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始花期追施尿素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早熟菜用大豆和1个晚熟菜用大豆品种为试材,探讨了始花期追施尿素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菜用大豆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早熟菜用大豆品种植株矮小、分枝少、主茎节数少、结荚高度低于晚熟品种。始花期追施尿素对菜用大豆品种形态性状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可以增加二粒荚和三粒荚的比例,且中等施肥水平优于高施肥水平;始花期适量施尿素有利于增加菜用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单株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且早熟品种的增产幅度大于晚熟品种。从综合性状来看,早熟品种沈农引48更具有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菜用大豆在辽宁省不同生态区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辽宁省大豆不同生态区,比较研究了菜用大豆新品种(系)辽鲜1号、辽00139和辽00128农艺性状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菜用大豆采收期在7月31日至9月13日间;3个菜用大豆品种(系)株高差异大,株高平均值在24.1~70.0 cm;鲜荚产量为297.5~983.9 kg/667m2,鲜荚产量最高的地区是铁岭,最低的地区是岫岩。从鲜荚商品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分析,铁岭、丹东、瓦房店和锦州地区适宜生产菜用大豆。  相似文献   

3.
研究比较了10个日本菜用大豆和8个辽宁省育成的普通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日本菜用大豆品种的株高显著矮于辽宁省育成的普通大豆,且抗倒能力也显著强于普通大豆,而且以有限结荚习性居多,籽粒较大,百粒重显著大于普通大豆品种.虽然日本菜用大豆的产量要明显低于辽宁普通大豆的产量,但品质要显著好于辽宁普通大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有些品种高达50%.结果还表明:多数菜用大豆的油酸含量较高,平均含量为245 mg·g~(-1),而普通大豆平均含量为238 mg·g~(-1).  相似文献   

4.
迟播对早熟大豆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黑龙江省5个不同生态区的大豆品种为材料,分8个播期,研究了迟播对早熟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救灾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早熟大豆品种的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变化节律是先是略有升高然后降低,单株粒数降低,蛋白质含量呈升高,脂肪含量下降。产量与晚播早熟品种的播期呈负相关,随着播期的延后,熟期越晚的品种产量下降的越快,当晚于一定播期时,出现早熟品种的产量超过晚熟品种的现象。早熟品种晚播,在不同的播期应选择熟期不同的品种,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杨超  张民  赵团结  何小红  张国正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12,31(5):762-765,770
以菜用大豆苏鲜豆2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肥类型和种植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类型、种植密度以及二者的互作均显著影响菜用大豆苏鲜豆20的产量,在N-P2O5-K2O施入量为55-70-50 kg·hm-2,且氮肥组成为50%普通尿素和50%树脂包膜尿素,种植密度30万株·hm-2的最佳施肥与密度组合下,鲜荚产量达到9 045.11 kg·hm-2,施肥类型和种植密度对菜用大豆的株高和单株有效荚数有显著影响,而对分枝数、主茎节数和鲜百粒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8个野生大豆和13个栽培大豆,来自于黄淮海地区、黑河周边地区及引自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海参威,在北京种植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栽培大豆中蛋白质含量超过44%的品种有中黄13、噶尔毛尼亚、滨海13-1、F4131、黑河27和合丰25。  相似文献   

