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联合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MCAO)。将13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各23只):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联合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组。观察缺血预处理联合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采用TUNEL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及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缺血预处理联合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可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小梗死面积和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P<0.05);缺血预处理联合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和GFAP表达减少,而梗死灶中心凋亡细胞和GFAP表达增多(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联合血府逐瘀胶囊预处理可能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GFAP表达而促进脑重塑。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芍药内酯苷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方法]首先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辛芍组方后的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芍药内酯苷的药物浓度,获得药时曲线;同时采用试剂盒测定不同时间点所得血浆样本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获得时效曲线。然后用Win Non Lin软件采用房室模型的分析方法对芍药内酯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获得PK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固定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对时效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相关的PD参数,根据PD参数,建立辛芍组方中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结果]当以SOD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为E=21.04+(7.16×Ce)/(Ce+372.4);当以LDH为药效指标时,可得辛芍组方中代表成分芍药内酯苷的PK-PD模型为E=216.83-(37.31×Ce)/(Ce+0.04)。[结论]SOD和LDH的浓度与芍药内酯苷的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芍药内酯苷可通过提高SOD、降低LDH发挥抗氧化作用来实现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牡荆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6mg·kg~(-1))、牡荆苷组(10、20、40 mg·kg~(-1))。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试剂盒法测定MDA、NO含量和SOD、NOS活性。结果再灌注24h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牡荆苷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脑组织中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牡荆苷组脑组织中MDA、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增强(P0.01)。结论牡荆苷脑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流(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8只,C组缺血30min再灌流4h,缺血前静注异丙酚5mg·kg^-1,随后输注异丙酚20mg·(kg·h)^-1直至实验结束;B组为单纯I/R组,A组仅分离血管不阻断。分别在缺血前15min(I0)及再灌流30min(R1)、2h(R2)和4h(R3)取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浆ET-1、MDA和SOD的含量,实验结束取皮层HE染色,光镜观察,并测量神经原核截面积。结果:①C组ET-1随再灌流时间延长缓慢增加,在R3时仅增加2倍,但较B组相应值显著降低(P〈0.05);而B组成倍增加,至R3时增加4.9倍(P〈0.01);②MDA在C组R1-R3无明显变化,较B组相应时点降低(P〈0.05),而B组R1-R3较I0及A组各时点升高(P〈0.01)。SOD在C组R1-R3较B组同期明显增加;③C组核截面积比B组显著增加(172.28μm2vs105.63μm2,P〈0.05);④光镜下C组皮层轻度水肿、核固缩较少,而B组皮层水肿明显,大量神经元坏死。结论:异丙酚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ET-1的合成和释放,阻断氧自由基和ET-1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保护脑I/R损伤。  相似文献   

5.
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其机制。应用蛋清、角叉菜胶注射诱发大鼠产生关:市性足肿胀;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能抑制大鼠足肿胀程度。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有非常明显的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的能力;对蛋清、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莲心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中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h/再灌注24h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莲心碱3mg·kg-1组,分别于术前30min、再灌注后、再灌注12h舌静脉注射莲心碱3mg·kg-1;再灌注24h后大鼠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1和TNFa的吸光度。结果: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血清中IL-1和TNFa活性显著增加,莲心碱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L-1和TNFa活性。结论:莲心碱可能通过降低IL-1和TNFa活性而发挥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亚低温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及p-Raf1、p-ERK1/2的影响。方法 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并加以改良,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10只,针刺及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72 h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凋亡细胞增多,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治疗后,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凋亡细胞及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刺及针刺联合亚低温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调节p-Raf1、p-ERK1/2,减少细胞凋亡,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且联合组的脑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分为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按再灌注2,6,12,24,48h分为5个组,依达拉奉组在缺血2h后解除栓塞,给依达拉奉3mg·kg^-1静脉注射,首次给药24h后相同剂量再次给药,再灌注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给药剂量、实践和方法同依达拉奉组,检测各组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住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法)测定脑系组织bcl-2蛋白表达扣凋亡细胞数,并测量各组脑梗死体积,结果依达拉奉组再灌注后6,12,24,48h的梗死体积血清MDA浓度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再灌注组(P〈0.05),各时间点bcl-2蛋白均高于再灌注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水平,对抗细胞凋亡,对脑缺血-灌注损伤大鼠神经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冰片配伍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s Ⅳ,AST Ⅳ)和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剂量。方法 采用U6*(64)均匀设计实验,设立6个不同剂量的冰片、AST Ⅳ和PNS配伍,予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大鼠灌胃干预,以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率、脑含水量、脑组织病理形态、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评价药物的作用,对效应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确立3种组(成)分的有效配伍剂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验证。结果 均匀设计实验表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率、脑含水量、神经细胞损伤率和BBB通透性均显著增加。冰片、AST Ⅳ、PNS不同剂量配伍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冰片7.5 mg/kg、AST Ⅳ10 mg/kg、PNS25 mg/kg配伍为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配伍剂量。验证实验显示,3种药物高、低剂量配伍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率,3种药物配伍的效应显著优于各药物单用或AST Ⅳ+PNS配伍(P<0.05或P<0.01)。结论 冰片、AST Ⅳ、PNS配伍可增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3种药物的有效配伍剂量为冰片7.5 mg/kg+AST Ⅳ 10 mg/kg+PNS 25 m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莲心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为莲心碱治疗脑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h/再灌注24h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莲心碱(3mg/kg)组,分别于术前30min、再灌注即刻、再灌注12h舌静脉注射莲心碱3mg/kg。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中的NO水平,以化学比色法测定总NOS活性,并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脑组织NO水平显著升高,总NOS和iNOS活性显著增加,莲心碱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总NOS、iNOS活力。