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猪的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猪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不同年龄猪的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由于发病时猪的耳朵会发绀变蓝,又称蓝耳病.2006年,哈密地区发生了第一起输入性的猪蓝耳病,造成猪群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现将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及采取的防制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部分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青海省4个地区12个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应用间接血凝对不同猪场639份血清进行了检测;对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15份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应用琼脂扩散试验对分离菌进行了分型.结果4个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最高阳性率为58.73%,最低阳性率为0,平均阳性率为25.19%;从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患病猪的肺脏和腹膜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经生化试验和PER鉴定,确定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分型结果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5型(QH0804)和7型(QH0811).结果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在4个地区一些猪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和发生.这一结果为该地区有效控制该病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于1977年在比利时首次被发现,1982年被命名为猪流行性腹泻,我国于1980年首次分离得到PEDV。近年来,山东、河南、湖北等省多个地区陆续发生,渐呈流行之势,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100%,给养猪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近期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开展调查,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后对市场上不同类的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研究,确立了PED的综合防控技术,为养猪户提供参考,以推动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一、流行病学猪流行性腹泻可单一发生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北省内规模化养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及疫苗免疫状况,在省内17个地市的5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516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RS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未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3.54%(21.10%~46.92%),其中公猪的阳性率为0,母猪的阳性率为7.69%,而育肥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34.24%、28.18%和38.53%;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5.52%(68.46%~100%),其中公猪的阳性率为100%,母猪的阳性率为96.78%,育肥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70.07%、74.28%和68.46%。说明PRRS在湖北省普遍流行,且感染程度高,流行范围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生猪寄生虫种类很多,达六十余种,有寄生于体内的,也有在体外寄生的,是一种普发、多发病。寄生虫除直接危害猪体外,还能传播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和猪附红细胞体等疫病,造成的伤口易继发感染疾病。猪感染寄生虫病,对其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不可小觑,养殖场须采取综合有效措施进行防控。一、种类与危害由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饲养方式等差异,不同地方、不同寄生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有所不同。发生较普遍和危害较重的体内寄生虫有:猪蛔虫、猪肺丝  相似文献   

6.
猪口蹄疫的特点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猪口蹄疫的特点 1.流行方式 猪口蹄疫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与阴雨连绵天气多发。任何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一般年龄小的猪只或抗体水平低的猪群先发病,继而向其他猪群扩散。  相似文献   

7.
一、猪蓝耳病的特点 1.流行情况。猪蓝耳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感染有如下的特点:持续感染,可达数月至1~2年;间歇感染,即不连续的隐性交替感染;自动清除,即蓝耳病病毒在猪群中会自行停止传播。患病猪和隐性感染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都可带毒排毒,耐过猪只可长期带毒。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精液和胎盘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疫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一、流行病学猪伪狂犬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和产仔旺季多发。猪伪狂犬病毒传播迅速,流行范围广泛,能够在多种家畜和禽类之间传播。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  相似文献   

9.
ATP6V0A4基因编码V-ATP酶的一个亚基,与H+转运相关,是遗传性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致病基因.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民猪在遭受冷应激后其背脂中ATP6V0A4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了显著上升(P<0.05).为了分析ATP6V0A4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构建了一系列长度不同的含有该基因5′端启动子区域的双荧光素酶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新疆猪口蹄疫疫情特点,并基于这些特点,提出了哈密地区在今后猪口蹄疫的防控工作中的防治要点,以杜绝口蹄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接触性传染病,多在4~5月和9~11月发生。急性型病死率很高,慢性型常能耐过。猪伪狂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春季,发病猪主要是15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达85%,常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门诊中遇到一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典型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猪、羊口蹄疫疫苗强制免疫效果,防止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杜绝疫情隐患,对白碱滩区2016—2019年口蹄疫疫苗强制免疫后,采用液相阻断ELISA法进行口蹄疫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2016—2019年猪群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分别为75%、96%、85%和92%,羊群O型口蹄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分别为79%、100%、95%和93%,均符合农业农村部关于畜群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护水平。白碱滩区猪、羊群口蹄疫免疫整体效果良好,且2017—2019年猪、羊群口蹄疫免疫效果明显提高,好于2016年。  相似文献   

13.
猪痢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猪肠道传染病,又叫血痢、黑痢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其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很高。因此,一旦传入,大面积流行,将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猪A型口蹄疫感染和免疫情况,在养猪重点团场、生猪调运频繁团场以及屠宰场采集猪血清、扁桃体和颌下淋巴结进行抗体检测和病原检测,并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猪群未发生猪A型口蹄疫疫情,但存在猪免疫牛羊口蹄疫O型、亚洲1型和A型三价灭活疫苗现象,也因此对本地区猪A型口蹄疫的感染监测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养猪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猪舍内部温暖、封闭的环境及较大的饲养密度,也为寄生虫病的发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使生长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降低,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反而增加用药成本,吞噬猪场利润。因此,定期给猪群科学驱虫,加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愈加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特征为贫血、高热和黄疸。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以贫血、黄疸、消瘦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的症状很相似,在临床上诊断这两种疫病容易混淆,致使养殖户和同行们在用药和治疗上存在误区,治疗效果不佳,给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17.
尚书明 《科学种养》2014,(11):48-48
<正>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称猪气喘病。该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猪都有易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患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该病潜伏期长、病程长,病原体在猪体内存在时间长,患猪在耐过或治愈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仍可带菌、排菌。因此,猪场发病后如果净化不彻底,又会造成新进猪只感染,再次发生猪气喘病。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以头部等多处高度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猪胃肠水肿,俗称小猪摇摆病,有高度的致死性。本县一猪场去年秋季发生了仔猪水肿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猪源性成分的PCR检测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目的是对食品和饲料中的猪源性成分PCR检测技术的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试验采用20μL的 PCR反应体系,分别测定Taq DNA聚合酶为0U、1U、2U、3U时;25mMol?L-1的MgCl2 为0μL、2μL、4μL、6μL时;dNTP为0μL、0.1μL、0.2μL、0.4μL时,其它PCR反应因素为最大量的结果,以优化猪源性成分PCR反应体系。试验结果:1、优化的猪源性成分PCR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25mMol?L-1 MgCl2、dNTP适宜浓度分别为2U,2μL,0.4μL。2、优化的猪源性成分PCR反应体系其检测最低猪肉DNA浓度为0.04 ng?μL-1。结论:本研究优化出的猪源性成分PCR反应体系经二重PCR反应技术进行验证,不仅快速,简便,准确性与灵敏度高,并且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20.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仔猪传染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有时呈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