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春78—141是1975年以上海六月白为母本,浙江省四月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湘春78—141大豆品种的主要特性有:(1)丰产稳产性好、增产效果显著。据1981—1983年省区试11个点统计,平均亩产285.12斤,比生育期相近的中、早熟品种矮脚早增产9.27%。1982—1983年两年省区试中,比中熟品种湘豆5号增产7.8%。1984年10个点生产试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春制(或春繁-下同)后的不育系再生利用技术是根据目前在生产上使用的野败型雄性不育系再生力强的特点,利用早、中熟组合春制(不育系春繁)进行再生制种。从1983年开始连续进行了五年系统研究,获得成功,1987年9月由湖北省农牧业厅主持通过鉴定。1987年我省大面积示范春制后再生制种1835亩,头季单产149公斤,最高达到256公斤;再生制种单产54公斤,最高达140公斤,两季合计单产203公斤。春繁后再生制种166亩,头季春繁单产106公斤,再生制种单产57公斤,两季合计单产163公斤,这一技术在我省鄂东南、江汉平原等双季稻区推广取得较好效果,对提高…  相似文献   

3.
湘春豆10号     
湘春豆10号是湖南省作物所以六月白为母本,四月白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春大豆中早熟品种。1982—1983年参加湖南省春大豆品种区试,平均亩产144.3公斤,比矮脚早和湘豆5号分别增产8.86%和7.88%。1985—1987年参加南方九省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0.6公斤,比矮脚早增产16.58%。湘春豆10号抗病、抗倒伏、耐旱、  相似文献   

4.
盐分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八个大麦品种种子萌发期间进行NaCl 胁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 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增加,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80 mmol/L 的NaCl 浓度是大麦种子萌发的阀值.不同大麦品种对NaCl 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供试品种中以盐90260和C2118为萌发期较为耐盐的大麦品种.其它品种对盐分胁迫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5.
盐辐矮早三(以下简称矮早三),系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用CO~(60)辐射早熟三号选育而成的大麦高产新品种,在当地种植,具有亩产千斤之力。1983年冬引入我县,为探索该品种在我县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品种比较,播期试验、施肥、密度、播式正交试验,高产栽培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三年来均表现良好,深受广大种麦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6.
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83年春用沪麦8号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育,于1989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6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据省种子公司统计,该品种1996年收获面积10万亩以上。1主要特征特性(1)属春性,成熟早,比浙农大3号迟熟1.3天.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搭配种植。(2)丰产性好。1993年、1994年两年中省大麦区试,亩产分别为266.25、209.4kg,比对照渐农大3号分别增产12.27%、4.7%。1995年省大麦生产试验,亩产258.gkg,…  相似文献   

7.
汉豆26为高产优质早中熟春大豆新品种,2年的湖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08.98公斤/亩,较对照湘春豆26增产10.60%,增产达到及显著水平。生产试验5点汇总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26.46公斤/亩,较对照品种湘春豆26增产7.8%。籽粒含油量18.71%,粗蛋白含量45.94%;中感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适宜湖北省区域作春大豆和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8.
茶树(Camelliasinensis)作为一种叶用型经济植物,春梢萌发时间是关系茶叶经济价值的重要生物学性状。因此,选育茶树早生品种,对提升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铁观音为参考基因组,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到一个与茶树春梢萌发早晚高度相关的基因CsAL1(Auxilin-like 1,TGY040711)。运用SNP calling获得CsAL1各样本的SNPs,将SNPs与其春梢萌发表型进行关联分析,获得与早生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分析各SNPs的酶切位点,选择合适位点开发茶树早生性状相关CAPS分子标记。利用标记对12份茶树材料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酶切检测,随后在72份茶树材料中进一步验证,以期借助CAPS分子标记技术为探究CsAL1中单碱基位点突变与茶树早生性状的联系提供参考,为茶树早生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盐辐矮早三(以下简称矮早三),系江苏省盐城地区农科所用Co~(60)辐射早熟三号选育而成的大麦高产新品种。在当地种植,亩产可达500公斤。1983年冬引入我县。为探索该品种在我县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品比、播期试验,施肥、密度、播式正交试验,高产栽培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三年来均表现良好,深受广大种麦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属秋大豆区北缘,过去不种秋大豆,无定型品种可供生产利用。本省南通地区历史上有玉米、黄、赤豆三夹种的习惯,但春玉米八月初收获,夏大豆要到十一月才成熟,由于作物共生期太长,玉米的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大豆容易倒伏,产量不高。针对生产上存在的这些问题,1977年用“以夏代秋”的方法开始探索试种秋大豆的可行性及寻求适宜的品种。1978年以后又发展为改间作为纯作,改6尺的宽行玉米为4尺窄行,夏大豆改为秋大豆的密玉米—秋大豆—三麦/蚕豆的新旱三熟制试验。通过生产示范和秋豆品种区域试验,肯定了秋大豆的增产作用、经济效益和本省淮南地区种植秋大豆的可能性。 本项研究在棉区进行了多年试验与大量示范。据1981—1983年31个点次1060亩统计,年总产平均为1180.5斤/亩。此外还有提高地力保后作物增产的效益。推广面积1982年为1.6万亩,1983年4万亩,1984年4.5万亩,累计约10.l万亩。以每亩平均增加收入17.6元计,迄今增加产值为177.8万元。今后的效益将随着面积的扩展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卢菊华 《作物研究》1990,4(2):26-27
川湘早1号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1975年选用六月白与韦尔金杂交育成。经湖南、四川两省5年的品种区试及3年的中国南方春大豆品种区试,均比对照品种矮脚早增产3.5-13.6%,且表现早熟、抗病、耐湿、耐荫刀强,品质好,适应南方间、套多熟制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1983年春,笔者陪同农牧渔业部高级农艺师沈其铸,茶叶处负责人黄继仁同志访问了浙江奉化县溪口公社第二生产大队茶叶专业户江品芳同志。江品芳,今年58岁,是朴实的庄稼人。全家十一口人,四子四媳,家里生活过得很好。早在1981年初,生产大队有34亩茶园(其中1979年冬种17亩密植茶园)要承包  相似文献   

