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标准毒株B87中扩增了VP2基因,将其克隆到proVAX载体上,构建了proVAX-VP2真核表达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Hela细胞,用RT-PCR方法从转录水平证实VP2在Hela细胞中有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2.
应用DNA重组技术将含有IBDV保护性抗原VP2质粒,以EcoRI、xhoI酶切,将酶切得到的VP2基因移入到载体pcDNA3CMV启动子下游,得到含有IBDV VP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VP2基因疫苗。pcDVP2体外转染细胞能正确表达目的的蛋白,免疫雏鸡后20d,在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PCR克隆出IBDV VP2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VP2。将重组质粒电转入鼠伤寒沙门菌疫苗株X4550(缺失Asd、Cya、Crp基因),获得重组疫苗菌株X4550(pYA3341-VP2)。进行重组菌VP2蛋白表达的鉴定;测定重组菌的稳定性、生长曲线、安全性以及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菌表达的VP2蛋白能与鸡抗IB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重组菌株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可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在体内可稳定地定居于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无毒性作用;口服重组菌免疫小鼠,ELISA检测产生了抗IBDV抗体;中和试验表明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活性。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IBDV VP2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疫苗株X4550(pYA3341-VP2),为研究IBD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8株IBDV地方株VP2基因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分离于洛阳地区1991和2001年前后间隔达10年之久的两个时期的8株IBDV进行了V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发现,8个地方株虽均属于IBDV超强毒株,但各个毒株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它们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高低可明显分为3群,分别位于系统进化树上超强毒区的3个小分支上。第1群包括1991年分离的L912、L014和L916三株;第2群包括L913、L017和L018三株;第3群包括2001年分离的L015和L016二株。群内各毒株间同源性较高,在98.3%~100%之间;群间各毒株的同源性则相对较低,在95%~97.9%之间,其中最低的为L015和L017、L016和L018二对,同源性均只有95%。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表明,8个地方分离株均具有vvIBDV所具有的特征。其中,1991年的4株在各亲水区和七肽区的氨基酸和经典株及传统的超强毒株相比均无明显的变化;而2001年的4个分离株虽仍符合超强毒株的特点,但在相应亲水区均有1~2个氨基酸发生替换,特别是L015和L016株还出现了4个其它各毒株均没有的氨基酸位点变化。  相似文献   

5.
IBDV VP2/VP243基因DNA疫苗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243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中,置于CMV启动子的调控之下,构建成DNA疫苗表达质粒pcDNA VP2和pcDNA VP0。分别转染CEF细胞后,于24、48、72h取细胞裂解液进行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pcDNA VP2于转染后24h呈阳性反应,48h表达量高于24h;pcDNA VP0于转染后48h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DNA疫苗的免疫效力,将IBDV VP2、鸡Akirin2和鸡GM-CSF三基因编码区串联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TriEx-4上,用构建的pT-VP2-Akirin2-GM-CSF重组质粒体外转染293T细胞,然后提取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在58、35、22ku附近各有一蛋白条带。用pT-VP2-Akirin2-GM-CSF免疫SPF鸡,加强免疫2周后,攻IBDV BC6-85强毒,4d后统计保护率。结果发现,注射14d后,pT-VP2-Akirin2-GM-CSF质粒免疫组血清中能检测到特异性IBDV抗体和IBDV中和抗体,第28天,该组鸡的抗体滴度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该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也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说明VP2-Akirin2-GM-CSF三基因串联DNA疫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 VP2蛋白的基因Ⅷ型重组新城疫病毒,利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将IBDV强毒株的VP2基因插入到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弱毒株rDHN3-mF基因组P基因与M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果蝇S2细胞表达鸡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VP2蛋白,并检测其抗原活性。通过扩增IBDV VP2蛋白的编码基因,与果蝇S2细胞表达载体pMT/BiP/V5/His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T/BiP/V5/HisA-VP2,将重组表达载体与筛选质粒pCoBlast共转染果蝇S2细胞,表达VP2融合蛋白后纯化目的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分析。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9 kDa,该融合蛋白具有与VP2单抗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IBDV VP2融合蛋白能在果蝇S2细胞中进行有效地表达,并且能分泌到上清中,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诊断抗原用于该病的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9.
不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结构蛋白VP2表达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在不同时间、地域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中获得的15个IBDV株分别用SPF鸡、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经氯仿处理后,采用聚乙二醇沉淀、超速离心和不边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纯化病毒,检测表明,病毒主要分布于40%蔗糖层,对纯化病毒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病毒结构蛋白VP2在不同毒株表达量有较大差异。本实验为IB-DV主要保护性抗原VP2高表达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应用RT-PCR技术从传染性腔上囊病病鸡总RNA中克隆出1461bp的VP2基因,将其克隆于pET-28a载体,筛选并构建了pVP2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在其宿主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53.7ku的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VP2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可与鸡IBDV抗血清及1株IBDV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将VP2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复性,用复性前后的蛋白分别与特异性多抗进行Dot-ELISA检测,结果,复性后蛋白的反应活性比复性前增强了10倍;用复性后的蛋白与IBDV单抗进行Dot-ELISA,结果显示,VP2蛋白与单抗1H4、1E12、583、EA6、3c7反应强(+++);与4E4、1H11反应中度(++);与4E5、3C4、1E11、3H9反应较弱;而与EC6、3D12、1A1无反应。  相似文献   

