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为了查明不同免疫程序对防控本病的效果,对山西各地市10个规模化种猪场母猪疫苗免疫情况、免疫程序及防控效果等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未免疫疫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61.70%,而母猪产前40 d和20 d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肌肉注射胃流二联灭活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10.26%;母猪产前40 d和20 d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3日龄乳猪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9.63%;应用PCR检测病原,PEDV、TGEV的阳性率分别为64.1%和2.56%;ELISA检测母猪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95%;检测母猪、乳猪、断奶仔猪血样中IgA抗体,阳性率为30%。通过本次调研与检测,筛选出两种较好的免疫程序,为猪场防控该类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和评估猪PED疫苗不同免策略对经产母猪乳中IgA的影响,筛选出猪PED疫苗接种最佳方案,本试验以某规模猪场50头经产母猪及其商品后代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腹泻疫苗免疫后不同组别母猪产仔指标与母猪乳汁中的IgA抗体水平差异。结果显示,在产前25 d和产前10 d免疫腹泻疫苗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对经产母猪推荐使用后海穴注射2次免疫灭活苗,保护力更好,保护时间更长,可保护仔猪在整个哺乳期免受PEDV的侵袭。  相似文献   

3.
选择200±10日龄后备母猪72头,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18头)进行对比试验。在初配前40天,Ⅰ组用1头份伪狂犬弱毒苗免疫,Ⅱ组用2头份伪狂犬弱毒苗免疫,Ⅲ组用3头份伪狂犬弱毒苗免疫,Ⅳ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免疫后20、40、60、80、100天采集血清,检测伪狂犬抗体,研究其抗体消长规律。在试验猪初产前30天,分别给各试验组母猪注射伪狂犬弱毒苗,方法与首次注射相同,分别在二次免疫后20、40、60、90、120、150天采集血清,检测伪狂犬抗体,研究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免疫伪狂犬弱毒苗对母猪的产仔数等繁殖性能无影响;母猪免疫伪狂犬弱毒苗的最佳剂量为2头份。  相似文献   