13.
福繁16、17系福建省农科院稻研究所杂交选育的两个小麦新产品种。经参加本省与华南三省(区)小麦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及省内外多点试种、示范,表现早中熟,茎秆粗壮,大穗、多花,丰产性好,抗逆力较强,适应性广,一般亩产400斤左右,高的达600斤以上。1981年在本省龙海、同安、南安、莆田、仙游、连江等县示范推广一万亩,普遍获得增产,受到群众欢迎。1982年3月在闽南召开的现场鉴定会,与会代表认为可以在闽东南沿海平原与丘陵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1982年冬种面积10万余亩,虽然1983年春季长期低温阴雨,1-3月降雨量超  相似文献   

14.
桂糖29号是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并于2010年通过审定的甘蔗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为萌芽好,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早熟高糖,宿根性特强。目前在宜州蔗区该品种被确定为重点推广品种。2009年以来我所先后建立6个繁育基地,总面积590亩,估计在2013年春可以为蔗区提供3000吨以上蔗种。  相似文献   

15.
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刘明  陶洪斌  王璞  张雅杰 《玉米科学》2009,17(2):108-111
以郑单958和鲁单984为材料,研究了两个播期条件下春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且品种间表现趋势一致。晚播春玉米生育期缩短,在各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显著高于早播春玉米。晚播春玉米产量(干重)提高,粒重在播期间、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晚播春玉米穗粒数显著提高,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推迟播期后总耗水量增加,但增加幅度小于产量增加的幅度,水分利用效率略高于早播春玉米。在本试验条件下,晚播春玉米具有较优叶面积指数,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并向子粒转移,增加穗粒数。因此,在春玉米播期的选择上不应单纯考虑生育期的延长,应重视早播春玉米前期营养生长受限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1.0% NaCl溶液胁迫对102个特早熟棉花品种(系)进行了耐盐性筛选,萌发期筛选结果显示抗盐以上类型的品种有55个,占全部参试品种的53.9%.种子萌发试验表明:辽1074为抗盐型品系,盐胁迫下种子正常萌发,棉苗健壮,受盐害轻,相对含水量较高.萌发期耐盐综合指标可以反映棉花耐盐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大豆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发芽率的盐/碱害指数为鉴定指标,在萌发期以110 mmol·L-1NaCI(盐)和37.5 mmol·L-1Na2CO3(碱)溶液处理100份大豆品种进行耐盐碱性鉴定,筛选出萌发初期耐盐碱的材料,为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品种间耐盐碱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耐盐和耐碱性趋势基本一致.高度耐盐碱的品种较少.筛选出高而盐品种5个,耐盐品种21个,中度耐盐品种41个,敏感品种22个,高度敏感品种11个;高耐碱品种7个,耐碱品种16个,中度耐碱品种24个,敏感品种37个,高度敏感品种16个.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大豆新品种合丰55(合交02-69)选育、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结果及配套栽培技术。该品种在北方春大豆区属中早熟品种,百粒重22~25克,脂肪含量22.61%,蛋白质含量39.35%,创造了530亩小面积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1.7公斤/亩,万亩大面积试验平均产量283.94公斤/亩的高产纪录,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适应性广。该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607.5万亩,已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到4 500万亩。  相似文献   

19.
“中育3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通过穿梭育种,从原车早/IR18348—36—3—3//NeWS8b。’mit复交组合中选育的新品种。1995年,泉州市种子公司陈长普从中国水稻所引进在晋江市西滨军垦农场,种植两年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米质优、后期转色好等特点。其综合性状及产量均居于近年试种的优质稻品种之首。一、产量表现1995年早季种植2亩、亩产463.skg,比对照种“78130”亩增23.6吨,增产5.3%。1995年晚季种植10亩,平均亩产526.skg,比当家组合“威优63”亩增24.skg,增产4.9%。1996年早季种植5…  相似文献   

20.
<正>1 选育过程川芋早(801—5)是用四川农科院作物所创新的早熟、高产、休眠期短的7032—2作母本,引进的燕子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无性系选育而成.1980年培育实生苗,当代表现早熟、块大、单株产量为0.31公斤,1982年加入选种试验,1983~1984年参加品比试验表现优异,1985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同期进入生产试验.经多年试验结果,其产量、品质、农艺性状等均超过或优于大面积栽培品种.1991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审定通过,定名川芋早.2 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