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菌系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火柴棍菌丝接种法,将23个油菜菌核病菌系接种甘蓝型油菜植株茎秆内,通过比较病斑长度,评价不同菌系的致病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系对感病和抗病品种均能致病,但病斑长度有明显差异,同源子囊孢子系以及不同来源菌系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蓝型黄籽油菜含油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采用4因素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硼施用量对供试品种渝黄1号和GH06种子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 氮、磷、钾、硼养分因子对含油量均有较大影响;2)施用氮肥有降低含油量的作用,而钾、硼肥有提高含油量的作用,增施磷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含油量,超出适宜范围则会降低含油量; 3)氮、磷肥水平之间有较显著的互作效应,并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苏优3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优3号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新品种,不育系为宁A3(MI CMS),恢复系为3075R。苏优3号综合性状好,抗(耐)病性强,成熟期早,品质优良,在1996-1998年度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53.30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6.81%,在1999-2001年度国家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686.80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苏优3号芥酸含量0.42%,硫甙含量25.87umol/g,种子含油率43.46%。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酯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分析甘蓝型油菜2个硼低效品种、4个硼高效品种及其4个F1苗期、蕾期和花期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探索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及F1间酯酶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时期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谱比效稳定,出现明显的三个带区;不同硼效率品种间酯酶同工酶谱在各个时期和器官都有差异,但苗期叶片酯酶同工酶谱在快带区的差异最显著,容易辨别,F1为共显性;缺硼时甘蓝型油菜不同硼效率品种酯酶同工酶的谱带颜色变深,酶活性增强,但同工酶的谱带数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耐湿性的遗传差异鉴定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9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在室内进行发芽种子水淹和春季田间模拟湿害条件下,研究油菜对湿害胁迫的耐湿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系)对湿害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发芽种子湿害胁迫后,耐湿品种中双8号和中双9号等品系(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表现为发芽湿害处理后活力指数、成苗率、相对苗长、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重等显著较高,田间湿害后单株有效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粒重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且千粒重显著提高,含油量和蛋白质变化不显著。不耐湿的品种如GH01等活力指数、相对苗长、相对苗重、单株粒重、每角粒数含油量等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发芽种子耐湿活力指数与花期田间湿害后的产量性状耐湿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四个油菜品种在机械收获过程中各部位损失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油菜品种机械收获损失主要发生在脱粒和清选过程中,占总损失量的80%左右;抗裂角性强的油菜品种可减少自然脱落和割台的损失,但增加了脱粒过程的损失;高产品种虽然机械化收获的损失量最高,但总收获损失率却最低。  相似文献   

7.
湿害威胁中国的油菜生产。本文阐述了前人关于湿害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机理,概括了湿害对油菜生长的影响、油菜耐湿性的遗传多样性、油菜耐湿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和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今后应重点建立油菜耐湿分子育种技术,深入研究耐湿基因网络,发现和克隆耐湿相关基因,为提高油菜的耐湿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以7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籽品系为材料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用ADM和ADAA模型对粒色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粒色主要受加性和加×加上位性效应控制,母体效应和环境对粒色的影响也很明显.用y1、y2、y3作杂交育种亲本,较易获得黄籽度较高的后代,亲本选配以y1×y2、y1×y3、y2×y6组合粒色最好.  相似文献   

9.
油菜抗菌核病材料宁RS-1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RS-1由甘蓝型油菜军农1号、3-67、Midas、Wesroona及花椰菜和白菜型油菜灌县花叶等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宁RS-1对油菜菌核病的相对抗病效果RRA和RRB分别为57.4%和55.7%,达到中抗水平;人工接种鉴定为低抗。利用宁RS-1为亲本,育成了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以及宁杂花叶等双低抗病杂交油菜新组合,在各级产量鉴定试验中均表现良好。宁RS-1还被用于油菜菌核病抗性遗传与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0.