11.
应用RT-PCR方法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JS株中扩增出VP2基因,并克隆入T-easy载体。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IBDVJS株的VP2基因与国际标准强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随后将VP2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 ),构建成功真核表达质粒pcD-VP2,pcD-VP2体外转染COS-1细胞,能在COS-1细胞中表达。利用pcD-VP2质粒进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雏鸡免疫14d后在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pcD-VP2的真核表达质粒二次免疫诱导鸡产生对IBD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为67%,这一结果提示VP2基因具有重要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6周龄的雏鸡。该病于1957年首次发现于美国Gumboro地区。50年来,IBD一直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免疫抑制、抗原变异,特别是超强毒株(vvIBDV)的出现,使得该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国际兽疫局(OIE)已将IBD列为“影响社会经济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VP0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鸡痘病毒复制非必需区TK基因为侧翼,在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晚期启动子(ATI)与16个串联的突变型早期痘苗病毒p7.5启动子组成的复合启动子的下游,分别插入编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结构蛋白VP2和VP2-4-3(VP0)的基因片段后,进行了同源重组和蓝斑筛选,获得2株重组病毒vUTALacVP2-7和vUTALacVP0-10。经ELISA、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重组病毒vUTALacVP2-7能表达VP2,vUTALacVP0-10能表达VP2和VP3,VP2和VP3的Mr分别为41000和32000。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危害3~12周龄青年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IBDV主要侵害鸡的淋巴器官法氏囊而引起严重的B细胞免疫应答抑制,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及对其他疫苗免疫的应答能力下降,因此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基因组序列为基础,采用Garnier-Robson方法、Chou-Fasman方法和Karplus-Schultz方法预测VP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用Kyte-Doolittle方案预测蛋白质的亲水性;用Emini方案预测蛋白质的表面可能性;用Jameson-Wolf方案预测氨基酸的抗原性指数。综合分析,预测VP2蛋白的抗原表位。通过以上几种方法预测IBDV病毒VP2蛋白的B细胞表位位于VP2蛋白N端3-10、30-45、77-84、150-157、197-206、211-222、278-288、298-303、315-325、376-381、386-394、403-411、415-425区段。  相似文献   

16.
将番鸭细小病毒(MDPV)主要结构蛋白VP3基因和免疫刺激基序(CpG)依次克隆至质粒pIRES-dIL2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IRES-dIL2-VP3-CpG。核酸疫苗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在细胞浆中检测到绿色荧光,表明重组质粒可以成功地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17.
以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FPV-VP2,该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及鸡体内均能稳定产生子代病毒,经翅皮下5×105PFU/羽免疫1日龄SPF鸡,免疫后4周以100LD50/羽IBDV超强毒株G株攻毒,获得了5/6的保护,但不能有效预防临床发病及法氏囊受损萎缩。实验结果证明了VP2是IBDV的宿主保护性抗原,提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可能在IBDV的免疫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IBDV重组病毒疫苗研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将构建的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JS超强毒株VP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与人参皂苷Rg1和CpG DNA联合佐剂免疫SPF鸡,检测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并观察超强毒株攻毒后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结果显示:Rg1-CpG佐剂与重组真核表达质粒DNA疫苗联合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单一使用DNA疫苗高,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Rg1-CpG佐剂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低于非佐剂组,保护率则高于非佐剂组,且有显著性差异;而与法氏囊病中等毒力(NF8株)活疫苗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及保护率相一致。表明Rg1-CpG佐剂显著增强了IBDV 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