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2.
本试验以谷氨酰胺作为热休克蛋白70(HSP70)诱导剂,从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探讨HSP70对热应激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试验以体外培养的猪小肠上皮细胞为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2、4、6、8、10 mmol/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提取总RNA和总蛋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P70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筛选出谷氨酰胺诱导HSP70表达的最佳浓度。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37℃培养12 h)、热应激组(Hs组,42℃培养12 h)、谷氨酰胺组(Gln组,6 mmol/L谷氨酰胺、42℃培养12 h)。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SP70、凋亡酶激活因子-1(Apaf-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谷氨酰胺对HSP70上调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 mmol/L的谷氨酰胺诱导时HSP70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浓度(P<0.05),作为后续试验中Gln组的诱导条件。与Con组相比,Hs组细胞凋亡率极显著增加(P<0.01),HSP70、Apaf-1、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Bcl-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Hs组相比,Gln组细胞凋亡率极显著降低(P<0.01),但仍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Gln组HSP70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Gln组Apaf-1、Caspase-3、Caspase-9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但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Gln组Bcl-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但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由此可见,上调HSP70的表达可有效缓解热应激导致的猪小肠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IPEC-J2细胞不同时间点紧密连接蛋白3(claudin 3,CLDN-3)、细胞角蛋白8(cytokeratin 8,KRT8)、黏蛋白1(mucin 1,MUC1)3种蛋白mRNA的表达量变化。本试验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IPEC-J2细胞,探索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是否通过维持或改善CLDN-3、KRT8、MUC1蛋白mRNA表达来增强细胞的屏障功能,是否对IPEC-J2细胞感染TGEV后的屏障功能产生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正常细胞对照组MUC1、CLDN-3及KRT8蛋白mRNA表达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P> 0.05),MRS培养基对照组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P> 0.05),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对细胞MUC1、CLDN-3及KRT8蛋白mRNA表达量呈显著上调作用(P< 0.05);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TGEV试验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处理24、36和48 h,MUC1、CLDN-3及KRT8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结果表明,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不仅能提高MUC1、CLDN-3及KRT8在IPEC-J2细胞上的表达,还能负调节TGEV诱导的MUC1、CLDN-3及KRT8在IPEC-J2细胞上的表达,从而加强IPEC-J2细胞对TGEV感染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6,(2):196-199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TGEV S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与S基因有相互作用的外源miRNA:amiRNA-S-28035、amiRNA-S-28038、amiRNA-S-28165。利用脂质体将构建好的相应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至PK-15细胞;通过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其对S基因的抑制作用;CPE分析和TCID50测定检测其对TGEV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3个外源性miRNA均降低了S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其中amiRNA-S-28038对TGEV mRNA的平均抑制率可达64.6%,最高可达69.9%,表明外源性microRNA可以通过靶向TGEV基因组来抑制TGE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6.
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与S基因有相互作用的外源miRNA:amiRNA-S-28035,amiRNA-S-28038,amiRNA-S-28165。之后,利用脂质体将构建好的相应的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至PK-15细胞;通过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其对S基因的抑制作用;CPE分析和TCID50测定检测其对TGEV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3个外源性miRNA均降低了S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其中amiRNA-S-28038对TGEV mRNA的平均抑制率可达64.6%,最高可达69.9%,表明外源性microRNA可以通过靶向TGEV基因组来抑制TGE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病毒在猪肠道内侵入及致病的分子机制,本试验以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为模型,应用RNeasy Min Kit从猪IEC中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后,利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ds-cDNA),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猪IEC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结果显示,文库的滴度为8.4×108 CFU/mL,插入的ds-cDNA片段大小为0.5~2.0 kb,平均长度约为1.1 kb,文库重组率为100%。此文库为筛选与猪腹泻病毒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及进一步阐明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为研制有效的药物或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能量营养是保障肠道正常发育的基础。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初始底物和供能物质,也是为肠黏膜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和维持其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与其他细胞相比,肠黏膜上皮细胞对三大营养物质有不同的代谢特点和需求差异,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发挥其营养功能,因此明晰肠黏膜上皮细胞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才能为其提供高效利用的营养物质。本文总结了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对3种能源物质的代谢、利用及需求特点,以进一步了解肠黏膜上皮细胞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和需求规律,为肠道合理高效的能源供给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应激和氨基酸对上皮抗菌肽表达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试验选用猪小肠上皮细胞系IPEC-J2作为研究对象,饥饿和大肠杆菌感染分别作为营养应激和细菌应激,丙氨酸和异亮氨酸作为氨基酸处理,收集细胞m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β防御素和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DMEM/F12培养基)相比,饥饿显著降低了小肠上皮细胞猪防御素2(p BD-2)、猪防御素3(p BD-3)和猪防御素EP2c(p EP2c)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 O1)和叉头转录因子4(Fox O4)的表达(P0.05),大肠杆菌对β防御素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饥饿培养基)相比,丙氨酸处理未显著影响p BD-2和p BD-3的表达(P0.05),但显著提高了p EP2c表达水平(P0.05);异亮氨酸处理使p BD-2、p BD-3和p EP2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丙氨酸和异亮氨酸处理不同程度影响信号通路蛋白转录,丙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Sirt1和Fox O4的表达水平(P0.05),异亮氨酸处理显著促进了Sirt1、Fox O1和Fox O4的表达(P0.05)。由此得出,营养应激降低猪小肠上皮细胞中β防御素的表达,而氨基酸的补充可促进其表达,该调控作用可能与Sirt1和叉头转录因子(Fox O)信号通路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猪源乳酸杆菌对永生化猪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永生化猪小肠上皮细胞ZYM—SIEC02为体外模型,通过革兰染色法、平板计数法等检测发酵乳杆菌Y091231(Lactobacillus fermentation)、乳酸乳杆菌Y091221(Lactobacillus lactis),嗜酸乳杆菌Y224031(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的黏附性能及对大肠杆菌C83921、致病性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2258的黏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3株菌对永生化猪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性均较强,黏附指数平均为:Y091231(2903.25±83.33)个/100cells、Y091221(2320.37±81.02)个/100ceils、Y224031(I965.43±37.72)个/100cells,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黏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Y091231对大肠埃希菌C8392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2258的黏附抑菌能力最强((99.4±3.17)%和(98.0±2.31)%),Y091221对沙门菌的抑菌能力最强((97.1±2.04)%),Y224031对大肠埃希菌C83921比对另外2种致病菌的黏附抑制能力高,但又显著低于Y091231和Y091221(P〈0.05),表明不同种乳酸菌对致病菌的黏附抑制作用具有菌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用机械刮取小肠粘膜加胶原酶Ⅱ消化的方法,采用新生未吮乳仔猪小肠组织,成功地分离了猪小肠粘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且在体外培养传代,并采用碱性磷酸酶和角蛋白免疫学试验鉴定,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猪IEC在DMEM-F12培养基中,细胞在1~2d贴壁,5~6d形成细胞克隆,9~11d融合成片;碱性磷酸酶和生物素标记的细胞角蛋白抗体鉴定结果显示90%培养的细胞为阳性,分别从生化的角度证明和细胞生物学角度鉴定了所培养的细胞为IEC。 相似文献
13.
