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长沙市圭塘河的滨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生态、服务管理和社会文化3个方面来对滨水景观作综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语义差异法(SD)整体分析并发放调查问卷获得使用者们评价的基本数据。结果表明,准则层分值由高到低依次是景观生态、服务给管理和社会文化;在18个指标层因子中,主要影响滨水景观的重要因子有河流水质、滨水植被、驳岸设计和植物保护,该圭塘河滨水景观最终评分67.68分,评价为一般满意。对圭塘河当地的特色文化的表现程度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有待加强,滨水步道应优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处于特殊的水陆交际地带,属生态敏感地带,兼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织共存的特征。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影响着滨水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以徐汇滨江带为例,分析了其景观动态演化过程,目的在于揭示我国城市化演变进程中景观格局的演化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建设中滨水区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在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规划缺乏整体性、水质污染严重、驳岸处理破坏生态环境等.结合实践,总结归纳出城市滨水区设计的6个控制性要素:功能要素、生态要素、景观空间要素、历史文脉要素、交通要素和安全要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现场调查和水质监测,分别对圭塘河香樟路与木莲冲路中间河段的木莲东路的排污口上游500m处、香樟路的排污口下游500m处的基本情况和水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对圭塘河水样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砷、汞4项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发现入河污染物不断增加是圭塘河富营养化加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以氨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加对水域富营养化的影响最为显著。提出了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推广城市内城河水质污染防治和治理措施,同时加强对圭塘河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保证其水质达标。分析了解圭塘河水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长沙市内城河水质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滨水区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用地类型之一,滨水湿地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景观。笔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滨水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对南昌市主要滨水湿地景观进行现状调查,提出滨水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方法、措施等,以期为我国滨水湿地景观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邯郸市支漳河景观综合治理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恢复城市滨水区自然景观良好的动态平衡、人文景观延续历史风貌和再生文化内涵,分析了人文景观和生态植物群落相互作用及形成景观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滨水环境区,具有亲水性的空间要素、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空间要素,分析了在城市滨水区建设中,为了创造优美的环境,在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系统与区域原则、空间线路便利性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并通过景观功能配置、景观环境要素因素作用、景观空间结构设计探讨了特色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滨水环境区,具有亲水性的空间要素、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空间要素,分析了在城市滨水区建设中,为了创造优美的环境,在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系统与区域原则、空间线路便利性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多目标兼顾原则,并通过景观功能配置、景观环境要素因素作用、景观空间结构设计探讨了特色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区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和生态价值的区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本文以武汉市滨水区为例,阐述进行城市滨水区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洛阳万安山生态景观林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植物选择和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提出对生态景观林的规划应把握好生态优先、自然协调、适地适树、景观多样、文化传承和经济高效的原则,为其他城市生态景观林规划及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蔡盛林 《广东园林》2020,42(4):46-51
随着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长廊,不仅具有防洪和排涝的水利功能,以及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功能,还具有展示城市空间的景观功能。结合深圳大沙河工程实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项目建设周期和建设阶段内容方面,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实践的途径和方式;从生态功能维护与修复、高品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河流“河与城”的关系及其生态与景观价值。同时基于对城市河流生态景观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思考,以便在实际运用中更具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北京菖蒲河公园植物景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菖蒲河公园是以滨水景观为主景,承袭历史文脉的新型城市公共绿地。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以滨水区、园路景观区以及红墙景观区为重点,从植物应用种类、造景手法方面对菖蒲河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实例总结了公园植物造景的特色,为依托于同质资源的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区处在陆地与湿地生态系统的边界,其景观生态边界效应明显,以石家庄环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二期南段为例,探讨如何以自然式的群落栽植为主要手段,多物种、多层次、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地构建城市绿色环带,以生态化、自然化、亲水性的理念构筑城市蓝色环带,形成绿带、蓝带交织的生态景观长廊。  相似文献   

14.
森林景观格局是城市生态建设和规划的重要内容[1].城市森林绿地是最重要的城市生态用地,对维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改善和调节城市环境的最重要的生态源地.由于城市与城市郊区在空间上邻接,城郊的森林绿地也对城市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2-3].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民俗风情文化是地域景观的构成要素,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对民俗风情的探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以西和县漾水河民俗文化风情线规划为例,从城市生态景观营造着手,紧扣“乞巧文化”主题意向,构筑“七彩鹊桥巧会、十字景墙幽会和门式景窗花会”三大特色风情景观,探索了富含民俗风情的文化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自然有机融合,以充分认识民俗风情文化对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福州市滨水景观系统规划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滨水区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理念与总体规划思路,并提出了景观规划中的一些设计理念和总体规划思路,提出通过合理开发城市滨水区,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流溪河流域碧道项目为例,针对水环境、水安全、景观与特色营造、游憩系统构建5个版块下的景观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提出了包含排水口生态景观,滨水空间改造,生态观测设备设计、生态驳岸设计、河堤改造、滨水栈道修建等方面的配套景观工程措施。可为建设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的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景观是自然、经济与社会相结合的多维生态网络,它强调人类的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相协调,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契合,过去、现在与未来发展相关联,以及天、地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生态景观设计是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它与生态城市设计密不可分,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生态景观不但可以舒缓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的情感压力、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精神需求,还能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达到建筑、景观与自然协调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能量、物质的良性循环,促进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景观设计离不开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功能,文章将从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两方面对生态景观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公路绿化中植物利用问题,以北京地区公路生态绿化规划为例,简要概括了公路生态绿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规划思想,重点研究植物的景观生态建设。在公路绿化时,必须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绿化,合理配置植物,改善路域生态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生态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森林质量,优化森林景观格局,是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海口市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结合生态景观现状以及功能价值需求,提出了海口市域森林景观格局的总体架构,并从城市森林、美丽乡村、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等方面,对海口市域生态景观格局的优化和提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