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冬油菜种质导入春油菜中(B.napus)为拓宽油菜的遗传基础和提高杂种油菜的产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了研究该方法的潜在价值,我们把源于法国的2个冬油菜品种的种质与一个杂种组合的父本进行杂交,构建了2个分离的加倍单倍体(DH)系大群体。本试验对这些品系及其与春油菜品系的测交组合进行了评价。有30%的杂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商用杂种的平均产量。此外,特别是在加拿大环境条件下,还有许多杂种的产量超过了初始杂种组合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453个油菜(B.napus)种质中所出现的对茎秆溃疡病真菌Leptophaeria maculans小种的专一抗性基因。使用遗传改良了的真菌系调查了主要抗性基因Rlm1、Rlm2、Rlm4和假设的RlmBBA基因;这种改良菌系可能隐藏有少数对应的无毒性基因。并且用毒性充分的分离菌进行筛选,以便找出新的抗性材料。主要抗性基因的频率很低,并且春油菜品种的多样性相当于冬油菜品种的。春油菜的65.7%种质对全部分离菌系都是完全敏感的,而冬油菜只有12.2%种质至少缺乏一个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所用的两个亲本均具有春性,一个是合成的B.napus(P1),另一个是双低品种Jaguar(P2)。前—个亲本是用二倍体物种B.alboglabra(B.deracea的一种类型,CC,2n=18)与B.rapa品种黄沙逊(AA,2n=20)杂交后,通过胚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而获得的。该品系的染色体记数证实,  相似文献   

4.
为了把白粉病抗性转移到甘蓝(Brassica oleracea)品种中,本试验在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种质系PI360883与甘蓝品种Titleist和Cecile间通过有性杂交生产出了种间杂种植株和回交后代(BCl)。用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作为母本杂交后,采取胚挽救技术获得了4个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交不亲和性(SI)作为芸苔油菜(B.napus)杂种生产的一种传粉控制方法,这就要求培育成在大范围的B.napus品系内能稳定表达的足够数量的s一等位基因。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B.napus物种的遗传背景中B.oleracea和B.rapa等位基因的自交不亲和性(SI)、杂交亲和性和保持能力;还检测了B.oleracea等位基因在杂合类型和不同B.napus背景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解决甘蓝型油菜育种中早熟资源贫乏的问题,利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2n=4x=AACC=38)与白菜类蔬菜(Brassica campestris,2n=2x=AA=18)的大白菜、小白菜和紫菜苔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连续10 年的选择,培育出10 个稳定的早熟优良品系,代号D1~D10。这些新种质的生育期比对照早2.5~9.5 天,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农艺性状各具特色。由于新种质拥有白菜A染色体的遗传背景,在杂交组合测配中,用这10 个新种质比用非新种质材料配制杂交组合早熟,且获得高产组合的概率高出1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甘白杂交创制早熟油菜新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解决甘蓝型油菜育种中早熟资源贫乏的问题,利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2n=4x=AACC=38)与白菜类蔬菜(Brassica campestris,2n=2x=AA=18)的大白菜、小白菜和紫菜苔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连续10年的选择,培育出10个稳定的早熟优良品系,代号D1~D10。这些新种质的生育期比对照早2.5~9.5天,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农艺性状各具特色。由于新种质拥有白菜A染色体的遗传背景,在杂交组合测配中,用这10个新种质比用非新种质材料配制杂交组合早熟,且获得高产组合的概率高出1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名玉20(原参试代号高雨6号)是陕西高农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G156和自选系G068杂交于2007年选育而成。该品种是根据陕西省夏玉米生产发展与品种利用现状,确定以高产、稳产、耐密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为玉米杂交种选育目标.并通过引进国外及热带种质资源,扩大育种材料的种质基础.进一步挖掘杂种优势的增产潜力.增强杂交种耐密性和多抗性.  相似文献   

9.
用硫酸钡重量法对普通油菜淮油6号(B.napus L.)关中油菜(B.cam-pestris L.)和低芥子甙油菜 Tower(B.napus L.)三品种不同生育期的植株和器官进行芥子甙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在植株和根、茎、叶、蕾花、角果、果壳、种子等器官上的含量是不均一的,并因生育期不同而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植株和器官芥子甙含量与种子芥子  相似文献   

