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伟  王建国 《林业科技》1993,18(1):50-50
动载荷时承载索受力及承载索振动能量的分布规律一直是索道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测试了动载荷时承载索受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薛伟 《林业科技》1991,16(5):47-50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承载索动荷系数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动荷系数变化的因子,推导出了承载索动荷系数的公式。该公式是在假设承载索两端固定装置钢性很大的情况下,即两端点的位移为零的情况下推导出的。它建立了承载索动荷系数与承载索受力和承载索跨距之间的关系,为准确计算承载索弹性模量建立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业用多跨索道承载索张力和悬索形式决定着系统的换算弹性系数的变化。随着载荷的移动,承载索张力变化很大。本文在充分考虑林业集运材多跨索道承载索两端支点的可挠性及承载索弹性的不完整性的情况下。研究了任意载荷时的拉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固定式承载索挠度对弹性模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伟 《林业科技》2001,26(1):53-54,52
假设承载索两端固定装置的弹性变形为零,即两端固定装置为绝对刚性体。考虑承载索挠度弹性变化,从理论上探讨承载索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推导出承载索弹性模量公式。  相似文献   

5.
在索道集材中,一般用一根集材杆来改变绞盘机钢索的牵引方向.为保持集材杆在集材作业中稳定,用几根绷索把它固定在附近的伐根上.正确地计算集材杆及绷索的受力,是保证集材作业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关于集材杆和绷索受力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受变化力作用下的计算方法,目前文献上虽有几种,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绷索方位同集材杆及绷索受力关系的研究,现有文献上尚不多见.本文根据集材杆及绷索在集材中的受力情况,考虑到主要因素的影响,提出适用于一般情况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对绷索的最佳方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半悬式索道在我国南方,东北林区已成为主要的高山集材方式。但是,多年来关于半悬式索道静态理论研究的很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半悬式索道的工作状态与全悬式索道不同,木捆一端拖地运行,其承载索不仅受木捆产生的拉力作用,而且受牵引索和回空索拉力的作用。本文根据木捆的实际工作状态,考虑各工作索的受力变化,在理论上对半悬式索道静态计算进行了探讨,较严密地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推导了有  相似文献   

7.
陈洁余  单圣涤 《林业科学》2004,40(4):135-138
索网式和双联式缆索起重机的设计计算都十分困难 ,主要是因为过去的索道索系比较简单 ,以致现行的索道设计计算体系 ,都只计算悬挂缆索在均匀重力场的作用下 ,承受垂直载荷时的受力状态。双联式和索网式缆索起重机的出现 ,首次提出了悬挂缆索的斜向集中载荷和索网结构承重时的受力分析问题。文中对索网式缆索起重机的计算 ,实际上是对悬挂缆索的斜向集中载荷和索网结构承重时的受力分析 ;而且这种分析 ,同样适用于双联式缆索起重机的设计计算 ,并为今后发展更为复杂的索道索系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缆索吊车悬索系统在集中运动载荷作用下,将发生一系列参数变异。本文作为动力学研究的第二部分,系统地分析了运动载荷作用下悬索的横向振动特性,推导了动力影响线和索张力动分量的显式数学解。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动力影响线来描述实际平稳运动载荷作用下的悬索动力响应,具有相当的可靠度;运动速度的变异对动态振幅和张力影响不大,而集中载荷大小是敏感影响参量。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只依靠绞盘机的操纵,就可使定位器随意移动到必要的位置并能准确的固定,而研制了定位器的空中停留固定装置(图1)。定位器集材(系确保择伐的集材,以后称此为直角集材)时,为了使定位器保持固定位置,一般需另设一根为固定用的锚结索。在承载索被架设较高的情况下,不但锚结索的设置困难,而且由于载荷的有无或大小,定位器需要停止的位置也相应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测定承载索安装拉力有倾角法和振动波法两种.倾角法就是现场测定承载索抛物线上、下两支点处切线与水平线夹角来计算安装拉力;振动波法是根据振动学原理来测定承载索的安装拉力.这两种方法都需在架设起来的承载索支点处测量或敲击多次,才能测定出设计安装拉力.这样,对归楞、装车的高支架索道,  相似文献   