Marcaccini A Alemañ N Quiroga MI López M Guerrero F Nieto JM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6,113(3-4):237-242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uring acute infection of the porcine trigeminal ganglia (TG), Aujeszky's disease virus (ADV)-infected neurons are protected from apoptosis induced by the virus itself and by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However, TG neurons productively infected by ADV finally die and are phagocytosed by adjacent cells, a fact that leads us to speculate that the inhibition of neuronal apoptosis by ADV may be temporary rather than absolute.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used TG and brain stem from pigs during acute infection by ADV. Infected cell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viral antigens, whereas apoptotic cells were identified with an anti-active caspase-3 antibody, the TUNEL assay an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upport the contention that the inhibition of neuronal apoptosis by ADV is temporary, since activation of caspase-3 could be detected in infected neurons at late stages in infection and because foci of advanced neuronophagia contained neurons exhibiting typical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apoptosis. 相似文献
14.
比较研究了健长散和黄霉素在猪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健康、体重约为55 kg的杜×长×大育肥猪64头,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头猪.基粮按我国猪的现行饲养标准配制.将基粮中加黄霉素(20mg/kg体重)后,喂对照组猪;将基粮中加0.3%健长散后,喂试验组猪.饲养试验结果如下:(1)对照组猪腹泻频次为4;试验组猪腹泻频次为2.(2)试验组猪日均增重极显著地快于对照组猪(P<0.01).(3)试验组猪血清GOT活性、TG、VLDL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猪(P<0.05);试验组猪血清口蹄疫抗体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猪(P<0.05);然而,两组猪血清GPT活性,TP、BUN、GLU、Ca、P、Mg、IgG含量,猪瘟、圆环病毒、蓝耳病抗体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以上一系列的试验结果可推断,与黄霉素比较,健长散不仅对猪有更好的保健促生长作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可改善猪的营养生化代谢.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气管结扎、链霉蛋白酶灌注冷消化法分离猪气管上皮细胞,并以对数生长期的猪肺炎支原体(Mhp)感染猪气管上皮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定性定量研究不同滴度的猪肺炎支原体对猪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及相同滴度的猪肺炎支原体随时间变化对猪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结果表明,分离的猪气管上皮细胞存活率为95%以上,广谱角蛋白染色阳性;Mhp野毒株XLW-1与猪气管上皮细胞37℃作用30min就能看到少量的支原体黏附,作用4h以上时黏附更明显,并且,二者作用1、2、4、6、10h,XLW-1对猪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1×107、2.5×106 CCU/mL的XLW-1与猪气管上皮细胞37℃作用6h,能看到支原体黏附于细胞表面,并且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他低滴度的XLW-1则看不到黏附。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用扫描电镜观察健康鸡嗉囊黏膜表面正常菌群与黏膜细胞结合的状态,结果发现,嗉囊黏膜表面覆盖着大量的乳酸杆菌,将乳酸杆菌放大可见,其表面以伪足样丝状物与嗉囊黏膜细胞紧密结合。用透射电镜观察乳酸杆菌黏附消化道上皮细胞(CaCo-2cell)的状态发现,上皮细胞与乳酸杆菌相结合后其结构没有变化,菌体结构也完好无损。另外,用透射电镜对乳酸杆菌表面黏附物质被提取前后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细菌被提取蛋白后,细菌细胞壁变薄、透明、凹凸不平,而未提取蛋白的细菌表面结构正常,表明乳酸杆菌表面存在着某种蛋白物质,这种物质就是上皮细胞发生结合的黏附素蛋白。 相似文献
20.
将犬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苦芩预防组、复方苦芩治疗组,用犬细小病毒接种建立动物模型,复方苦芩防治犬细小病毒病,然后取样,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十二指肠黏膜细胞的病变和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Bcl-2和Bax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犬十二指肠黏膜病变及炎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细胞收缩,核浓缩,深染,线粒体肿胀空化,细胞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基因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复方苦芩防治组肠黏膜病变轻,超微结构变化不明显,细胞Bax基因表达下调,Bcl-2基因表达上调。结果表明,复方苦芩可能是通过促进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与恢复,调节Bcl-2,Bax基因表达,抑制犬细小病毒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和细胞凋亡,而对细小病毒病犬的十二指肠组织结构起保护和促进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