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二灰(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是道路基层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基层作为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其力学强度及其路用性能是重要的指标。通过分析废旧材料硼灰的化学成分,利用其与粉煤灰的相似成分,研究硼灰代替粉煤灰做成石灰硼灰稳定碎石用作道路基层结构的可行性,首先从力学强度入手,通过在石灰粉煤灰碎石中掺加硼灰并改变硼灰的掺加比例,得出虽然掺加硼灰后无侧限强度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道路基层的需要;为进一步验证石灰硼灰碎石的路用性能,并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又通过对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冻融强度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最终得出硼灰代替部分粉煤灰用于道路基层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粉煤灰修筑道路基层,为粉煤灰的开发利用开辟了一个可观的途径,并可以节省一部分 筑路材料,完全可以满足道路使用性能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在江苏省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粉煤灰的化学组成、颗粒组成 ,介绍了粉煤灰在江苏省的应用情况 ,并对粉煤灰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黎丹  吴俊  王业强 《绿色科技》2013,(7):197-199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不断增加,其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极为关注的问题。结合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探讨了粉煤灰在建筑、道路、污水处理、农业、催化反应等方面的一些应用新途径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粉煤灰在道路应用中其混合料对原材料的性质要求、配合比试验、施工操作要点、养生及交通管理,施工质量指标测定要求,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具体试验进行了介绍.从水泥、细集料、碎石、外加剂、粉煤灰等试验用原材料作了阐述,并对其结果作了分析,得出掺加粉煤灰可获取高标号混凝土配合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李希胜 《森林工程》2004,20(6):56-57
根据《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0 16 - 93) ,结合宿淮高速公路工程实际情况 ,对粉煤灰路堤设计、施工和检测方法进行阐述 ,并根据施工情况和检测结果进行总结 ,可作为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生物质资源利用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秸秆与粉煤灰作为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同时也避免了环境污染。通过对秸秆与粉煤灰互掺在混凝土材料中的研究,从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保温性能三个方面介绍了秸秆与粉煤灰的掺入对混凝土材料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旨在为研究秸秆与粉煤灰互掺的混凝土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使用电厂发电燃烧产生的粉煤灰作中和剂,不仅可以有效中和酸性矿坑废水酸性且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一定吸附性,但粉煤灰作为一种惰性材料,吸附能力有限,使用过程中通常先对粉煤灰进行改性,传统的化学改性和火法改性,均需要高温条件,不仅能耗大且实际操作复杂。为了更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通过微波联合化学方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粉煤灰,并通过动态模拟实验,考察了两种改性后的粉煤灰对阳泉酸性矿坑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改性粉煤灰,微波联合NaAlO_2改性粉煤灰和微波联合NaOH改性粉煤灰对阳泉酸性矿坑废水的处理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出水pH值明显升高、硫酸根和总铁的去除率也均有提高,系统耐久性增强。这表明,微波联合化学改性粉煤灰,工艺操作简单,吸附性增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酸性矿坑废水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工程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粉煤灰的性质的分析,将其在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特别是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改善进行了分析,为利用粉煤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在信南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信南高速公路第十二合同段底基层施工情况,试验确定粉煤灰、天然砂及水泥等材料的技术指标,对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后路用性能进行分析,并结合材料特点介绍水泥粉煤灰稳定砂施工的注意事项,为进一步研究水泥粉煤灰稳定砂作为底基层填筑材料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李金海 《绿色科技》2012,(10):103-104,107
利用ICP-MS对毕节地区火电厂粉煤灰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同时对其细度、松散容重、压实密度等一系列理化性质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与建议,为提高本地区粉煤灰的资源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粉煤灰掺量下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钧  叶焕军  张野 《森林工程》2010,26(5):72-75
为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对粉煤灰掺量为17%、20%、30%和40%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扩展度、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试验,同时测得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其作数据拟合。基于试验和分析结果,粉煤灰掺量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当掺入比例适当时,能有效的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但对强度有影响,早期强度降低较多。本次试验为粉煤灰合理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工业废渣,它是一种复合性资源,过去大多废弃不用,近几年来国内外均有利用粉煤灰生产建材产品及筑路工程的报导.本文就市政工程应用粉煤灰的情况进行介绍,并提供相应的参数配合比,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粉煤灰和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粉煤灰/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不同粉煤灰活化温度、壳聚糖和粉煤灰质量比、壳聚糖交联剂等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对木材活性染料染色废水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活化温度为250℃,壳聚糖与粉煤灰质量比为1∶25,用香草醛作为交联剂且加入量为壳聚糖质量的30%时,制备得到的粉煤灰/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木材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脱色率达858%,CODCr去除率达748%。粉煤灰和壳聚糖通过氢键结合形成复合材料可吸附废水中的染料。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石灰对湿排粉煤灰进行消解预处理产生的Ca(OH) 2 激发粉煤灰的活性。但由于激发速度较缓慢 ,粉煤灰水泥强度的提高不显著 ,为此加入激发剂 ,促使粉煤灰—Ca(OH) 2 的快速反应 ,提高了湿排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强度 ,将砌块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17.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为加快废弃物资源化进程,推动我国再生资源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对粉煤灰与废旧塑料进行了多年复合改性研究。现已成功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粉煤灰复合树脂系列配方,并批量生产了多种可替代金属制品的廉价产品,该项成果在长春通过了技术鉴定。随着我国火电工业的迅速发展,粉煤灰的排放量遂年增加,预计2000年我国粉煤灰年产量将达1.6亿吨。大量的粉煤灰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占用了大量土地,还要投入可观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建设。同时,随着我国塑料及其制品的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应用日益广泛,由废弃塑料所形成的塑料垃圾产量越来越大,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针对两大污染带来的环保难题,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对粉煤灰与废旧塑料的复合改性研究,成功地探索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粉煤灰复合树脂系列配合,并很快在吉林省镇赉县松海塑料制品厂等数家企业得到转化。用这种新材料生产的下水井盖,其抗压、抗弯、抗冲击强度及耐候性等综合性能良好。经过各地的实际使用,其质量达到并超过了同类铸铁产品的水平。长春应化所正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可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公路、给排水、城市绿化等领域的新产品。并拟建成年产粉煤灰复合...  相似文献   

18.
李庭月 《绿色科技》2020,(3):195-196
指出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粉煤灰的利用越来越广泛,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当时人们还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没有形成规模,且技术落后,产品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提出了粉煤灰资源化是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前提条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是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最终要实现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刨花板的胶合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照斌 《木材工业》2002,16(2):22-25
粉煤灰刨花板是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 ,木刨花为增强材料 ,经热压而成的一种复合板材。本文从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活性、水化机理以及温度和外加剂作用机理等方面着手 ,通过扫描电镜 (SEM)、X-衍射仪 (XRD)等微观分析结果 ,对粉煤灰刨花板的胶合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认为 ,其胶合机理是一个包含多种作用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陈化新 《林业科技》1998,23(6):50-50,52
二灰土指一定量的石灰、粉煤灰与土配合,在最佳含水量下,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研究表明,二灰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板体性、水稳性,其抗冻性较石灰土及水稳砂砾要高得多,故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而且粉煤灰用于道路工程,可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