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山杜鹃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高山杜鹃的生长习性,从保护须根、改良土壤、定植和移植等方面总结出高山杜鹃的栽培要领,并提出浇水、施肥、修剪、覆盖等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3.
从高山杜鹃的种植地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高山杜鹃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高山杜鹃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杜鹃是世界公认的名贵观赏植物,是欧美花园中必不可少的宠物.由于近百年来我国高山杜鹃的研究重视不足,与欧美国家拉开了很大差距.我单位经过lO多年的国际合作、科技关,总结创新了一整套高山杜鹃组培育苗、幼苗栽培、成品花生产及基质配比、施肥浇水、整形剪、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高山杜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绿化美化的优良品种。在合肥地区引种驯化栽培高山杜鹃实验研究,有助于提供合肥地区对高山杜鹃引种栽培建议,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6.
部分高山杜鹃品种在南京的性状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杜鹃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丰富,产于我国云南、西藏、四川的横断山脉一带,原种的70%源于中国,与人们常见的西洋杜鹃差别很大.高山杜鹃为复合花芽、总状花序,花冠直径在18~25 cm,花瓣晶莹剔透,观赏效果好;叶片革质有光泽,四季常青,不仅是高档的年宵花卉,也是高档的园林绿化美化材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3种不同基质及2种不同栽培环境对高山杜鹃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棚膜的总体平均成活率为91.7%,温室的总体平均成活率为87.5%,加棚膜的成活率提高4.2%。进口泥炭与进口+国产泥炭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国产泥炭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比利时杜鹃是杜鹃中的精品。常用扦插、嫁接和高压法繁殖。习性妖嫩,喜湿润、凉爽、荫蔽、通风的环境,适温20℃,需遮荫50%-60%;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忌浓肥。  相似文献   

9.
高山杜鹃,实际上是一个园艺名称,特指人工栽培的常绿杜鹃,多数为杂交后代,少数为野生种驯化而来。并非植物分类物学上的高山杜鹃亚组的几个种。这类杜鹃,常绿、叶片光亮,花序顶生,在叶之上,小花数朵至数十朵构成伞形总状花序,到了花期,花团锦簇,热烈壮观。它们是杜鹃花家族中观赏价值最高的一类,非常适合作大中型盆花及高端园林景观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山杜鹃系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其花型多样,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本文主要从园艺盆栽、观赏盆景、插花艺术、城市园林绿化、专类园、专题展览、主题森林公园等方面对高山杜鹃的应用形式进行了综述,展现了高山杜鹃在园林园艺、景观生态、教育科普、文化艺术中的各种作用,并根据现有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38℃/28℃和43℃/32℃(昼/夜)胁迫4 d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研究不同高温对西洋杜鹃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加重了光合作用光抑制,4个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n)都下降,气孔导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显著升高;蒸腾速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非气孔因素是导致西洋杜鹃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因素.4个品种(系)之间对高温胁迫的反应存在差异.铁红受高温的影响相对较小,Pn在4个品种(系)中的下降幅度最小;而普红Pn的变化受高温的影响最大.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方面,高温胁迫4 d后,4个品种(系)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均显著下降.在恢复试验中,38℃组仅有少量植株存活,而43℃组则无一植株存活,表明在38和43℃胁迫下所产生的光抑制,已导致光系统Ⅱ结构在短期内受到了不可恢复的伤害或失活.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西洋杜鹃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伤害是限制西洋杜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其4个品种(系)‘五彩’、‘粉红’、‘梅红’、‘普红’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0、3、5、10℃中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低温下,西洋杜鹃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西洋杜鹃幼苗叶片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 显著下降、PSⅡ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同时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则呈现上升趋势。从4个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值看,‘普红’品种受害最严重,‘梅红’和‘五彩’次之,‘粉红’受冻害影响最小;西洋杜鹃幼苗对低温较敏感,低温伤害了光合机构,使其对光能的吸收、转换与光合电子传递均受到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pH值和氮源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生理特征和营养元素的影响,该文采用基质培养法,选取培养一致的3年生比利时杜鹃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根据不同pH值(8.0和5.0)和不同氮源(NO-3 N和NH+4 N)将营养液分为4个处理,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北京卓越花卉温室培养,半年后对基质的理化性质和新鲜叶片中活性铁、活性锰、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并运用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H值8.0的硝态氮处理的基质的pH值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pH值5.0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可使比利时杜鹃基质pH值保持在最适范围(5.5~4.5);不同pH值和氮源处理对基质有效营养成分和比利时杜鹃外观没有明显差异。pH值5.0的铵态氮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和活性铁含量最高,其中新叶叶绿素平均含量为1.590 mg/g、新叶活性铁平均含量为26.379 mg/kg。新叶活性铁、活性锰和叶绿素平均含量均低于老叶;新叶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老叶相当;新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老叶。分析结果表明,在北方碱性水土地区,铵态氮源能提高比利时杜鹃叶片铁的有效性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防止失绿症的发生,比硝态氮源更有利于比利时杜鹃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HCO3^-是否为比利时杜鹃叶片失绿黄化的因素和其对比利时杜鹃叶片生理特征和活性铁、锰含量的影响,将比利时杜鹃盆栽苗分HCO3^-处理和对照两组,采用对比法设计在温室培养,对新鲜叶片中部分生理特征和活性铁、锰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内HCO3^-处理和对照之间外观没有明显差异。HCO3^-处理的活性铁的平均含量低于对照新叶为19.3mg/kg。老叶为19.9mg/kg。HCO3^-处理的叶绿素的平均含量也低于对照新叶为0.45mg/g。老叶为1.15mg/g。而HCO3^-处理的活性锰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高于对照。HCO3^-处理和对照中新叶活性铁、活性锰和叶绿素含量低于老叶。新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老叶。可见,HCO3^-是的导致比利时杜鹃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失绿黄化的主要因素。活性铁可以作为比利时杜鹃花失绿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用引物UBC880(序列为GGA GAG GAG AGG AGA)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对该种植物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立了可用于西洋杜鹃ISSR-PCR 分析的最适宜的PCR反应体系:20μL PCR反应体积中...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38℃/28℃(昼/夜)和43℃/32℃(昼/夜)下胁迫4 d,之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以研究不同高温下西洋杜鹃的耐热性及其叶片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在43和38℃胁迫下,植株遭受严重形态伤害,43℃胁迫对植株造成伤害的速度和程度明显大于38℃。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氧自由基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胁迫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在胁迫4 d后与初始值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不适合应用于西洋杜鹃的耐热品种筛选。对7个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可溶性蛋白、MDA和相对电导率3项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96.8%。耐热性综合评价,4个供试品种(系)耐热性顺序为:‘铁红’>‘普红’>‘梅红’>‘粉红’。  相似文献   

