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本研究将鸭瘟病毒Cha株弱毒苗经口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60 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胆汁、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滴度(以Log10表示)。结果表明:①血清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9-36、3-15和9-60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G、IgM和IgA;②胆汁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6-15、9-12和12-36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G和IgM;③气管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6-60、3-12和9-27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M和IgG;④食道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3-60、3-27和9-60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M和IgG;⑤各肠段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及相应检测到的时间段:十二指肠中为IgA(3-60天)I、gM(3-15天)和IgG(9-27天);空肠中为IgA(6-60天)I、gM(6-12天)和IgG(9-36天);回肠中为IgA(9-60天)、IgM(6-9天)和IgG(15-21天);盲肠中为IgA(6-60天)I、gG(12-36天)和IgM(6天);直肠中为IgA(3-60天)I、gG(12-21天)和IgM(6天)。结果显示,鸭瘟弱毒疫苗经口免疫鸭后,IgM和IgG分别是系统免疫中体液免疫的先锋抗体和主要抗体;IgA、IgG和IgM在胆汁中存留时间短;IgA是气管和消化道中的主要抗体。  相似文献   

2.
给10头8周龄仔猪经口感染猪流行性腹泻肠管毒,于感染后5、15、25、35和45d各扑杀2头,采取胃及各段肠管标本,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间接法)检查胃肠粘膜固有层中IgA、IgM和IgG产生细胞数;收集血液及胃、各段肠管分泌液,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IgA、IgM和IgG含量。结果:实验猪感染后第15d,空肠下段、回肠和回盲口处粘膜固有层中IgA和IgM产生细胞明显增多,肠管分泌液中IgA含量与IgA产生细胞数呈正相关,肠道局部免疫反应的高峰比全身性(系统性)免疫出现得早,且周期短。本试验提示,肠道粘膜积极参与了该病的免疫过程;胃肠道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免疫反应的主要部位在空肠下段、回肠和回盲目;参与胃肠道免疫反应的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主要是IgA和IgM产生细胞。  相似文献   

3.
用鸭瘟病毒(DPV)Cha株弱毒苗皮下注射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应用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对免疫后10、30、609、0 min及12、24 h和6、9、12、21、366、0 d鸭的心、肝、脾、肺、肾、脑、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回盲处、血液、气管、气管分泌液、食管及其分泌液、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肓肠、直肠及各肠段分泌液中DPV-DNA的拷贝数(以对数值表示)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0 min即可在胸腺和血液中检测到DPV-DNA;60 min肾脏中DPV-DNA拷贝数最高(9.349);脾(9.932)、脑(9.791)、胸腺(9.736)、法氏囊(9.598)及哈德氏腺(8.135)中DPV-DNA拷贝数于90 min分别达到最高;12 h后所有受检样品中都能检测到DPV-DNA,其中心脏中DPV-DNA拷贝数最高(9.818);肠道中DPV-DNA拷贝数在免疫后6~12 d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其中盲肠是DPV-DNA拷贝数(10.591)最高的受检样品,直肠分泌液中DPV-DNA最早于90 min检测到。研究表明,免疫鸭于免疫早期在包括主要免疫器官在内的各实质...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鸭瘟活疫苗滴鼻诱导的黏膜免疫效果,本实验将84羽2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一免滴鼻组与一免肌注组(仅免疫一次鸭瘟活疫苗)、二免滴鼻组与二免肌注组(首免后7 d加强免疫一次鸭瘟活疫苗)、对照组免疫后每隔7 d采样采用ELISA测定雏鸭呼吸道(鼻、气管)及消化道(腺胃、十二指肠、直肠)黏膜中IgA、IgG、IgM抗体水平。另30羽21日龄雏鸭采用上述方式免疫鸭瘟活疫苗35 d后进行100 LD_(50)鸭瘟Chv株强毒攻击。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式刺激鸭体内产生的3种抗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滴鼻组鸭Ig A抗体水平于免疫后21 d达到峰值,较肌注组峰值早7 d出现,该峰值在两组鸭的鼻、气管、十二指肠相接近(p0.05);IgG于免疫后14 d达到峰值,雏鸭各组织器官该抗体水平在滴鼻与肌注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IgM于免疫后7 d达到峰值,二免滴鼻组鸭的胃、直肠该抗体峰值显著高于肌注组,且仅气管该抗体水平显著低于肌注组(p0.01),其余组织器官该抗体水平或者与肌注组持平或者显著高于肌注组(p0.05)。攻毒结果显示二免后滴鼻组保护率由83.33%提升至100%,肌注组均实现完全保护。本研究结果表明鸭瘟活疫苗滴鼻免疫可以诱导产生与肌注近同等水平的保护力,但也存在一次免疫不确实的风险,二次免疫能够优化滴鼻免疫的效果,为滴鼻免疫在鸭病防治上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ERIC-PCR法对鸭瘟病毒强毒株经皮下和口服感染20日龄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中细菌菌群的结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对照鸭肠道内的菌群结构相对稳定,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的ERIC-PCR条带最少,盲肠最多;皮下感染24 h和口服48 h前,各肠段ERIC-PCR扩增条带没有明显变化,皮下感染48 h的鸭盲肠、口服感染72 h的鸭盲肠和回肠条带数量明显增加,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条带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死亡鸭各肠段的条带最少.对ERIC-PCR扩增条带中主带的测序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杆菌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成为皮下感染鸭的直肠、口服感染鸭的盲肠(回肠和直肠)的优势菌群;口服感染鸭的回肠中一个未知菌成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6.
