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营养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复方α-酮酸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SGA评分与主要症状积分、体格检查指标、血液检查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57%)高于对照组(88.57%)。治疗前2组SGA评分与主要症状积分、体格检查指标、血液检查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实验组SGA评分、主要症状积分、TSFT、AMC、CRP低于对照组,BMI、W、Alb、Hb、pre-A、Chol、C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α-酮酸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尿毒症患者毒素水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对80例病例资料完整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入选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HD+HP组及HD组各40例,HD+HP组采用HD联合HP治疗,HD组仅行常规HD治疗。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及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Scr、BUN、β_2-M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HD+HP组治疗后β_2-MG、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HGB、PA、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可提高体内毒素清除率,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对患者营养状况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24h尿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分别选择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牛(转基因组)及其胚胎移植受体(受体组)和普通牛(对照组)各5头,对3组试验牛进行颈静脉跟踪采血3次,每次间隔14d,分析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血常规指标中,转基因组牛的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组牛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中,转基因组和受体组牛的血清电解质K和P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转基因组牛的血脂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尿素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肌肝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组牛的血糖浓度、总蛋白浓度和尿素氮浓度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尽管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克隆牛及其胚胎移植受体在某些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上与对照牛存在显著差异,但所有指标均处在健康牛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痛风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持续性蛋白尿痛风患者70例,根据其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分为早期组(28例,未出现血SCr、BUN升高)和肾功能损害组(42例,已出现血SCr、BUN升高),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方法测定和比较其肾小球滤过率(GFR)、高峰时间(tp)、半排时间(t1/2)、20 min与高峰相的肾脏放射性计数比值(t20/p),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血SCr、BUN、尿酸(UA)的相关性.结果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结果显示,3组的GFR水平以肾功能损害组为最低,早期组次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组的tp、t1/2、t20/p水平则以肾功能损害组为最高,早期组次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早期组、肾功能损害组的GFR水平与SCr、BUN、UA水平以及b、t1/2、t20/p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可早期发现痛风患者的肾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6.
以常规饲养管理为对照,研究了中药散剂添加对AA白羽肉鸡血液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1 d中药散剂添加组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M(Ig 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但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42 d中药散剂添加组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分泌型Ig A(s Ig A)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Ig M)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中药散剂能部分提高AA肉鸡免疫指标,对其血液生化指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肾复康片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Wistar大鼠7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肾复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诱发膜性肾小球肾炎。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状态。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肾复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量、血中Scr含量(P 0.01)、BUN含量(P 0.05),增加TP含量(P 0.05)、Alb含量(P 0.01);病理结果显示,肾复康片能明显改善大鼠肾脏的组织学变化。肾复康片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手术对马氏珠母贝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插核手术前后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外腔液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外腔液和血液中均不含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尿酸(UA)、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Cu,血液中还不含碱性磷酸酶(ALP);术前外腔液和血液各项指标相比,谷草转氨酶 (AST)、总蛋白(TP)、球蛋白(GLB)、尿素氮(BUN)、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激酶(CK)、Ca、P、Mg、K、Na、Cl含量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1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除肌酐(Cr)、总胆红素(T - BIL)、间接胆红素(I- BIL)、BUN、GLU、HDL -C、LDL -C、Ca、Mg、Na、Cl外,其余17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经插核手术后,外套膜外腔液中除T- BIL、I - BIL、BUN、HDL -C、LDL-C、Ca、Mg、Na、CI无显著变化外,其余19项指标均发生显著性变化,ALP、LDH、α-羟丁基酸脱氢酶(α - HBDH)、Zn显著升高(P<0.05),其余15项显著降低(P<0.05);血液中BUN、CK、aLPa、Zn、Ca、Mg、Na、Cl无显著变化,GLU、T - BIL、I - BIL显著升高(P<0.05),其余13项指标显著降低(P<0.05).外套膜组织中ALP、Zn和Co各值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Mg和Cu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价值,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4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 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8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c=5.864,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 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Scr及BUN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P<0.01),余无明显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0.