7.
盐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17  
常汝镇  邵桂花 《大豆科学》1994,13(2):101-105
本文对大豆在盐胁迫条件下农艺性状及籽粒化学品质进行了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植株高度下降,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减少,百粒重降低,单株英数,粒数和粒重下降,从而导致产量降低。对盐敏感品种比耐盐品种受盐胁迫的影响更大。一般说来,盐使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下,脂肪含量显提高,脂肪酸中组成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增加,油酸含量显著降低。但在盐碱地上高浓度盐胁迫下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上则没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要农艺性状及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0份入选菜用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为拓宽菜用大豆种质资源基础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聚类将40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AFLP标记数据聚类将40个材料划分为3个AGs(AFLP-based groups)分子类群,且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无关。另外,8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3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3.75个等位变异;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704-0.9998,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5980-0.7924,总体平均值为0.7094,说明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遗传差异较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菜用大豆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9.
硅肥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华夏3号大豆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控制硅肥的施用量,研究硅肥对大豆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能增加大豆叶面积指数(LA1)、株高、总荚数、有效荚数、百粒重,减少无效荚数,降低植株的倒伏率;对大豆倒3叶SPAD值无显著性影响.同时,与对照相比,施用硅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10个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并为育种改良提供种质基础.连续2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在产量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苏早2号、春绿60、AGS-292和绿75表现产量较高且稳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此外,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较为丰富,可作为菜用大豆育种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指导鲜食春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4-2017年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的14个重要农艺性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变异系数为5.9%~33.49%,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株有效鲜荚数,而采青天数、标准二粒荚荚长和荚宽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随着年度的递进,鲜食春大豆的株型、鲜荚产量、口感、荚型性状获得了逐渐的改良。主成分分析表明,荚数与生育生长、鲜荚产量、株型、荚率、品尝品质和荚型因子是鲜食春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鲜荚产量与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鲜重、单株鲜荚重、标准二粒荚荚长极显著正相关,与500 g标准荚数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相关性不显著。A级口感率与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等性状极显著负相关。因此,鲜食春大豆品种选育时,应注重分枝多、粒大荚长而饱满的亲本组配及后代选择,协调荚型、株型和生育期的改良,从而选育出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抗线大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50份抗线大豆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抗线品种(品系),生育前期天数主要集中在33~35 d,占供试材料的80%;生育后期天数主要集中在77~85 d,占供试材料的76%;全生育期天数在102~123 d之间,其中112~120 d的占供试材料的80%;(2)...  相似文献   

13.
为发掘具有优异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野生大豆资源,对240份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进行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中主要是紫花、黑色种皮、卵圆和批针叶形、有泥膜为主;产量性状和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平均为51.55%,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75;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平均为17%,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94;聚类分析将试验材料分为2类,聚类分析将晚熟、单株产量高和异黄酮含量高的材料聚为一类,将叶形细长、蛋白含量高的材料聚为一类,第Ⅰ类材料主要来自黑龙江省东部和中南部地区,第Ⅱ类材料主要来自黑龙江省西部和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水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5年度辽宁省审定的10个水稻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每穗粒数与产量的关联度最大,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和每穴穗数对产量产生的直接效应较大,因子分析表明:成穗率、每穴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取得累计贡献率62.37%,表明上述因子是影响产量的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5.
陈玉水  卢川北 《玉米科学》2000,8(Z1):064-066
为了尽快选育出适应于福建沿海地区的多抗、优质、高产玉米新种质,我们直接从CIMMYT引进了24个玉米杂交种,以掖单13为对照在漳州市进行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质间的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24个玉米杂交种的小区产量为0.45~2.31 kg,平均1.89 kg,而掖单13为1.68 kg,其中CMT975249、CMS975009和CMT935035的产量显著高于掖单13,与掖单13比较,CMT975249的穗数和穗粒数比较多,果穗、穗粒和子粒均较重;CMS975009的穗数较多,果穗、穗粒和子粒均较重;  相似文献   

16.
于2008~2009年利用大豆品种合丰55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锰溶液浸种配合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锰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浸种或叶面喷施均使株高、主茎节数表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底荚高度随浸种浓度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分枝数不施锰的处理最多.一粒荚、四粒荚、瘪荚和百粒重随浸种浓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单株粒数随锰...  相似文献   

17.
密度及行距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条件下,以3个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铁丰31、铁豆63和沈农12为试材,采用再裂区设计,考察不同密度及行距处理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小行距可以提高3个大豆品种的株高;增加密度,3个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减少,结荚高度提高;不同行距处理条件下,大豆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行距为30 cm时,大豆产量最高;密度为25万株·hm-2,行距30 cm时,3个大豆品种产量最高,铁丰31、沈农12和铁豆63的产量分别为4 961.2,3 840.0和3 539.1 kg·hm-2。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近年育成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四川小麦新品种培育和生产提供参考,统计了2008-2018年四川省审定的100个小麦品种的6个农艺性状和8个品质性状,并对其性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8年四川省审定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22.0kg·hm^-2;产量三要素中,穗数和粒重呈下降趋势,穗粒数呈上升趋势。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36d,株高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明显。高产品种的穗数较多,千粒重较高,增加穗粒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近年审定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和沉降值相对较高,但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等指标相对较低;同一品种多个品质指标间强、中、弱筋层次交错。总体来看,四川省小麦高产优质育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穗数接近350×10^4·hm^-2、穗粒数44粒、千粒重45g以上的多穗型品种可能更适合四川气候和生产条件;相同品种的多个品质指标间不协调,总体较差,品质遗传改良研究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