雏鸡1日龄感染鸡贫血病毒(CAV),8日龄接种Lasota疫苗,以未感染免疫雏鸡为对照,于免疫后7、14、28d检测其哈德尔腺和盲肠扁桃体T细胞及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G、IgM、IgA含量以及泪液、胆汁HI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感染CAV雏鸡接种ND疫苗免疫后哈德尔腺、盲肠扁桃体的T细胞和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以及泪液、胆汁HI抗体滴度,均较未感染免疫雏鸡明显减少。表明眼部、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粘膜免疫防御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7.
赵红梅  苏加义  赵健 《中国家禽》2006,28(15):13-15
应用SPA菌体花环法和间接ELISA法研究了雏鸭饲喂异源乳酸菌后其外周血液中T、B淋巴细胞数量和IgG、IgM、IgA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雏鸭应用异源乳酸菌后,外周血液中T、B淋巴细胞数量和IgG、IgM、IgA3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且于饲喂后9~13d达到高峰,说明应用异源乳酸菌能使雏鸭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0~42日龄樱桃谷雏鸭消化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以240只0-42日龄樱桃谷雏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3,5,7,14,21,28,35和42日龄肉鸭食管膨大部、肌胃、小肠各段及盲肠组织的pH值,小肠各段及盲肠的长度,肌胃食糜中的胃蛋白酶水平,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食糜中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以及盲肠食糜中纤维素酶的活性等.结果表明:①雏鸭小肠长度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小肠增幅于7日龄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呈逐渐降低趋势;②食管膨大部、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值分别为5.057~6.685,2.670~4.003,6.012~6.375,6.047~6.512,6.302~6.901.其随日龄的变化幅度不大,并随日龄的增加趋于稳定;③胃蛋白酶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14日龄时达到高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脂肪酶、肠道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在7、14和28日龄达到峰值,且空肠和回肠内容物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高于十二指肠;盲肠中纤维素酶活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7~14日龄是樱桃谷雏鸭消化道发育和消化酶分泌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运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鸭源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滴鼻免疫雏鸭,通过检测鸭呼吸道各组织中IgA和IgG抗体分泌细胞面积的变化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应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3、5和7周,鼻腔、气管和气管叉组织中的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单独H9N2灭活病毒免疫后的水平;应用CpG DNA配合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鼻腔和气管组织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有部分提高(P<0.05);而单独运用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后IgA和IgG分泌细胞面积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牛磺脱氧胆酸钠和CpG DNA的配合下,禽流感H9N2灭活病毒鼻腔免疫能够提高雏鸭呼吸道组织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的面积,有效地增强呼吸道局部的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MM-3基因工程活菌苗口服免疫妊娠73d、83d、103d母猪各4头,口服及肌注免疫妊娠92d母猪各5头,用间接BA-ELISA法检测血清及乳清中IgG、IgA和IgM型抗K_(88ac)及LTB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口服还是肌注免疫母猪,抗K_(88ac)及抗LTB抗体均极显著增高.肌注以IgG增加为主,口服以IgA增加为主.肌注免疫IgG型抗K_(88ac)抗体滴度极显著地高于口服免疫(P<0.01);口服免疫IgA型抗LTB抗体滴度显著高于肌注免疫(P<0.05).口服及肌注免疫乳清中抗K_(88ac)及抗LTB抗体滴度很高,达1:3200~204800,但在1周内即降低,约减少一半(约3~5个滴度),2~3周内各型抗体下降缓慢,维持在对照组周内水平,4周后达最低水平.妊娠不同时期口服免疫,其血清中抗K_(88ac)抗体的动态变化相似,但乳汁中抗体则差异非常明显,妊娠83d和92d免疫组IgG、IgA和IgM均显著增加,且高于103d组(P<0.01)和73d组(P<0.05).口服免疫的最佳时间为分娩前26~30d,肌注免疫最佳免疫时间为分娩前21d.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中国大陆最早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A/Chicken/Guangdong/SS/94(H9N2)(缩写为SS株)和1998年大流行时期分离的H9N2亚型AIVA/Chicken/Shanghai/F/98(H9N2)(缩写为F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在SPF鸡体内的复制能力和传播途径特性比较后发现,F株在4周龄SPF鸡气管中的复制能力高于SS株,F株可以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SS株不能经气溶胶传播途径传播;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获取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得知,F株和SS株的HA和N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是96.6%和98.1%;HA基因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都是PARSSR↓GL,但有5个氨基酸的差异,即166位N(F)→D(SS)、198位A(F)→V(SS)、217位V(F)→I(SS)、335位G(F)→R(SS)、504位L(F)→S(SS);2株病毒的NA基因在63~65位都存在氨基酸缺失,但在NA基因红细胞吸附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分别是IKKDSRSG(F)和IKEDLRSG(SS)。