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的选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中双9号是采用复合杂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相结合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高抗菌核病,高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2000-2002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菌核病抗性强,菌核病平均发病率为13.31%,比对照中油821降低了28%;病情指数为6.47,比对照中油821降低了36%,平均产量2482.2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33%。种子芥酸含量0.23%,商品籽硫甙含量22.69μmol/g,含油量42.0%。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是油菜抗菌核病和抗倒性育种的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耐湿种质资源的快速筛选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将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种子发芽60h,取露白种子进行密闭水淹缺氧处理12h后转入砂床继续 发芽,未作缺氧处理的露白种子作为对照, 6d后测定发芽相关性状,根据发芽性状差异评价油菜耐湿性。结果表 明,与对照相比,缺氧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平均相对根长为24. 7% ,平均相对茎长和鲜重分 别为59. 7%、69. 1% ,平均相对成苗率为79. 4% ,平均相对活力指数(RV I)为0. 49。相关分析表明, RV I、电导率、相 对成苗率、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鲜重等各发芽相关性状均相互呈极显著相关,其中相对活力指数可以全面评 估甘蓝型油菜在缺氧胁迫后的恢复生长能力,而电导率可以作为耐湿材料高通量早期筛选的指标。不同材料RV I 呈正态分布,变幅为0. 04~0. 92,表明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湿性存在十分丰富的遗传差异,其中03P79 - 1、03P62 - 5、中双8号等品系(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可以作为耐湿性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扩展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核盘菌菌丝体接种11个油菜品种(系)的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病斑大小差异显著,病斑随接种后时间延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抗、感品种之间抗病斑扩展的差异显著,条件方差分析表明,草酸浸根处理第3d到第4d,油菜抗毒素的条件广义遗传力达0.784;草酸浸叶柄处理第3d到第4d,加性方差占总方差23.1%,处理第4d到第5d加性方差下降为0,表明条件加性效应值和条件显性效应值在不同的时段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PEG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种子发芽耐旱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10%(w/v)PEG6000做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对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系)进行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鉴定,分析油菜种子发芽耐旱性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部分材料处理与对照的发芽性状有显著性差异,81个甘蓝型油菜材料的平均苗高处理比对照低36.5%,平均鲜重处理比对照低31%,成苗率降低11.1%。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耐旱性有较大遗传差异,幼苗活力指数的变异幅度为19%-81%,平均活力指数为55%。相关分析表明,活力指数与胁迫下的发芽性状达极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油菜种子发芽耐旱的综合指标。根据活力指数,将81个油菜资源划分为强,中,弱三个耐旱等级,并筛选到30295,30253,中双6号,30703,30296,30290,30704,中油杂9号,德油4号等一批耐旱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油菜品种,设氮肥(对照、施氮),磷肥(对照、施磷)和钾肥(对照、施钾)试验,分析了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和菌核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油菜平均增产203.7%,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增加17.7%;施磷油菜平均增产47.2%,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下降31.0%;施钾油菜平均增产30.1%,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下降21.9%.分析认为,施氮因病原菌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以及油菜枝繁叶茂提高田间阴湿度致使油菜病害加重;施磷为油菜抗性生理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施钾通过对植株代谢过程的调控和植物形态学的调节提高了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生产上可以通过调控氮肥施用,合理增施磷钾肥,达到既提高油菜产量又有效减轻菌核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植物源化合物奥麦丁锌(ZPT)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50值为1.5μg/mL。ZPT在离体油菜叶片上对油菜菌核病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25%奥麦丁锌可湿性粉剂200、500μg/mL对油菜叶片菌核病病斑扩展抑制率分别达到83.2%和10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奥麦丁锌可湿性粉剂100g/666.7m2兑水喷雾,对油菜菌核病具有80%左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种杂9706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系"杂交油菜杂97060具优质、高产、抗寒、抗病等突出特点,其不育系不育率稳定在98%以上,恢复系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在河南省优质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 551.5kg/hm2,比第一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28.4%,比第二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13.1%,均达极显著水平.杂97060高抗病毒病,抗(耐)菌核病,抗寒性强.芥酸接近于零(未检出),硫甙含量26.80μmol/g,含油量43.84%.综合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育种攻关要求,适宜出口创汇和国内综合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17.
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中双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双六号具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含油量高等特点。在湖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2613.7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75%;在全国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894.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33%。熟期比对照中油821早3d;含油量42.5%。2000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比较甘蓝型油菜有、无花瓣近等基因系花器官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无花瓣品系在花蕾、花萼、雌蕊长度上与有花瓣品系无差异,仅雄蕊长度有所下降;无花瓣品系因缺少花瓣,花蕾重量仅为有花瓣品系的55.89%,但花萼、雄蕊、雌蕊重量差异不大,其中花萼和雄蕊重量略有下降,而雌蕊重量则上升。无花瓣品系花器官各部分与有花瓣品系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花瓣缺失上,而花萼、雄蕊、雌蕊、花粉、柱头和蜜腺等形态均无明显差异,因此,该油菜花瓣缺失类型可能与拟南芥等植物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不符。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云油杂2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油杂2号是利用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用系99F121AB与恢复系99F1549C杂交筛选出的优势组合,表 现杂交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早熟,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芥酸含量0. 16% ,硫甙含量22. 86μmol/g,含油量 45. 53% ,恢复株率95%以上。2003—2004年云南省秋播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3 570. 9kg/hm2 ,比对照品种花油3 号增产29. 13%。最高单产达到5 944. 5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研究BnLEC1基因对油脂生物合成的影响,以高油品系61616和低油品系51070为材料,进行了转录组和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BnLEC1.A07基因在61616品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51070品系。对启动子P_(LEC1)61616(1829 bp)和P_(LEC1)51070(1824 bp)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启动子之间存在大量的SNP和InDel,其中以单碱基SNP最为丰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P_(LEC1)61616比P_(LEC1)51070多1个CAAT-box和2个茉莉酸反应元件,缺少1个细胞周期调控元件和2个非生物胁迫反应元件。随后我们构建了包含该启动子的GUS融合载体和LUC融合载体。烟草叶片瞬时转化后的GUS染色、LUC荧光显像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P_(LEC1)61616的活性高于P_(LEC1)51070。综合结果表明,BnLEC1.A07基因在不同品系中的表达水平与其含油量呈正相关,P_(LEC1)61616比P_(LEC1)51070具有更强的启动子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脂肪合成基因BnLEC1.A07在不同油菜品系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