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水盐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柴达木盆地盐碱化弃耕地水盐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示范区地下水位年变幅为3.12-3.46m,处于临界水位以上,示范区土壤水盐季节动态受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强烈,在5月和8月皆出现有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现存大面积的盐碱化严重、土壤贫瘠的弃耕地,种植苜蓿可有效增加土壤中氮含量,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本研究选择耐盐碱的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Zhongmu No. 1)品种,探讨其对柴达木盆地高寒荒漠区弃耕地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当地土壤生态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弃耕地土壤pH较高(>8),种植苜蓿后对土壤pH并无影响,说明中苜1号紫花苜蓿对碱性土壤适应良好;种植苜蓿后土壤中全氮含量显著增加,而有效氮的含量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说明全氮含量更能表现苜蓿种植对增加土壤中氮含量的效应;苜蓿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磷钾,种植苜蓿后有效磷含量降低,而有效钾含量增加,说明苜蓿种植后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效钾的转化。因此,在柴达木弃耕退化地种植中苜1号紫花苜蓿可以有效地适应盐碱环境,提高土壤中养分含量,从而有效增加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碱化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碱化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灌溉的初期,决定灌区土壤盐碱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是自然因子;随着灌溉时间的延长,在强烈蒸发的影响下,由灌溉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则起着长期的作用。针对柴达木盆地实际情况及弃耕地盐碱化状况,必须采取全面规划,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碱化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灌溉的初期,决定灌区土壤盐碱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是自然因子;随着灌溉时间的延长,在强烈蒸发的影响下,由灌溉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则起着长期的作用。针对柴达木盆地实际情况及弃耕地盐碱化状况,必须采取全面规划,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弃耕地沙打旺栽培技术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在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弃耕地大面积种植的沙打旺的调查结果,沙打旺在0~30cm土层合盐含量不高于0.5%的地块上生长旺盛,夏秋深翻,冬灌,早春撒播,播前精细整地,播后及时镇压,是种植沙打旺的最佳农艺措施,建植后通过合理的灌溉和田间管理,每公顷青干草产量可达9046.5kg。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柴达木盆地盐碱化弃耕地上种植多年生饲草和增施厩肥的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层土壤发含量明显降低,土壤由重度盐碱土变为极轻盐碱化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弃耕地植被得到恢复,第一生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渍状况的主分量分析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采用主分量分析(PCA)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渍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属于中重度氯化物盐渍地、耕作层含盐量在0.5%-4.0%之间,盐分表聚强烈,基本无自然淋溶过程。耕作层第一、二主分量显著,累计贡献率高达95.0%左右,反映了该区土壤含盐量及盐离子分布规律,认为全盐量、Cl^-,Mg^2+是该弃耕地盐渍环境的特征因子。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盐碱化治理途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柴达木盆地盐碱化弃耕地上种植多年生饲草和增施厩肥的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层土壤盐分含量明显降低,土壤由重度盐碱土变为极轻盐碱化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弃耕地植被得到恢复,第一生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的弃耕地以苜蓿混播为主的方法建设人工草地的结果表明:人工草地中优良牧草比例明显增加,可食牧草的比例达77·58%,较对照16·31%提高4·7倍;土壤盐分含量由2000年的1·518%下降到2002年的0·128%~0·087%;产草量较对照提高52倍,可食牧草产量较对照提高22·85倍;混播苜蓿的投入产出比为3·17,平均每年的纯收入为3173元/hm2。试验区生态、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的弃耕地以苜蓿混播为主的方法建设人工草地,结果表明:人工草地中优良牧草比例明显增加.可食牧草的比例达77.58%,较对照(16.31%)提高3.8倍,产草量较天然草地提高51.9倍;土壤盐分含量由2000年的1.518%下降到2002年的0.128%~0.087%;混播苜蓿的投入产出比为3.17,平均每年的纯收入为3 173.33元/公顷,试验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地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地上用紫花苜蓿建立人工草地恢复植被效果良好,二龄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呈“S”型曲线,其高峰期在8月底。紫花苜蓿、野生杂类草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季节动态不尽相同,紫花苜蓿种群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的最大值在7~8月份,野生杂类草最大值在6~7月份。播种当年采用紫花苜蓿+燕麦混播处理不仅可提高紫花苜蓿新生苗的存活率和越冬率,而且使第2年返青出苗整齐,地上生物量较单播提高31.82%,还可增加当年收益。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地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上用紫花苜蓿建立人工草地恢复植被效果良好,二龄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呈“S”型曲线,其高峰期在8月底。紫花苜蓿、野生杂类草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季节动态不尽相同,紫花苜蓿种群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的最大值在7-8月份,野生杂类草最大值在6-7月份。播种当年采用紫花苜蓿+燕麦混播处理不仅可提高紫花苜蓿新生苗的存活率和越冬率,而且使第2年返青出苗整齐,地上生物量较单播提高31.82%,还可增加当年收益。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弃耕地恢复与重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柴达木盆地弃耕地上建植人工草地试验 ,结果表明 ,建植人工草地后 ,土壤中盐分含量显著降低 ,土壤由中重度盐土转变为微盐碱化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 ,第一生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撂荒地的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撂荒地的成因的基础上,对生物改良和利用撂荒地的大量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封育一灌溉和建植入工草是改良与利用盐渍化撂荒化撂荒地的有效途径,并阐述了在柴达木盆地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必要性 。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柴达木盆地弃耕地上建植人工草地试验,结果表明,建植人工草地后,土壤中盐分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由中重度盐土转变为微盐碱化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第一生产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弃耕地苜蓿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1年尕海农场盐酸碱弃耕地上进行苜蓿引种试验,在引种的8个苜蓿品种中,润布勒苜蓿抗寒性强,越冬率达69.9%,草原1号苜蓿抗寒性亦较强,第三年表现高产特性,产量达73.37t.hm^2;三年总产最高的是加拿大紫花苜蓿,为110.71t.hm^2,新疆抗旱苜蓿抗干旱,具早熟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弃耕作了进行3年的栽培研究得到,30cm土层含盐量在0.50%~1.47%的中盐和重盐碱弃耕地为碱茅的最适种植区,提出:翻耕-冬灌-撒播-耙耱-镇压-冬灌,是一套在次生盐渍化弃耕地上建立碱茅人工草地的最佳农艺措施,在不灌溉的条件下,每公顷可产青干草4560kg,播后镇压和撒播是使碱茅人工草地获得了高产的关键,可分别使青干草产量提高1575kg.hm^-2和1463kg.hm^  相似文献   

18.
19.
重耙加补播禾本科、豆科牧草改良盐渍化草地,调查结果表明,改良后植被盖度提高55%;载畜量增加4.21倍。第一性生产纯产值和第二性生产产值分别是总投资2.81倍和1.74倍。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盐渍化草地的有效技术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亚高山草甸弃耕地演替群落的种多样性及种间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国祯  王刚 《草业科学》1991,8(4):53-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