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玉米与扁豆混播混贮对青贮饲料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青贮玉米与扁豆按不同比例大面积混播的的方式进行种植,根据混播后对鲜物质产量和混贮后对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为扁豆与青贮玉米混合种植利用提供推广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与扁豆形成不同冠层结构,扁豆利用青贮玉米的支架作用,成为下部冠层的优势作物,其叶面积弥补了玉米下部叶面积的不足,青贮玉米与扁豆混播处理无论是1:1还是2:1,鲜物质和干物质产量均显著提高,混合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单贮玉米。但在青贮玉米与扁豆按1:1混播处理中,由于扁豆数量较多,对青贮玉米生长产生了一定影响,收获时青贮玉米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种处理,且青贮饲料水分含量较高。干物质产量随扁豆混播比例增加出现先增后降趋势。3种处理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虽均为优等,但扁豆混入比例过高,从现场打分结果来看对青贮饲料质量有一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云南德宏盈江、昆明小哨、宜良县狗街和曲靖郎目山4个试验点开展的青贮混播试验及冬春牧草混播试验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地区,加入藤本豆科牧草可显著提高青贮饲草的营养价值,青贮混播以青贮玉米+拌牛豆为最佳组合,冬春牧草以混播组合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最佳;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混播青贮以饲用玉米+扁豆为最佳组合,冬春牧草以混播组合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为最佳;在温带地区,混播青贮以饲用玉米+光叶紫花苕为最佳组合,冬春种植混播牧草光叶紫花苕+特高多花黑麦草,可提供部分青绿饲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祁连山牧区在青贮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青贮玉米与箭筈豌豆混播对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150 kg/hm~2,鲜草产量比不追施增产13.72%~22.91%,干草产量增12.70%~27.29%;追施150 kg/hm~2,对粗蛋白含量没有影响;可降低灰分含量2.06%~25.68%。青贮玉米单播或与箭筈豌豆混播草产量差异不显著,混播灰分含量分别降低4.77%和18.15%,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9.09%和34.38%,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5.80%和18.17%,钙含量分别增加19.51%和42.32%,磷含量分别增加20.16%和27.47%,混播能明显改善饲草品质。  相似文献   

4.
混播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候寒冷,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短,目前绝大多数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在此种植均表现为籽实成熟差(或无籽实)和水分含量过大,严重影响青贮饲料品质。该地区也种植个别极早熟籽实玉米品种,但植株矮小,地上生物产量低。把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混播混收,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还可以收获较多的玉米籽实产量,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从而促进乳酸发酵,改善青贮饲料品质。通过对3个不同生育期的玉米品种进行间行混播混收和同行混播混收试验,探讨了混播对不同品种玉米生育阶段、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对于各品种玉米生育阶段和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混播显著提高干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应用Milk2000指数进行品质和产量综合评价,结果为:间行混播>同行混播>海玉8号>中原单32>东青1号。  相似文献   

5.
不同成熟期青贮玉米混播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在该地区种植的大多数晚熟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尚未达到适宜收获期就被迫收获,造成籽实成熟度差,营养物质含量低,严重影响了青贮饲料的品质,而大多数早熟的玉米品种虽籽实成熟度较好,但生物产量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将不同生育期的青贮玉米品种以混播方式进行种植,晚熟品种可保证较高的生物产量,早熟品种可提高籽实产量,从而改善青贮品质,达到稳产优质的目的.以晚熟玉米品种中原单32和4个早熟玉米品种龙单13、龙单8、海育9号及海育8号为材料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进行单播及混播试验,探讨混播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对于各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混播显著提高干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P<0.05);应用Milk 2000粗饲料评价指数分析,中原单32与海育9号的混播组合评价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混合饲草青贮质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贮玉米单播后青贮为对照(CK),设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1∶1(D1)、1∶2(D2)、1∶3(D3)、1∶4(D4)4个混播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室温发酵60 d后测定各处理营养成分、发酵质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青贮玉米与拉巴豆混播的混合饲草青贮后,干物质损失率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P<0.05);CK 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D2处理乳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处理(P<0.05);D1处理乙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青贮(P<0.05),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青贮玉米/拉巴豆混合青贮能有效延长有氧稳定性时间,在暴露环境下不易发生二次发酵。综合有氧稳定时间和发酵质量,建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的混播比例为1∶1时混...  相似文献   

7.
青贮料是家畜冬季多汁饲料的基本来源。制备配合青贮料主要由玉米、向日葵与其它作物的混合物,以及豌豆—燕麦、箭舌豌豆—燕麦与其它作物的混合物。苏联许多地方生产的西瓜、胡萝卜、洋芋、南瓜、西葫芦等产量相当大,它们含水分多,易腐烂,适宜制作配合青贮料。选择  相似文献   

8.
王斌  董秀  李满有  杨雨琦  兰剑 《草地学报》2021,29(4):828-834
为探究宁夏雨养区不同播量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和牧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同播量(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67.5 kg·hm-2,90.0 kg·hm-2)的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各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单播的鲜、干草产量分别为82.09 t·hm-2和25.21 t·hm-2,显著高于青贮玉米与播量为45.0 kg·hm-2,90.0 kg·hm-2拉巴豆混播(P<0.05);不同播量拉巴豆与青贮玉米混播饲草的粗蛋白、粗灰分、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青贮玉米单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经灰色关联度分析,拉巴豆播种量为22.5 kg·hm-2与青贮玉米混播综合性状排名第一,优于其它混播处理和青贮玉米单播,可作为宁夏雨养区适宜播种量推广。  相似文献   

