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胫骨 X线摄片与病理切片对照的方式 ,检测了鸡骨型白血病 (下称 OP) X线诊断效果 ,即以自然发生和人工诱发的 OP病例为对象 ,作出 X线诊断后 ,选择有代表性的 5 0例分 5组作病理切片对比观察 :OP轻度阳性 ( )组15例 ,中度阳性 ( )组 5例 ,重度阳性 ( )组 15例 ,OP可疑 (± )组 10例 ,OP阴性 (- )对照组 5例 ,并对一批佝偻病合并 OP病例作了比较。结果 ,OP的 X线 3个阳性组全部有明显组织学病变 ,且轻重程度相一致 ;OP可疑组也有轻度组织学病变 ,提示可判为阳性 ;OP阴性对照组 5例 ,只有 3例 (6 0 % )组织学完全正常 ,余 2例 (4 0 % )虽然组织学也绝大部分正常 ,但有局部 OP样病变。病理切片对比表明 ,X线 OP阳性 (含可疑 ) 10 0 %获病理组织学证实 ;X线OP阴性则应审慎判断  相似文献   

2.
鸡骨型白血病免疫琼扩与放射摄片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特异性免疫学诊断方法对鸡骨型白血病(OP)的检测效果。用双盲法分批采样同时进行羽髓琼脂扩散试验和胫骨X线摄片检查对比,共检834只鸡(433羽属天然自发OP鸡群,401羽属人工诱发实验鸡群)。结果羽髓琼扩试验的OP阳性检出率为3.48%(29/834:)。阳性病理符合率为75.86%(22/29)。阳性误诊(假阳性)率24.13%(7/29),阴性误诊(假阴性)率36.15%(291/805)。而X线摄片检查的OP阳性检出率为38.37%(320/834)。X线阳性完全可获病理组织学证实,不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把禽白血病羽髓琼扩试验试用于检测鸡骨型白血病尚属初次报道,其阳性检出率低而误诊率高,尚不宜作OP检测手段。放射摄片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而误诊率低,可快速诊断,故适用于OP检疫。  相似文献   

3.
鸡骨质石化病(骨型白血病)的综合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骨质石化病(OP)尚缺乏有效可行的现场诊断方法,作者用放射学、免疫学、病理组织学、电镜观察和血清生化等方法,对497只鸡(其中生产场种鸡265只、人工诱发OP实验与对照鸡232只)进行诊断试验比较,结果用放射学检出OP阳性率为13.68%(68/497),可疑率为5.23%(26/497)。免疫学(羽髓琼扩)随机检查214例,检出阳性率仅为4.67%(10/214)。病理组织学抽样20例病骨检查(其中阴性2例、可疑6例、不同程度阳性12例)诊断结果均与放射学诊断结果一致,并证实可疑鸡已有轻度病理改变,应视为阳性。抽样5例(含1例阴性)病骨作电镜观察,4例阳性均可见病毒粒子。实验组与对照组102只鸡血清生化学检查:磷、碱性磷酸酶、球蛋白及总蛋白虽有统计学差异,但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综合各种诊断方法,认为放射学的检出率最高,具有在生产现场诊断OP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告用骨型白血病患鸡抗凝全血接种 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腔 ,诱发本病获得成功 ,经X线摄片检查 ,检出发病率为 4 1 3% (19/ 4 6 ) ,其中重度阳性率为 4 2 11% (8/ 19) ,可早在 2 1日龄X线检出病变 ,其中最早有2例于 15日龄临床上已表现出症状。同时用患鸡血腹腔接种 1日龄雏鸡 ,同样诱发出本病 ,X线摄片检查发病率为36 79% (39/ 10 6 ) ,其中重度阳性率为 10 2 6 % (4/ 39)。与腹腔接种法相比 ,两种接种方式所获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重度阳性率差异显著 (P <0 .0 5 )。对人工诱发病鸡作禽白血病特异性血清学诊断 ,其中羽髓琼扩试验 (AGP)检出阳性率为 4 4 9% (4/ 8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为首次试用于OP ,检出阳性率为 12 3% (15 / 12 2 )。另对 12 0例生产鸡群老龄鸡进行诊断性普查 ,放射学阳性检出率为 34 17% (41/ 12 0 ) ,AGP试验阳性检出率 1 6 7% (2 / 12 0 ) ,ELISA试验阳性检出率 4 17% (5 / 12 0 )。表明血清学的AGP与ELISA法对OP不敏感 ,可致能反映OP病变存在的X线阳性鸡大量漏诊。  相似文献   

