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同时掌握该地区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对来自河南新乡、平顶山、南阳等地区不同商品猪场血清、肝脏、粪样品,采用ELISA技术检测猪血清中抗HEV特异性抗体水平,并使用套式RT-PCR检测肝脏和粪便中猪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结果显示530份样品中HEV抗体阳性率0.6%,HEV RNA均为阴性,推测目前河南省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268-1273
为了解广东地区猪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本试验于2015年在广东不同猪场收集了2月龄内猪胆汁73份,RTnPCR检测、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及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猪感染戊型肝炎的阳性率为6.8%(5/73),5个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2%~99.4%,属于基因4型,4b、4h亚型。对4b亚型中的1个阳性样品(GZHD)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其核苷酸序列与swGX40(EU676172)同源性最高为96.5%,与广东株SS19(JX855794)同源性为93.9%,与人源戊型肝炎病毒(HEV)株CVS-Sie10(LC042232)同源性为94.8%。结果表明:广东地区猪群间HEV流行毒株仍以基因4型为主,且为揭示戊型肝炎的跨种传播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湖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同时掌握该地区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以便进一步探讨猪戊型肝炎病毒在猪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分布及组织损伤,采用ELISA技术检测猪血中抗-HEV特异性抗体水平,并用RT—nPCR检测猪粪便中HEVRNA和进行RNA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猪血中HEV抗体阳性率为84.3%;猪粪便样品中HEVRNA阳性率为28.9%。所得5株HEV的ORF2部分核苷酸序列与戊型肝炎病毒Ⅰ、Ⅱ、Ⅲ、Ⅳ型的同源性分别为80.7%~84.O%、78.7%。80.7%、77.3%~82.7%和86.7%~90.7%,其中与Chi-xinjiang株同源性为83.3%~84.0%,与Chi—ⅣT1亚型的同源性为87.7%~90.7%。湖南地区猪戊型肝炎感染率比较高,且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属Ⅳ型。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我国部分地区绵羊与山羊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感染状况,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检测采自我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 324份羊血清中的HEV抗体,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羊群HE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同时对血清阳性样本进行巢式RT-PCR检测,并对克隆所获得的PCR产物连接T载体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羊血清中HEV抗体总阳性率为13.27%(441/3 324),其中新疆、四川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3.68%、22.1%;内蒙古、甘肃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49%、2.16%。对血清学阳性样品进行巢式RT-PCR检测,检出8个阳性样本,经ORF2部分基因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发现其中6个样本中的病毒属于Gt 4H,其余2个样本中的病毒属于Gt 4D。说明我国羊群中存在广泛的HEV感染,且主要流行基因型为基因4型。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10):10-13
为了解云南省猪群戊型肝炎感染情况,从云南省8个猪场采集166份新鲜猪粪便样品,用套式RT-PCR技术对戊型肝炎病毒(HEV)核酸进行检测,结果 21份样品阳性,阳性率为12.7%,感染率较高。通过PCR产物片段的测序分析,去除重复序列后得到11株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11株毒株序列与选定的Gen Bank中基因1型、2型、3型和4型参考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6%~87.8%,85.6%~87.8%,85.6%~95.6%和92.8%~98.9%,说明这些株毒株属于基因4型,与中国其他地区分离的毒株同源性最高,证实HEV的流行具有地理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江西部分地区猪粪便戊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江西省A猪场2~3月龄猪粪便40份,B猪场2~3月龄猪粪便40份,利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方法(RT-nPCR),检测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RNA,结果表明,A猪场7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17.5%.B猪场10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25.0%.总阳性率21.3%.对4份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纯化并测序,利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进化树绘制,4个分离株ORF2 348 bp同源性为92.1%~97.5%,为同一基因型,与HEV1、HEV2、HEV3同源性分别为70.7%~77.4%、72.5%~75.7%和71.6%~76.8%,与HEV4型的同源性79.2%~83.9%.4个分离株与HEV4型的代表株T1在同一分支上,属基因4型.与中国大陆6株猪源HEV比较,同源性为79.0%~87.3%,提示中国大陆猪源HEV的基因型比较一致,同属HEV 4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鸡西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及分析其序列特征.为确定本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在鸡西地区采集600份猪粪便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PCR后检测HEV—RNA阳性率及分析序列,记录结果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600份猪粪便样本中106份经检测为HEV—RNA阳性(阳性率17.67%),494份阴性(阴性率82.33%),阳性样本序列与基因IV型相似度最高,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殖工作者及防疫工作者应提高警惕,将预防及干预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降低猪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几率.阻断人畜共患疾病传播途径,保障人们饮食健康。  相似文献   

8.