9.
青贮玉米不同混播方式对饲料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生育期青贮玉米(Zea mays L.)品种之间以及青贮玉米和豆科牧草混播对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以中原单32、海育9号和高值扁豆(Dolichos lab L.cv.Highworth)为材料,设3个不同混播比例,即中原单32和海育9号、中原单32和高值扁豆均以1:1,1:2和2:1比例进行混种混收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北部积温较低地区,中晚熟玉米和早熟玉米以2:1比例混播,鲜草产量和可溶性总糖(WSC)含量最高;以1:2比例混播,营养品质最好。在黑龙江省西部和中南部积温较高地区,青贮玉米和豆科牧草以1:2比例混播时,鲜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及与秣食豆混播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个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密度(5.4,6.2,7.95万株·hm~(-2))基础上,分别按株数1∶1,1∶2,1∶3三个比例与秣食豆(Glycine max(L.)Merr)混播,以单播为对照,探究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及与秣食豆混播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种植密度为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时氨态氮含量最低,为5.42%。随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在同一种植密度下,随秣食豆混播比例增加,粗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3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8.09%,比同一种植密度单播提高19.67%。种植密度为7.95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时干物质含量最高,达到了28.71%。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比较,种植密度为7.95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的处理得分最高,综合青贮品质最佳;其次是种植密度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2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2个野生大豆品种与青贮玉米进行混播栽培,研究其对青贮玉米饲草的产量及发酵后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野生大豆与青贮玉米混播可显著提高饲草产量,与对照组相比,饲草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5.34%、16.53%;混播可提高饲草品质,可显著提高饲草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饲草粗蛋白质分别提高17.51%、23.52%。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粗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粗脂肪的含量也随着发酵时间的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在发酵期间呈逐渐降低趋势,钙含量和磷含量在发酵期间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青贮玉米与扁豆混播青贮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饲料营养价值分析方法,对龙辐单208青贮玉米单独播种、龙辐单208青贮玉米与扁豆混播青贮贮前贮后的DM、CP、NDF、ADF、SS、Ca、P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二者的营养成分差异,并根据青贮评定标准对两者进行评定。结果表明:2种青贮均为优质青贮,混播玉米青贮与单播玉米青贮相比可显著提高CP的含量(P0.05),每亩可多获得22.34kg的饲料蛋白质,折合利润183.37$,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中亚热带开展夏季牧草混播组合和青贮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夏季牧草混播组合中,两茬的牧草总产量以三得利紫花苜蓿+杂交苏丹草组合最高,为15.0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混播组合(P<0.01)。第2茬牧草的豆科比例较低或消亡,与第1茬相比整体下降明显。4个混播组合的粗蛋白含量在12.69%~18.47%之间,粗蛋白质含量已基本能满足肉牛生长发育的生长需求。青贮混播以玉米+扁豆组合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24.3 t/hm2,但3个组合的牧草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于2019年在河西地区设置青贮玉米(Zea mays)单播(Z)、青贮玉米-秣食豆(Glycine max)混播(ZG)和青贮玉米-拉巴豆(Dolichos lablab)混播(ZD)3个种植方式,每个方式下设置6种灌溉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ZG和ZD...  相似文献   

15.
选择高丹草、青贮玉米及墨西哥玉米进行混播种植,结果表明,同生长期的高产牧草混播不能发挥各品种优势的互补作用,品种间的相互竞争严重影响混播处理的牧草生长和草产量,混播处理的鲜草和干草产量都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的单播品种.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被誉为“抗盐碱地先锋作物”,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多盐碱地地区种植。作为我国五大油用作物之一,向日葵在我国的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左右。然而,巨大体量的向日葵秸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向日葵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在饲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其调制青贮后的饲用价值可以达到玉米青贮的80%。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向日葵秸秆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物质,梳理了向日葵青贮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生产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是我国农作物种一年生产很高的作物,而青贮玉米并不是玉米的一个品种。青贮玉米是把新鲜的玉米贮存到窖中,最后对其进行发酵制成动物的饲料或者是工业的原料。青贮玉米是我国对一类有专门用途的玉米的统称,和普通的玉米相比,青贮玉米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与此同时,青贮玉米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糖类和蛋白质,其中粗蛋白的含量可以高达3%以上。1苗期管理在播种5~7天后,青贮玉米苗就开始出土。在播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饲草、饲料成为发展畜牧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日前一种适合我省本土的混播、混贮的牧草栽培管理新模式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诞生,这标志着该省牧草栽培技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据介绍,该项研究成果提高了青贮玉米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高值扁豆与青贮玉米同时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品质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为原料,以不同比例混贮,通过感官评定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研究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较为适宜的混合比例.将向日葵秸秆和全株玉米分别按照0∶10,4∶6,5∶5,6∶4,7∶3,8∶2,9∶1和10∶0的重量比混合调制青贮饲料.结果表明,向日葵秸秆虽是菊科牧草,但青贮后能得到良好青贮饲料,青贮以异型乳酸发酵(hererolactic fermentation)为主;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后,4∶6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高于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磷(P)含量极显著低于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P<0.01);各处理组青贮饲料pH值均低于4.0,各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乳酸占总酸的百分比(LA/TA)、丙酸占总酸的百分比(PA/TA)较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提高,乙酸占总酸的百分比(AA/TA)较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降低,丁酸占总酸的百分比(BA/TA)没有检测到,在混合处理组,除4∶6混合处理组外,其余处理组青贮饲料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比(NH3-N/TN)均低于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由此得出,全株玉米与向日葵秸秆混贮能有效提高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0.
美国进行了向日葵与玉米混合青贮饲喂奶牛的试验。用60%的玉米和40%的向日葵组成的混合青贮料,含粗蛋白11.5%,酸性洗涤纤维34.5%,脂肪8.4%.均高于单独玉米青贮料(分别为8%、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