5.
猪喘气病,在我国普遍发生,一般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诊断,但对慢性和隐性病猪的生前诊断,需进行肺部的X线透视检查或做血清学试验。笔者接诊16例可疑病例,诊断全部进行X线检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病例可疑病例均为2006年2月~2011年8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患猪,1例来自于新建猪场,15例来自于老疫区,患猪大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国内首次以放射诊断的方法试用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口岸检疫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与血清学、细菌学检疫方法的比较并和病理剖检对照,经5批共442头进口种猪检疫的实地应用,表明X线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大的准确性,X线萎鼻阳性检出率达49.55%(219/422),而同群猪的血清学和细菌学只分别检出6.89%(64/929)和6.62%(65/982),X线检出率较血清学和细菌学分别高7.2倍和7.48倍。X线还从血清学和细菌学阴性猪中分别检出48.88%(174/356)和48.54%(183/377)的萎鼻阳性。抽检58例X线萎鼻阳性猪作病理剖检对照,100%获得病理剖检的证实。但剖检有萎鼻病变的78个病例中,血清学和细菌学只分别检出6.41%和37.18%的萎鼻阳性。故建议今后应把X线诊断正式列为萎鼻的检疫手段,以提高对萎鼻的检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验点滴     
绵羊布氏桿菌溶解素皮內注射的观察时間Γаджиев氏观察綿羊布氏桿菌溶解索皮內注射的反应,某次在24小时观察为可疑的108只羊中,于48小时再进行观察則67(61%)头为阴性,13(12%)仍为可疑,30(27%)为阳性,另在48小时观察为可疑的68只羊中采血进行10%盐水凝集反应,除有3头仍为可疑外,其余均系阴性。又在48小时观察为阳性之248头羊中,进行同样之凝集反应,結果有199头阳性,28头为可疑。由此Γаджиев氏認为当綿羊在一次注射布氏桿菌溶解素后,只在48小时观察一次即可获得全部之結果,24小时之一次观察可以略去而不至  相似文献   

8.
<正>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影像检查已被广泛应用。在应用影像检查中,很多兽医人员更加关注的是检查的结果,而在检查中对动物可能造成的伤害关注较少。为减少动物在影像检查中的伤害,本文就在X线、超声两种常用影像检查中如何提高动物福利作简要叙述。1减少动物受X线照射剂量目前,X线诊断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动物的疾病诊断中。但相比于人医,国内用于动物诊断的X线机大多为传统的X线机。其存在的弊端主要是单次照射电流大、  相似文献   

9.
<正>在临床上用犬瘟热试纸(韩国进口,有效期至2011年9月)对患犬进行诊断时会出现3种结果:在观察区内出现一条颜色明显的紫红色C线,确诊为阴性;在观察区内出现颜色深度基本相同的紫红色C线和T线,确诊为阳性;在  相似文献   