左永光  杨廷环  李蛟龙 《养猪》2022,(2):117-118
为了解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感染情况,从文山州8个县市部分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采集健康猪血清样品2548份,采用ELISA方法对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出阳性数470份,总阳性率为18.45%.其中规模养殖场的样品数1376份,阳性数为287份,阳性率为20.86%;散养户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西野生动物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感染状况,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对采集自广西境内的102份野生动物血清样品进行PRV g E和g B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动物的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和PRV g E基因测序分析。ELISA结果显示血清样品中PRV抗体总阳性率为3.92%(4/102),野猪阳性率为11.76%(4/34),表明广西野猪群中存在PRV感染。PCR检测结果显示,4份血清阳性样品的动物组织中有2份呈PRV阳性,核苷酸序列分别命名为GXLL/2010和GXNP/2010,并对其进行PRV g 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GXLL/2010与PRV新流行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GXNP/2010与PRV经典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表明广西野猪群中可能同时存在不同PRV流行株。本研究结果为PRV的防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双抗原夹心ELISA对2009-2011年间采自广东省各地区的若干猪场的484份血清样品,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69份病猪胆汁样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得到猪源戊型肝炎病毒(swine hepatitis E virus, swHEV),并基于ORF2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相似性分析和遗传进化树分析,以期初步了解广东各地猪群戊型肝炎(hepatitis E, HE)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试验结果显示,全部被检查猪的swHE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1.9%(348/484),分离的猪源HEV毒株均属于基因Ⅳ型,阳性率为71.0%(49/69)。调查结果表明基因Ⅳ型swHEV在广东地区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猪2型圆环病毒感染在该猪场的感染状况、流行特点及优势基因型等情况。采用ELISA检测技术和PCR技术,对新疆某规模化猪场的不同生产阶段猪群进行猪2型圆环病毒(PCV2)抗体检测和基因型检测。结果猪圆环病毒病(PCVD)在该猪场猪群中的平均抗体阳性率为72.41%,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感染情况分别为哺乳仔猪69.74%、断奶仔猪62.75%、育肥猪77.88%、母猪81.67%以及种公猪83.33%;对采集的11份抗体阳性的断奶猪只的脏器病料PCR检测,其中5份为PCR阳性(45.45%),经克隆测序分析发现,该猪场5株PCV2毒株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在99.3%99.9%之间,且均属于PCV2b这一亚型。结果表明,该猪场的PCV2感染流行已非常严重,整体流行特征表现为猪只日龄越大,感染情况越严重,且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为PCV2b亚型,应该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需要立即采取针对有效的防治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为调查规模化猪场中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和流行特征,首先在4个猪场采集血样80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榆测抗-HEV IgG抗体.在此基础上,作者于2007-2009年采集规模化猪场肛拭子样品415份,及规模化猪场送检的临床病猪肝脏样品135份,应用巢式PCR(RT-nPCR)方法进行HEV RNA检测,将PCR扩增产物测序,利用Neighbour-joining法进行进化分析.结果:4个猪场80份血清中HEV阳性血清56份,抗-HEV抗体阳件率高达60.0%以上.8个规模化猪场中有5个猪场的肛拭子检测到HEV,肛拭子阳性率8.43%(35/415);从临床送榆的发病猪采集的肝脏样品中HEV阳性率为15.55%(21/135);HEV RNA最早检出日龄为7 d,最晚检出日龄为84 d.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测序的38株阳性毒株之间同源性为92%~100%,均属于HEV基因4型.其中,从肛拭子中分离的毒株(FJ445406)与猪源毒株DQ279091株处在同一分支上;而肝脏中分离的毒株(GQ202266.1)和人源毒株处在一个亚支,属于4型巾的同一亚型,表明该毒株与人源毒株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表明华中地Ⅸ猪群中普遍存在HEV感染,阳性率较高.本研究为规模化猪场HEV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云南部分地区反刍动物戊型肝炎病毒(HEV)血清流行病学特征,试验采用ELISA方法对收集的1 500只山羊和500头黄牛血清样本进行HEV抗体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按不同地区、物种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有590份(29. 50%)血清样本被检测为HEV抗体阳性。不同地区反刍动物血清HEV阳性率不同,红河地区最高,为55. 00%;丽江地区最低,为19. 48%。不同物种动物血清阳性率不同,黄牛血清HEV阳性率为44. 00%,山羊血清HEV阳性率为24. 67%。不同年龄山羊抗体阳性率不同,成年山羊组( 1岁)血清HEV抗体阳性率为32. 29%,幼年山羊组(≤1岁)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1. 11%,差异极显著(P 0. 01)。说明云南地区反刍动物种类、年龄和饲养地区是影响反刍动物HEV抗体阳性率的主要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控家畜戊型肝炎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吉林省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纳米PCR检测技术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吉林省部分省界地区BVDV进行病原和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对BVDV 5′-UTR扩增,对扩增出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序,构建系统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在635份血清样品中,ELISA检测抗体阳性397份,阳性率为62.52%。