17.
采用ISSR标记对11个比利时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栽培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采用13条引物共获得多态性位点106个.POP-GENE 32软件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564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0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7...  相似文献   

18.
对西洋杜鹃进行了组培,比较了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的组培配方进行了讨论,分析不同因子对杜鹃组培苗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生茎段,使用配方为改良Read+2.0mg·L-1ZT+0.5mg·L-1NAA的培养基培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西洋杜鹃中‘粉珍珠’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模拟热胁迫(38℃/30℃,昼/夜)并结合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0.05、0.10、0.15、0.20μmol·L-1,SA)的处理方法,从形态表现、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片解剖结构等角度,研究外源水杨酸在植物抵抗高温胁迫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温胁迫(38℃/30℃)下,水杨酸预处理能够缓解高温胁迫对西洋杜鹃植株的伤害,经0.15~0.20μmol·L-1SA处理可有效抑制叶绿素质量分数的降低,并利于植株后期恢复;经0.05μmol·L-1SA处理可有效抑制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的累积,并提高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经0.05、0.10μmol·L-1SA处理有利于增加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张开度和气孔面积。经适宜浓度水杨酸处理能提高西洋杜鹃幼苗的耐热性,并以0.05μmol·L-1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琉球红"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以"琉球红"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琉球红"杜鹃叶片中3种保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在0、-3和-6℃(T_1、T_2和T_3)低温条件下,处理1、2、3、4、5、6 d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叶片中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琉球红"杜鹃叶片保护酶CAT、POD和SOD活性先升高,且在低温胁迫4 d时,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酶活性达到最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在低温胁迫6 d时达到最低,且杜鹃叶片出现轻微萎蔫情况与对照变化较为明显。试验证明"琉球红"杜鹃在-6℃低温胁迫3 d内保持着正常的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3 d后,包括外部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均发生较明显变化。在低温胁迫下"琉球红"杜鹃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减少了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产生,增强了"琉球红"杜鹃耐低温胁迫的能力,但是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植物细胞受到不可逆的破坏,导致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试验表明,"琉球红"杜鹃能耐受的较低温度为-3℃。[结论]该研究可为宁波及周边城市将"琉球红"作为绿化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