10.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的自然机制,它可以防止自交,促进异交。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具有这种自我识别的机制,但是它们的双二倍体后代甘蓝型油菜(B.napus)丧失了这种特性而为自交亲和的。自交不亲和性被成功地用作甘蓝杂交育种的授粉控制机制。自交不亲和性可以通过回交引入甘蓝型油菜中,或者通过其祖先——甘蓝和白菜型油菜杂交进行人工合成而引入甘蓝型油菜中。然而,自然条件下,油菜品种也偶尔会发生自交不亲和。Rudloff等从油菜育种材料中筛选到自交不亲和植株。  相似文献   

11.
欧洲油菜(B.napus L.;2n=38)是一个相对年轻的物种,它是通过芜菁(B.rapa L.;2n=20)与甘蓝(B.oleracea L.;2n=18)间自然杂交产生的。目前欧洲的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然而,它有限的地理范围和集约育种已经导致了现行育种材料相对狭窄的  相似文献   

12.
已收集到4科20属26种916份绿肥作物品种资源,通过对主要农艺性状、适应性、养分含量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评选出一批综合性状好、丰产性能强的优良品种(系),繁殖优异种质材料407份送国家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3.
棉属8个野生种2个二倍体栽培种对陆地棉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74~1993年间,用棉属8个野生种两个二倍体栽培种作父本与陆地棉进行种间杂交,从其后代出,选育出10个具有丰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系和128个各具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其中6个已参加了省级上区试,它们分别属于8种类型:高衣分(44%~48%),长绒(36.0~40.6mm),高强纤维(25.3~33.3g/tex),大铃(7.08~9.30g),最佳麦克隆值(3.7~4.0),抗棉蚜(I-II级  相似文献   

14.
芸苔油菜(B.napus)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SI)的祖先物种即B.rapa和B.oleracea L.衍生而来的自交亲和性异源四倍体物种。芸苔属物种表现出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这已被花粉粒外壁中配子体的S-等位基因表达所证明了。因此,花粉粒的自交不亲和性类型可以由产生花粉的配子体的S-等位基因确定,但不能用花粉细胞核所含有的S-等位基因来确定。  相似文献   

15.
杂种优势利用在油菜(B.napus L.)上已得到了商业开发,并且在芜菁(B.rapa L.)和印度芥菜(B.juncea L.)中证实了其潜在的利用价值,但是仍未见到有关埃塞俄比亚芥菜杂种优势方面的报道。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埃塞俄亚比的3个地点,对9个埃塞俄亚比芥菜亲本及其由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的36个F1代材料的几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相似文献   

16.
硫苷是在十字花科植物中发现的含硫糖苷。累积在油菜(B.napus L.)种子中的硫苷衍生化合物与某些动物饲料的致甲状腺肿和毒性效应密切相关。为了降低油菜的硫苷水平,以便把油饼用作家畜饲料,已成功地开展了国际育种方案。Uppstroem(1995)指出,现在可以利用油饼中低于30μmol/g含量的低硫苷品种。油菜的全部或单种硫苷含量可以用高  相似文献   

17.
宜香2308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230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不育系宜香1A是用D44A作母本,宜香1B作父本,经多年连续回交转育而成;其保持系宜香1B由长江流域的优质保持系D44B与云南地方浓香型粳糯稻材料经辐射育成的浓香型粳糯稻N542杂交育成.该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是一个具有浓郁爆米花香、品质优、产量较高、适应性广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18.
内源细胞分裂素调控油菜叶片衰老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将嵌合基因PSAG12-ipt导入双低油菜(Brassica napus)品种H165,经双重PCR检测和基因组总DNA Southern杂交证实,共获得11株转基因植株。生长观察结果显示,11株转基因植株生长发育正常,除2株与对照没有明显的差异外,其余9株叶片衰老时间明显延迟,主茎有柄叶衰老延迟15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 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瑞茂  陈大伦  汤晓华  李敏 《种子》2007,26(5):90-94
经遗传研究表明:核不育系118A的不育性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互作基因控制,不育基因与117AB、S45AB的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当两对基因隐性纯合,另一对上位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纯合两型系内不育株与可育株(AabbRfRf或aaBbRfRf)杂交,F1为1:1的育性分离,系内可育株自交为3:1的育性分离。利用纯合两型系AabbRfRf或aaBbRfRf中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和不育系118A,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118CA(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或-BB)杂交生产杂交种。  相似文献   

20.
最近,Regine Mathias在波兰冬性油菜(Biassicas napus L.)品种“Janpol”中发现了13个雄性不育株。通过用可育的姊妹株杂交、选择、获得了几个稳定的不育株系。这些不育株系的花与正常可育株的花略有不同,其花药略细、呈浅褐色,没有可见的花粉。雌蕊正常。将这些不育株系用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