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了春季栽培试验,比较了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菌株在母种和原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01 cm/d和0.61 cm/d;中农秀珍菇生物学转化率最高达50.88%,该菌株具有出菇时间早,产量高,菇形好,潮次明显等优点,适宜在春季栽培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山东等地引进草菇菌株6个,设计以6种以海鲜菇菌渣为主料的栽培配方,研究不同菌株和栽培配方对草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菌株V1172、V1296及V5是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的适宜菌株;配方3(海鲜菇菌渣55%、玉米芯15%、花生壳15%、鸡粪5%、牛粪5%、石灰5%.)为最佳配方,与CK相比,栽培料的...  相似文献   

3.
对14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及栽培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秀珍菇2号菌株一级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11.31 mm/d;夏丰一号菌株二级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5.72 mm/d;夏丰一号菌株栽培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96.8%。综合得出,夏丰一号菌株适应性强、菇形好、产量高,适宜在设施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利用羊肚菌种质资源,收集、组织分离了 5个羊肚菌菌株.通过观察羊肚菌菌株在培养基配方和田间栽培时的生长特性,发现5个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特征、菌核特征、平均产量、单菇重均有差异.其中菌株Y-Q1和Y-Q4综合性状最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比较4种母种培养基,配方1在菌丝长速、颜色、密度和产核情况均优于其...  相似文献   

5.
用金福菇菌糠作为鸡腿菇的主要栽培基质,以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为指标,设计5种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试验。筛选出供试鸡腿菇菌株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68%金福菇菌糠、20%棉籽皮、10%麸皮、2%石灰;另外,以金福菇菌糠作为鸡腿菇栽培的主要基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酱香白酒是贵州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副产物酱香白酒糟产量大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等物质,经预处理后,可以用于食用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酱香白酒糟的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生长浓白粗壮,生长速度快于对照不加酒糟的配方,但产量低于不加酒糟的配方。利用酒糟栽培海鲜菇要获得好的产量,还必须进一步开展菌株筛选和配方研制等试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菌渣资源,探讨了海鲜菇菌渣作为栽培基质在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3种木腐菌栽培上的应用。采用机械粉碎处理方式对海鲜菇新鲜菌渣进行预处理,以棉籽壳作为供选择主料,麸皮、玉米粉、石膏粉、石灰作为栽培辅料,研究其可行性,得到最优栽培配方。通过对添加不同比例海鲜菇菌渣的栽培配方基质中3种木腐菌的菌丝生长速度、现蕾时间、3潮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进行综合比较,其中添加50%海鲜菇菌渣的栽培基质最适宜3种木腐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胡贵权 《食用菌》2001,23(4):11-11,21
荆蘑2号是本研究所选育的一个双抱蘑菇优良菌株。经大面积栽培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菇形、菇质、产量等方面都比较理想。为了便于广大蘑菇栽培户了解该菌株,现将其特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1 主要特性1.1 菌丝生长势强 该菌株的菌丝在 9~32 ℃下均能生长,最适为 23~28 ℃;结菇温度10~24℃;最适 14~20℃。菌丝白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发达.生长速度中等。在麦粒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快、强壮、有菌被出现;在粪草培养基上,一般不结菌被。1.2 菇质好 菇形圆正,菇体白色.无鳞片,菌盖厚,柄较短.菌肉组织结实…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最健壮的原种培养基为荞麦粒培养基:平菇培养料的最适水分含量是60%,菌丝生长快而健壮: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迭162%的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1。  相似文献   