以异育银鲫为试验对象,研究L-肉碱对其生长、肌肉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L-肉碱均不同程度提高异育银鲫平均尾重,其中200 mg·kg-1组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kg-1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200 mg·kg-1(P<0.05)和250 mg·kg-1(P<0.01)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L-肉碱可提高异育银鲫生长激素含量,200 mg·kg-1组比对照组高11.32%(P<0.05);150 mg·kg-1组的血清总胆固醇(CHO)和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0 mg·kg-1和250 mg·kg-1组降幅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L-肉碱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鱼体肌肉氨基酸含量和组成.研究表明,L-肉碱可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鱼体质量风味,添加量以200 mg·kg-1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中草药对闪光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鲟鱼无公害健康养殖,以闪光鲟[初始体质量(412±30.5)g]为对象,投喂添加4种复方中草药饲料,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闪光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试验组(复方A-D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中草药,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体质量的2.5%每天投喂添加复方中草药的饲料和全价基础饲料,连续投喂30 d。停饲24 h后,采集试验鱼血液,离心取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试验鱼临床表现无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复方A、B组闪光鲟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复方D组肝体比显著升高(P0.05);复方A组总蛋白含量增加较显著(P0.05),复方A、C、D组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复方B、D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复方D组能显著提高葡萄糖含量,复方C组能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P0.05);复方B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乳酸脱氢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复方B、C、D组总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对闪光鲟机体内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初步筛选出了对闪光鲟生长和生化指标有促进作用的复方中草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溶液250mL+黄芪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15d为1疗程,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尿素氮、血肌酐)、血糖、血脂、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结果治疗组24h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下降,血浆白蛋白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调节脂质代谢,保护肾脏功能,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观察3种复方中药对大鼠后肢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胶原蛋白酶诱导法建立大鼠后肢关节炎模型(CIA),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种复方中药治疗组(独活寄生汤、定痛散和七厘散),观察其对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结果]成功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独活寄生汤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10 S-1全血黏度、关节曲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TNF-α与关节液IL-1β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局部血流灌注量极显著升高(P<0.01),关节伸直角度、背部血流灌注量显著升高(P<0.05),关节屈曲角度、血清IL-1β、关节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定痛散组关节炎指数、10S-1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背部血流灌注量极显著增加(P<0.01),60S-1和150S-1全血黏度、血清IL-1β、关节液IL-1β、关节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七厘散组关节炎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关节液TNF-α显著降低(P<0.05),关节伸直度、背部血流灌注量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3种复方中药对CIA大鼠均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独活寄生汤综合治疗效果最佳,定痛散次之,其机理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的抗炎、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及改善微循环的活血化瘀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于医院门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给予法舒地尔联合眩晕宁片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法舒地尔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两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57/6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40/60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它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三黄排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脑出血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出血并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三黄排毒汤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肾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及肾功能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7%、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以治疗组下降得更为显著(P〈0.05)。结论早期采用复方三黄排毒汤保留灌肠急性脑出血并肾功能衰能有效地促进脑血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肾功能,提高远期疗效和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发酵床饲养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发酵床饲养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30 kg的杜长大三元猪120头,根据体重相近、胎次一致、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水泥地饲养)和发酵床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验期53 d.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床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14.53%(P<0.05),料重比减少2.11%(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3.86% (P <0.05),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低5.81%(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12.8% (P <0.05),总蛋白含量提高11.95% (P <0.05),白蛋白含量提高5.39% (P>0.05),球蛋白含量提高18.6% (P <0.05),总胆固醇含量降低9.97% (P <0.05).通过发酵床饲养,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奶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的血液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0只杂种奶山羊随机分为试验组(n=5)和对照组(n=5),分圈饲养,试验组羊按10 g/kg.d剂量饲喂冰川棘豆粉.试验前及试验后的第7、14、21、28、35、42 和4 9天各采血一次,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从试验的第7天起持续升高;从试验的第14天起, 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试验第35~49 d,血清淀粉酶活性持续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从试验的第7天起,血清α-甘露糖苷糖(AMA)活性迅速降低,整个试验期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无明显变化.说明冰川棘豆对心、肝、肾、脑等器官有一定毒害作用, 冰川棘豆中含有吲哚兹啶生物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溶栓方案,治疗组在标准的溶栓方案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采用判断溶栓再通间接指标及直接指标来评估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观察患者少量出血、大量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溶栓再通率明显提高(P<0.05),血小板集聚率明显降低(P<0.01),少量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多(P<0.05),大量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显著提高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和降低血小板集聚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改良电抽搐(MECT)联合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MECT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舍曲林治疗,总疗程均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BDNF水平.结果 治疗3、4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下降,BDNF水平则明显升高前,且以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5.681,P<0.01),两组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血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304,P<0.05).结论 MECT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增高血BDNF水平;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BDNF可作为抗抑郁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用rhBNP治疗,对照组加用硝酸甘油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后心率、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辅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