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粳14是以盐丰47为母本,以辽24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水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35.4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8.4%,米质较优,抗穗颈稻瘟病,适宜在沈阳以北中熟稻区种植。介绍了铁粳1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丽粳15号是以滇粳优14号为母本,凤香稻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集团法选育而成,于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530.7kg/667 m~2和628.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4.59%和0.3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云南省1 8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秦友权 《北方水稻》2009,39(4):58-58,63
营稻1是大石桥市茂洋种子有限公司于1995年以M95-28为母本,辽粳454为父本,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8年4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60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省区试2 a平均产量634.6 kg/667 m2,比对照辽粳294增产7.9%。该品种高产、抗病、优质,适宜在沈阳、辽阳、盘锦、大石桥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北方水稻》2021,51(5)
水稻品种松辽122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北方早粳晚熟品种选育技术课题组育成的产量高、品质佳兼具多抗、适广综合性状优异的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2.7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2.0%,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3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2.6%。吉林省引种备案,在中熟稻区种植,2 a试验平均产量625.6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6.3%。品质达到国标优质米2级,适应性广,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5.
松辽186品种,是吉林省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内蒙古恒正集团保安沼农工贸有限公司,以作物遗传理论为指导,品种间有性杂交,优势基因与有利基因重组聚合,经穿梭育种,系谱法世代选拔鉴定试验,育成株型理想、源库协调,综合性状优良的粳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66.7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9.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7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15.2%,丰产性、稳产性好。生产上应注意培育壮秧,移栽密度合理,平衡施肥,科学灌溉,生育期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辽星17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以辽粳534为母本,珍珠2号为父本,经人工杂交系选而成。其株高99.3 cm,穗长15.7 cm,千粒重22.3 g,属中熟品种,北方区试平均产量616.6 kg/667 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3.6 kg/667 m~2,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倒能力,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生产中注意稀播、科学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等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辽粳237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2015年5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沈阳生育期158 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苗期秧苗健壮,叶色淡绿,插秧后缓苗快,分蘖力强,米质优;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8.6 kg/667 m~2,抗稻瘟病,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松辽186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3-8为母本,松辽05-L328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 a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66.7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9.4%;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7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15.2%。生育期136 d,需≥10℃有效活动积温2 700℃以上,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杂交早粳辽优44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优4418是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以辽4A和特异优质恢复系C418测配选育而成。通过近年的生产实践表明 ,该组合具有穗粒优势明显、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0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该组合1994~1995两年北方杂粳区试平均每667m2 产量498kg,比对照黎优57及辽粳326增产18.4 %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继续参加全国北方水稻品种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721.5kg,较对照秋光增产15.4% ,达极显著水平。1998~1999两年区试平均每667m2 产量682.5kg,较对照秋光增产7.4%。从生产示范结果看 ,2000年北方6个点平均每667…  相似文献   

11.
冀香糯1号是以新香糯为母本,以冀糯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粳香糯稻品种,200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69 d左右,粗蛋白含量9.83%,糙米率82.5%,精米率74.3%,整精米率38.0%,胶稠度99 mm,碱消值6.0级。河北省2年区试平均产量580.41 kg/667 m2,较对照垦育20增产1.69%。适于在河北省长城以南唐山、秦皇岛稻区作一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王金秋 《北方水稻》2016,(4):48-50,55
水稻新品种松辽838由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经国家3 a试验,其中,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9.75 kg/667 m~2,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72.14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0.13%,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综合性状优异,适宜在北方稻区中早粳早熟区域种植。围绕松辽838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探讨性地提出优质栽培技术供广大稻农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粳10号是以超产1号为母本,以辽粳135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31.9 kg/667 m2,比对照沈农315增产4.2%,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抗寒性好,适宜在辽宁省东部及北部中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辽粳337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55 d左右,属中熟品种,株高矮,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综合评价达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2 a区试平均产量714.1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7.0%。201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产过程中注意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节水灌溉和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丽粳14号是以靖粳12号为母本,丽粳04-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8.1 kg/667 m2和693.2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21.82%和9.53%。该品种2014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云南省1850~2200 m的高海拔稻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盐粳456是辽宁省盐碱地所以盐丰47为母本,辽粳20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选择,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一般产量650~700 kg/667 m~2。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63 d,株高103.9 cm,穗粒数123.2粒/穗,结实率92.1%,千粒重26 g,主茎16片叶,茎叶夹角小。秧苗健壮,叶色浓绿,分蘖力强,13.7穗/穴,成穗率高,叶片直立,株型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展1、辽星1号、千重浪等16个品种进行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星1号在参试的品种中产量最高为648.4 kg/667 m2,较对照辽粳294增产26.8 kg/667 m2,可做为丰产型品种推广种植;东展3、兴粳2号-4、兴粳2号-7、兴粳2号-8,产量均在550~600 kg/667 m2,商品性状较好,可做为优质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品种蒙松138是以"松辽02-A21"为母本,以"华越前"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穿梭育种,系谱法选育而成。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5.4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4.15%。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5.6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1%,增产点数100%。适于在吉林省中熟稻区、内蒙晚熟稻区以及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区域种植,需≥10℃有效活动积温2 70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誉粳899是辽宁营口鹏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良种繁育场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158 d,在辽宁省属于中晚熟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73.8 kg/667 m2,比对照品种辽粳9号增产4.7%。生产上应注意稀播育壮秧、合理稀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铁粳1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开21号为母本,以辽作2000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2.5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号增产8.6%,米质优,抗稻瘟病,抗寒性好。适宜在沈阳以北的中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