10.
以草代木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卫平  王钫  陈德富 《食用菌》2006,28(2):23-24
以香菇Cr—04作为节木栽培培养摹配方的栽培菌株。通过不同节木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香菇出菇试验表明。节木培养料栽培香菇在产量和品质上是有保证的,其中配方3较为适合节木栽培。与木屑对照相比,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简成品率高、转色早、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1.
鸡腿蘑对食用菌菌渣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6个鸡腿蘑菌株分别接种在新料和含30%金针菇菌渣的原种培养基上,比较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结果表明,在含菌渣培养基上所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均更快;且在新料上菌丝长速愈慢的菌株,在含菌渣培养基上生长速率的增加愈明显。出菇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在新料和含菌渣培养料上的产量表现不同,这表明,不同菌株对菌渣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6个菌株中,5号菌株在新料和含菌渣培养料上的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意杨木屑和玉米芯混合物作为碳源基质,采用不同比例配方栽培海鲜菇,观察其对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意杨木屑46%、玉米芯24%为碳源栽培海鲜菇产量较高,每瓶产鲜菇286.4g,生物学效率达95.43%,分别比对照高10.5 g和3.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韩菊学 《食用菌》2021,(1):44-46
对引进的两个海鲜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海鲜菇菌株最佳栽培料配方为玉米芯28%,棉籽壳30%,木屑20%,麸皮15%,玉米面5%,石灰1%,石膏1%;最佳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后熟期以40d为宜.试验为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10个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试验材料,对元蘑1号菌株的菌丝生长势、生长速度、出菇时间、出菇集中程度、子实体形态特征以及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4和A5为最佳配方,不仅在生物转化率方面达到了最高,而且在与其它配方的对比中各指标均表现较好,其生物转化率分别为60.92%和63.81%.  相似文献   

15.
利用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秀珍菇菇渣处理后以不同比例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菇渣栽培双孢蘑菇,与常规配方相比,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并且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在培养基培养料中加入30%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生物学效率达到63%,比常规栽培料高出10%,说明菇渣用于双孢蘑菇生产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16.
大球盖菇培养基料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坤 《食用菌》2011,(5):26-27
比较了6个不同配方培养基上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及潮次之间的产量,筛选出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同时发现油橄榄园内的良好生态系统,非常适宜大球盖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配方培养基,对白平菇加富培养基和PDA培养基(CK)培养菌丝及栽培白平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白平菇茵丝生长良好,且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配方1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洁白、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茵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粗毛黄褐孔菌的人工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粗毛黄褐孔菌在不同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及栽培料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不同配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粗毛黄褐孔菌菌丝在3种母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且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菌丝在3种原种培养基都能生长,但以在配方A:棉籽壳97%、石膏1%、石灰2%中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在各栽培料中都能生长且都能长出子实体,但以配方C:棉籽壳92%、麦麸5%、石膏1%、油渣1%、石灰1%,其生物转化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9.
8个优良杏鲍菇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和方法1.1参试品种杏鲍菇品种分别为福建1号、2号 ,河南3号、7号 ,北京4号 ,日本5号 ,台湾6号 ,山东8号。试验品种采用随机排列。1.2培养料配方母种培养基 ,采用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配方为 :棉籽皮78%、麸皮20 %、白糖1%、石膏粉1 %。栽培种及栽培袋培养基同原种。1.3观测方法接种后每天观察各菌株的生长 ,并测量菌丝生长速度。当菌丝在栽培袋中生长到2/3时 ,观察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情况 ,并记录菌丝长满培养料的天数 ,采收时观察子实体的形态 ,并记录每潮菇产量 ,累计总产量 ,最后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分析2.1…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配方母种、原种、菌棒培养基栽培野生马桑菌,研究其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和总氨基酸含量表现情况,以期为驯化开发马桑菌、创新利用野生菌物资源、实观香菇错季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配方3菌丝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与配方1差异显著;原种培养基中,菌丝体生长速度快慢顺序为配方4配方3配方2配方1,配方4、配方3分别与配方1达显著差异;不同配方菌棒,以配方4马桑菌子实体性状、单菇鲜质量(7.17 g)和产量(301.1 g·(10棒)~(-1))表现较好。马桑菌对于马桑木屑有着明显的嗜好性,配方3、配方4单菇鲜质量分别与配方1达显著性差异,而与配方2差异不显著;配方3、配方4菌棒产量分别与配方1达极显著差异,而与配方2达显著差异。马桑菌子实体总氨基酸含量达7 326 mg·(100g)~(-1),药效氨基酸含量占77.6%,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