10.
犬膀胱结石的诊断,可以从病史调查、特征的临床症状,如频尿、尿液混浊,触诊腹部敏感带痛,且可摸到石块样硬物等做出初步诊断,有条件的也可以用B超探查或X线摄片等影像诊断技术来确诊。本文介绍1例患病哈巴公犬诊治情况,通过B超探查见膀胱内有强回声光团,X线摄影见膀胱内一高密度结石阴影,确诊为膀胱结石,同时采用了手术方法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用禽脑脊髓炎病毒免疫的鼠阳性血清作为诊断抗体,对21份待检禽血清和10份病料进行检测,其结果如下:抗体阻断荧光试验(ABET)检测21份血清中,阳性血清11份,阴性血清10份,中和试验测得,阳性血清11份(NI>1.17),阴性血清10份;琼扩试验测得阳性血清5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得10份病料中有7份阳性,2份可疑,1份阴性,用这些可疑病料脑内接种1日龄雏鸡,成功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牦牛2590头,进行结核病自然感染调查,检疫结果:阳性4例(0.15%),可疑98例(3.79%);以PPD检出率较高。剖检5头(阳性3、可疑2),4例的肺、脾、肝有少数结节;病理组织学检查,1例呈典型结核结节结构,但细菌学检查阴性。说明青海省的牦牛存在自然感染的结核病。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类型的椎间盘疝出疾病的磁共振影像(MRI)特点,本文对7例犬椎间盘疝出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通过一般检查、神经学检查和MRI扫描,诊断为椎间盘疝出。其中有3例为椎间盘突出,2例为椎间盘脱出,2例为椎间盘膨出。主要的MRI表现为椎间盘退变,T2加权像上的椎间盘信号降低,脊髓、硬膜囊不同程度的受压和变形。这些结果表明MRI扫描可对椎间盘组织是否发生退变以及椎间突出的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在犬椎间盘疝出的诊断与治疗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猪流行性腹泻(PED)—ELISA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对120头健康猪和5头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猪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均不出现交叉反应;对15头PED病毒实验感染仔猪粪便标本检测,全部呈阳性;将对3(?)份ELISA阳性粪便标本和3份阴性标本的检测结果与电镜观察结果比较,其阳性符合率为97.37%,阴性符合率为100%;对在PED发病季节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腹泻病猪粪便标本112份检测结果,阳性率为60.71%,而阴性反应的标本,绝大多数是在病愈后15~20d采集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ZD制剂对马损伤的肌肉软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4匹健康蒙古马,将3匹造模后随机分为试验药物组、阳性药物组、阴性对照组,每组1匹,另1匹设为空白对照组。试验药物组马使用ZD制剂治疗,阳性药物组马使用按摩乳,阴性对照组马匹使用空白膏,药物用法用量同试验药物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用药后第7,14,21天用一次性取样器在各组马匹损伤处随机分3点采样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第7天,与正常马骨骼肌比,阴性对照组、试验药物组和阳性药物组马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但与试验药物组比,阳性药物组肌纤维断裂、肿胀和排列紊乱更加明显。试验第14天,试验药物组和阳性药物组马肌纤维断裂、肿胀和排列紊乱情况得到修复,各组马线粒体数量均明显减少,但试验药物组改善明显。试验第21天,试验药物组马肌纤维形态、线粒体形态和数量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马骨骼肌电镜照片相似;阳性药物组马肌纤维断裂和明暗带不清晰的情况仍存在;阴性对照组马肌纤维断裂、肿胀和排列紊乱情况仍未明显改善,线粒体仍存在数量减少、肿胀、嵴消失等异常。正常马骨骼肌肌原纤维中暗带长约2.0μm,明带长约1.0μm,马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多为卵圆形颗粒状或长杆状,肌细胞核呈扁椭圆形。说明ZD制剂可促进马骨骼肌肌原纤维、线粒体、肌细胞核形态改善与组织修复,效果优于阳性药物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血浆和子宫分泌物中NO浓度及奶牛子宫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来探讨NO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在子宫内膜炎惠牛早期诊断中的作用.选用产后健康荷斯坦奶牛5例(N)为对照组,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SE)和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奶牛(CE)各10例,经颈静脉、子宫腔内分别获取血液样本及子宫分泌物;应用子宫内膜取样器获得每组奶牛子宫内膜样本,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子宫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SE组和CE组血浆和子宫分泌物中NO浓度均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光镜和电镜下,SE及CE组奶牛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胞结构等均发生相应的变化.说明NO浓度随着炎症的发展而改变,炎症越明显,子宫内膜的变化越明显,NO浓度和牛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炎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子克隆和Splicing by overlapping extension(SOE)技术,表达了重组蛋白rM70-83-E6,Western blot分析rM70-83-E6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以蛋白rM70-83-E6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ELISA诊断方法的判定标准,即S/P≥0.5为阳性,S/P<0.4为阴性,0.5>S/P≥0.4为可疑。ELISA方法的特异性为96.0%、敏感性为69.4%。对67份PPD皮试阳性和50份PPD皮试阴性(117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并与PPD皮试比较。67份PPD皮试阳性血清样品中有46份为ELISA检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68.7%,50份PPD皮试阴性牛血清都为阴性,阴性符合率为100%,本ELISA方法与PPD皮试诊断方法总复合率为82.1%。研究表明,ELISA方法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脊髓造影(Myelography)是一种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后再拍摄X线片的检查方法,此种检查方法根据造影剂的分布和充盈程度来诊断一系列脊髓相关疾病。本试验以临床病例为研究对象,结合X线平片和解剖(或手术)结果,考察脊髓造影在诊断犬椎间盘疾病时的诊断率和准确率,并对两种影像诊断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对椎间盘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选择通路手术治疗椎间盘疾病提供借鉴。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脊髓造影病例共33例,主要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2003年10月到2005年12月之间,主人放弃治疗且怀疑患有椎间盘脊髓相关疾病的犬。其中有13例犬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19.
J亚群白血病的病理学观察及PCR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某肉种鸡场取疑似J亚群白血病的自然发病鸡,剖检,观察病理学特征(光镜、电镜)。随后对该场进行ALV-J抗体ELISA检测,发现感染率达28%,从中选取部分抗体阳性鸡及阴性鸡剖检,取肝进行ALV-J特异性PCR检测。结果:自然发病鸡病变明显,在肝、脾、肾、睾丸(卵巢)肺等多种组织肿大,并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镜检:病灶内及肿瘤主要由密集的髓细胞组成,在大脑、小脑坐骨神经中未见。电镜,肿块中的髓细胞样瘤细胞呈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大小不一、染色质边集,胞浆中溶酶体增多,有些电子密度较高,有些趋于溶解,肝细胞体积增大,核浓缩或淡染,胞浆中线粒体增多,肿胀,嵴减少或消失,在胞浆膜下有病毒粒子存在。PCR结果:6例抗体阳性鸡和部分自然病例PCR阳性而2只对照鸡PCR阴性。通过以上证据可知,病变明显的和抗体阳性的鸡PCR结果全部为阳性,证明鸡体内病毒与抗体共存,而抗体阴性,病毒阳性的结果未出现,说明此肉种鸡场感染的ALV-J大部分是由于水平传播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1)文本报告了10例山羊棘球蚴的X綫診断,其中一例已作剖检获得証实,三例已作Casoni試驗,其反应为阳性,与X綫診断相符合。(2)山羊肺棘球蚴的X线表現为肺內圓形或橢圓形均匀致密阴影,边緣清楚明銳,病灶的数目、大小和所在部位不定,而且生长緩慢,并发現有继发食管压迫性狹窄及小支气管瘻表現者各一例。(3)山羊肺棘球蚴的X线检查比較簡易,对診断和研究手术治疗有一定价值,有条件的疫区可以用于羊群的大批检疫。(4)皮內試驗的診断方法非完全可靠,山羊乳房部的皮內反应似較敏感,可能比尾根部皮內反应的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