结论:莲心碱可能通过降低N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毒性作用而发挥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大椎、人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挑选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30只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对照点组、针刺穴位组3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假手术组只捆绑不针刺,针刺穴位组针刺大椎、人中、百会三穴,针刺对照点组针刺针刺穴位左侧旁开0.3 cm处,每12小时针刺1次,6次治疗后处死大鼠,取缺血海马组织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 治疗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穴位组和针刺对照点组均下降更明显(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线粒体结构正常;模型组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空泡结构明显;针刺对照点组线粒体肿胀,可见嵴断裂,少量空泡结构;针刺穴位组线粒体稍肿胀,嵴断裂及空泡化不明显。结论 针刺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缺血再灌注局灶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康脑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脏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低、中、高剂量组,依达拉奉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模型,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脑组织及心脏SOD活性和MDA含量,光镜观察脑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预处理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NS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预给大鼠PNS 7d后,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大脑TTC染色,从VEGF的角度检测免疫组化和mRNA水平表达情况。结果:PNS可以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降低脑梗死体积,并可增加VEGF蛋白表达和上调VEGF mRNA表达水平。结论:PNS能有效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 mRNA浓度的表达,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亚低温方法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大鼠梗死面积比及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常规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假手术组10只,余40只用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I/R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各10只。治疗72 h后,使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比、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死面积比、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Bcl-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梗死面积比、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治疗组之间Bcl-2、Bax、Caspase-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梗死面积比针刺联合亚低温组较针刺组和亚低温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可通过减少脑梗死面积比、提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实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ST段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组),每组12只。采用夹闭左冠状动脉30 min,再灌注90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夹闭前SF组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5 mL/100g进行预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在整个缺血再灌注期间心电图ST段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SF组ST段变化均低于IR组各时间对应值,SF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将试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毛冬青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运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0 min后,毛冬青总皂苷给药组及阳性药物组分别于舌下静脉给予高、中、低剂量的毛冬青总皂苷及阳性药物(香丹注射液),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4 h后,每组取8只大鼠断头取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取血离心后,取血清,比色法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每组取2只大鼠运用病理组织形态学检验,观察毛冬青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毛冬青总皂苷不同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脑梗死面积减小,病理变化较轻;血清SOD的活性显著升高;毛冬青总皂苷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其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毛冬青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毛冬青总皂苷抗氧化作用及增强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作用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影响,研究ES作用于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各10只,其余30只大鼠参照ZeaLonga线拴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针刺组,10只/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仅捆绑,依达拉奉组以3 mg/kg (稀释至1 mL)腹腔注射,针刺组行大椎、人中、百会穴针刺,每12 h行1次治疗,6次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行Western Blot法检测ES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后,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评分较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ES比较:治疗后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针刺能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区域海马组织ES的表达,达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促进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陈万翔  高彻  计博学  何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26-16226,16229
[目的]探讨不同播种期对黄芩内在品质的影响规律,为黄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8个播种期,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黄芩苷的分析测定是在黄芩生产的第2年秋季,地上茎叶枯萎期取样,自然干燥后,对有效成分进行测定。[结果]不同播种期与黄芩根部黄芩苷含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野生黄芩时,以7~8月雨季播种并于8月出苗的,黄芩根部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播种时期。[结论]在人工栽培黄芩时,建议在不明显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前提下,以7~8月雨季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血管性痴呆(VD)动物模型,并探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对小鼠认知障碍和脑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的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清醒小鼠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手术方法,应用跳台法、避暗法、Morris水迷宫研究脑缺血再灌注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通过HE、尼氏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用生化分析方法检测脑组织中SOD活性、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能导致小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VD小鼠SOD的活性降低(P〈0.01),MDA的含量增加(P〈0.01).结论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能引起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这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反应、自由基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Caspase-3表达及形态学的影响.选取SPF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黄芪高剂量组、黄芪中剂量组、黄芪低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药物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15d,后处死检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大鼠Caspase-3表达较弱,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的Caspase-3表达均有显著减少(P0.05),以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大鼠尤为明显.形态学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可见神经元大片消失,间质疏松,残余细胞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其余各组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的程度较模型组轻,以黄芪高剂量组效果明显.说明黄芪多糖能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aspase-3的表达实现的,且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