贫对象的微观研究显得不足,影响脱贫攻坚的精准施策与精准扶贫。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不佳及年龄结构老化、贫困人口的性别严重失衡、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等微观层面加剧了精准脱贫的困境。尤其是劳动力受慢性疾病困扰或受残疾家庭成员的拖累严重制约着贫困家庭的收入来源,贫困地区人口的性别严重失衡加剧“婚姻挤压”,造成贫困农户的持续贫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短板也是脱贫攻坚内生动能的障碍。精准脱贫要以健康扶贫与生活救助兜住底线,以定向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