4.
选择210±10日龄后备母猪108头,将其随机分成6组(每组18头)进行对比试验。在210日龄左右,Ⅰ组用4ml高蓝耳灭活苗免疫,Ⅱ组用6ml高蓝耳灭活苗免疫,Ⅲ组用1头份高蓝耳弱毒苗免疫,Ⅳ组用2头份高蓝耳弱毒苗免疫,Ⅴ组用3头份高蓝耳弱毒苗免疫,Ⅵ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免疫后20、40、60、90、120d以及初产后13天采集血清,检测高蓝耳抗体,研究其抗体消长规律。在试验猪初产后14d,分别给各试验组母猪注射高蓝耳疫苗,方法与首次注射相同,分别在二次免疫后20、40、60、90、120d以及二次产仔后13d采集血清,检测高蓝耳抗体,研究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免疫高蓝耳疫苗对母猪的产仔数等繁殖性能无影响;母猪免疫高蓝耳疫苗的最佳选择为2头份高蓝耳弱毒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猪病毒性腹泻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使用的免疫效果,本实验应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三联弱毒疫苗"和"PEDV-TGEV二联灭活疫苗"对100头妊娠母猪和所产140头仔猪进行不同免疫,在不同日龄对仔猪前腔静脉采血并离心取上清,利用直接ELISA方法测定其免疫抗体滴度。结果表明,妊娠母猪于产前40 d首次免疫和产前20 d二次免疫,所产仔猪3日龄滴鼻接种三联弱毒疫苗,28日龄二次免疫和65日龄三次免疫后14 d,抗体滴度开始上升。通过本实验基本分析猪病毒性腹泻疫苗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为猪病毒性腹泻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仔猪所吮乳汁中IgA抗体水平与乳汁中PEDV感染情况,探讨母猪免疫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后乳汁与血清中IgA、IgG抗体水平的相关性,临床采集多家规模化猪场母猪群乳汁、血清样品以及发病仔猪所吮母猪乳汁样品。采用实验室已经建立的IgA、IgG抗体ELISA方法,检测临床上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后IgA抗体与IgG抗体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发病仔猪所吮乳汁中PEDV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免疫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后母猪乳汁中IgA抗体水平与血清中IgA、IgG抗体水平呈现很好的正相关性;当发病仔猪所吮母猪乳汁IgA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其PEDV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乳汁IgA抗体检测结果趋于阳性样品临界值时,其PEDV抗原检测结果亦为阳性。结论:乳汁中低水平的IgA抗体很难有效地保护仔猪抵御PEDV感染;乳汁中IgA抗体与血清IgA、IgG抗体呈现很好的相关性,且乳汁中IgA抗体水平远远高于血清;通过IgG抗体水平可以间接反映乳汁中的IgA抗体水平,在初乳样品采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可用于间接评估猪流行性腹泻免疫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免疫程序对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抗原、抗体双阴的怀孕母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25头,分别给予2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2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2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和疫苗稀释液(对照组)免疫。母猪产仔当天收集初乳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PEDV的IgA抗体,筛出优秀免疫组,同时进行母源抗体持续时间检测。结果显示:2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后抗体整齐度最好,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97.5%,IgA抗体持续时间达12d以上;2次猪腹泻二联活苗免疫后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93.75%,效果优于1次猪腹泻二联活苗+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2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后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38.13%,抗体水平最差。结果表明,猪腹泻二联活苗单独2次免疫或与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组合使用效果优于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初步分析PED灭活疫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血清母源特异抗体动态,笔者应用重组PEDV部分纤突(spike,S)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基于PEDV S1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了产前4周用PED灭活疫苗免疫母猪的初乳、分娩当天血清及其仔猪1、7、14、21、28和35日龄(d)时血清中的PEDV抗体。结果显示: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能够特异地检测PEDV抗体,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及猪轮状病毒的抗血清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于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IPMA),与IPM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7.14%;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10%。免疫母猪初乳、分娩当天血清中的PEDV抗体阳性率为100%,初乳比血清中的平均抗体水平低;1d仔猪血清PEDV抗体阳性率为50%,平均抗体水平低,与初乳中的抗体水平接近,7d以后所有仔猪血清全部转为PEDV抗体阴性。建立了检测PE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产前用PEDV灭活疫苗给怀孕母猪免疫1次时,其所产仔猪血清中的母源特异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低,且维持时间短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免疫程序对母猪初乳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抗体水平的影响,以及PEDV抗体的ELISA与琼脂扩散试验(琼扩试验)检测相关性,选取5家免疫程序不同的大型猪场,用PEDV IgA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其初乳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选OD值大小不同的5组初乳样本,琼扩法检测其PEDV抗体效价并分析。结果显示,5家猪场初乳PEDV IgA抗体阳性率均较高,阳性率为94.00%~100%,阳性样本平均OD值为1.858 8~2.148 0,差异不显著;PEDV抗体琼扩几何平均效价与ELISA检测的OD值存在正相关性。分析表明,母猪产前进行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和灭活苗各一次的组合免疫较为合理;对PEDV抗体检测琼扩法一定程度上可做为ELISA法的替代。  相似文献   

10.
选择180±10日龄后备母猪105头,将其随机分成7组(每组15头)进行对比试验,Ⅰ组在初配前60d和30d同时分点注射2ml细小灭活苗和1头份乙脑弱毒苗,Ⅱ组仅在初配前30d分点注射2ml细小灭活苗和1头份乙脑弱毒苗,Ⅲ组在初配前60d和30d注射2ml细小灭活苗,Ⅳ组在初配前30d注射2ml细小灭活苗,Ⅴ组在初配前60d和30d注射1头份乙脑弱毒苗,Ⅵ组在初配前30d注射1头份乙脑弱毒苗,Ⅶ空白对照组,在间隔最后一次免疫的20、40、60、90、120d以及初产后20d采集血清检测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抗体,研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期分点注射细小灭活苗和乙脑弱毒苗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干扰作用;(2)在初配前60与30d分别免疫注射2ml猪细小病毒灭活苗与1头份猪乙型脑炎弱毒苗后,能在最后免疫接种后迅速产生高水平抗体,抗体产生阳性率最高,有效免疫抗体能持续时间最长,因此母猪在初配前60与30d分别免疫注射2ml猪细小病毒灭活苗与1头份猪乙型脑炎弱毒苗为最近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