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历史因素,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竹类种质资源与竹文化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了解少数民族竹文化及其资源开发情况,对于了解少数民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更好地保护、发展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区域分布,总结了竹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并提出了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助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市场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云南发展"一村一品"经济较其他发达省份起步晚,但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除了丰富的动植物优势地域资源外,云南拥有众多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特色资源。研究旨在构建一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竹文化特色村落"一村一品"模式,使在该模式下构建的竹文化特色村落在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方面既符合"一村一品"的要求,又具有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发掘、传承和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族竹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丰富多彩的竹类多样性孕育了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生态文化资源。民族竹文化多样性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开发作为案例,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和开发潜力,提出了以少数民族竹文化为背景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构建方案:"建立2种体系、实施1个工程",即建立生态竹林景观体系和民族文化景观体系,实施"12345工程"。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嵩明竹子科技园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子科技园建设是七彩云南、多彩昆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子科技园是一种科技入户的新型模式,对于我国保护竹类的多样性、大力开发民族竹文化资源、推进竹子生态产业化、发展特色竹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竹子科技园的建设过程,包括科技园的建设原则和建设内容,分析了科技园的成本与效益。文章认为,嵩明县竹子科技园作为云南省全面发掘少数民族竹文化和开发竹产业的先导工程之一,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为其他地区竹科技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及其分布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丰富多彩的竹类多样性孕育了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生态文化资源。民族竹文化多样性是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系统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竹文化的分区区划以及少数民族竹文化的特色评价,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云南旅游观赏竹类和竹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云南是"世界竹类的故乡",但竹文化旅游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它既是竹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旅游学有待开辟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竹子的旅游观赏和审美价值、云南旅游观赏竹类、民族竹文化、竹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由于竹子具有较高的旅游审美和园林观赏价值、云南竹类资源之丰富和民族竹文化之奇妙,竹文化旅游在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建设中将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应引起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系统深入研究竹文化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竹文化现状的研究,即从文明发展、哲学、专业、生产和艺术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竹文化的理论和成果,提出和探讨了我国竹文化研究应重视少民族竹文化的发掘种保护、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典型竹文化区研究和区域性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问题,包括东亚(中国江南)“毛竹文化”区、东南亚(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区、喜马拉雅“高山竹文化”区和拉丁美洲“瓜多竹文化”区。  相似文献   

8.
云南沧源佤族竹文化保护和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沧源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和发祥地、著名的"崖画之乡"和"佤族歌舞之乡",还是"竹中之王"巨龙竹的原产区和集中分布区,是"中国巨龙竹之乡"和"中国特色竹乡"。近年来结合特色产业开发和创新,积极发掘少数民族竹文化,强势推进竹产业发展,规划开发"世界竹子博览园"和"竹类种质资源库"重点项目,在佤族竹文化开发和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通过沧源佤族竹文化资源、佤族竹文化的生态文化价值和创新发展探讨,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提供参考,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9.
云南民族竹文化在维系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引领精神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民族竹文化的传播不但能加强文明间的对话、谋求更多共识,更能维护文化多样性、提升中国话语权。文章分析了云南民族竹文化的内容体系、新时代下传播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政策支持、加快人才培养、培育文化产业等方面提出了云南民族竹文化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竹建筑以其舒适、美观、生态、环保、低碳等优势而成为未来环保建筑的发展方向。竹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文章以印尼巴厘岛"绿色村庄"竹建筑为例,详细分析了创新思维在竹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竹屋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以竹文化为导向的旅游类型不断涌现。老厂乡是云南玉溪市下属的一个乡,属贫困地区,该乡有丰富的竹子资源,且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在该地发展竹文化旅游业,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玉溪市老厂乡竹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老厂乡竹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新平县的老厂乡是典型的彝族乡镇,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挖笋制丝,作为贡品。直至今日,竹林面积近4900hm2,而且是集中连片分布,可谓是"滇中第一大竹园"。这么丰富的竹资源却因没能引进资金和技术而未能得到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更不用说形成成熟的竹产业。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地区民族竹文化进行考察和开发,研究民族贫困地区竹文化旅游开发在竹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竹产业优势的浙南丽水生态文化旅游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丽水竹产业优势和竹文化旅游价值,提出丽水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环保第一、文化特色、保护性开发、当地居民参与原则,重点开发竹子绿色长廊、国家级竹类森林公园、竹乡农家乐、竹乡度假村等项目,打造"浙南竹海"休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热带大型丛生竹林景观、珍稀特有竹种资源均为国内外之首 ,民族竹文化资源丰富多彩 ,但与省外相比在长期以来产业开发却明显滞后。近年来 ,云南竹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社会对竹产业开发认识不断提高 ,竹产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云南竹类研究和竹产业开发的成果和存在问题 ,提出并探讨了切实保护竹类多样性、大力开发民族竹文化资源、推进大型丛生竹产业化、发展特色竹产业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