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浮夸,《辞海》中注,虚浮夸大之意。“浮夸风”,中国人吃足了它的苦头。追溯源头可达《晋书·刘琨传》:“琨善交胜已,而颇浮夸。”一提起本世纪50年代末期的“浮夸风”,谁都会有一种切齿之感,切肤之痛。可我读了《这是小康么》一文,心里却如灌铅般沉重。农村实现...  相似文献   

2.
蛇类在自然界爬行之早,如同地球上有其它生物一样。人之初,对于蛇是颇有好感的。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原始社会氏族的图腾。蛇成了善神的象征,受到人们的赞颂与崇拜。先是“耳珥两青蛇”,趋吉避凶;后为“龙蛇合一”,视作祥瑞之一。然而蛇一旦致人于死命或令人产生畏惧时,又是一切恶魔的化身。传说中许多凶恶的天神,如烛龙、窫窳、共工等,也都是“人面蛇躯”。据  相似文献   

3.
六神丸传奇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苏州饱览山水,品上隹味之余,可别忘了卖瓶“雷允上六神丸”备在身边,以防有喉炎,疗疮之不侧,吃上几粒,马上会“药到病除”,难怪民间有“神药”的美称。 雷允上六神丸到何处买呢?就在苏州阊门内有一片大药铺,名为“雷允上药店”。这药店地处“闹中取静”,可在园内颇有名气,它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药店齐名,曾同时被誉为全国三  相似文献   

4.
学术论文传承着人类文明成果,学术论文无小事,笔下学问乃是人生境界的折射,学术论文真、善、美是一名研究者道德操守和人生价值观的体现。求“真”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学术之“真”即是探求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于学术创新,在于解决问题。善,不仅规范了目的,也规范了手段。学术之善在于人文精神,要求学者从自我出发,关爱他人、国家以及人类。真、善相济,一名学者才可能真正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术之美首先在于思维和内容美,其次涉及学术论著语言、结构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人文意义上的茶文化源于对茶叶色香味之物性的崇尚。汉代初,人们已经朦胧地意识到茶有“悦志”“益意思”之功。魏晋以来,文人们又从茶的清苦之气中体味出茶有“俭”“静”“清”“和”之德。晋人杜育《荈赋》开创了真正意义的茶事审美之风,与此同时,道家从饮茶可以“消食”“轻身”的功用中演绎出茶能助人羽化升仙的情结,至此茶的精神性审美结构建成。玄思、清谈、饮服、尚俭的“魏晋之风”助推了茶文化的生成,“和”是茶道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林蒲田 《农业考古》2006,(1):169-171
“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蓬蒿”即茼蒿。这是宋代陆游在回到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在《初归杂咏》中的诗句,用茼蒿来寄托自己的满腔忧愤所凝结的遁世思绪。茼蒿之名始见于唐代孙思邈(581-622年)的《千金·食治》和《唐本草》,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则称“蓬蒿”,明代兰茂《滇南本草》称“同蒿菜”,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称“蓬蒿菜”。因有蓠之清气,菊之甘香,花形似菊,所以,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又称之为“菊花菜”。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茼蒿“形气同乎蓬蒿,故名。”北京叫茼蒿为蒿子杆儿。茼蒿…  相似文献   

7.
浅谈东方插花历史及其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东方式插花的历史渊源、风格特征、命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东方式插花受中国历史的影响较大,由于中国的美学思想是崇尚自然,因此在插花艺术中表现为“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尊崇”的意境,常以命名的方式来加强意境和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吊金钱原产南非,是萝藦科吊灯花属多年生蔓生草本多肉植物,茎蔓细长柔软,状如心形的肥厚叶片挂在茎上,颇似串在线上的古钱,远观似“绿钱”洒落,使人浮想联翩;近观之,心形叶两两相对,心心相映,姿态飘逸,柔情万千,颇有诗意,故而又有“心心相映”、“爱之蔓”等美  相似文献   

9.
择善固执     
朱惠 《饲料博览》2006,(12):100
《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于是,“择善固执”一词成为儒家的处世原则。但是,有些人误会了“固执”的意思,以为固执就是顽固而不知变通的意思;同时又以为“择善”是选择自己所认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闭而自大的心态。事实上,“择善”需要灵活的智能,“固执”有赖过  相似文献   

10.
小的善 59.7分,这是中国社科院调查报告今年发布的社会总体信任程度得分。慈善家和万中选一的“感动中国”催人泪下,仍带不来一个健康社会,后者有赖坚实的民主法制伦理和长期的制度建设与改革。但源于全体国民的“小的善”,仍不失为健康社会的优质社会产品。它不需要大撒金钱或个人牺牲,只是内心之善化为举手之劳、个人专业优势服务于具体而微的他人之需,将个人的道德良性选择,融入日常生活方式。它需要创意甚于金钱,期望理解甚于表扬。  相似文献   

