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水稻秧苗素质好坏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的高低,认真抓好水稻苗期病害的防控,培育无病壮秧,对实现水稻增产、增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寒地水稻育苗的不利因素黑龙江省属于寒地稻作区,水稻育苗期间温度较低,而且,昼夜温差以及床温与地温温差较大,造成地上部茎叶徒长,地下部根系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易被各种病菌侵害,严重影响水稻秧苗质量。二、水稻苗期主要病害简介1、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病源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水稻温室育壮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粳稻产区,也是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生产的稻米以其绿色、优质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1].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增长、稻作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水稻旱育秧必将实现集约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属半知菌亚门,无孢目,是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稻作片面追求高产,大量偏施氮肥,增加密度,引起该病逐年加重。近年,黑龙江省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水稻纹枯病大面积发生,为害程度之严重,产量损失之大是近年来所少有的。笔者结合调查,对近年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全省的实际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高寒水稻研究,概述了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稻作起源、生产障碍及科研成就。总结了高寒早熟极早熟水稻品种的特点,提出了高寒水稻进一步超高产育种的策略,并展望了发展高寒区水稻生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寒地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部的寒地稻作区,发展有机水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基地选择、品种选择、培育壮秧、插秧技术以及本田管理和适时收获6方面详细介绍了寒地稻作区有机水稻的栽培技术,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稻糠稻作是国外新兴的一种水稻栽培制度。为了验证其实效性,进而探索寒地水稻从根本上实现优质、绿色、有机生产的措施,2002、2003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进行了稻糠稻作可行性预备试验,以了解稻糠在寒地的基本生产特性,为进一步的研究试验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7.
高纬高寒稻作区水稻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黑河市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生态条件的特点,在分析黑河市水稻生产历史、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黑河市水稻当前发展趋势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纬高寒稻作区水稻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目前已遍及我国稻作区,对我国水稻生产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水稻旱育苗过程中出现的立枯病、青枯病和恶苗病等苗期主要病害已经给广大稻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尤其近几年寒冷地区早春气候异常,致使苗期病害发生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9.
水稻叶鞘腐败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随着黑龙江垦区水稻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叶鞘腐败病已成为寒地稻作区的主要病害,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造成水稻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变劣,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2008~2010年查哈阳农场开展了寒地水稻叶鞘腐败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不同稻作方式生产比较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调查,对不同稻作方式生产力水平、经济效益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机插水稻是现代稻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插水稻高产稳产,生产效率高,适宜规模化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寒地水稻生产中,水稻病害的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病田率及病株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障碍,为明确20%乙蒜素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为此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2009—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利用国家统计局2009—2018年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分析了全国水稻生产主力省(区)10年间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并量化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水稻产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主力省(区)中,黑龙江省稻作面积波动较大,年平均波动幅度为4.70%;产量波动较大的是黑龙江省和湖北省,年平均波动幅度分别为3.24%、3.49%;在产量变化贡献上,全国产量变化以单产水平提升为主,但各主力省(区)主导因素有差别,在保持全国各地区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应控制稻作面积缩减,扬长补短,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3.
水稻稻瘟病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病害中流行情况最复杂、潜在威协最大的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也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稻瘟病每年给水稻生产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40%-50%,甚致绝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粮食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绿色、有机食品备受关注,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有机水稻的生产开发也成为广大农业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有机水稻生产是指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部的寒地稻作区,也是世界最北部稻作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萝北县是国家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北部地区,属于高纬度寒地水稻作区,年种植水稻面积达3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0%以上,以往主要以直播和人工插秧为主,工作量大、产量低。  相似文献   

16.
水稻稻瘟病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病害中流行情况最复杂、潜在威协最大的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也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稻瘟病每年给水稻生产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40%~50%,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水稻面积逐年增大,属寒地稻作区,灌水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松花江水污染严重,水质下降,为能生产出绿色稻米,我们提倡采用地下水进行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昌宁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已成为制约昌宁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昌宁县温凉稻作区水稻稻瘟病发生的特点与气候、品种和栽培措施的关系,提出选用抗病良种,科学肥水管理,选用高效农药适期做好前期预防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把稻瘟病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阈值。  相似文献   

19.
水稻褐变穗病是近些年来发生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于其与水稻稻瘟病相似,常被农民误认为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防效不佳,并造成水稻品质和产量降低。根据水稻褐变穗病的发病规律,掌握该病害发生的环境要素和气象条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黑龙江省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口乡气候特点为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提供了环境条件,但同时也为水稻病原菌的繁殖提供了温床。稻瘟病是造成梅口乡稻作区水稻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于稻瘟病的防治是提高水稻产量和保证水稻品质的有效抓手。本文简要论述了梅口乡稻作区稻瘟病的危害特点,阐述了稻瘟病防治规划要点,并提出稻瘟病的综合防治策略,为梅口乡稻作区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