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籽粒苋又名猪苋菜、苋菜,是从国外引进的苋科一年生优质高产饲料作物,分枝较多,株高在2.5~3.2米,最高可达4米;产量高,在中等地力的地块上,亩产鲜草可达5~6吨.籽粒苋茎秆粗壮并且脆嫩,叶片较多,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鲜草中粗蛋白质含量可达2%~4%,因此也有人把籽粒苋称作"蛋白草",适合于猪、鹅、牛的饲喂.  相似文献   

2.
籽粒苋栽培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粒苋又名西粘谷、猪苋菜,是苋科一年生高产优质饲料作物。株高可达2~3米,亩产高达5000~6000kg;营养价值丰富,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7.7%~27.1%。茎叶脆嫩,适口性好;再生性强,一年可收割2~3茬。是养殖猪、鹅、牛、兔、羊的好饲料。 选地 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杂草较少的地块种植。低洼地、沙土地和盐碱地不能种植籽粒苋。前茬以大豆、玉米和小麦为最好。 整地、施肥及打垄(5月5日~5月10日) 籽粒苋种子细小,必须精细整地才能有利于出苗。利用耕翻、耙地或旋地都可,最后达到土质疏松细碎平整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水稻与苋菜间作对水稻产量、根区速效养分及水稻各部位吸收累积As的影响。【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水稻单作(对照)、水稻与圆叶白苋菜间作、水稻与籽粒苋间作、水稻与红苋菜间作条件下水稻产量、根际土壤速效养分与有机质含量、As累积量的变化。【结果】4个处理水稻收获期地上部、地下部、谷壳和糙米中As含量均表现为:水稻与圆叶白苋菜间作水稻与籽粒苋间作水稻与红苋菜间作水稻单作。与对照相比,水稻与圆叶白苋菜间作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地下部、谷壳和糙米As含量,增幅分别为88.50%、65.38%、68.25%和45.45%;对土壤As的提取量为5.44 mg·m~(-2),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67倍;水稻单株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与红苋菜间作和与籽粒苋间作,地上部生物量比对照提高63.79%。与水稻单作相比,间作处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显著下降,间作中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为与圆叶白苋菜间作,为对照的59.15%;间作处理水稻根际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水稻与苋菜间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地上部、地下部、谷壳和糙米中As含量以及根区土壤速效养分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水稻与圆叶白苋菜间作能从As污染土壤中提取最多的As,生产出的苋菜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
《农村百事通》2001,(14):34
籽粒苋又名千穗谷、猪苋菜、西黏谷等 , 原产于热带美洲 , 我国以华中、华南、华北、东北种植最多 . 籽粒苋是一种夏季很重要的饲料作物 , 以植株高大多汁、产量极高而著称 . 1.植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选种良种一般红籽的豆角品种生育期长,前期产量稍低,后期产量高。一般667米^2产5000千克左右;而黄籽类的豆角品种多数生育期短,虽然总产量稍低,但前期产量很高.一般每667米^2产4500~4800千克。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籽粒苋不同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其籽实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建立了籽粒苋籽实产量与其种植密度、施氮量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型寻优,获得籽粒苋籽实产量≥3 400 kg/hm2的优化栽培方案为:栽培密度7.05万~8.79万株/hm2,施氮量108.20~181.76 kg/hm2。在籽粒苋高产栽培中,掌握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才有利于籽粒苋籽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史迪 《新农业》2007,(1):38-39
籽粒苋是1年生草本植物,平均株高达2.9米,最高的可达3.5米,主茎粗壮,分枝性强,叶宽大而繁茂,直根系深而发达,每株结籽实10-15万粒,繁殖系数高,生育期100~140天。它对土壤、气候要求的条件不高,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刈割后再生能力强,在我们地区每年可收割3~4次。[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地块选择及栽植密度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为提高产量,菜用香椿常密植栽培。定植密度为行距1~1.5米,株距30~40厘米:也有的采用宽窄行配置,大行距1~1.5米,小行距0.8~1米,株距50厘米左右,便于管理和采收。  相似文献   

9.
1.拱棚建设:选择背风向阳、灌排水方便的地块.建南北向拱棚或东西向一面坡棚。棚高1.5—2米.宽度4~8米.长度视面积而定.一般每公顷需移植棚300平方米左右。一般在3月初扣棚增温。  相似文献   

