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笔者通过手术成功治疗1例山羊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手术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相结的方法,用骨钻钻开病羊的头盖骨,成功取出包囊,病羊恢复良好。表明手术治疗羊脑包虫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羊脑包虫病也称为羊多头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绦虫蚴病。本文就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羊脑包虫病治疗的49只病羊实施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共治愈47例,治愈率为95.92%。本文对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病因、症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提高羊脑包虫病的治愈率,保障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绦虫感染羊后进入羊的脑内,形成羊脑包虫病。羊在感染后会导致病羊行走不协调,容易受惊以及死亡,给羊养殖场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和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治疗方法,并提出了提升饲养管理意识和饲养管理技术、做好环境卫生以及消毒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羊脑包虫病羊100只为研究对象,探讨羊脑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脑包病虫的治愈率为95%。应用手术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前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羊脑包虫病治愈率较高,及时治疗基本可以完全痊愈。本文对哈萨克羊脑包虫病实例进行分析,对羊脑包虫病的临床诊断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羊脑包虫病又称多头绦虫,由多头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笔者工作初期对2头患有脑包虫病的羊进行手术疗法,后经多年的畜牧兽医工作,对该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减少因脑包虫病给养殖带来的损失,现就该病的防治体会简述于下,以供同行参考.1 临床症状该病一般分为急性型或慢性型两种.  相似文献   

7.
羊脑包虫病也称羊多头蚴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分布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免疫学诊断方法尚未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治疗方法仍停留在常规手术摘除阶段,造成诊断困难,治愈率低,为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笔者自1979年以来,开始研究羊脑包虫诊断及防治技术,现已成功地摸索出较为实用的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此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地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对羊脑包虫病实现早期科学诊断和早期治疗较为理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羊养殖过程中,羊脑包虫病是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症。发病羊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神经症状方面,患病时导致意识消失最后死亡,羊脑包虫病的引发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羊类的生存,给羊类养殖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危害整个羊群的健康,所以,通过对该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羊脑包虫病对于羊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正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或脊髓引起的1种寄生虫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季多发。常感染2岁以下的幼龄羊,以绵羊最为易感,也感染1岁以下的小牛。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药"槟贯散"治疗羊脑包虫病100余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原及流行病学引起羊脑包虫病的病原多头蚴呈囊泡状,囊内  相似文献   

10.
羊脑包虫病主要是由于多头绦虫幼虫的侵害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当该虫附在羊脑以及脊髓内等部位时,很容易引发脑炎、脑膜炎疾病,给羊的神经带来很大的伤害。羔羊一般出现明显的急性症状,如呼吸急促、脉搏加快以及体温增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寄生虫方面的疾病。羊脑包虫病已经散发于全国各地,多发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且春季多发。本文主要介绍羊脑包虫病的诊治过程,并分析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羊脑包虫病,其实也就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羊的大脑中寄生了大量多头绦虫的幼虫,一旦羊群中的个别羊出现这种病症,扩散范围比较大,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给养殖户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重点探讨了羊脑包虫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1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情况下,羊如果出现了食欲逐渐减退,精神状态不好,并具有强迫运动或者胡乱走动等现象,这就说明羊患有脑包虫病。养殖人员可以  相似文献   

12.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于绦虫寄生在羊脑及脊髓中,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脑炎等。当病情比较严重时会导致病羊死亡。所以,一旦出现羊脑包虫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影响羊群的正常生长。本文介绍了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羊脑包虫病羊201只,采用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治愈数量为196只,治愈率为97.51%。结论:养殖人员应重点关注羊脑包虫病,及时予以治疗,做好预防工作,从而确保羊群健康成长,提高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羊脑包虫病作为一种寄生虫病,致病根源在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多发生在病羊脑部及羊的脊髓内部,会导致一系列神经方面的症状,还有脑炎和脑膜炎等器质性病变。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措施,并提出了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用吡喹酮治疗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病例样本61只,为其提供口服吡喹酮与肌注吡喹酮两种治疗方法,探究两种治疗方法下对于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结果 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61只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病例样本共取得了70.5%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 为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提供吡喹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羊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山羊脑包虫病是一种中绦期的蚴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又名多头蚴病或晕倒病,我县养殖户俗称晕头羊。笔者从事基层兽医工作10余年,剖检山羊脑包虫病病羊12只,手术治疗病羊25只,治愈20只,治愈率80%,现就该病的手术治疗作一浅析。1病原的生活史与形态1.1多头多头绦虫的生活史与形态我县的终未宿主主要是犬,狼和狐是不存在的。因为该区的犬未实行拴养或圈养,广大农村无法实行定点屠宰,农户屠宰山羊时不知道羊脑多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有一只患病母羊,体温、脉搏、呼吸正常,做转圈运动,头部顶骨上有隆起部位,确诊时柔软,后笔者对其进行了手术。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诊断脑包虫病羊脑在头部能摸到皮肤隆起甚至穿  相似文献   

18.
羊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一多头蚴寄生在羊脑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回旋病”。该病分布广,呈地方流行性,死亡率较高。2008年9月起,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实习门诊部先后收到8头大足种山羊就诊,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临床检查和手术治疗确诊为羊脑包虫病。  相似文献   

19.
<正>1病因分析羊脑包虫病发生的背景与现在的养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畜主都有养狗的习惯,因此导致了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感染严重的地区发病率在育成羊中占10%以上,而且死亡率是100%,加重了羊脑包虫病的恶性循环。当狼、狗等肉食兽寄生多头绦虫时,它的幼卵节片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牧草和水源,当羊采食或吞食了被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而被感染。虫卵在羊胃中孵  相似文献   

20.
<正>羊脑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形成的包虫病,细粒棘球绦虫主要存在于受过污染的环境中,诸如草、水源等。羊食用携带细粒棘球绦虫草料或饮用污染水源后,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随草料进入羊的消化道,通过消化道进入静脉血液中,游离至脑部,最终形成脑包虫病。中医治疗羊包虫病时需要以杀虫驱虫为根本,结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血养气等疗法,并最终达到消炎灭虫,全面改善羊机体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