11.
跑车和吊钩(以下统称为跑车)绕承载索翻转,是单杆缆索起重机作业中常发生的故障。翻转后的跑车,由于两端的起重索、回空索和牵引索全都缠在承载索上,使跑车无法运行。缆索起重机只好停止工作。二十多年来,使用缆索起重机作业的各个单位,在出现了上述故障时,普遍采用放落承载索,用人力翻转过来,再张紧承载索的老办法。此方法处理过程繁琐,耗时量较多(每处理一次需2——3小时)。近几年我们在排除这一故障中,探索出一种不落承载索、在高空中翻转跑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索道承载索的拉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央挠度系数S的大小左右。S偏小,容易产生超拉力;S偏大,又增大了冲击应力和弯曲应力,还可能使木捆碰地影响运行。挠度系数是影响承载索发生破断事故的最大原因。因此,承载索松紧度的测定,不仅在架设时需要,而且在索道的经常维护中也必不可少。近来,由于在承载索上常设有防止承重后下垂的装置等,故不能采用震动波法测定承载索的中央挠度系数,而采用倾角法。倾角法测定系统由新近研制成功的钢索倾角测定器和表示(?)角与α角和S的关系的数值表所构成。角(?)、(?)为钢索倾角,即上、下支点间承载索切线与水平线所成之夹角。角α为跨距倾角,即  相似文献   

13.
对桥式起重机在空中悬吊重物时启动和制动过程中动载荷的大小进行推导,得出三质量二自由度系统起升机构计算模型的动载荷计算公式。该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为桥式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分析研究打下基础,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郑燕萍  倪晓宇  方明霞  解梅 《森林工程》2010,26(1):33-36,40
针对我国汽车结构件目前还很难做到有限寿命设计的现状,结合机械概率疲劳分析理论和汽车振动理论,采用CAD/CAE手段,通过建立汽车结构件正确的有限元振动分析模型,确定其分析载荷,并基于有限元的疲劳分析结果,提出对汽车结构件进行有限寿命设计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并以路面不平引起满载汽车振动的随机动载荷和汽车满载时的静态载荷两部分作为分析载荷来验算汽车结构件的有限寿命,在缺少汽车实际行驶工作载荷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林业索道承载索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新年 《林业科学》1989,25(2):127-132
本文建立了林业索道承载索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推导,编制了BASIC程序,在PC-1500、APPLE-Ⅱ微机上中、英文通过。该程序能进行单跨或多跨索道承载索的优化设计。本软件功效高,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计算精确,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16.
握索器是循环式转弯运材索道主要部件之一.重载跑车用它和牵引索相连,带动、控制跑车沿承载索运行,卸材时又将它与牵引索分离.握索器夹块须有一定的压紧力,使牵引索在钳口中产生的摩擦力足以克服跑车的最大运行阻力.若摩擦力小于运行阻力,牵引索在钳口内“打滑”,欲  相似文献   

17.
索道的有效载量,指索道承载索的有效载量,减去索道其它工作索施于承载索的重力和跑车(包括跑车下落的起重索、挂勾及捆挂索等器件)自重所得的结果。本文应用悬索的无量纲计算理论,经过系统的分析验证,推导出了索道的有效载量公式,使其计算结果能适用于多种钢索,便于在生产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架空索道的设计计算中,人们常把确定承载索的中央挠度系数做为主要计算参数,并以此为主要数据对承载索的其他计算项目进行计算和设计。中央挠度系数值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承载索的安装张力。承载索的安装张力过大或过小,都将直接影响架空索道的使用效果、钢索寿命和索道运行的安全度。确定适当的中央挠度系数和计算出承载索的安装张力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在架设索道的过程中测出钢  相似文献   

19.
支架是集材索道系统的重要组件,用以承托钢索,保证索道有足够的净空高度。但传统的南方人工林集材作业中多数采用活立木作为索道支架,活立木受其生长位置限制,难以保证最优集材路线,不适应现代小规模木材采集需求,为解决人工林索道集材中难以寻找合适的活立木作支架问题,研究设计出一种分段组合加绷索固定的可移动装配式钢管支架。通过力学和仿真分析,对承索方式、不同分段比例及绷索固定位置进行了优化。当分段位置于杆件的0.59L处时,效果最好,抗压能力是没有分段时的1.7倍。支架采用索鞍托索,使支架受力由传统的以承受弯矩为主变成以承受压力为主,改善了支架的受力条件。同时支架中间设置绷索固定后,增加了支架的约束条件,减小了支架的柔度,支架的临界载荷比无绷索固定的支架提高3倍以上。支架设计成分段可拆,降低了单个支架部件的重量,单个部件最大不超过50kg,便于在林区转移安装;支架采用标准镀锌管制造,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有利于降低索道系统成本。经试验及生产验证,可移动装配式林业索道支架转移、架设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特别适合山地林区择伐与小规模皆伐集材需要,对在人工林集材作业中推广小型索道集材,减小集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牛顿切线法求解公式既简单又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程序计算,提高了全悬式缆索起重机承载索张力计算的精度和速度。从而解决了全悬式缆索起重机承载索设计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