11.
八哥是中国特有的、古来即列为宫廷笼养玩赏鸟。它善仿简单的人语,能根据不同的人叫出相应的问候语,八哥一声的“您好”、“欢迎”、“早上好”、“老师好”、“辛苦了”会使您洗却一身的疲累。其尚能被放出笼外,与人接近、亲和,立于主人肩头、手上,与主人形影不离,颇让玩赏者和观者叫好。它可以学会百灵、画眉、金丝雀、沼泽山雀的呜叫声,让人留恋。  相似文献   

12.
闻杰  振南 《农家顾问》2008,(9):19-19
近几年.我国特种动物养殖行业热浪滚滚.“特”戏连台.颇有“燎原”之势.于是乎.就连小小的蝇蛆也被人打着“无菌”的幌子粉墨登场.被一些媒体宣传“其有惊人的繁殖速度、简单的养殖技术”及“一本万利”的投资回报等等.搅得许许多多求富心切的农民及城市下岗职工眼花脑热.跃跃欲试。一时间.向来令人作呕的蝇蛆顿时变得炙手可热。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2012,(6):28-29
“中国·河西走廊第一届有机葡萄美酒节”于2011年8月15日在兰州盛大开幕。丝路古道长,葡萄美酒香。两千多年前的魏文帝曹丕颁布《凉州葡萄诏》盛赞凉州葡萄“他乡之果,宁有匹之者”,凉州葡萄酒“甘于曲米,善醉而易醒”。  相似文献   

14.
茶博士考茶博士,通俗点说即茶馆跑堂的,拿现代话说是茶馆招待客人的服务员。但查各种辞书,说法就不一样了。《中国文学大辞典》释为“卖茶者”,《现代汉语词典》称之为“茶馆的伙计”,《中国茶叶大辞典》释为“对卖茶人或茶坊伙计的称谓”,《辞源》指为“善烹茶者”或“待茶者也称茶博士”因而又称“煎茶博士”。总之,茶博士是古代对茶馆服务员的尊称或泛称,也不免含有谀意和贬意。“茶博士”之名起于何时?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就提出了疑问:“博士、待诏,皆翰林院官名也。而何以有茶博士、酒博士、算博士之称?剃头匠又有待诏之…  相似文献   

15.
“杀了山羊恢复生态”、“杀掉山羊保卫北京”……这是沙尘暴肆虐之时有人提出的观点,并一度成为争论颇热的话题。诚然,山羊对草场的破坏要比绵羊厉害。有畜牧员形容,山羊是“一把刀子四只镐”,在草场上连吃带刨,相当于3~5只绵羊的破坏力。但由于山羊全身都是宝,利润又远远大于绵羊,因此一直是牧民喜爱养殖和赖以生存  相似文献   

16.
理想的教育能使个体不断趋向“真、善、美”,美是一个独立却又与真、善紧密相联的范畴。美是沟通感性和理性的桥梁,求关的同时也在趋向善。美对于社会的改造及个体的完美均有极大作用。因此,对美的观照是教育的应用品格,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但美的缺失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一种痼疾。美是一种中和的境界;美存在于自我的和谐,以及各种事物和谐的关系之中,美的最高境界是精神之美,教育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对美的切实现照。  相似文献   

17.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是古人对弈棋之道的经验性概括。高明者对弈,筹划在先,谋篇布局,攻守有度,进退得宜。  相似文献   

18.
意轩 《百姓》2007,(6):44-46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位以读书为最大爱好的政党主席,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清俊儒雅的书生之气。谈话间歇他喝中药的情节,则提醒了我,眼前的干练而精神饱满的他,曾在2004年被检查出患直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门研究芳香气味与健康关系的边缘学科——芳香疗法正在应运而生。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知道芳香气味有调节情绪、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作用,如《枸农本茸经百种录》中就有:“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的论述。说明人们使用芳香药物能借其清气之正,鼓舞人体的正气,辟除秽浊邪气,从而达到保健防病的目的。以下介绍一些利用芳香之气养生疗病的方法,供读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肥料,古人对人粪便的积储很注意,早在西汉末年的《汜胜之书》中有“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多粪泽”。又有“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以溷中熟粪粪之亦善”的记述,“溷”者,积粪之厕也。这说明汉人已经懂得了人粪尿经过腐熟后使用,肥效更好的道理。可见从厕房积肥和粪肥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起码汉代已经掌握。作为农史学科,肥料的研究至关重要,尤其对古代积肥设施的考察是不可少的。但是早期积肥设施实例尚未见诸发掘报导,江西境内建国以来亦未见于考古发现。但是在古墓中随葬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