对血清样品及临床组织病料采用纳米PCR方法进行检测,共检测出150份阳性样品(其中血清122份、临床组织病料28份),BVDV阳性率为19.21%。在辽宁省省界地区(四平市、梨树县、东丰县、梅河口市)的BVDV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吉林市、丰满区较低。吉林省北部的宁江区、扶余市、榆树市及南部地区的东丰县、柳河县的BVDV抗原阳性率高于东部延边州地区(敦化市、延吉市)及西部地区(白城市),中部地区(吉林市、丰满区)的BVDV抗原阳性率较高。对10份阳性样品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牛群中流行毒株均为BVDV 1型,与BVDV JL-1株同源性最高,为吉林省主要流行强毒株。说明吉林省检测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BVD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吉林省某规模化牛场牛病毒性腹泻(BVD)的流行情况,试验采集临床血清样品157份,粪便样品18份,肝脏、精液等组织样品17份,应用BVDV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利用BVDV1型引物,采用纳米PCR方法对血清及临床样品进行BVDV抗原检测,对抗原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将抗原阳性样品经研磨、稀释后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接入牛肾细胞(MDB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盲传3代后再次进行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对MDBK细胞的侵染作用;利用Mega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牛场临床血清BVDV抗体阳性率为77.1%,血清抗原阳性率为12.1%,临床粪便等样品抗原阳性率为74.3%;病料接入细胞未观察到细胞病变,分离毒株PCR产物测序分析结果与样品抗原检测结果一致;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毒液正常吸附于MDBK细胞中,有明显荧光反应;抗原测序分析显示,该牛场BVD主要流行毒株与BVDV JL-1株同源性高达99.0%,且均为BVDV 1型毒株。本研究对该牛场BVDV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为开展净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在云南省芒市的流行情况,试验从当地规模化猪场及散养户未接种PCV-2疫苗的猪群采集血清和组织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PCR方法分别检测血清抗体和病毒衣壳(N)蛋白基因片段(ORF2),并取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TA克隆、细菌转化和筛选培养,随后每个核酸样品随机挑取3个细菌克隆做DNA测序,最后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病毒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6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猪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34%、53.53%、52.45%、40.22%,二季度抗体阳性率比较高。散养猪抗体阳性率略高于规模场猪群。病原学检测发现该市PCV-2的平均感染率达53.51%,且第三季度病原检出率高达77.42%,散养猪阳性率明显高于规模场;分析的8株毒株与河北株和广西株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美国株和湖北株较远;当地流行毒株与PCV-2b基因型接近,并可分为明显不同的2个基因亚型。说明该市养殖猪群普遍存在PCV-2感染,其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毒株基因型差异;结合当地引种情况,当地流行毒株可能来源于外省,建议引种时防范种猪携带PCV-2的风险,严格进行隔离和检疫。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吉林省某规模化牛场牛病毒性腹泻(BVD)的流行情况,试验采集临床血清样品157份,粪便样品18份,肝脏、精液等组织样品17份,应用BVDV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利用BVDV1型引物,采用纳米PCR方法对血清及临床样品进行BVDV抗原检测,对抗原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分析;将抗原阳性样品经研磨、稀释后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接入牛肾细胞(MDB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盲传3代后再次进行抗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对MDBK细胞的侵染作用;利用Mega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牛场临床血清BVDV抗体阳性率为77.1%,血清抗原阳性率为12.1%,临床粪便等样品抗原阳性率为74.3%;病料接入细胞未观察到细胞病变,分离毒株PCR产物测序分析结果与样品抗原检测结果一致;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毒液正常吸附于MDBK细胞中,有明显荧光反应;抗原测序分析显示,该牛场BVD主要流行毒株与BVDV JL-1株同源性高达99.0%,且均为BVDV 1型毒株。本研究对该牛场BVDV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为开展净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昆明地区犬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从昆明地区采集91份血清样品,用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HEV-IgG.结果表明,昆明地区饲养的各品种犬HEV抗体阳性率为20%.不同品种犬感染率有差异,农村高于城市,雄性高于雌性,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研究结果为掌握昆明犬只中戊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影响流行的各种因素以及研究戊型肝炎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情况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测广东地区部分猪场猪群中的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RNA,试验利用反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并应用生物学软件将经扩增和测序得到的猪源HEV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的各个基因型HEV进行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品中检测到HEV RNA,它们的相似性为85.1%~96.3%,与Gen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