10.
籽粒苋是苋中的一个品种。苋原产亚洲,其栽培有6千余年历史,现已分布世界各地。苋的品种很多,按用途分为粒用(食品),菜用(更可饲用)和观赏用。籽粒苋在我国称西粘谷、千穗谷或家用苋菜,是苋科苋属一年生短日照植物。按茎叶颜色区分有绿苋、紫苋和彩色苋3种类型,最普通的有绿茎和红茎种。籽粒苋具有产量高和营养价值高,对瘠薄、盐碱、干旱,病虫害等抗逆性强,光合率高和长势快等特点,是既能用作粮食、蔬菜,又能用作畜禽等动物饲料和花卉观赏的多用途作物,很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2004,(1):20
利用冬暖大棚种植越冬苋菜,春节即可上市,收获期长达4~5个月,每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以上,产值超过6000元。一、选用良种选用适口性好、产量高、抗逆性强、耐寒的彩色苋,如红叶园型的大红袍、全叶红等。二、整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在11月初深耕15厘米~20厘米,结合深耕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磷酸二铵25公斤作基肥。然后做宽1~1.2米的平畦,畦面整细耧平,上虚下实。三、适时播种11月中下旬即可播种。播前浇足底水,每亩用种3公斤~4公斤,将种子掺上适量细沙均匀撒播到畦面,用脚踩实镇压或覆盖一层粪土,…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业》2009,(10):20-20
搭建塑料大棚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离各种污染较远的地块。平整地面,清除杂草,用竹竿或其他材料搭建一个宽5.0~6.0米,长10.0~20.0米,高2.5米的塑料大棚,棚膜应使用不透光的黑色农膜,棚四周开排水沟,并准备覆盖大棚的草帘。在菌袋进棚前,用生石灰或石灰浆撒刷一遍棚内地面,以消毒和杀灭害虫。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吉木萨尔县作物面积的逐年加大、水资源的匮乏和棉花成本的增加,棉花的比较效益逐年下降。为此,我们引进和推广棉花膜下常压(软管)滴灌栽培技术。 一、主要指标 1.产量 667米2产皮棉100~130千克。产量构成:667米^2收获株数1.3~1.5万株,单株铃数5~6个,单铃重5克,衣分33%~35%。  相似文献   

14.
罗老师 :我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城乡科学致富门路800条》刊物上 ,看到一则“高产畜草之王———美国籽粒苋”致富信息 ,很感兴趣 ,也想试试。请问 :1.我省适应栽种籽粒苋吗?2.籽粒苋种植有什么特点 ,哪里可以购买种子 ,价格多少?铅山县青溪镇银村村杨定华杨定华农友 :美国籽粒苋适用江西栽种 ,并在江西各地形成了很多优良品种 ,江西省万安苋菜就是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一年生。对土壤要求不严 ,比较喜欢偏碱土 ,耐盐性强。在较高的温度下生长发育快 ,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 ,怕湿 ,适于在高台地或坡地种植。在江西…  相似文献   

15.
定干高1.2米~1.5米。第1层3大主枝,层内距30厘米~50厘米,水平角120度,分枝角70度~80度。第2层2个主枝,层内距20厘米~30厘米,与第1层主枝的距离在1米以上。第3层1个~2个主枝,距第2层80厘米左右。第1层每主枝选留2个侧枝,第1侧枝距中干0.8米~1.0米,第2侧枝距第1侧枝40厘米~60厘米,各级侧枝同方向选留,以防交叉。第2、3层主枝各留1个~2个侧枝。侧枝与主枝间水平角为45度~50度。此树形树冠大,产量高,寿命长,适合晚实核桃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籽粒苋在滨海盐碱地上的生物量,研究了垄作方式对籽粒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方式可显著提高籽粒苋生物量32%,籽粒产量增加7%,同时增加了籽粒苋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因此,在滨海盐碱地上采用垄作方式可以促进籽粒苋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对土壤脱盐固碳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1987~1989年在本院教学实验场进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籽粒苋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氮、磷.钾的施用量5项关键性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8.
苋菜。别名米苋,属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矿物质含量高,富含钙质和铁质。苋菜可以一次播种,多次收获,一般亩产量1500kg。反季节栽培苋菜,由于生长过程中气温较低,植株生长较慢,再生能力弱,可以分批播种。分批采收,间收一次,播种一次,产量可提高到3000kg。  相似文献   

19.
<正>一、经济技术指标1.产量指标667米2产甜菜5吨以上。2.质量指标平均含糖量15%以上。3.产量结构指标667米2保苗5500~6000株,667米2收获株数5000~5300株,每个块根重1.0~1.2千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江西红壤区引种的16个籽粒苋品种对比试验,分析表明:K112、R104、D88-1、M7、K476、K350、K472、K409、R158等品种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应性和稳定性;籽粒苋的鲜茎叶产量与株高,地径,分枝数,叶片数线性相关极显,且以地径产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