F株和SS株的传播特性差异是否与其表面基因序列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60年以来国内外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研究内容与研究区域进行分析,结合饲草青贮技术领域、草食畜牧业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背景,将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期为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为缓慢增长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其次,根据研究内容从理论研究、监测评价、技术示范、技术研发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各分支领域的主要成果与关键问题,提出下阶段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应加强对乡土灌草饲料生产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综合提高饲料能量与蛋白质的利用率,尽可能改善牛羊的能氮平衡,促进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李长胜 《家畜生态》1998,19(3):13-15
通过观察狐貂自咬症疾病行为特点,分析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及时诊断治疗,以提高狐,貉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EXHC和SHETA基因结构并预测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本试验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猪葡萄球菌脱落毒素EXHC和SHET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从猪葡萄球菌GDZC株中扩增获得EXHC和SHETA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007和971 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XHC基因与猪葡萄球菌丹麦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F515455)及猪源松鼠葡萄球菌河北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JF755400)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0%,而与其他葡萄球菌脱落毒素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3%~53.9%和7.9%~44.2%。SHETA基因与日本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B03676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4%,在保守区共有31个碱基发生突变。利用DNAStar软件对EXHC和SHETA蛋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XHC基因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SHETA基因编码蛋白为疏水性蛋白,抗原性较差。本研究从猪葡萄球菌GDZC株中成功扩增获得EXHC和SHETA基因片段并对其编码的蛋白结构进行了预测,证实了中国分离的猪葡萄球菌同时携带有EXHC和SHETA 2种毒素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猪葡萄球菌的致病机理及毒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果洛州草地鼠虫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的调查,果洛州草地鼠虫害面积约为247.6万hm2,因鼠害每年损失牧草约1598.7万t,相当少养1095.01万羊单位。近10年来使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治取得很大成绩,累计灭治面积达到183.1万hm2。  相似文献   

17.
由于谷物中含有真菌的有毒次生代谢物霉菌毒素,其对动物的健康、生产性能及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可能有负面影响,这对动物营养是一个永久性的挑战。因此,本文综述了霉菌毒素在动物营养中存在的问题、对易感动物的影响以及应对谷物感染毒素污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蓝舌病病毒是引起绵羊、牛蓝舌病的病原.该病毒是一种结构复杂的RNA病毒,对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可以阐明其致病机制和遗传学规律,有助于蓝舌病预防治疗的研究.国内对该病毒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简述了蓝舌病病毒基因结构和蛋白特点及对其的利用,为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川牛因原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和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是肉牛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秦川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指导,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蟾蜍产品的医药价值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麟  长青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2):32-34
本文主要介绍蛤蟆(蟾蜍)的生物学特性,饲养蟾蜍取药材的技术要点及蟾蜍产品的医药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